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49章用好言勸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夜牡丹和杏花兩人同被召幸。從此以後,杏花開了例規,凡是自己輸了錢,總求皇帝代還賭帳,那班妃嬪見有皇帝代還帳,便索興大家串通了騙她的錢,後來杏花的私房錢越積越多,竟積到十萬多銀子。

卻悄悄叫太監拿出宮去,給她主母布政使太太替她存放生息,那銀子利上滾利,一天天多起來了。

杏花怕她主母起黑心謀她的銀子,便打發太監去對她主母説,要她主母出一張憑據,她主母聽了,十分生氣,立刻要把銀子退回宮去還她。杏花害怕起來,情願拿一萬兩銀子孝敬主母。

主母不肯收。杏花無法可想,便在皇帝跟前替侍郎的兒子説了,賞他一個小京官才罷,後來八國聯軍打進京城來,西太后趁忙亂的時候,叫太監暗地裏去把杏花勒死了,把她的錢統統拿了去。這都是後話。如今再説那“陀羅”進宮時候悲慘的情形。皇帝得了杏花、牡丹、海棠三個美人以後,立意要再去找一個美人來湊成四

有一天,皇帝喬裝打扮作客商模樣,出宜武門閒玩去。走過金鎖橋下,遠遠看見對岸一個女孩子在河埠洗衣服,那面貌長得十分美的。

急過橋去看時,那女孩兒已走進一座黑漆大門裏面去了。皇帝在門外守了一會,不見她出來,當回宮去便吩咐崔總管,明天多帶幾個侍衞,到她家打聽去。

那總管奉了聖旨,第二天趕到金鎖橋,先在她四鄰探問,才知道這家姓李,家中只母女二人,母親是個寡婦,女兒今年十七歲了。崔總管聽説都是女之輩,量來總是容易到手的。

便去金店裏兑了一千兩銀子,分開裝在四隻紅盤裏,叫四個侍衞捧着。崔總管前面領着,打門進去,把銀子擱在廳屋裏,把來意説明了。

那寡婦聽了,一口拒絕,説道:“俺女兒説了婆家了。便是沒有婆家,也不願葬送她到深宮裏去。誰稀罕你的銀子來!快拿出去!

雖説是皇帝家裏,也要講個理,怎麼可以強良家女子做這下賤事體?快回去!你若不出去,俺便到提督衙門告狀去。”崔總管聽了不覺大怒,説道:“量你一個婦人,怎能跳出俺家萬歲爺的手掌!

俺如今且去,在這十小時內,管叫你家破人亡。”那寡婦聽了,正要説話,還是女兒走來,把母親拉進屋子去。直待崔總管去遠了,她女兒對母親説道:“孩子聽説當今皇上是個中餓鬼,那班強徒雖暫回宮去,便要再來。

孩子若不避開,便要遭他們的毒手。孩子不如暫時避到姨母家中去。”她母親聽了女兒的話,便把女兒送去姨母家中藏着。到了傍晚時候,那崔總管果然帶了十數個侍衞氣勢洶洶地打進門來。原打算搶劫她女兒的,後來在四處一搜,搜不出她女兒,便揪住了這寡婦,在大街上走去。

消息傳到她女兒耳朵裏,便要身出去救她母親,後來被她姨母攔住,説道:“你這一出去,便是自投羅網了,他們便拿你母親恐嚇着罷了。照我的意思,不如趁此機會找你女婿去。

你兩口子立刻成了親,拉着你女婿一塊兒求統領老爺,那老爺見你是有夫之婦,便也無法可想。便是當今皇上,也不好意思硬拆散你們夫的。”女孩兒到了此時也顧不得了,只得託姨母找媒人到婆婆家説去。誰知她那女婿已在兩年前到南邊去,還不曾回來,生列未卜呢!

女孩兒聽了這番話,認為自己命苦,悲切切地哭了一場。到半夜時分,解下帶,向牀上上吊尋死,被她姨母知道,從牀上救活過來。姨母怕鬧出人命來,將來宮裏向她要人不了干係,便勸女孩兒自己投到尼庵裏去。李小姐也依從了她姨母的話。

她母親原認識一個尼姑名叫月真,是這裏西山上白衣庵中主持,那月真向她問起,才知道她母親被宮裏捉去,皇帝要把李小姐娶進宮去。聽了又可憐又可怕。李小姐要立刻剃下頭髮來,後來還是月真勸住,説道:“你既到了庵裏,那官家也決不敢到來搜查。

況且你那女婿生死未卜,你若剃了頭髮,倘然你女婿回來了,叫你如何對答?你既是借我們這佛地來避避難的,儘可以帶髮修行。待你母親放出來了,你家女婿回來以後,再和他們商量去,他們許你落髮,你便落髮。”小姐聽了她一番勸説,便也依了她,暫時帶髮修行。跟着那老尼晨鐘暮鼓、清磐紅魚,度她寂寞的生涯。

宮裏天天搜尋李小姐,兀自不肯罷手,他們打聽得李小姐躲在她姨母家裏,也曾到那姨母家裏去搜尋過。尋不到李小姐的蹤跡,便連她姨母也捉去監裏關着,天天拷問。可憐那李家寡婦年紀也大了。

在牢監裏挨凍受餓,肚子裏又氣,身上又受着刑罰,莫説是一個老年婦人,便是強壯少年,也要給他們磨死了。

果然不到幾天,那李寡婦便死在監裏。宮裏明欺李家沒有人,便給她一口薄板棺材裝着屍身,抬去義冢地埋下,那姨母卻因他姨丈上下花錢,便放了出來,李小姐住在庵裏卻一點也不知道。

直待她姨母從牢監裏放出來,悄悄到庵裏去告訴這一番傷心事,直把這位李小姐哭得死去活來。

她口口聲聲説母親的命是被她害死的,如今願跟母親一塊兒死去,她終尋死覓活,那月真和庵中的眾位師太晝夜提防。

李小姐看看死不得,便另打了一條主意,求着月真説,自己的命已苦到極地,求師父準她落髮苦修。月真看她心態虔誠,便也答應她,揀了一個好子,給她剃度。

到了那,佛座前香花供養着,李小姐跪在當地,有兩上年長的女尼上來,把她頭髮打開,分兩股梳着,披在兩旁。月真上來,念過一卷經,那女尼拿起快剪,颼颼地剪下去,那李小姐的眼淚到了此時也不覺撲簌簌地落下來。

頭髮剪去,留一圈項發披上袈裟。月真給她一串牟尼珠。可憐玉貌花顏女,長伴青燈古佛旁。

合個庵裏的女尼們看了,誰不可憐她。有一天,忽然白衣庵裏來了十數個太監,喝女尼們齊來接駕,那月真帶領眾徒弟匍匐在地。過了一會,高軒駟馬,果然皇帝到了。

眾女尼齊呼:“佛爺萬歲!萬萬歲!”那皇帝直入內殿裏,拜過佛,便高坐炕上,把庵中女尼一一傳呼過來見過。太監傳話下去。

問:“庵中女尼是否到齊?如有未到的,快快喚出來見駕。若有半個不字,管叫你白衣庵立刻搗成齏粉。”月真沒奈何,只得上前來跪奏説:“還有一個新來的徒弟,年輕怕羞,不諳禮節,怕犯了聖駕。”皇上傳旨下去,叫把那徒弟傳呼出來,恕她無罪。李小姐這時躲在殿後,原聽得親切,心想吾命休矣,不如趁此自盡了罷!

一眼看見桌上擱着一柄剪刀,她拿起剪刀,向喉嚨裏刺去。説時遲,那時快,早有三四個太監搶進屋子來,把她剪刀奪去,不由分説,一個人拉着一條臂膀,後面兩個人推着,橫拖豎拽地推上殿來,這時李家小姐雖已剪去頭髮。

但一圈劉海發兒,後面襯着粉頸,前面齊着蛾眉,丰容盛箭,不減從前在金鎖橋下遇見時的風姿。皇帝看了,不住笑逐顏開,説道:“美人美人,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如今好好的跟朕進宮去罷。”那李小姐跪在下面,只有哭泣的份兒,卻説不出一句話來。皇帝看她哭得可憐,又被她美動了,便親自走下座來,拿袍袖替她拭乾臉上眼淚,用好言勸她,説道:“朕和你也是前世有緣。自從那天在金鎖橋下見面以後,害得朕眠思夢想,廢寢忘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