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僧一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原理講清楚了,有利於他們理解,才能做出更好的望v非常必要的,陳晚榮略一整理思路道:“這需要兩塊鏡片,前面一塊叫物鏡,就是把遠處的景物匯聚成光線,不過,只有物鏡的話,只能看到倒立的虛像。”
“倒立的?我們看到的不是直立的麼?”眾人驚奇得差點跳起來。
“你們用這樣的一塊試試看。”陳晚榮把凸透鏡一晃,提醒他們。
手裏有凸透鏡的人立即試驗起來,齊聲驚呼:“陳將軍,你怎麼小了?真倒立的?不對呀,明明是站着的,咋又倒立了呢?”他們正對着陳晚榮,不拿陳晚榮來試驗還能拿誰?
瞧着他們那一。驚一咋的模樣,陳晚榮笑道:“再把另一個透鏡放到一條線上試試。”眾人照辦,驚奇聲又。響起來了:“真的啊!陳將軍又站着了!”生員們叫得最是起。勁,彷彿見到天下間最神奇的事情一樣。
葉天衡手中的枴杖。重重點在地上道:“小友,我明白了!真的明白了!”他一副。恍然大悟之態,陳晚榮有心考量他,笑道:“願聞葉大師高見。”
“高見説不。上,高見説不上!”葉天衡笑呵呵的站起,道:“這道理説穿了很簡單,難就難在我們沒有這樣的工具,現在,我們有了透鏡,就好辦了。你們中有多少人讀過《墨子》?墨子當年就曾試過小孔成像。墨子當年用的是小孔,而我們今天用的是透鏡,這道理應該是差不多的。”墨子當年和他地。學生做小孔成像實驗。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墨子》裏面記載了不少科學實驗。堪稱中國古代科技史地一個巔峯。讓人遺憾地是。由於諸多原因。從此以後。在物理學上踏步不前。
孔成像和用透鏡成像是差不多。只不過手段不同罷了。他這一提醒。寇義兵、劉懷德他們這些知《墨子》地良工們恍然大悟。齊聲點頭稱是。
那些生員們進入軍器監地時間不長。他們在國子監學地是聖人之道。讀地是聖賢之書。於《墨子》就不了。聽得一愣一愣地。不明所以。
陳晚榮才開了個頭。葉天衡就想到了。於他這捷地反應。陳晚榮不得不讚嘆:“葉大師所言極是。二者之間是有些近似。所不同地。就是我們現在用透鏡罷了。”得到認可。葉天衡更加肯定了:“墨子地小孔成像。那是倒立地虛像。就沒有辦法讓倒立地虛像直立起來。有了這個。就能實現。就能把倒立地虛像變成直立地。讓人一看就一目瞭然。不用再去想原委!”陳晚榮擊掌讚道:“葉大師所言極是。望遠鏡就是這道理!”葉天衡又領悟到一個科技原理,很是興奮,嗓子有些發乾,很生澀的道:“小友,這望遠鏡還有什麼要求,你一併説了。要説透,我們才好做!”陳晚榮還沒有説話,鄭宛如猛的站起來,道:“我也明白了。韓非曾經記載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請了一畫工為他做畫。三年後,畫工告訴這個人,説畫已經作好了。這人去看,只有一塊大木板,木板上除了漆以外,什麼也沒有。這人就發火了,説畫工騙他。畫工就説,你想看到活生生,能動的畫麼?歷來的畫作都是死的,沒有生氣,這人
本就不信。畫工很肯定的説,你要是修一座房子,房子要有一堵高大的牆,牆上要開一扇大窗。把木板放到窗上,
頭一出來,你就能看到一幅畫,會動的畫。
“這人半信半疑之下,果然修了一間房,房子有一堵牆。到了頭出來的時候,牆壁上就出現了亭台樓閣,還有往來的車馬,活
一幅絢麗多彩的風景畫。更讓人驚奇的是,畫上的人物、車馬會動。唯一讓人遺憾的,都是倒着的。”韓非是法家大家,他的書雖是為法家而作,不過,他的書中有很多炙人口的典故,廣為
傳。國子監的生員們雖是習聖人之道,讀聖人之書,也不乏讀《韓非》取樂之人,一聽這話,齊聲驚呼“哎喲,我怎麼沒想到呢?”有了陳晚榮的理論指導,葉天衡和鄭宛如一人一個典故講出來,這氣氛大為不一樣,驟然活躍,就連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都是一臉的眉飛
舞,大是驚奇。
陳晚榮原本想再給他們指點一番,現在本就不需要了,笑道:“我要説的,你們都説了。訣竅只有一個,就是前面的物鏡要大些。後面這塊叫目鏡,是給人看的,稍微小些就成。還有一點,目鏡一定要安放在倒像的地方。”望遠鏡的原理説起來很簡單,通過物鏡之後,會得到一個縮小了的圖像。只要這景物落在目鏡的焦點處,就好比拿着放大鏡看東西一樣,就是一個放大了的景象。
迸人的智慧真的沒得説,陳晚榮本以為要費一番舌,你一言我語,就把這原理給破解了,我們的祖先真的了不起!陳晚榮在心裏暗讚一聲。
“走!做千里眼去!”葉天衡的枴杖在地上點得篤篤響,興奮得臉上泛紅光。
眾人轟然叫好,跟着去了。
葉天衡一拉陳晚榮的胳膊道:“小友,我有一個。這東西好是好,不過,要兩隻眼看才好,象我們這t看,太累人了。我們現在有了機牀,可就好辦多了。”這不是望遠鏡麼?
陳晚榮心裏想的是,要是能做出單筒的千里眼就不錯了,他卻要做望遠鏡,很是意外。不過,這是好事,沒理由拒絕。一隻眼睛看,和兩隻眼看,誰優誰劣不需要説了。
“葉大師,那敢情好!”陳晚榮非常快的同意。
葉天衡停了下來,手裏的枴杖在地上一陣划動,居然給他畫出一個望遠鏡的雛形。之所以是雛形,是因為比起現代望遠鏡的設計有很大的差距,既不美觀,還有些笨重,做起來的話費時費力。
不過,他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想到這麼多,非常難得了。陳晚榮大是讚許,蹲下身,給葉天衡修正一番,讓葉天衡大是高興,這才笑呵呵的去做望遠鏡。
風風火火的趕到機牀。工房,葉天衡在陳晚榮肩頭一拍道:“小友,老朽越一次了,這次由我來指派。”陳晚榮哪有不同意。的道理,道:“葉大師儘管吩咐就是。”在陳晚榮的肩頭拍。拍,葉天衡頗是欣:“這裏正好有些鐵皮,可以派上用場。鐵皮這東西,用得不多,就是時不時需要用點。存在這裏的,沒成想,今天派上用場了。老寇、老劉、老曹,還有我,我們四個人來做。其他的人別動手,鐵皮不多,
壞了就麻煩了。”寇義兵。、劉懷德、曹志雄和葉天衡是軍器監技術最
湛的良工了,他們親自上陣,還是聯手做事的時間真不多,陳晚榮既是驚訝,又是期待。
“沒問題!。”寇義兵快的應一聲,把外套
了,甩動幾下胳臂,好象上戰場似的。
雜役把鐵皮拿出。來,葉天衡給三人一陣講解,劉懷德他們二話不説,拿起鐵皮開始加工了。唐朝的鐵皮比我們現代用的鐵皮自然是有很大的差距,只要稍微加工下,仍是能用。
葉天衡把枴杖一放,就開始裁剪鐵皮,也不需要量什麼尺寸,一把大剪刀在他手上飛快的動作,等到停下來,一張張鐵皮就給他裁剪好了。
經過打磨、修邊、鉚接,所費時間也不短。
陳晚榮他們圍着四人,唯有睜大眼睛瞧着的份了。四人的動作非常練,只需要看一眼就可以確定他們是很有造詣的工匠。
直到天快黑時,才算完成。葉天衡他們處理鐵皮時,張德銘他們已經把透鏡磨製好了。陳晚榮檢驗一陣,還不錯,邊角處理得很光滑,鏡面也沒有什麼損傷,應該是能用。
把透鏡一裝上去,就是望遠鏡。雖然很糙,不過,畢竟做成了。
葉天衡一瞧,大叫一聲:“成了!咦,怎麼沒有拿到手裏看得清楚呢?”順手把望遠鏡遞給陳晚榮,陳晚榮接過一瞧,確實有些模糊,不如拿在手裏看得清楚,笑道:“葉大師,這是因為有幾個問題沒有處理,一是沒有調整距離的裝置,以後些螺紋供旋動就是了。二是沒有用稜鏡,三是我們初次做,手生,以後會做得更好。”
“那是,那是!”葉天衡不住點頭,臉上卻是帶着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