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喜迎新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陳晚榮為氣氛所染,不由得大是振奮。就在這時,傳來陣陣爆繡聲,喜慶氣氛更濃。四下裏一打量,家家張燈結綵,把家園裝扮得煥然一新,讓人看到就提神。
一邊走,一邊欣賞,來到大明宮前。只見朝賀地大臣們正有條不紊地進入大明宮。陳晚榮匯入人,進了大明宮。
一進大明宮,陳晚榮嚇了一大跳,今天來地臣子何其多矣!大明宮裏的大臣三五紮堆説笑,相互道賀新年,陣陣話語聲傳來,嗡嗡作響。
略一估算,進了大明宮的人沒有一千,也有七八百了。後面還在絡繹不絕的到來,等到全部到齊,少説點也有兩三千人。
如此規模的朝賀,陳晚榮還真沒有遇到過。陳晚榮經歷過朔望早朝,和眼前相比,差得太遠了。
就在陳晚榮張望之際,肩頭給人拍了一下,一個親切的聲音響起:“陳大人,別來可好?”這聲音非常悉,就是有些讓人想不起在哪裏聽到過,陳晚榮不由得很是驚奇,扭頭一瞧,不由得大喜過望。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宋,正笑呵呵地打量着陳晚榮。姚崇站在宋身邊,兩人並肩而立,看着陳晚榮。
宋政才不凡,剛直過人,既是唐朝的一個能臣,更是一個臣,終唐一世,能與之相比者不多,恐怕只有魏徵能與之比擬了。
乍見宋,陳晚榮哪能不高興的,興奮得差點跳起來,忙見禮:“陳晚榮見過宋相!宋相,您什麼時間回來的?”宋不答所問,開玩笑道:“怎麼了?陳大人,可是怪我回來得晚了,沒有趕上你的喜酒?呵呵!”最初,兩人在國子監匆匆一晤,當時的宋就對陳晚榮刮目相看,一心要舉薦陳晚榮。當時,陳晚榮也心動了,只是後來太平公主想把他貶出長安,這事方才作罷。宋臨去之時,還派人前來叮囑,對陳晚榮多有嘉勉。
陳晚榮笑道:“宋相回朝,自然是大喜事,喝上一杯,有何不可?”宋開玩笑道:“陳大人,聽説你發財了,這酒錢是不是該你付呀?我的俸祿全花在了路費上哦,你不會怪我白吃白喝吧?”在別人眼裏,宋是一尊神,一尊沒有笑容地神!説也奇怪,宋對陳晚榮卻是另眼相看,不僅笑臉相,還開玩笑。開玩笑不説,還一開就沒完,這太出人意料了,姚崇不由得笑道:“宋兄,你今兒是怎麼了?如此高興!”宋笑道:“姚兄有所不知,當初我就想舉薦陳大人,只是因為有變故,方才作罷。宋萬未想到,僅僅半年多一點時間,陳大人就名滿天下,為大唐建立了這麼大的功績。”陳晚榮這一年的所作所為,連自己都有些吃驚,只能説天意成全他,給了他一個施展的機會,笑道:“宋相過獎了,我所做地,還遠遠不夠。”姚崇呵呵一笑道:“你們還有這麼一段淵源,怪不得。”眼睛一閃,有些調皮道:“陳大人,宋兄如此看重你,你説,你是不是該請他喝一杯呢?今兒是元正,擇
不如撞
,等朝賀完畢,我們找個地方,好好喝上一通。”
“好!”宋頗有點尷尬:“姚兄,你也太心急了點吧?我剛趕到長安,還沒有來得及回府呢。就給你拉去喝酒了,這也太説不過去了。”姚崇和宋的關係非常好,可以説情很深。要問姚崇對朝中哪個大臣最是看重,肯定是宋。要問他最看不慣誰,肯定是張説了。
宋和張説同為玄宗一朝的能臣,可是,宋和姚崇的關係非常好,張説和姚崇就是不對付,兩人一見面就不,人無完人,這是缺陷,誰也沒辦法的事情。
陳晚榮仔細一瞧,宋身上的衣衫還有灰塵,臉上帶有風霜之,應該是趕路所致,沒説假話,還沒有回府。
姚崇開玩笑道:“宋兄,你是想回去換衣衫,還是想着嫂夫人?”宋呵呵一笑道:“姚兄,你這不良心思還真多。”壓低聲音道:“作為男人,不想自己媳婦,那成麼?”在朝中,宋是出了名的鐵面無私,對誰都板着一張臉,不假任何辭。沒成想,他今天的笑話多不説,還涉及到這種只有男人之間的玩笑,陳晚榮太意外了,和姚崇對視一眼,會心一笑。
也許,這就是人!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就有歡歌笑語,只是沒有找到時機,沒有遇到上話地人罷了!
接下來,宋這才説起接過。他接到李隆基的詔命後,立即啓程北上。無奈廣州離長安太遠,加上五嶺的道路不是那麼好走,雖是一路急趕,也是剛剛才到長安。要不是今天是過年,長安城門大開,説不定他只有明天才能進城了。
陳晚榮笑道:“宋相,這是好事!辭舊接之際,你趕回來,這説明大唐即將有一片新天新地!”不是陳晚榮拍馬
,而是事實。過了今天,開元元年正式開始了,中國歷史進入了“開元盛成。”而且,這一世的兩大推手,姚崇和宋全部入朝,在他們的推動下,中國歷史進入了最為輝煌地一頁!
“説得好!”姚崇擊掌讚賞。
宋雖不喜歡拍馬,不過,喜慶之詞還是動人心絃的,笑道:“陳大人妙人妙語!”望着陳晚榮三人有説有笑,羣臣不由得很是驚訝,驚奇過甚地,下巴都砸中腳面了。他們都知道,宋除了對少數幾個大臣會以笑臉相
以外,對其他人是少有嘉許,可是在陳晚榮面前又説又笑,跟見到老朋友似的,還真是夠
門了。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陳晚榮和姚崇宋一道進了含元殿。大臣陸陸續續進來,偌大地含元殿顯得很是擁擠。
含元殿裏的大朝,陳晚榮是見過地,就沒有如此擁擠過,在嘆人多之餘,又很是振奮的想:“這是好事!説明大唐地域遼闊!”羣臣分班站好,靜候李隆基到來。
含元展裏紅燭高照,如同白晝。朝元正的時間很早,楊巨源有詩“一片彩霞曙
,萬條紅燭動
天”很好地説明了這一朝賀景象。
“太上皇、皇上駕到!”隨着高力士尖細的聲音響起,只見睿宗在李隆基的攙扶下,大步而來。
自從退位以後,睿宗很少面。退位後,陳晚榮只見過他一面,那就是在婚禮上。當時,睿宗的氣
還不錯。今天再見,睿宗地氣
比起上次見面時有所不如,走起路來有些虛浮,身體也消瘦了許多。
不過,睿宗卻是一臉的笑容,非常親切。
李隆基撫着睿宗在御座上坐了下來,站在睿宗旁邊。
“太上皇、皇上駕到!列位臣工早朝!”高力士扯起嗓子吼起來。
“參見太上皇!太上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羣臣參見完睿宗,再參見李隆基:“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好幾千人齊聲參見,這聲勢不小,屋頂都在震動。
睿宗右手一擺,李隆基道:“平身吧!”
“謝太上皇!謝皇上!”羣臣謝過恩,站起身來。
睿宗笑呵呵的掃視一眼羣臣道:“今天是元正,是新年,諸卿高興麼?”
“謝太上皇問起,臣高興!”羣臣齊聲回答。
“朕也高興!”睿宗一句話,羣臣呵呵一笑。
睿宗接着道:“按照禮節,你們朝見了皇上,還要趕來給朕朝賀。朕吶,身子不如以前了,不太愛熱鬧,想靜一靜,就自個兒趕來接受你們的朝賀。”睿宗的身體是不如以前了,有些臣子不由得泣起來。
睿宗接着道:“以後啊,你們跟着皇上,把大唐的江山打理好,朕也就放心了!”
“太上皇!”睿宗衝宋招招手,宋出列,睿宗道:“宋,來,到這兒來。朕的眼神不好使,你站遠了,朕看不太清楚。”宋只好快步上去,來到睿宗跟前。在羣臣的屏息聲中,睿宗仔細打量起來,很是高興道:“宋,半年前,朕不得已把你貶到廣州去,那是朕的過錯。”皇帝是不會認錯地,更別説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認錯,睿宗這份勇氣讓人動,不少人
動得眼裏
下了淚水。
宋嗵一聲跪在地上道:“太上皇,都是臣之錯。”睿宗站起身,把宋扶起來,笑道:“宋,你是諍臣,不怨朕,朕很滿足了。朕把你撂到山高水遠的廣州去,擔心你身子吃不消。你還好,沒甚問題,朕也放心了。宋,你要好好保重身子,大唐不能沒有你。”這話雖是絮叨,卻很有人情味,宋這個臣不由得動起來,死命咬着嘴
,忍住熱淚。如此
人的場面,實在是不多見,陳晚榮對睿宗的認識又深一層,抹了抹眼淚。
大殿裏一片泣聲響起,不是因為悲傷而哭泣,是因為喜極而泣。
睿宗能當着這麼多人地面認錯,這是何等的懷?古往今來,有幾個皇帝能做到這點?
“宋,你與姚崇一道,協理政事!”李隆基適時發話,宋復相一事就算完成了。
宋和姚崇一樣,是唐朝地頂樑柱,復他相位是眾望所歸,羣臣齊聲道:“皇上聖明!”再也忍不住了,宋眼裏的淚水湧了出來,以頭觸地道:“皇上隆恩,臣宋粉身碎骨無以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