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59章個都已過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冒巢民聽了,略略思索一會,説道:“有了!有一個馮小五,他母親死了,是董小宛替他買棺成殮的。

自從董小宛嫁到我家,這馮小五便在我家當一名僕人,他常常説起小宛的恩德,便是送了命報德,也是願意的。”蔡女蘿便對冒巢民説:“如此如此,一定可以把宛姐救回來。”冒巢民聽了女蘿的話,便連夜回水繪園去,那班舊時的奴僕和江湖好漢知道了,都悄悄地到水繪園來看望。冒巢民對着大眾把蔡女蘿的計策説了,果然那馮小五跳起來,搶着拍着口説道:“水裏火裏,小的願意去!”當下又有幾個願跟馮小五一塊兒去行事的,又有幾個願幫貼盤纏的。冒巢民拿出一千兩銀子來,給馮小五,説:“衙門要使用,多少我都肯,總要想法把你主母救回來才是。”這班人一齊答應了一聲,一溜煙去了。

冒巢民仍回到歙縣去守候消息。這馮小五原是江湖上人,那總督衙門裏的差役,他原都認識的。當時他到了金陵,擺了豐盛的酒席,把衙門裏弟兄一齊請到。

酒吃到一半,馮小五給眾人磕了一個頭,説起他主人被洪總督虛構罪名、強搶寵姬的事,又説:“如今主人願出千金,求請各位弟兄幫忙,設法把俺主母救回家去。”眾差役聽了馮小五的話,正低着頭想法子時。

忽然有一個公人慌慌張張從外面進來,説道:“諸位哥哥快回去!小人接到京城上諭,立刻收拾行李,今夜九時便要動身。哥兒們快回去吧!”眾人聽了這話,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發了一會怔,匆匆忙忙地散去。內中有一個名叫李山的,也是一個熱心的朋友,他和馮小五情又最深。

他臨走的時候,對小五説道:“老弟不用憂愁,今夜三更時分,請在秣陵關下守候着,我去打聽你主母坐的是第幾輛車子,通一個消息給你,你須多約幾個弟兄上去奪回來。”小五依了他的話,到秣陵關下去候着。

直候到天微明,才聽得車聲隆隆,前面大隊人馬過去。洪總督的車子在前,後面跟着五六十輛大廠車,兩旁都有清兵保護着,眼看他出關去。車子後面又跟着一隊騎兵。

那李三也夾在兵隊裏,見了小五,他忙把手掌擎了三回,又伸着二個指兒。小五看了,知道董小宛在第十七輛車子上,他便遠遠地在後面跟着,他們是騎馬的,小五隻有兩條腿,氣噓噓地跑着。

幸而他們押着許多女眷們的車輛,常常要打尖停息,小五也不致落後。看看過了一站又是一站。

那兵士們防備很嚴,小五終不能得手。車子走過邗溝地方,這裏離綠楊村很近,小五悄悄地去招呼幾個舊冒巢民的奴僕,直追到清江浦地面,卻不見了李三。再打聽時。

原來洪總督因要趕路,自己帶了李三一班親兵晝夜兼程前進,丟下這許多女眷的車輛,吩咐兵隊押着,隨後慢慢地進京。這也是洪承疇要避入耳目的意思。

馮小五聽了十分歡喜,説是機會到了,當夜打聽得第十七輛車子和別的車子都寄住在悦來客店時,那女眷們依舊睡在車裏。到了四更時分,小五約了幾個同伴,悄悄地爬上屋頂。

那兵士們因總督不在,多貪了幾杯,這時正好睡。小五跳進內院,認得第十七輛車子是粉紅的車簾,便急忙跳上車去,掀開車簾一看。

在月光下果然見那董小宛的丫頭扣扣睡在車門口上。小王到這時也不及細看,搶着兩個被窩,打開店門,拔腳飛奔。被窩裏的女人從夢中驚醒,哭喊起來,小五一邊跑着,一邊拍着被窩説道:“莫嚷莫嚷!俺是來救你回家去的。”這時店小二和一班兵士們都從夢中驚醒,追出門去,小五已去遠了。看看第十七輛車子裏的一位女眷和丫頭都被劫去了,那兵士們一面報官訪拿,一面押着車子晝夜趕路。過了山東地界,不多幾天,到了京裏。

且説那小五搶得他主母和扣扣,回到他夥伴家裏,打開被窩一看,那丫頭扣扣原是不錯,只有那主母卻換了一個女眷。

小五十分詫異,問時,扣扣説:“主母在路上冒風寒,前幾天已換到後面蒲草輪子的病號車裏去了。”小五又問:這位女眷是什麼人”那女人自己説:“是姓金,原也是好人家的女兒,遭洪總督手下的兵士搶進衙門去,着做一個侍妾。

如今你既拿我錯認做你家主母搶了出來,是救了我的命,我也無家可歸,願跟着到你主人家裏去,服侍你主人一世。”小五見不是主母,也無心和這金氏説話,便託他同伴把金氏和扣扣帶回家去,自己轉身又趕進京去。打聽董小宛雖住在洪承疇府裏,卻還不曾遭洪氏的毒手。

但是,府中院落重疊,兵衞森嚴,叫小五如何下手?隔了幾天,接到他主人的來信,説京裏有一位曹御史,是多年的至,可以去求他幫忙。

小五依了信上的話,去求見曹御史,把他主人的話説了。曹御史聽了十分動怒,説:“這洪老賊!不上奏章參他一本,也不顯得我老曹的手段。”便吩咐小五,趕快去補一份狀子來。

小五回去,找了三天,才找到一個寫狀子的人。誰知這寫狀子的人見他告大學士洪承疇,心下不覺一跳,表面不動聲地勉強替他寫好狀子,暗地裏卻跑到大學士府去通報。

這個消息,洪承疇聽得了,一面吩咐拿一錠大元寶賞了這寫狀子的人,一面和他手下的門客商量。門客裏面有一個名叫徐九如的,便替他想了一條計策,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把董小宛連夜送進宮去。

順治皇帝一見,果然十分寵愛。只因董小宛心中念念不忘冒巢民,她見了皇帝,宮女叫她跪下。

她只是低着頭抹眼淚。皇帝看她哭得可憐,便吩咐宮女帶她到別宮去,好好看養。董小宛住在宮裏,享用十分優厚,皇帝也常常來看望她,用好言安她。董小宛任憑皇帝千言萬語。

她總是不答話,皇帝卻不動怒,坐了一會去了,這樣子過了幾天,董小宛心想,這位皇上好兒。

子久了,把自己的悲愁也慢慢地減輕下來。宮女看她肯説話了,便私地裏問她的來歷,董小宛告訴了她,那宮女説道:“這樣説來,這洪承疇是你的仇人呢。你還想報仇嗎?”董小宛咬着牙恨恨地説道:“俺過一百世也要報這個仇!”宮女又説:“你若想報仇,第一步要順從皇帝,得了皇帝的寵愛,便可以借皇帝的勢力報你的私仇。”一句話説得董小宛恍然大悟,心想:身子既已進宮,休想再出宮去。我不如將計就計,替冒公子報了這個仇吧!

不多幾天,順治皇帝果然封小宛做淑妃。又怕外人説他娶漢女做妃子,便把小宛改姓董鄂氏,稱董鄂妃。

皇帝得了董鄂妃以後,卿卿我我,一雙兩好,把從前的愁悶都已銷去。便是這董鄂妃,也一心一意地伺候皇上,好似把冒公子忘了。暗地裏卻買通太后宮裏的宮女太監,打聽太后和洪學士的事體。

原來,太后雖説紅顏已老,卻仍是顧影自憐,她自從多爾袞死去以後,花秋月,宮闈獨宿,想起從前的伴侶,一個個都已過去,只有這洪承疇遠隔在江南,便暗暗地下一道懿旨,把這位老朋友喚回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