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心上十分忿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過,這結識柳筱閣的福晉不是常人,卻是醇王的大福晉,也就是溥儀的生母啊,在起初的時候,大福晉和柳筱閣只是眉來眼去,到了後來,漸漸地兜搭起來了,可是。
在宮庭之間,究不比別的地方,第一是耳目眾多,二人做那鬼戲,自覺得有些不便,當下,大福晉借了一個空,悄悄跑到太湖石邊等着,不一刻工夫,柳筱閣也來了。大福晉笑着説道:“你的戲唱得真不差,咱倒很喜歡瞧你的戲呢。”柳筱閣忙謙虛道:“承蒙福晉過獎了。”大福晉又道:“這裏人口很雜,咱們不便多説話,你如其有空,可到咱們邸中來玩玩。
咱們的王爺每天清晨要上朝的,到午後才回來,你就在這個時候到咱們邸中來,是不妨事的了。”柳筱閣原是個伶,一聽有這好機會,怎肯錯過呢?連連答應了,便匆匆地自去。
這裏大福晉待戲完畢,也謝了恩回去。第二天清晨,柳彼閣大踏步地往着醇王府來。到了門前,見警衞森森不敢進去,只在大門外望了一會,卻始終不敢進去,這樣的呆立了一會,柳筱閣忽然福至心靈,暗想前門既這般嚴,後門怕未必見得如此罷。
於是便匆匆地往後門進來,原來醇王邸中,後面是一個很大的花園。柳筱閣轉到門前,只見一個小宮女笑嘻嘻地立在那裏,一見柳筱閣就招呼道:“你可是柳大官人麼?”柳彼閣見問,忙應道:“正是。正是!”那小宮女便道:“福晉叫咱候得你久啦。”説着,微微地一笑,當下領了柳筱閣往花園內彎彎曲曲地走進來。轉了幾個螺旋彎,到了一個所在,只見重樓疊閣,好一座樓台。小宮女説道:“官人在這裏稍等一下,待咱去給你通報去。”説罷,三腳兩步地去了。
過了一刻,那小宮女出來,笑着對柳筱閣説道:“請你裏面略坐一坐,大福晉快就來了。”柳彼閣點點頭,走進那座樓台裏面,卻是一個客室,陳設得非常地幽雅。小宮女端上一杯茶來。柳筱閣喝着,閒看了一遍,見室中琴棋書畫沒有一樣不全,正瞧得出神。
忽聽得腳步聲音,回頭看時,來的正是大福晉,着純正的京話,笑着説道:“好呀!你怎麼到這時候才來呢?”柳筱閣忙笑答道:“這是小人不識路徑,走錯了的緣故啊。”大福晉道:“此地很不便的,咱們再到那裏去坐。”説時,同了柳筱閣往東邊一帶的房舍走去。
到了裏頭,卻又換了一副氣象,所擺的東西都是寶貴的古玩。大福晉令柳筱閣坐了,大家慢慢地寒暄起來,談了半晌,大福晉吩咐小宮女,去把內室的花菊酒拿來,小宮女去了。
柳筱閣便問大福晉道:“王爺此刻不曾回來嗎?”大福晉説道:“平是早已回邸了,今天因太后有旨,進宮去議大事,大約須晚上方得
身哩。”正在説着,小宮女已笑盈盈地提了一個食盒,一手提着一個玻璃瓶子,跑到案前,把食盒打開,取出幾樣
緻的餚饌來。又將兩雙白玉箸子、一對白玉杯,一一擺好了,拿玻璃瓶打開,滿滿地斟上兩杯酒,才放下了瓶,垂手立在一邊。
柳筱閣覺得杯中的酒味馥郁馥芬,異常地香美,真正生平所不曾飲過。忍不住拿起杯來喝了一口,清涼震齒,那香味從鼻管中直衝出來,因問大福晉道:“這是什麼酒?
卻有如此的香味,吃在口裏甘美極了。”大福晉笑道:“這酒還是老佛爺御賜的咧。從前高麗的國王不是年年來進貢的麼?當高宗皇帝萬壽時,高麗王遣使貢禮物到本朝,內中就有十瓶酒。據他的使臣説,這酒是高麗王妃親手釀的,用了五的花菊浸在
裏,蒸哩曬哩,着實下一番手續,才把它釀成,所以叫做花菊冰麟酒。
飲了這酒,可以益壽延年,壯健骨。高宗時遺傳下來,現在十瓶只剩一半。有一天上午,西太后忽然想了起來,命內監去拿出那五瓶菊酒,賜與醇王兩瓶。醇王看得很為寶貴,非在佳節不肯亂飲,現還有一瓶沒有啓蓋呢。”柳筱閣所飲的是醇王飲餘之物啊。
福晉説畢,也將酒飲了一口,兩人飲酒談心,漸漸投機起來了。小宮女立在旁邊,只顧一杯杯地斟着。
柳筱閣因酒味甘芳,不免多飲了幾口,已有些醉意了。大福晉也面泛桃花,有點情不自了。二人説一會,笑一會,吩咐小宮女收去了殘餚。大福晉便攙了柳彼閣的手,一同走入內室,遂他們的心願去了。
從此以後,柳筱閣居然出入醇王府邸,邸中的宮人僕婦以及當差等等,沒有一個不知道的了。
但是,世上的事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柳筱閣出入王府,無非是用錢把內外僕人都住了口。誰知還有一位王府的管事老九,和柳筱閣暗中鬥起醋勁來。這個老九也同大福晉有過暖昧的事。近來見大福晉私下有了柳彼閣,自己刮不着油水,倒讓柳筱閣去穿綢着緞,心上如何不氣。
所以乘柳筱閣清晨進邸的時光,老九等在門後,必要向柳筱閣借錢。柳筱閣起先是不得不應酬,後來次數多了,便不答應了。老九見柳筱閣不理他,早已大怒,恨恨地説道:“咱去告訴了王爺去,看你們怎樣?”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卻説那柳筱閣自結識了大福晉,一切的舉止上頓時豪放起來,凡吃的穿的,自異於儕輩。
就是他子頭上
的、手上戴的,也大半是貴重品物。柳筱閣到底是個優伶,能有多大的進款,卻能備辦這些貴重物來,況且有許多東西還是外邦進貢來的無價之寶呢,休説是伶人不應有的。
即使一二品大員家裏也未必拿得出咧。至伶人進宮唱戲,無論受特等恩賞,也決不會有賞這種貴重東西的。
西太后那樣奢靡,賜給伶人至多是金銀綢緞之類,沒有聽得賞寶物的。柳筱閣和大福晉的勾搭不清,人家就形式上已測度到了。
柳筱閣又不知自斂,還時時拿些世上稀有之珍去炫視同輩,一班伶人誰不眼熱呢?這樣一來,豔羨他的一變為妒忌他的了。
子長久了,柳筱閣和大福晉的關係漸漸傳入大眾的耳朵裏,巷議街談,差不多成了一種新聞哩,在這當兒,恰巧醇王府裏的老九要和柳筱閣為起難來,但第九在王府中本很具有勢力。
他與柳筱閣做對頭,原是吃醋問題。所以藉着竹槓名目,想難倒了柳筱閣,令他不敢再渡蘭橋,自己好和大福晉重圓舊好。柳筱閣如其知機而退。
也不至出事來了。偏偏他
心正熾,不肯甘心讓步。老九便不時向柳筱閣索詐,由三百元而五百元,多至一千元,終難填他的
壑。
其實老九何嘗需這點點小數目,總而言之,要攆走柳筱閣罷咧,後來,老九差不多天天向着柳筱閣借錢了,好在老九是住在王府內的,柳筱閣進出要碰見的,自然避免不了。
柳筱閣給他纏得慌了,便告訴了大福晉,將老九迫的情形一一説了。大福晉怒道:“咱們因他是多年的當差,才到今天的地位,倒也很瞧得起他。不料這奴才如此無禮,咱叫王爺攆他出去就是了。”過不下幾天,醇王果然吩咐老九道:“你跟俺已多年了,也不忍令你他去,但福晉很不滿意於你,你就隨俺到別墅裏去過幾時罷。”老九不敢違背,只好唯唯退去,到醇王的別墅中去了。
老九走後,心上十分忿憤,暗想這不是大福晉聽了柳筱閣那廝的鬼計嗎?咱現在拼着不在王府裏當差,還是要和姓柳的見個高下。於是,便去糾集了許多當差的同黨,大清早來醇王府的後門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