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把霍集佔悽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下叮囑宮中上下人嚴守秘密,暫時不動聲。幹隆皇帝又去看望過香妃幾趟,那香妃總是冷如冰霜,任你温情軟意,她總是個不理不睬。幹隆皇帝看了這樣,暗地裏自己傷心。
心想:我貴為天子,卻不能享受這一段豔福,真是人生在世,各有姻緣,但眼看着這樣一個美人兒,叫朕如何放手得?要用強威呢,心中卻又不忍。
他思夜想,心中十分鬱悶,任你千嬌百媚的妃嬪在他眼前,山珍海味供在桌上,他總是食不知味,寢不安席。從來説的,憂能傷人,幹隆皇帝慢慢地積憂成病。皇太后見他容顏一天消瘦一天,心中好似刀割。
她知道要救皇帝的命,這計策萬不能不用了。看看冬至節近,禮部奏請皇上祭天。這是每年的大禮,照例在祭天的前三
,皇上齋戒沐浴,住宿在齋宮裏。
到祭天的這一天,文武百官五更時候起來,先到圜丘去接聖駕,那皇上祭過了天,心中念念不忘香妃。
心想:我四五天不見她,不知她容顏怎麼樣了。一進宮門,便趕到西內去一看,見屋內靜悄悄的,不但不見香妃,連那班宮女也不知到什麼地方去了。看看室內,衣服拋棄滿地。
忙傳管宮太監時,那太監跪稱:香妃和一班宮女都被太后宣召去了。幹隆皇帝聽了,忙把靴底亂頓,嘴裏連説“糟糕!糟糕!”一轉身,忙向坤寧宮趕去,要知香妃下落,且聽下回分解。
***卻説皇太后見幹隆皇帝為了想念香妃出一身病痛來,她心中十分不忍,只因沒有機會,不好下手把香妃
死,她和宮中太監早已預備下計策。
這一天,趁皇帝住宿在齋宮裏,便派一個總管太監到西內去,把香妃和服侍香妃的宮女太監們一齊傳喚了來。先盤問宮女:香妃如何進宮?皇上如何看待她?香妃進宮時,帶了多少奴婢器物?
皇上又賞過她多少珍寶衣物?皇上和香妃見過幾回面?見面的時候皇上説些什麼?香妃説些什麼?香妃平在宮裏做些什麼事?説些什麼話?
皇上可曾親近過香妃的身體?香妃可有皇帝的話?或是惱恨的話?細細地問過一番,那宮女也一一照實地奏明瞭太后。太后吩咐宮女女站過一邊,又把香妃傳進宮來。
那香妃一走進屋子,滿屋子的人見了她的容顏,都吃了一驚。皇太后回過頭去對富察皇后笑着説道:“長得妖似的,怪不得俺們皇帝被她
住了!”那香妃見了皇太后和皇后,也不下跪,只低着頭站在一旁。皇太后第一個開口問道:“你到俺們宮中來,皇上用萬分恩情看待你,你知道
麼?”那香妃聽了,冷冷地説道:“俺不知道
皇上,俺只知道痛恨皇上!”皇后説道:“你為什麼要痛恨皇上?”那香妃説道:“俺夫
好好的在回部,皇上為什麼要派兵來奪俺土地,殺俺酋長?殺俺酋長也罷了,為什麼要
俺進京來?
俺進京來,照俘虜定罪,一刀殺了,也便罷了,為什麼獨不殺俺,又把俺
進宮來?把俺
進宮來也罷了。
那皇上為什麼要時時來調戲俺?”香妃説到這裏,不覺氣憤填膺,只見她柳眉倒豎,杏眼圓睜,粉腮上顯出兩朵紅雲來,那容貌越發美麗了。皇太后聽她説到皇上調戲一句話,不覺微微一笑,説道:“依你現在的意思,打算怎麼樣?”那香妃説道:“太后若肯開恩,放俺回家鄉,待俺召集丈夫的舊部,殺進京來,報了俺丈夫的仇恨。”太后聽了,忙搖着手道:“這是做不到的,你休妄想。”香妃接道説道:“不然仍舊放俺回宮去,待有機會刺死了皇帝,也出了俺中的怨氣。”皇后聽了,忍不住惱恨起來,喝道:“賤婢!皇上什麼虧待了你?你卻要下這樣的毒手?”太后忙攔住皇后道:“俺們且聽她再説些什麼。”那香妃又説道:“再不啊…只求太后開恩,賞俺一個全屍,保全俺的貞節罷。”她説着,淌下淚珠來,撲地跪下地去,連連磕着頭求着。
太后看了,心下也有些不忍,便點着頭,説道:“看這孩子可憐,俺們便依了她的心願罷。”皇后也説:“太后説的是。”太后一面吩咐把香妃扶起,一面傳進管事太監來,命她把香妃帶出去,吩咐侍衞,拉出去在月華門西廂房裏勒死,賜她一個全屍罷。好香妃聽了太后的諭旨,忙爬下地去磕了三個頭。謝過恩,轉身跟着太監出去了。
那兩旁站着的宮女內監們個個忍不住掉下淚來。第二天,等到皇帝回宮,得到這個消息,趕快搶到坤寧宮去救時,已經來不及了。
太后見了皇帝,便拉着他的手,把好話勸説一番,又説:“那回回女子存心狠毒,倘然不勒死她,早晚便要闖出大禍來。
到那時,叫我如何對得住你的列祖列宗呢?如今那回回女子也死了,你也可以丟開手了。你看,你自己這幾天為了她消瘦得不成樣兒了。我的好孩子!快回宮去養息養息罷。”皇帝被太后説了幾句,倒也不好説什麼,只得退出宮來,悄悄地拉着一個太監,問他:“香妃的屍首停在什麼地方?”那太監悄悄地把皇帝領到月華宮西廂房裏,皇帝一見了香妃的屍身,忙搶過去抱住了,只説得一句:“朕害了你也!”那眼淚和水一般地湧了出來。
香妃的衣襟上被濕了一大塊,慌得那太監跪下來,再三求皇上回宮,那皇上哭夠多時,又仔細端詳了一會香妃的臉面,又親手替她捺上了眼皮,説道:“香妃香妃!我和你真是別離生死兩悠悠!”幹隆皇帝還怔怔地站地屍身旁邊不肯走,經不得那太監一再催請,便從屍首上勒下一個戒指來,縮在袖子裏。
走出屋子來,把月華門管事的太監傳喚過來,吩咐他:用上好棺木收殮,須揀那風景山勝的地方埋葬下,那太監連稱:“遵旨!”悄悄地和內務府商量,買了一口上好的棺木,把香妃生前的衣服替她穿戴了,偷偷地抬出宮去。
在南下窪陶然亭東北角上堆了一個大冢。冢前豎一方石碑,上面刻着“香冢”兩個大字。碑的陰面又刻着一首詞道: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這首詞兒是幹隆皇帝託一拉翰林院編修做的,刻在碑陰,表明他終古遺恨的意思。這座香冢。
直到如今還巍然獨存,凡遊陶然亭的,見了這座孤墳,人人都要替當年的香妃灑幾點熱淚。這都是閒話,如今且不去説它。且説幹隆皇帝,自從香妃死了以後,心中十分煩悶。
看看那香妃留下來的戒指,物在人亡,由不得他要掉下淚來,他住在宮中,任你那班妃嬪宮女如何哄着他玩,他總是難開笑口。幸得福康安常常進宮來,幹隆皇帝見了他,任你有萬千擔愁恨,也便丟開了。
福康安陪着皇帝在宮裏,有時下一盤棋,有時吃一杯酒,説説笑笑,倒也消遣了歲月。看看過了殘冬,已到新,幹隆皇帝慢慢地把憂愁忘了。有一天睡到半夜,忽然又想起香妃來了。
因想起香妃,猛記得還有去年那個回酋霍集佔夫兩人,到如今還關在刑部監獄裏,那霍集佔的
子卻也長得俊俏動人。
那時只因一心在香妃身上,便把她忘了。如今我何不把那女子喚進宮來玩耍一番,也解了我心中之悶。當時幹隆皇帝立刻吩咐管事太監到刑部大牢裏,把霍集佔的子,須在五更以前提進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