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49客氏進出宮清塵除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稱廠臣不名以外,魏忠賢的官爵,稱為“上公”親族封侯伯,蔭官職為都督者無數,一個侄子叫魏良棟,一個從孫叫魏翼鵬,分別封為東安侯加太子太保、安平伯加少師,而此二人都還在襁褓之中,其他可想而知。

魏忠賢沒有兒子,有個侄子叫魏良卿,最受寵信。魏良卿甚至“代天子饗南北郊”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最隆重的大典,由於魏忠賢命魏良卿代行,隱然表示以“天命有歸”所以“天下皆疑忠賢竊神器矣”事實上,熹宗的命早就在魏忠賢掌握中,但弒君容易,得天下則甚難,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魏忠賢還未抓到兵權,所以不敢走向最後一步。但如熹宗享國稍久,會出現怎樣的局面,那就誰也不知道了。

至於客氏,與魏忠賢相為表裏,在宮中的身份像太后又像皇后,《甲申朝事小記》敍客氏的煊赫相當詳盡,轉錄如下:出宮入宮,必傳特旨,清塵除道,儀仗大約與皇后同。內臣皆蟒袍玉帶,步行擺隊,客氏盛服靚妝,乘錦玉輦,從宮婢數百,前提御爐,焚爇沈香龍涎,氤氛如霧。紗燈角燈,紅蠟黃炬,亮子數千,黎明耀如白晝。呼殿之聲,遠數里,清遠悠長,擬於警蹕。從者數千,皆車如水,馬若游龍。客氏張青蓋羽幢,儼然神仙在上。

客氏的親屬不多,一子侯國興封伯爵,一弟客光先官拜都督。這樣威風到天啓七年八月,出了大事——熹宗一命嗚呼了!

手頭沒有實錄,不知記熹宗死因若何,《明史本紀》則僅有簡單的記載:(天啓七年)秋七月乙丑朔,帝不豫…八月乙巳召見閣部科道諸臣於乾清宮,諭以魏忠賢、王體乾忠貞可計大事…甲寅大漸,乙卯崩於乾清宮,年二十三。

科道諸臣有所諭示,又十天病勢惡化而崩。以他的年齡及天氣和得病的時間來看,不是急的心臟病、高血壓,也不是慢的肺結核,大概是傷寒、濕温之類的險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