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又同理着朝政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崔總管已退位回家去了。李蓮英常常拿銀錢去賙濟他,崔總管説小李還有點良心。李蓮英在宮中權柄很大,不但是一班宮女太監見他害怕,便是那班王公大臣,見他得了慈禧太后的寵愛,誰敢不趨奉他。李蓮英這人,面目雖不十分俊美。
但他天生成一副媚骨,笑一笑,説一句話兒,總是十分和軟,他又打扮得十分瀟灑,走起路來翩翩顧影,太后看了十分愛他,他又生成一張利嘴,終在太后跟前。
或是唱着小調兒,或是説幾句笑話,總引得太后笑逐顏開,他便見了大臣們,也是詼諧百出,那班大臣見了他都和他好,便是那方正不過的恭親王,見了他那種嬉皮笑臉的樣子,也是沒法奈何他。
西太后最愛畫像或是照相,把那京城裏照相的喚進宮去,太后在北海船頭上扮一個觀音大土,命李蓮英扮一個韋馱菩薩站在一旁,拍一張照。
有時太后扮一個西王母,李蓮英便扮一個東方曼倩,學着偷桃的樣兒,拍一張照。有時太后改了男裝,扮一個太原公子,李蓮英扮一個李衞公,拍一張照。太后和李蓮英扮着一出一出的戲文,拍的照片很多,便有許多太監把這種照片偷出去賣錢。
這照片也給東太后看見了,卻大不以為然,也曾勸過西太后,説做了太后的,十分尊嚴了,不該有這樣兒戲的照片。無奈西太后非但不聽話,反格外和李蓮英親熱。
太后自己躺在榻上,卻喚李蓮英睡在榻下,留他談些家常事體。李蓮英又最會在女人身用功夫,他體貼女人的心,説出話來句句叫婦女們聽了歡喜。
慈禧太后又告訴他自己從前的孃家的情形,她説:“母親是不喜歡我的,父親死後,十分窮苦,虧得自己打定主意,趁挑秀女的時候選進宮來,得了先帝的寵幸,生了一個皇子,俺的地位越發牢固了。
但是以後又了壞運,咸豐末年的時候,文宗皇帝害病很厲害,外國兵又打進城來了,燒了圓明園,俺跟隨先帝逃到熱河避難去。
這時候俺年紀還輕,文宗的病勢又十分不好,皇帝年紀還小,那東宮的侄子是一個壞人,謀奪大位,勢甚危急。是俺抱了皇子到先帝的牀前,問:‘大事怎樣辦理?’先帝病勢十分昏沉,一時答不出來。
俺又對先帝説:“兒子在此。先帝才睜大眼睛,看了一眼,説道‘自然是他接位。’這句話説了,便賓天去了。俺見大事已定,便也放了心,那時見死了先帝,心裏雖十分悲傷。
但以為還有兒子可以依靠。誰知道穆宗到了十九歲,便也賓天去了。從此以後,我的境遇一天壞似一天,滿肚子的願望都斷了,那東太后又是和俺不對的,皇帝年紀又小,身體也單薄。
看來他也只知道親熱東太后,不知道親熱我,真正叫人灰心!”西太后説到這裏,不覺連連地嘆氣。
李蓮英竭力地勸戒,又接着説了一個笑話。西太后轉憂為喜,又説起她小時的話來,她説:“俺做妃子的時候,因想念母親想得厲害,承蒙文宗的特恩,賜俺回家省親一次。
先幾,派安總管到家中去傳話,説貴妃某
回家省親,某時進門,某時見駕,某時省親,某時更衣,某時開宴,某時休息,某時回宮,都有一定時候,寫在黃榜上,發在家中大堂上張貼。
我母親得了這個消息,便一面預備接駕的戲酒,一面去邀請親戚到家裏來陪宴。到了子,俺坐了一頂黃轎,四十名小太監簇擁着,另有宮女太監們拿着傘扇巾盆許多東西,二千名御林軍保護着排着隊到了家裏。遠望家門口掛着彩燈,上面罩着五
漫天帳,地下鋪着黃毯,直通內宅。
所有家裏的男丁都在大門外跪接,所有女眷都在內宅門外跪接。到了內廳下轎升座,除俺母親和長輩的女客以外,都一班一班地來跪見。
便是俺母親和長輩的女客,也都穿着朝衣上來請安站班,接着便有那班男客都遞進手摺來請安。俺換去了大衣,再進母親房去行省親的禮。
俺母親原是不喜歡我的,如今多年不見面,俺母女兩人見了面,便撐不住掉下眼淚來。看看家裏房子也造蓋得很高大,妹子和兄弟都富貴了,也便放了心。
停了一會,戲酒開場,一班女眷簇擁着俺到內廳上去坐席吃酒。我這桌只有母親陪坐在下面。我原是愛看戲的,那時隔着一重簾子,簾子外面坐着男客。是俺嫌氣悶,吩咐把簾子捲起,這才由俺快快地看了一天戲。
待到回宮來,已是上燈時候了。先帝聽得俺回來了,便特地走進俺房來問俺:‘今天你母女見面心中可快樂嗎?’俺回奏説:‘臣妾家中,受皇上雨深思。今
骨
團圓,非常快樂!
’先帝聽了俺的話,隔了幾天,又傳諭宜俺母親進宮來,讓俺母女見面。先帝錯會了俺的意,認做俺在宮中記念母親,所以常常賜俺母女見面。先帝怎麼知道俺在家裏,俺和母親是不對的,那時俺母親只歡喜俺妹妹,常常罵我賠錢貨。
俺的省親,原是要在俺母親跟前誇耀誇耀,並沒有一點骨之情的。如今皇帝把俺母親傳進宮來,又給我母女見面了,俺便也要趁此在母親跟前擺擺架子。
照規矩,后妃的母親進宮來,見了她女兒,是要行大禮的。做女兒的也不敢受,見她母親拜時,做后妃的便側身避開。俺那天要藉此殺殺從前的水氣,便直地坐着受俺母親的拜。
也不叫起來,後來還是宮女去把俺母親扶起來,看俺母親臉上,已有氣憤憤的樣子。俺假做不看見,和她有一搭沒一搭地説着。俺母親原想與俺商量,把兄弟的官兒往上升。
每見母親開口,俺便説:如今家裏也夠了,比我未進宮來以前苦得衣食不全,卻好得萬倍了。我看俺兄弟福分也淺,做了這個官也可以心滿意足了,再升他的官兒,怕他也受不住。
母親聽了這個話,已氣得受不住了,便要站起來告辭,是俺留着,吩咐宮女賞飯,我母女兩人一塊兒吃着。
吃完了飯,宮女拿一隻大漆盤上來,盤中滿盛着鬢的花朵。俺原是最愛花的,又最愛那大紅的洋牡丹,當下俺揀了一朵碗口似大的大紅洋牡丹,宮女替俺戴着。俺又揀了一朵萬壽菊兒,親自替俺母親
在鬢邊。
俺知道母親是不愛花的,自從俺父親死過以後,花朵兒絕不上頭了,那天我們母女見面高興,便替她多戴些,把盤裏的花兒統統給母親戴上,蓬蓬鬆鬆的一頭,我看了笑得前仰後合。
誰知我母親卻十分惱怒,當時推託説:‘丈夫已死,自己是個側身,不便再戴花朵了。把那頭上的花朵統統拔了下來,急急告辭出宮去’。從此以後,憑俺再三宜召,她總推託着不肯進宮來,直到死時,俺母女再也不曾見得一面兒。”慈禧對李蓮英説了這番話,可見對李蓮英是何等的信賴和寵愛。且説這年祭東陵的時候,兩位太后又大傷了和氣,為的是兩人拜陵的時候爭名位。
慈安太后看看慈禧的權力一天大似一天,她的舉動也一天驕狂一天,便要借這名位的事體壓倒了慈禧,免得將來再在宮中權。因此,在祭東陵的前幾天,便和恭親王秘密説妥。到了祭陵的時候,慈安太后便傳諭王大臣會議兩太后行禮的先後。
恭親王早受了東太后的旨意,便奏稱請慈安太后先行禮,隨後再是慈禧太后行禮。慈禧太后聽了不服,便説同是一樣太后,又同理着朝政,為什麼謁陵獨有先後之分?極力主張兩太后不分先後,並肩行着禮。慈安太后聽了又不以為然,便對着大臣侃侃地説道:“在目下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