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89章打起鐘鼓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董額氏見富察氏的帖身侍女前來接,也是常有的事,心中毫不疑惑,便略略梳妝,坐上車向圓明園來。照例車子到了藻園門外停住,便有八個小太監出來。

抬着車子進園去,曲曲的折走了許多路,這時盛夏天氣,在外面赤當空,十分悶熱。一進園來,樹陰深密,清風吹拂,頓覺襟清起來。

董額氏坐在車子裏,一路貪看景,不覺到了一個清涼的所在。車子停下,兩個侍女上來把董額氏扶下地來。抬頭一看,只見四面竹林圍着一座小院子,耳中只聽得風吹竹葉。

那竹梢上掛着金鈴兒,一陣一陣叮鈴的聲音。走進院子去,小小一座客室,一面掛着一方匾額,寫着“竹林清響館”五個字。四壁掛着字畫,滿屋子都是紫竹几椅,十分清雅。侍女引導着走進側室去,只見珠簾牙榻,紗帳水簟。

鏡台上放着梳具脂粉,黑漆的桌子上,琉璃盆中放着各水果。窗前書桌上,一個水晶缸養着幾尾金魚。

窗外面一叢翠竹映在窗紙上,成一片綠,連屋子裏的衣襟上也綠了。董額氏看了,不由得讚了一聲:“好一個清涼所在!”見兩個特女跟在她後面不住地打扇,一個侍女送上涼茶來。董額氏便問:“怎麼不見你家福晉?”一個侍女回道:“福晉在荷靜軒洗澡。吩咐請舅太太在屋裏略坐一坐。”董額氏便也不説話。停了一會,兩個年紀略大的侍女捧着衣巾盆鏡等物進來,説道:“請舅太太也洗個澡兒。”董額氏天怕熱。

在家裏又常洗澡慣的,聽得請她洗澡,她也歡喜。侍女們忙服侍她卸妝衣,披上浴衣,趿着睡鞋,兩個侍女領着到後面一間密室裏洗澡去。待她洗畢出來。

自有侍女替她重行梳妝,再勻脂粉。便有一個人伸過手來,替她的鬢邊上一朵蘭花。董額氏在鏡中望去,見站在她身後替她戴花的,不是什麼侍女,竟是那寶親王。董額氏這一羞,直羞得她低着脖子,靠在妝台上,抬不起頭來。溜過眼去看寶親王時。

只見了直地跪在地上,嘴裏不住地“天仙”

“美人”地喚着,又説:“俺自從見了嫂子以後,頓覺得俺這人活在世上毫無趣味,那天在嫂子脖子上偷偷地嗅了一下,這香味直留到現在。

可憐把我想得飯也不想吃,覺也不想睡,天下的女人也不在俺眼中。求嫂子可憐俺,看俺近來的形容消瘦,便知道俺想得嫂子苦。嫂子倘再不救俺,眼見得俺這條命保不住了。”説着,這寶親王真的鳴嗚咽咽地哭起來,哭得十分悽楚,他一邊哭着,一邊拿出手帕來抹眼淚。董額氏認識這手帕是自己的。

停了一會,又聽寶親王説道:“嫂子放心,今天的事,俺俱已安排停當。這裏在園的極西面,離着福晉的屋子又遠,那班侍女內監們都是俺的心腹。嫂子倘然順了俺,決不使外邊人知道。

嫂子倘然不順我,聲張起來,一來嫂子和俺的臉面從此丟了,二來便是聲張,這地方十分冷僻,也沒人聽得,把俺們好好的情反鬧翻了。

嫂子倘然依從了俺,俺便到死也忘不了嫂子的恩德。嫂子倘然不依從了俺,俺橫豎是個死,便死在嫂子跟前,也做個風鬼。”寶親王説到這裏,從裏颼地拔出一柄寶劍來,向脖子抹去。

任你是鐵石心腸的女人,見人在她跟前尋死,她心腸便不由得軟下來,況且天下美人,大都是風格,見寶親王又是一表人材,又明知道他將來要繼承大位做皇帝的,又動了幾分羨慕的心腸。如今聽他一聲聲喚着好嫂子,又見他要自刎,便又動了幾分憐惜的心腸。

她自己看看浴罷出來只外面披着一件薄紗的浴衣,玉雪也似的肌膚映在紗衫外面,早已被寶親王看一個飽。看看自己的衣服,一齊在牀上,眼見被寶親王攔住了,不能拿來。便是拿來,當着寶親王的面也不能穿。

董額氏想到這種種地方,不覺嘆了一口氣,轉過身來,奪去寶親王的手中的寶劍,伸着一個手指,在他額上一戳,説道:“你真是我前世的冤家!”寶親王趁此機會,便過去把董額氏順手一拖,一個半推半就,一個輕憐輕愛,成就了好事。事過以後,寶親王親自服侍她穿戴。兩人一時捨不得走開,又調笑了一會。

直到傍晚,才送她出房,那董額氏臨去的時候轉過秋波來,向寶親王溜了一眼,低低地罵了一聲:“鬼靈!”上車去了。寶親王心中十分得意。

從此以後,他倆一遇機會,便偷偷地在園中冷僻的地方尋歡作樂。看看天氣漸冷,寶親王和董額氏在香齋一間密室裏私會,正快樂的時候,只聽得隔院碧桐書院裏發一聲喊。

頓時人聲大亂起來,寶親王忙丟下董額氏趕到隔院去。一走進院子,只見大小太監慌慌張張地説道:“皇上腦袋不見了!”這座碧桐書院,正是雍正皇帝平辦公的地方。雍正皇帝因住在宮裏十分拘束,又常常記念着寶親王,便移到園中來住宿。

在大宮門後面,依舊設立宗人府、內閣、吏部、禮部、兵部、都察院、理藩院、翰林院、詹事府、國子監、鑾儀衞、東四旗各衙門的直廬。

又在大宮門西面設立户部、刑部、工部、欽天監、內務府、光祿寺、通政司、大理寺、鴻臚寺、太常寺、太僕寺、御書處、上駟院、武備院、西四旗各衙門的直廬。

每天在正大光明殿坐朝,已有一年,十分安靜。不料到忽然出了這件大亂子。皇帝每到秋天,總在碧桐書院批閲奏章。院子裏和書案前都有太監和宮女伺候着。

這一天伺候到黃昏月上的時候,內監們點上宮燈,皇帝在燈下翻閲奏章,忽然院子裏梧桐樹上飛過兩道白光來,飛進屋子去,盤旋一會便不見了。

那班宮女太監眼見着兩道白光,頓覺昏過去,開不得口。待到醒來,見皇帝已倒在地下。急上去扶時,脖子上的腦袋已不知到什麼地方去了。內監們發一聲喊。

那班侍衞、大臣們都一齊跑進來,見了這個情形,個個嚇得兩條腿發顫,沒了主意。停了一會,一班妃嬪和寶親王都從人叢裏搶進來,圍着雍正皇帝的屍首嚎啕大哭。

後來還是寶親王有主意,吩咐幾監:快請鄂爾泰和史貽直兩人來商議大事,那太監們走出園來,跳上馬,分頭趕去。鄂爾泰這時已經安睡。

忽然外面大門打得震天價響,家僕去開着門,一個太監飛也似地搶步進來,滿頭淌着汗,氣噓噓地説道:“快請大人!快請大人!皇上腦袋丟了!”這句話傳到鄂爾泰耳朵裏,慌得他從牀上直跳起來,連爬帶跌地出去,也不及備馬,便騎了太監騎來的馬,沒命地跑到圓明園。跳下馬,搶進園去。

那史貽直已先到了,這時,別的且不去管它,找皇帝的腦袋要緊。大家拿着燈火四處找尋,後來還是惠妃在屍首的褲襠裏找到了。

那惠妃捧着雍正皇帝的腦袋,嗚咽咽地哭得十分淒涼。你知道這惠妃是什麼人?便是那弘皙的子、胤礽的兒媳、雍正皇帝嫡親的侄兒媳婦。

被雍正皇帝硬取進宮來,待她十分有恩情,封她做惠妃。惠妃這時早已忘了她的故夫,見雍正皇帝死得悽慘,便哭得十分悲哀。當時,鄂爾泰忙把皇上的頭裝在脖子上,吩咐宮人給屍體淋浴穿戴起來。

一面和史貽直兩人趕到正大光明殿裏,從匾額後面取出那金盒來,打開盒子,抓出遺詔來一讀,見上面寫着“皇四子弘曆即皇帝位”便去拉了寶親王,帶着五百名勇健軍趕進京城,到了太和殿,打起鐘鼓來,滿朝文武齊集朝房。鄂爾泰滿面淌着淚,訴説皇上被刺時的情形,眾大臣圍着他靜聽,正聽到傷心的時候,忽然一個內監指着鄂爾泰説道:“鄂中堂,你還穿着短衣呢。停一會怎麼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