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210章上面鋪了玻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又召攝政王載澧近牀,低聲叮囑道:“你既受着攝政重任,對於國家大事,須秉承隆裕後意旨而行,不可獨斷,致貽後來之患。”載澧頓首受命。

西太后要待再説幾句,那喉間痰已上湧,舌頭髮木,話語含糊不清,只恨恨地槌牀而已,這樣的過了些時,眾臣鴉雀無聲地靜待着,忽見西太后從牀上直跳起來,瞪着兩眼,形狀十分可怕。隆裕後慌忙上前,和內監等竭力把她扶住。

西太后兀是掙扎着,要掙了身子,任她去狂跳一會才是舒適哩。這種現象是表示病人臆中非常難過,所以連睡也不安穩了,但到底人多,終究把西太后按捺下去。

後來在場的內監對人説:當時西太后的氣力比什麼人都大。因西太后於沒病的時候喜歡習練拳術,每天清晨起身之先,坐在牀上練一套八段錦的功夫。

練好之後,內監遞上一杯人。西太后飲畢,又墨坐一會,飲幾口蔘湯,才穿衣起身。待盥嗽好了,再進一碗燕窩粥,方始出去臨朝。

天天這樣,自西安回宮後,從不曾間斷過。於是,西太后的身體異常地強健,她在未死之前,只稍為冒一些寒,或不致於就死。

但光緒帝賓天的隔,西太后還命發遺詔,又親自過目,形很是舒適,怎麼相去兩,西太后出就死了呢?因此,有疑她是服了毒的,又説她是金的,到底怎樣,後人也只有一種猜測罷了。

其時,西太后和蚯蚓般滾撲了幾次,看看力盡了,才倒頭睡下,倒了兩口氣,雙足一,隨着光緒帝到黃泉相見去了。西太后既死,她的身體都變了青黑。人家説她服毒而死,這句話或許有些因頭咧。

但西太后起病的緣由實是鴉片煙的孽。當道光壬子年五口通商,把鴉片的令從此廢馳了,那時不但宮如此。

就是一般滿漢大臣以及紳縉平民,都視鴉片如命,此時社會際拿鴉片做唯一的應酬品。凡是熱鬧的都會,無不設有煙土買賣處和吃喝的大煙間,不過,宮中所的鴉片是廣東地方貢獻來的。

那鴉片的氣味格外來得香一點,第一個發明的是廣東陸作圖,因他家裏那口井水碧綠,用來熬煎煙膏,香味比別的要勝十倍。

廣東的人都曉得的。兩廣總督將這煙進呈宮中,西太后十分讚美。從此以後,凡任兩廣總督的,照例要每年進呈煙膏若干,而西太后尚嫌不足,索請了陸作圖入宮,專替她燒煙。

陸作圖死後,他燒煙的法子只傳授他的子,西太后又命陸進宮,月給工資二百兩,充了熬煙的女役。

當文宗登極,身體很為脆弱,不時着鴉片,借它助長神。洪秀全起義,其勢猶如破竹,清廷震駭異,常,文宗焦思不安,一天到晚把鴉片解悶。時西太后還是貴妃,孝貞後每規勸文宗不要沉溺在阿芙蓉裏。

文宗極畏懼孝貞,不敢公然食,便悄悄地到西太后宮中去,一連三天不曾出宮,孝貞後聽得,不覺大驚道:“國勢如此危急,皇上怎好這般糊塗!”於是,親自到西太后宮外,叫太監朗誦祖訓。照例,內監奉懿誦訓,皇上須要跪下聽的,所以文宗慌忙出來,跪聽讀訓畢,匆匆離去。

孝貞後見文宗出宮,便召西太后到坤寧宮。因坤寧宮是皇后行大賞罰的地方。文宗聽得孝貞後在坤寧宮責西太后,趕忙前去救護,孝貞不肯答應,説西太后蒙聖聰,罪當受責。

文宗百般地央告,並説西太后已有孕,孝貞才恕了她。咸豐庚申,英法聯軍進京,文宗出守熱河,心裏愈加憂急,簡直在鴉片煙裏度了。西太后已生了穆宗,冊封為懿妃了。

就伴着文宗侍候裝煙,也把鴉片煙上。穆宗繼統,西太后進位聖母孝欽皇太后,和文宗皇太后同臨朝政,便公然食鴉片了,而且命廣撫進貢廣煙。煙槍是文宗遺物,有人瞧見過,那煙桿已和紅玉一般了。

光緒戊申年,清廷鑑於鴉片的危害,決定再下令。西太后見滿族的親王煙的太多,怕一時不得實行,想拿自己做表率,先自戒起煙來。

誰知煙癮已深,一旦屏除,如何吃得往呢?不到幾天,就到不快。光緒帝病重時,西太后正在戒煙,第一次皇上病昏,西太后還勉強能支持,後來,雖連得到光緒帝的病篤消息,西太后已然卧牀不起了。

以故,只令隆裕後替代着去探視皇上。光緒帝駕崩的隔。西太后還想勉力起來,給內監們勸住。其時慶王奕匡也有鴉片煙的嗜好,他見西太后戒煙得病,就去了一隻金盒,裏面滿盛着煙膏,於進見西太后時從袖中取出來。

進上去道:“老佛爺慈躬不豫,莫如開了這個戒罷。”西太后見説,把金盒往地上一擲道:“誰要這鬼東西?快與我拿出去。”慶王碰了一鼻子灰。

就諾諾地退出。不到兩天,西太后就此薨逝。臨終的時候,還諄諄告誡着親王們,切莫食鴉片咧,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卻説光緒戊申的那年,皇上和西太后先後開升。算來相去只有兩天,可算得同歸於盡了。所以,人家都説西太后是自盡的。

這事連當時在場目睹的人也不曾得明白,我們局外只知道聽途説,自然更無從揣摸了,但是,兩宮既同時賓天,當由親王大臣扶醇王之子溥儀登位。尊光緒後為隆裕皇太后,醇親王為攝政王。諸事草草已畢,才料理兩宮的喪事。

其時宮廷裏面異常地混亂。西太后的屍首停在外殿,內監十餘人都拈香跪守着。西太后的身上只蓋着一幅黃幔,殿裏燈光慘淡,望上去很為冷清淒涼。

直到次的午牌時分,方有十幾個喇嘛到殿上來唸經,這時香煙縹緲,才把陰霾之氣打掃乾淨。以西太后生時的威權,死後卻這般的慘淡,足證為人攘天奪地,無一不是空的。要最後的結果美滿,方好算一世定局哩。這是閒話,且按在一邊。

且説光緒皇后受了西太后遺訓,對於政事,想和西太后在一般,照例也垂簾聽政。攝政王載澧因西太后臨終所囑,政事秉承隆裕後而行,於是凡遇緊要的事件,不得不請命於隆裕後了。當時王大臣等也為西太后瀕危所定,立溥儀為儲君。

光緒駕崩,溥儀正位,年號改光緒為宣統元年,大赦罪囚,這是歷朝舊制,自不用重説了,那隆裕後既然做了太后,政事不論鉅細都親加批答。

載澧雖做了攝政王,大權卻在隆裕後掌中,載澧簡直是有名無實,而且,偶有不合隆裕後意旨的地方,便召進宮申飭。因此,攝政王載澧和隆裕後的心上,未免各存了一種私見,所以內外政得一敗塗地,不可收拾了。

但講到才德兩件事,西太后有才無德是人人知道的。至於隆裕後呢,才是萬不及西太后,德行是更不用説了,還要處處學着西太后。自聽政實行,一時有垂簾西太后第二之稱。隆裕後因西太后寵容太監李蓮英,也想用一個心腹內監。

便把給西太后驅逐出去的小德張,命人去找他進宮,叫小德張做了內務總管,又使他偵探攝政王的舉動,報給自己知道。小德張東西攛掇,權柄立時擴大,儼然西太后的李蓮英了。

隆裕後又嫌頤和園景緻太熱,要待另造一個花園。小德忙去請了建築家,在四處打樣。過了些時,來奏隆裕後道:“奴才在各處園林中都打聽過了,只有大內的御花園的東首有一塊土

那塊地方,德宗皇帝未升遐時,聽信江湖術士的話,不準建築舍宇。以奴才看來,那都是信之談,有什麼待呢?倘在建裏造起來,四周開有池沼,再引玉泉山的水與池中相通,上面鋪了玻璃,可成一座水晶宮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