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是個從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衞得了這個旨意,便如狼似虎地帶了幾十名兵丁,親自到查家去查抄,那查老太太被嚇得暈絕過去,查嗣庭的夫人祝氏見了,忙走出院子去喝住那班兵丁,把一家老小救出。
李衞查抄了半天,查不出什麼悖逆的著作,後來在他書箱裏搜出一本記來。李衞把它拿回衙門去,摹仿他的筆跡,加上許多荒唐的説話,送進京去。聖旨下來:查嗣庭叛跡昭著,着即正法。
長子查傳隆,一併處斬。家屬充軍至黑龍江。看官,你道這李衞為何和查嗣庭作對?這裏面卻為一個小姐起的,查嗣庭的小姐倩雲,年紀十七歲,長得十分美貌,卻是十分多情的,查嗣庭在家裏又收養一個朋友的孤兒名叫徐玉成的,也長得十分清秀,和倩雲小姐非常親愛。
他兩人在私地裏已經訂下終身了。這件事體,倩雲的母親?知道,看看徐玉成這孩子長得不錯,也肯用功讀書,十六歲上已經中了秀才,後來倩雲小姐美貌的名氣傳説到外面去,人人知道。
這時李衞和查嗣庭在京裏做同仁,情也很好,便託人向查嗣庭求親。這查嗣庭回去和夫人一商量,夫人便把女兒的心事説了出來,查嗣庭愛女心切,也不忍諱拗她,便照實回絕了李家。
誰知那李衞見查嗣庭不願把女兒給他,從此含恨在心,處處尋他的錯處。這查嗣庭又是有傲骨的人,如何肯屈服,便也從此疏談起來。
從疏談而結成冤仇,前幾年查嗣庭也參了李衞一本,只因李衞聖眷正降,卻不能搖動他,如今反被李衞報了仇。查嗣庭關在刑部監獄裏,待到正法的聖旨下來。查嗣庭已氣死在監獄裏。
皇帝還不肯饒恕他,拿他戮屍示眾,那倩雲小姐跟着母親祝氏充軍黑龍江,沿途挨餓受凍,過山渡水,虧得那徐玉成多情。
在一旁照料,直送到黑龍江。徐玉成教讀餬口,養活她母女二人。自從興了文字獄以後,雍正皇帝便常常留心那班讀書人的著作,卻叮囑一班心腹大臣隨時查察,不多幾天便有陸生梅的文字獄。這陸生梅是禮部的供事人員。
他因為合諸王求封建的心理,做了十七篇《通鑑論》,他文章裏説,封建制度如何有益,郡縣制度如何有弊。
便有討好的人,拿他的文章到順承郡王錫保衙門裏去告密,那順承郡王受了皇帝的託付,正沒有法想,如今得了這《通鑑論》的真實憑據,便鄭重其事地專折入奏,説《通鑑論》盡憤不平之語。其論封建之利,更屬狂悖,顯系誹議朝政,罪大惡極。雍正皇帝看了這本奏章,十分動怒。
立刻下旨:陸生梅説亂政,着即在軍前斬首。誰知這陸生梅才死,那浙江地方又鬧出兩件文字案來,一件是浙江人汪景祺,做了一部《西征隨筆》,書中誹謗朝廷,稱頌年羹堯的地方很多,後來給地方官查出了,上報朝廷,聖旨下來,汪景棋犯了殺頭之罪,
子充發黑龍江。
另一件是侍講錢名世,他和年羹堯是知。年羹堯在
,他做了許多稱頌年羹堯的詩,如今被地方官查出了,報進京去。
官旨下來,説他諂媚權貴,革職回籍。雍正皇帝又寫了一方“名教罪人”的匾額,叫錢名世去掛在家裏,是羞辱他的意思。雍正皇帝這種惡辣的舉動,原想鎮壓人心,誰知朝廷越是兇狠。
那人心越是憤怒。人心越是憤怒,朝廷的防備越是嚴密。雍正皇帝在宮中,閒暇的時候,想起還有一個大盜魚殼還沒有除去,終是心頭大患,打聽得他在淮北微山湖一帶出沒,打劫來往客商。便秘密下道聖旨給兩江總督於清瑞,就近查拿,立即正法。這於清瑞原是捕盜能手,他得了這聖旨,便私行察訪。
他打聽得魚殼原住在微山湖中,他打劫的盡是一班貪官污吏,商劣紳。這魚殼當初原是康熙皇帝請去保護太子胤礽的,後來太子廢了,雍正皇帝也曾去請他過。
他只因太子的恩德,不肯幫雍正去謀害太子,便帶了一個女兒,名叫魚娘,住在微山湖裏,專替地方上做些鳴不平的事體。因此那微山湖左近的百姓十分
他。
如今朝廷有聖旨下來,要捉拿魚殼,早有人報信給魚殼,魚殼聽了,毫不驚慌,只把他女兒魚娘去寄在一個朋友名叫虯髯公的家裏。隔了幾天。
那兩江總督便親自來見他。魚殼見了這於清瑞,老實不客氣,説雍正皇帝如何殘暴,自己做的事如何俠義。這於清瑞因為他是江湖上有名的俠盜。
也不取得罪他,只和他商量聖旨叫他來捉拿的事,那魚殼一點也不害怕,慷慷慨慨地自己走到江寧提牢裏去監起來。
過了幾天,江湖上傳説魚殼大盜已被兩江總督從牢裏提出來正法了。這個消息傳到魚娘耳朵裏,哭得死去活來。從此以後,她便立志替父親報仇,天天跟着虯髯公練習武藝,這且不去説它。卻説雍正皇帝殺了魚殼,從此天下沒有他的對頭人了,心中十分快活。
誰知隔不多天,那四川總督嶽鍾琪有密摺遞進來,説湖南人曾靜結黨謀反。雍正皇帝心想:我如此嚴厲,卻還有這大膽的什麼曾靜敢來嘗試,非重重地辦他一辦不可。立時派了滿漢大臣兩員,到四川會同嶽鍾琪從嚴查辦。話説那曾靜,號蒲澤,原是湖南的一個飽學之士。
他見清朝皇帝一味壓迫漢人,心中十分憤恨,常常想集合幾個同志起義,驅逐滿人,恢復中原。有一天。
他在家鄉地方一個同志朋友名叫張熙的家裏,借到一本呂晚村着的《時文評選》。裏面説的大半是華夷之別,封建之善。
又説君臣的情如朋友,不善則去之。又説攮夷狄,救中國於被髮左衽,是君子之責。總之,滿紙都是排斥滿人的話。曾靜看了,不
拍案叫絕。這呂晚村,名留良,是湖南地方一個有名的文人。
他手下學生不少,個個都是有學問的。康熙皇帝打聽得他的名氣,便派人推薦他去應博學鴻詞科。呂晚村心中是恨極滿人的,他如何肯去做官?便剃去頭髮,逃到深山裏做和尚,他兒子呂毅中也是一個有志氣的人。
當下便和他父親的門生嚴鴻達、沈在寬一班人結了一個黨,把他父親著作拿出去輾轉傳抄,那張熙也抄得一份藏裏。
如今恰巧給曾靜走來看見了,問起呂毅中在什麼地方,張熙説便在本城曾靜便拉了張熙連夜去見呂毅中,呂毅中又邀他去見一班同志。因此兩面集合起來,結成了一個大黨。
曾靜自己説,認識四川總督嶽鍾琪,此去憑我三寸不爛之舌,説他起義,俺們便在湖南響應,那班同志聽了,連聲説妙。
當時曾靜和張熙一班人動身到四川,見了嶽鍾琪,便説他是南宋岳飛的子孫,如今滿情皇帝也便是金兀朮的子孫。現值總督身統大兵,國難家恨,不可不報。
嶽鍾琪一時裏聽了曾靜的話,心中有幾分動,他回想到從前年羹堯的死,不覺自己也寒心起來。
後來細細地和曾靜談論,知道他是秀才造反,毫無實力的,心中便立刻變計,一面假意和他們立誓結盟,一面悄悄地行文給湖南巡撫,叫他暗地裏把呂毅中一班人看守起來。
自己遞一個密摺到京裏,不多幾天,那皇上派來的兩位大員到了四川,把曾靜、張熙一班人一齊捉住,審問起來。
部靜也不抵賴,一五一十地招認了,那兩位欽差把這班犯人一起帶到湖南,那湖南巡撫,早把呂毅中一家人和那門生沈在寬、嚴鴻達一班人捉住,一審便服,欽差官據情入奏,皇上聖旨下來,説曾靜、張熙一班人是被呂留良的説誘惑,是個從犯,反把他加恩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