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七四睿宗的恩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是一個即將升起的軍界明星。正是她努力爭取地對象,能不好些麼?

李隆基對哥舒翰只是嘉勉幾句。其中有一句頗奈人尋味:“哥舒翰,你這次立功不小。以前,你就知道任俠使氣,徒使英才埋沒。以後,不要再做這種事了。”其餘什麼都沒有説,語意難定,讓人捉摸不透。哥舒翰道:“太子吩咐,臣不敢不遵。”李隆基點點頭,把王忠嗣抱起來,打量一陣,點評道:“瘦了,卻悍了許多。小小年紀,就有一身虎氣!此次征戰,看來,你有收穫!”説得沒錯,王忠嗣這次隨大軍出征,整個人大變樣,瘦了些,卻更加明,見事更加明快。人雖小,卻自有一股子虎氣。

王忠嗣稚的聲音響起:“謝太子讚譽!”陳晚榮他們見禮,不過是禮節罷了。劉福清出場時,引起了轟動。

“公主,太子,這位就是劉福清!是他,活捉了墀德祖贊!”陳晚榮為太平公主、李隆基引見。

“大唐的勇士!”太平公主向劉福清盈盈一福,把個劉福清得一下子愣住了,囁嚅半天説不出來話來。

他是無論如何也是想不到,高高在上的太平公主居然向他行禮,腦子一下子僵住了,轉不過彎了。還是陳晚榮代他回答:“公主過獎了,劉福清自小練就了一身搜尋獵物的本領。墀德祖贊藏在草叢裏,想等我們過去了再逃走,沒成想,給劉福清識破,抓個正着!”太平公主大笑不已:“好!抓得好!劉福清,你這個獵物抓得實在是太好了!”劉福清回過神來,就要向李隆基見禮,李隆基擺擺手,要他免了。李隆基拉着劉福清地手,對羣臣、對圍觀的百姓道:“他叫劉福清!是他,抓住了贊普墀德祖贊!你們,要永遠記住他的名字,叫…”

“劉福清!”老百姓齊聲歡呼起來。

一聲接一聲“劉福清”的歡呼聲響徹天地,無數人在呼喊着這個英雄地名字!

劉福清聽着歡呼聲,腦袋暈乎乎的,只覺眼前發黑,要不是李隆基拉住他,他肯定是一頭栽在地上了。

活捉贊普這種事,劉福清就是再活八輩子也不敢想,他能不暈麼?

英雄始終是最受歡的,百姓在呼喊劉福清地名字時,無不是**,是用心在喊,聽在耳裏完全不一樣。

等到百姓平靜下來,陳晚榮叫人把金城公主請過來。金城公主一見太平公主之面,再也忍不住了,撲在太平公主懷裏,不住在太平公主肩頭捶打着:“姑姑!泵姑!”只能説出姑姑兩個字。其他的話再也説不出來。

金城公主是李賢的孫女,又是中宗的養女,按輩份算太平公主既是她地婆輩,又是她的叔輩。

自從嫁入吐蕃後,金城公主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唐朝,無時無刻不在想念長安,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親人。現在,終於回到唐朝,見到思夜想的親人,那份動遠非筆墨所能形容。

陳晚榮看在眼裏,也覺得鼻頭髮酸。

太平公主一代女傑,心硬如鐵,很少有事能讓她動。不過,現在她卻是動難已。一把摟住金城公主,一個勁的道:“閨女,我的閨女,姑姑的親閨女…”眼裏地珠淚了下來。滴在金城公主地秀髮上,濕了一大片。

嫁入吐蕃後,金城公主就有故國之思。親人之念。現在,吐蕃等於是亡了,她又成了亡國之後,又有亡國之痛,一路行來,之所以還能忍住,是因為沒有渲的口子。見到太平公主,無異於找到一個最好地哭訴對象,猶如江河潰堤,一發不可收拾。哭着哭着。竟然暈了過去。

太平公主忙把她抱住,叫來侍女把她抬到車上去。

金城公主哭得天愁地慘。那種酸楚具有很強的染力,不少百姓為之哭泣。

等到把金城公主安頓好了。陳晚榮這才叫人押着墀德祖贊君臣過來。不用陳晚榮介紹,李隆基走到墀德祖贊面前,打量一陣,笑道:“墀德祖贊,你也是一代豪雄,你説説,你為何落得如此下場?”這問題,陳晚榮代他總結了不少,也數落了他不少,陳晚榮想聽聽李隆基地看法,不由得豎起了耳朵。

墀德祖贊雄毅過人,不過,再雄毅的人在經過一系列慘重的打擊之後,其英氣都會給消磨。此時的墀德祖贊已非當初地墀德祖讚了,其膽氣早就不復存在了。

明知李隆基在挖苦他,仍是不敢不答:“吐蕃大軍不如唐軍善戰,天亡我大吐蕃,非人力所能為!”

“蠢也!蠢也!”李隆基輕輕擊掌,數落起來:“墀德祖贊,就算是普通百姓,摔個跟頭,還得個明白,下次不再摔了。而你,作為吐蕃的贊普,軍隊給打垮了,國家滅了,你自己也成了階下囚,居然不明不白,我都為你可惜。”墀德祖贊翻着眼睛不説話,任由李隆基譏嘲。

李隆基接着道:“你不明白,我幫你説説。吐蕃之亡,非亡於大唐之手,而是亡於你自己。一個國家,若想強大,除了強大的軍隊,充實的國力,還要有先進地文明。你只知道一味擴大你的軍隊,四處擄掠,你卻不知道創造吐蕃的文明!

“文明為何物?那就是要讓老百姓都能認同地東西。你們吐蕃,有都認同的東西嗎?沒有!你的那些大臣大將,只知道一味的擄獲更多的奴隸,他們認同的東西,只不過是滄海中的一滴水罷了。更多的,卻是奴隸,他們都有一個願意,就是獲得自由,擁有草地、牧場。羊,能過上好子。

“這些東西,你不能給不説,反而還在壓制他們。是以,大唐軍隊一到,一施仁政,你們吐蕃也就風崩離析了!你才落得現在這下場!”李隆基不愧聖明之人,這話説到點子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強盛,要想經久不衰,只有具有都認同的文明方可做到。

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地域遼闊的大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蒙古帝國,這些帝國地幅員之遼闊,民族之眾多,讓人難以想象,最後,他們都有一個相同地結局,那就是覆滅。

中國、印度、古希臘和古埃及,號稱四大文明古國,能經久不衰者,只有中國。中國依然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在歷史上分裂過幾次,到現在,我們還然是一個統一的大國,原因何在?就在於,中國擁有光輝燦爛地華夏文明。

這得益於秦始皇的統一,秦始皇對中華民族最大地貢獻,不是他統一了中國的疆域,而是在於他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打造出了統一的中華文明。

歷史上著名的帝王很多,亞歷山大、愷撒、屋大維、查理曼、查士丁尼、成吉思汗,每一個都是響噹噹的名字,但真正打造出一個民族文明的,只有秦始皇,因而,秦始皇是獨一無二的!

吐蕃之亡,就亡在吐蕃沒有先進的社會制度,沒有先進的文明,唐軍只不過是點燃火葯桶的引線罷了。

李隆基的説法和陳晚榮的看法雖然有差距,卻比陳晚榮的説法更加深遠,更加透徹,陳晚榮暗讚一聲“李隆基能開創開元世,的確不是吹的,有其過人之處!見識都如此高明!”墀德祖贊很不服氣,冷笑道:“你們打勝了,自然是由得你説。”

“不是我想説什麼就是什麼,歷史會廊清一切!”李隆基搖搖頭:“你還沒有明白。你什麼時間明白了,你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帝王。”太平公主過來,打量一陣墀德祖贊,笑道:“墀德祖贊,你當初説奪下隴西,讓唐人做不孝子孫,那是何等的英風豪氣,現在呢?不過是一階下囚罷了。墀德祖贊,你當初口出狂言時,可曾想過你有今天?哈哈!”指着墀德祖贊,大笑不已,非常開心,好象這勝仗是她打的一般。

陳晚榮看在眼裏,心想“太平公主雖是一代女傑,可是與李隆基比,她還差得遠。李隆基一見面,就能剖析吐蕃滅亡的原因,而她只不過圖一時之快,譏嘲一通罷了!”很是認同李隆基説法的陳晚榮在心裏暗想“李隆基現在就明白這些道理,他登基後,必將開創出更加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他什麼時間登基呢?和歷史上一樣,睿宗會禪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