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桃腮籠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另外捧了一包鮮豔衣服,給蘭兒替換了。佟佳氏和桂祥蓉兒送她上車,母女姐妹哭着,看車子去遠了,才回進屋子去。説起此番宮裏挑選秀女,並不是咸豐皇帝的意思,卻是孝貞皇后的意思。
這孝貞皇后是一個賢惠不過的人,又是一個貞靜不過的人,她見皇帝終年住在圓明園裏和那班漢女廝混着,荒無度,不但荒廢了朝政,且也糟蹋了身體。自己又是六宮之主,不能輕易去看管着皇帝,況且皇帝登位以來,雖有三宮六院。
也不曾生得一個皇子,將來大位無人繼承,豈不是一樁極大的心事?後來她想了一個計策,皇帝既愛好女,不如索
下一道諭旨,着內務府挑選秀女,也許挑得幾個美貌的女孩子進來,得了皇帝的寵幸,生下一人皇子來,一來也延了國家的血脈,二來藉着那寵妃的愛情管住了皇帝。
孝貞後主意已定,候着皇帝回宮來的時候,便和皇帝説知,這咸豐帝和孝貞後夫雖然很淡。
但也很敬重皇后的,皇后説的話,他在面子上總是依從的。一道聖旨下去,居然挑選了六十四個秀女。皇帝這時的心天正在漢女身上,這班旗下女孩兒卻不在他心上。
只因皇后的好意,便胡亂挑選了幾個。其餘不中選的,吩咐送回家去。中選的六十四個秀女,一齊送進圓明園去安。皇帝選過了秀女,依舊進園去找着四
尋歡作樂去了。
看官要聽明白,這時蘭兒卻在六十四個秀女之內,一樣的被他們送進園去,安在桐陰深處,那桐陰深處是一個避暑的所在,那地方原有四個宮女在那裏看守屋子,打掃門户。
如今又新添了兩個秀女,一個便是蘭兒,一個名叫燕兒,她兩人是同時被選進來的。這燕兒原是好人家女兒,在家裏吃得好穿得好,弟兄姐妹又多,十分熱鬧。如今送她到園裏來,冷清地住着,心中想念父母,因此朝晚哭泣。
倒是蘭兒進得園來十分快活。可憐她在家中苦的子久了,如今在園裏好吃好穿,又有宮女服侍。
她又生成小孩子脾氣,愛遊玩的,偌大一座園林,天天玩耍着,嘻嘻哈哈…東走走西闖闖,早樂得把家裏的父母也忘記了,她是何等聰明的女子,她見這桐陰深處十分幽雅,滿院子罩着梧桐葉兒,照得屋子裏四壁翠綠。
她便拿了許多字帖畫譜,沒沒夜學起書畫來。真是天生成的聰明女子,況且她在家裏也曾學習過幾時。不到幾天,居然寫得一手好趙體草字,畫得一手好惲派蘭竹。
她便畫了許多窗心兒,上面題着恭楷的詩句,把屋子裏的窗心一齊換過。又在院子裏種下四季蘭花。凡是到她院子裏去的,一踏進門便覺芬芳觸鼻,清雅怡神。蘭兒指揮着宮女天天打掃庭院廊房。
她看待宮女和自己姐妹一般,十分親熱,因此那宮女都聽她的差遣。便是燕兒看她如此高興,也暫時把愁懷丟開,幫着她佈置房屋。看看這桐陰深處收拾得清潔幽靜,真是紅塵飛不到,世外小桃源。你道這蘭兒真是沒有心肝的,只圖玩耍罷了嗎?
原來她如此辛辛苦苦收拾着屋子,卻有她有深心在裏面,她看看這地方是一個極好避暑的所在,現在雖在暮時候,還不及時。
但是到了夏天,終有一天聖駕臨幸到此,那時萬歲見了這個清潔地方,不由他不留戀。再者,看了那窗心上的字畫兒,也不由他不注意到自己身上來。最可怕的,倘然萬歲不到此地來,那真沒有法兒了。蘭兒一進園來便存了這一條心。
她們做秀女的,原每月由內務府發給月規銀子,那蘭兒拿了銀子,住在園裏毫無用處,便把這筆銀子積蓄起來。
湊滿了二三百兩,便賞給那太監們,那太監們常常受了她的賞,心中十分,在太監們的意思,蘭兒賞了銀錢,總有事體委託他們,誰知問時,卻沒有什麼事體。因此那班太監個個和她好,凡是萬歲爺的一舉一動,都來報告給蘭兒聽,那蘭兒聽了,也若無其事。看看
去夏來。
這時正是盛夏時候,咸豐帝每飯後,便坐着由八個太監抬的小椅轎,到水木清華閣裏去午睡避暑。
從皇帝寢宮到水木清華閣去,卻有兩條道路:一條是經過接秀山房的,一條是經過桐陰深處的。比較起來,經過接秀山房的路又平坦又近便,因此太監們抬着皇帝總走接秀山房一條路。
蘭兒打聽得明白,便悄悄地拿銀錢打通總管太監,叫他以後抬着皇帝從桐陰深處圍牆外走過。
那太監都曾得過她的好處,便依她的話,如法炮製,那桐陰深處外面圍着一條矮牆,東面是靠近路口。從外面望進去。
只見桐陰密佈,清風吹樹,這一天午後,咸豐帝坐着椅轎正從桐陰深處的外牆走過,一陣風吹來,夾着嬌脆的歌聲。
在這炎暑時候,看見這一片樹陰,已覺心曠神怡了,如何又經得這鈎魂攝魄的歌聲鑽進耳來?早已打動了這風天子的心,只見他把手向矮牆內一指。
那班太監便唵唵幾聲喝着道,抬着聖駕向桐陰深處走來。一走進門,濃陰夾道,花氣人,眼前頓覺清涼。皇帝連聲説:“好一個幽雅的所在!”那班宮女和燕兒見萬歲駕到,慌得她們忙趕出屋子來,跪在庭心裏
接,這時咸豐帝一心在那唱曲子的秀女身上,走進院子來,那歌聲越發地聽得清晰。當時便吩咐眾宮女站着,不許聲張,自己跨下轎來,向屋子裏走去。
只見四面紙窗上貼着字畫。屋子裏卻靜悄悄的,一個人也沒有,再看那畫幅兒上,具的款是小蘭兩個字,字卻寫得十分清秀。咸豐帝正看着書畫,忽聽得後院子裏歌聲又起,清脆嫋娜,動人心魄。皇帝跟着歌聲繞出後院去。
只見一座假山,隱着一叢翠竹,一個旗裝秀女,穿一件小紅衫兒,手裏拿着一柄白鵝扇兒,慢慢地搖着風,揹着臉兒坐在湖山石上,唱着曲子。
真是珠喉婉轉,嬌脆入耳,再看她一搦柳兒,斜嚲着雙肩。兩片烏黑的蟬翼鬢兒,垂在腦脖子後面,襯着白玉似的脖子上面。橫梳着一個旗頭,髻子下面壓着一朵大紅花兒。
一縷排鬚掛在簪子上,她唱着曲子,把個粉臉兒側來側去,那排鬚也不住地擺動着,她下身穿着葱綠褲子,散着腳管。白襪花鞋,窄窄的粉底兒。
咸豐帝終和那班漢女廝混着,也有些膩了,今見了這豔裝的旗女,覺得鮮麗奪目,嫵媚之中帶着英
,另有一種風味。
只可惜那秀女只是側着臉兒唱着曲子,老不回過臉兒來。咸豐帝原想假咳嗽一聲驚動她的,又聽她正唱得好聽的時候,便也不忍去打斷她的歌聲,只是靜悄悄地站在台階上,倚定了欄杆,聽蘭兒接下去唱道:秋月橫空奏笛聲,月橫空奏笛聲清。
橫空奏笛聲清怨,空奏笛聲清怨生。唱到結末一個字,真是千迴百轉,餘音嫋嫋,只聽她略停了一停,低低地嬌咳了一聲,又接下去唱道:冬閣寒呼客賞梅,閣寒呼客賞梅開。寒呼客賞梅開雪,呼客賞梅開雪醅。唱到末一字,咸豐帝忍不住喝道:“好曲子!”那蘭兒冷不防背後頭有人説起話來,急轉過臉兒來看時,原來不是別人,正是她在心眼兒上每想着的萬歲爺。
慌得她忙趴下地來跪着,口稱:“小婢蘭兒,叩見聖駕,願佛爺萬歲萬萬歲!”咸豐帝聽她這幾聲説話,真好似鸞鳴鳳唱,便吩咐她抬起頭來。這才細細地看時,只見她眉彎目秀,桃腮籠豔,櫻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