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東山再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全韋愠此人頗具正氣,不似李贄一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就如同眼前他也不願趁人之危!
看着這兩人已入得臨松城中,全韋愠這才下令攻城,好言相勸不得,自己已做的仁至義盡,接下來那便用拳頭來説話吧!
三十萬大軍兵分四路,齊攻臨松四城,無論是應州軍還是臨海軍,每一個人都神緊繃,戰事進行的如火如荼!
然而北城這邊,卻頗顯異常,只因坐鎮北城的只有陶義一人。再看城下應州軍,竟然搞起了練,毫無攻城之意!
待至其餘三城戰至膠着,北城之下的應州軍才停止吶喊練,在其主將陶仁的帶領下,突然調轉槍頭,殺向東城而去!
東城這邊應州軍主將乃第九軍統領蘇道崖,見陶仁率部前來,還好生納悶,忙問道:“陶將軍,北城可是有所變故?”
“蘇將軍,北方狄夷來援臨松,我部只好退卻!”陶仁一邊跑,一邊疾聲呼喊!
蘇道崖與陶仁同為一軍之首,但平間卻也矛盾重重,只因陶仁乃郡軍出身,卻在數月間便同自己平起平坐,蘇道崖遂心存嫉妒!
此時聽説北夷來援,身為北城主將,卻不戰而逃,心中更為鄙視,轉念又是一想,頓然一驚,萬不可讓北夷大軍同城中臨海軍匯合,否則己方指不定還要付出多大代價!
想到這裏,蘇道崖頓時火冒三丈道:“陶仁,速回北城,務必攔住北夷大軍!”可無論蘇道崖喊的如何歇斯竭力,陶仁卻不見又一絲回軍之意,氣得蘇道崖只想就此宰了陶仁!
陶仁亦有此意,早就看這廝不順眼了,隨後嘴角微微一咧,看的蘇道崖渾身發!
就在這時,陶仁飛身立馬,抄起銀頭破甲槍,一個箭步自馬上躍起,直奔蘇道崖而去!
蘇道崖大驚失,雙眼越睜越大,急呼道:“陶仁,你幹什…”話音未落,卻只剩下“咕咕”的響聲,最後一字再也吐不出來!
就見那腥紅的鮮血,如同泉水般自蘇道崖咽喉處汩汩湧出,眼神之間透着不甘與惑!
位於蘇道崖身旁的一波偏將,這個時候,也已經呆呆的怔在了原地,似乎整個世界都被凝固!
“陶仁造反了,快逃!”畢竟還有人清醒,頓時大喝一聲,第七軍將士這才發瘋般地向南逃去!
可這一逃,瞬間苦了正在攻城的那幾萬士兵,爬在城牆上,不知是上是下,索一頭栽下城去,若能僥倖活命,便跟着大部隊逃吧!
轉眼之間,東城這邊局勢逆轉,東城守軍乃一萬御龍軍,御龍婉兒早知今會有此一幕,當即率軍出城,同陶仁兵合一處,緊追第七軍而去!
身在南城的全韋愠,眼看這邊城防將破,卻又得報:北夷大軍已至臨松,陶仁率部倒戈,這二則消息便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瞬間轟碎了全韋愠破臨松的信念!
“啊!啊!啊!”全韋愠撕心裂肺的仰天長嘯幾聲,要將那中滿腔怒火都發
出來!
茫、無助、淒涼、痛不
生!一向隱忍不發,當你誤以為他值得信任的時候,他卻在這最後關頭給予你致命一擊,人世間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
“全帥,下令撤軍吧!”這聲音那麼的哽咽悲切!
“全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可再不下令,就要全軍覆沒了!”
“全帥,…”這一聲聲發自肺腑的吶喊,終於驚醒了全韋愠,對,撤軍吧!全韋愠咬牙切齒的擠出一個“撤”字!
回説在中國歷史上,唐末著名的農民起義家,黃巢同志曾經寫過一首詩——《不第後賦菊》詩曰:“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或許此時全韋愠同黃巢一般,看着眼前的臨松城,這個生他養他的地方,同樣有些它東山再起,重回臨松的信念與氣魄!
可是並非每一個人都是黃巢,黃巢可以做成的事,不見得全韋愠便能做成,原因便是他面對的是一個名叫李贄的人!
全韋愠帶着不甘,收拾收拾行囊,率領着十五萬殘軍走了!
可他不是臨松前郡守鄭葉,一遇不順遂氣急攻心,病危在牀,他是誰?他是全韋愠!
雖然三十萬大軍轉眼之間就剩了一半,可全韋愠沒有灰心,我還有應州,我還有我的皇帝李源,相信自己不會輸給那李贄小賊!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此時他的應州,他最親愛的皇帝老兒,亦生在水深火熱之中,還指望着他前去救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