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七章第七章朝中局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私章小説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衞字白玉,早年未入仕時就已經以文名著稱,也算得上是位大名士了。在先帝時代,他在滅蜀和剿滅鍾會叛亂中都立有大功,是朝中碩果僅存的幾位元老重臣之一。

除此而外,他們衞家還有一項別人不及的地方,那就是:美冠當世,一門幾代皆是傾城傾國的風人物。衞家美人出行,常常引得萬人空巷,百姓景仰愛慕,瘋狂追逐。衞家美名天下揚,要滅衞家,談何容易?首先,百姓那一關就難過。

但衞家與我們賈家實在是結怨太深了。當年選拔太子妃時,先帝看中的本是他家的女兒。我家卻在衞家女兒已經通過了皇宮的遴選,正歡天喜地準備嫁衣之際,橫一槓子,手段百出,硬是從衞家手中奪走了皇太子妃的寶座,讓他們眼睜睜地看着煮的鴨子又飛了。

衞家對此懷恨多年,所以,衞後來一直想要廢掉太子,出一口惡氣。

而他也差點成功了。

就因為他的一句“此座可惜”引出了先帝出題測試太子的鬧劇,差點讓太子之位不保。我父親在將此事寫信告訴我的時候,在信中一再囑託:“衞老奴,幾敗汝家,瑾以當記,勿以為忘!”可見父親對衞的痛恨,已達到了咬牙切齒的地步。

平心而論,對於衞,雖然我的確有點耿耿於懷,但因為我家畢竟是勝利的一方,我對他家倒也沒多少仇恨心。如果沒有汝南王司馬亮這件事,我本來是沒打算理他的。就讓他晾在那兒發黴算了。

但現在,我改變主意了,準備把他抬出來當槍使。小説網。用以對付汝南王。

於是,衞很快被任命為太保。和汝南王、齊王共同輔政。

同時,我也慢慢把我的族兄賈模、舅舅郭彰等安在軍隊中出任要職,慢慢掌握軍權。以便有朝一,等我擺了汝南王、楚王等一干人後,他們能立即接管軍隊。我地外甥賈謐…此前已經承襲了我父親魯郡公的爵位…也在這次被任命為皇上的貼身侍衞。特許御前帶刀行走。雖然他還只有十歲。

雖然這樣聽起來有點荒謬,但我必須如此。我實在太需要孃家地勢力支持了。

假如父親不走那麼早,我何至於在皇上登基兩年後還沒有名份?非要雙手沾滿鮮血,歷盡艱辛才爬上這本就屬於我的皇后寶座?

只是我沒想到,衞、汝南王當權,他們之間地鬥法還沒正式開始,首先跳出來鬧騰的卻是另一個人,那就是,自認為在“倒楊事變”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楚王司馬瑋。

據説。他數次在公開場合發牢騷,大罵衞是老狐狸,只會“揀現成便宜”

“搶奪別人的勝利果實”因為“倒楊”的時候。明明是司馬家地宗室王在出力賣命。那時候衞某人在哪裏?

現在“倒楊”成功,他司馬瑋這個大功臣只是封了個軍副統領。袖手旁觀、寸功未立的衞卻被封為“太保”一躍成了輔政大臣。世上還有比這更不公平的事嗎?

除了埋怨衞,他對如楊駿般攬權的汝南王司馬亮也是嫉妒異常。尤其是汝南王的兒子東安公司馬繇,那個從皇宮到楊府都整整走了三個時辰的草包“將軍”現在居然成了他的上司,每天對他指手畫腳,在司馬瑋看來,這簡直就是對他的侮辱。

除了這兩個之外,他對我也是我一肚子不滿。上次他要挾我不成,反倒讓皇上疏遠了他,也讓我對他充滿了戒備。看我情願資助汝南王的軍隊也不用他地,只讓他負責外圍的守城工作,他同樣覺得這是一種**的輕視。

當這些閒言閒語通過各種渠道傳到我耳朵裏時,我不但不生氣,反而一陣竊喜。因為,這樣一來,我和皇上地江山,就更穩固了。

朝廷,本來就不該是某一人或某幾人獨大。誰有機會攬權,誰都會成為“楊駿第二”只有大家共同執政,互相掣肘,才能平衡權力。

現在,汝南王有衞去對付,衞又有楚王對付。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們一環套一環,我和皇上,就安全了。

而齊王在其中起什麼作用呢?也許説出來您不相信,他現在,幾乎成了“鎮朝之寶”了。

齊王是沒有什麼突出的貢獻,但他也沒有負評,不管是在宗室王還是在朝廷大臣中,他都是風評最好地一個。

其他地人,也許功高,但卻居功自傲,以致凌駕於人主之上,在百姓心目中褒貶參半,功過相抵。如楊駿,何嘗無功?最後被滅,百姓惋惜者亦有之,但拍手稱快者更多。

齊王則幾乎無過…即使是在個人品德方面…他也是令人吃驚的道德楷模。

久而久之,齊王在百姓心目中代表了純粹、忠誠、雍容大度、正直坦蕩…等等象徵人美好地那些詞彙。

齊王是奇蹟一樣的人,沒有讓人如數家珍的功績,但其形象卻臻完美。他這些年,閒暇時勤練書法,其墨寶成了本朝最搶手的名家真跡。我後來也有幸得到了他的一幅《偃師帖》,的確如玉蛟騰空,游龍入海,見之令人忘俗。

他身處政治風暴的中心,而依然能保持超然的心態。當其他人沉浮飄搖,惶惶不可終的時候,只有他言笑晏然,面對任何變故皆淡然相對。當初他不如朝,未聞有任何不滿。如今身居高位,笑容依然恬淡。

久而久之,齊王成了本朝標誌形象,也成了所有人仰慕的偶像,朝野皆趨之若鶩,贊不絕有齊王這樣的人在朝坐鎮,其他的人即使如走馬燈般來來去去都沒關係。因為,主心骨還在,百姓的心安定。

我和賈荃的矛盾卻愈演愈烈了。我們一輩子鬥,她早年搶走了齊王,算是贏了我。可是現在我已貴為皇后,讓她遲遲無法完成母親的遺願。這件事在她心裏就像一刺,扎得她夜難安。

可是她只是一個小小的番王妃,沒能耐跟一國皇后爭強鬥狠。她只能暫時咬牙忍着,暗地裏使勁。

而她唯一可用的武器,就是齊王了。

齊王,會在這微妙的政治局勢中,在他的子和我的明爭暗鬥中,扮演什麼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