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關羽顯然沒有魯肅那般文雅,一聽到王朗乃是奉令前往江東宣旨的,二話不説,便令人將他綁了起來,如今各處都在處理戰後的煩瑣軍務,關羽鎮守南郡可沒空跟他囉嗦,直接綁了送往襄陽,省事。

可憐王朗剛剛還在咒罵着魯肅、孫權皆乃卑鄙小人,但相比之下,江東好酒好的招待他與關羽這般殺氣凜然相比,真可以算得上活菩薩了,被綁着雙手丟在囚車上從南郡押到襄陽,幾十里路程的顛簸幾乎讓他那把老骨頭給拆散了。

直到第二正午時分,一眾到達襄陽,在城門下面,王朗好不容易見到城樓之上的劉備時,動的連聲音都顫抖起來了。

“數年未見,劉豫州對待故友之法,還真是別出心裁啊!”劉備早已接到了關羽的探馬哨報,知道囚車中人乃是王朗,他本也極厭惡此人,但看他如今兩鬢斑白被鎖在狹小囚車之中,動彈不得,不由有些心軟,輕嘆一聲道:“吾弟雲長只言在烏林捉了一名曹賊亂黨,不想卻是王大人當面,實在是鹵莽的緊,還請大人多多包涵。”王朗哪裏相信劉備的鬼話,奈何此刻人為刀我為魚本沒有一點反抗的力量,只能孱孱苦笑了一下道:“想是關將軍忙於軍務,無暇顧及些許小事吧!”話已至此,劉備倒也不好再説什麼了,便下令士卒解開囚車,將他放將出來,常言道:“兩軍戰,不斬來使。”怎麼説與這個王朗還曾同朝為官。如今再如此對待於他,恐為他人所恥笑。

沒想到,劉備話一出口,一旁的諸葛亮便高聲喝道:“且慢!”一向極為低調的諸葛亮,此刻言如利劍,直刺眾人耳膜,短短兩字盡然震的眾人一驚,尤其是剛剛鬆了一口氣的王朗,更是被嚇了一跳。

不顧一旁劉備有些詫異地眼光,諸葛亮接着説道:“不知王大人所為何來?”王朗迅速從驚訝之中回過神來。眯眼看了一下高高在上的諸葛亮,腦海一陣翻滾,眼前的形勢該如何應對?劉備表面仁慈,內心卻也是極為狠辣的主,一個不小心,説不定腦袋便不是自己的了,不過劉備一向以忠於漢室自居,搬出當今天子出來,應該能起點作用吧,況且那封昭書已被關羽那廝搜了去。瞞也瞞不住了。

“我奉天子之命,前往江東傳旨。何以會至此,那得問江東之人了。”

“奉天子之命?”諸葛亮不由輕笑了起來,嘲笑道:“恐怕是奉了丞相之命吧!”

“混帳,黃口孺子豈敢辱我大漢天威?聖旨乃天子聖諭,豈容冒犯?”諸葛亮見王朗聲俱厲卻也不以為然,只淡淡説道:“自光武中興之後,我大漢漸以三公九卿之製取代宰相一職,相權平分三公之手便是為相互制約,皇權、相權、兵權、監察之權分置才能穩定朝堂,防止皇權、相權過大失去控制。引起大亂。至靈帝起,外戚專權、宦官當道,相權淪落小人之手,終至大亂。而今天下戰亂四起,天子年幼,皇權本就孱弱。曹天子於許都之後不將兵權歸朝廷之手,反倒以丞相一職總攬軍政大權,置皇權於不顧,莫非有不臣之心?”王朗豈肯示弱,不由反嘲道:“朝堂之事,又豈是你這等頭小輩所能參透?你自以為學識淵博,通曉古今,實際卻是死記硬背不知變通,當今亂世,叛賊四起,若是三權分立,平叛之事便增加諸多累贅,不利於時機掌握,丞相總領軍政要務,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不想王大人食君之祿,卻是忠於賊事,亮雖不才,卻也羞於與之為伍了。”側過身去,諸葛亮對着劉備説道:“主公,此等不忠不孝之人留在荊州實在有損主公聲譽,還是趕快送到對岸去吧!”

“吳侯也是,生怕髒了江東土地也就罷了,直接送往江北都省心,何苦又要禍害荊州?”看着城下幾乎被氣的吐血的王朗,諸葛亮接着説道:“王朗,枉你活了一大把年紀,卻説出如此幼稚之言,真是可悲又可哀,亂賊四起固然嚴重,但相權凌駕於皇權之上,天子社稷朝夕不保,恐怕就不是嚴重所能形容的了吧。虧你還説的出是權宜之計,念你一大把年紀,實在不忍殺你,還是速速回去吧!”

“另外告訴曹,我家主公奉天子血詔討賊,不蕩平佞小人,絕,鹿死誰手,戰場上再見。”諸葛亮一番搶白痛罵,本就沒有給王朗開口的機會,在他地示意之下,連囚車都沒讓下,便令士卒將王朗送往江邊,送過漢水。

劉備等人像是被諸葛亮的反常舉動所驚,個個默不作聲,直愣愣的看着那輛囚車緩緩往漢水而去,更為怪異的是,車上的王朗盡然也是一聲不吭,與剛才言如利劍,神情動的樣子差別千里。

諸葛亮覺到了眾人的疑惑,看着漸漸消失在目光之中的王朗,隨即緩緩道:“主公,王朗此來,宣旨是假,定是想借機離間荊州、江東兩軍聯盟。”—“襄陽與南郡向來是荊州之本,如今為我所得,孫權心中必定有所顧忌,當年結盟抗曹之時,我軍不過二郡之地,二萬餘卒,而今荊襄八郡已據其七,帶甲十餘萬眾,此消彼長之下,已有超過孫權之勢,當年主公屯兵江夏之時,孫權便想將我軍併,奈何曹追兵太急,他本沒有時間下手,後來周瑜攻陷江陵,江東窺覷襄陽,更讓他們難以分神,今之勢,江東實乃始料未及。”

“曹巨滑,於權謀,豈會放棄如此良機?照此看來,王朗此來,居心叵測,還是直接打發走了好!”劉備雖知諸葛亮才智學識超出常人甚多,但也被他這番話嚇了一跳,諸葛亮僅僅只見了王朗一面便推測出如此多的事情,實在太過神奇,這等快速準確的反應與臨機應對之能,不佩服都不行。

“孔明,既然王朗此來只為離間,那孫權為何還將他送至此地?”劉備遲疑問道。

“孫權在顯示他地誠意,曹雖敗,但實力猶存,曹仁雖退,兵力無損,只待糧草充足之後,曹軍隨時可能再次南征,如今一強兩弱,兩家只有同心協力才有勝機,孫權此舉便是想表明江東的坦承。”劉備頓時瞭然,對於剛剛諸葛亮聲俱厲,態度堅決地行為也完全理解了,江東能夠坦承,我們自然也要坦承,尤其是最後那段話,更是表明了與曹軍死戰到底的決心。

---九月,江東左都督魯肅安排好軍中事務後,趕至襄陽。

對於魯肅的突然造訪,劉備、諸葛亮等人皆無準備,此刻軍師中郎將徐庶領三萬新卒於荊山紮營,練兵馬,龐統隨劉封駐守武陵,劉備所倚仗者唯有諸葛亮與馬良,而馬良近程忙於賦税,終奔波在外,連人影都很難見到。

劉備還以為江東收到了什麼重要情報,急忙帶着諸葛亮前去接。

魯肅也不客套,與劉備同回府中之後,便開門見山的説出了來意,江東要取回襄陽、南郡。

魯肅強硬的態度讓劉備摸不着頭腦,不久之前兩家還曾互表坦承,如今已近秋收,曹軍應該在整軍備戰,以便再次難下,何以在此緊要關頭,魯肅匆匆趕來,説變臉就變臉?

不等劉備開口,一旁的諸葛亮已説道:“為了襄陽、南郡,我軍損傷二萬餘士卒,你江東憑什麼説要就要?”魯肅本不理睬諸葛亮,只轉身對劉備説道:“前年商議結盟之時,將軍曾與公瑾議定,擊退曹軍之後,江東取南郡、襄陽,玄德公取武陵、零陵、桂陽,可有此事?”劉備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道:“確有此事,還記得當時大都督雄姿英發,視曹軍四十萬大軍如糞土的豪情,實在讓人敬佩。”

“將軍既然記得先前約定,那為何佔我江東之地?”

“這…”劉備想了想道:“我軍出兵之時,子敬大軍已經戰敗撤離…”劉備未話説完,魯肅便道:“那隻不過是誘敵之計,意在引誘曹兵追擊,以便各個擊敗,何來戰敗之説?不想曹兵剛剛中計分兵,將軍的兵馬便殺向了荊州撿了個便宜,這等搶功奪地之事,實在有傷兩軍和氣。”這下劉備徹底無語了,很顯然魯肅是準備許久,該想到的都想到了,他不由有些求助般地看向諸葛亮,沒想到落入眼中的,卻是諸葛亮那張輕笑着的臉,只聽諸葛亮從容説道:“主公,既然已經約定好了,那襄陽、南郡便讓與江東吧!”

“啊!”諸葛亮此言一出,不僅是劉備,連魯肅都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