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章劉封一語起千層,參與軍議之眾將驀然聽説大公子準備突襲長沙、武陵、零陵三郡都瞪大了眼睛覺不可思議。

王威、魏延、大山等人早已習慣了大公子天馬行空般的思路,雖然覺得此舉有些輕狂,但想到他們奇蹟一般衝殺於數萬曹兵之中,最後安然逃生的經歷倒也能夠釋然,而首次與他們相處的霍峻等夏口守將聽到這個想法幾乎驚掉了下巴,臉上那種古怪的表情讓一旁的王威等人忍俊不,他們一下子就能猜出這幾個人現在的想法,肯定也如同他們第一次聽到劉封説要殺回新野時那樣,認為大公子絕對是個瘋子。

但瘋子往往與天才之間只有一線之隔,他們能從漢水北邊殺回江夏的事實讓他們只能承認,大公子是一個十分瘋狂的天才,真正的戰爭天才。

看着四周眾人一個個出吃驚無比的表情,劉封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但他每次下令都會看到這種驚訝的表情也習已為常,劉封隨即坦然説道:“我與眾位一樣,剛聽到士元先生此計策之時也吃了一驚,不過隨後想來,此時進攻這三郡的確好處頗多,一旦曹兵悉了荊州環境,增兵四守以後,我們就失去了任何進攻的可能。”這下眾人都沒有任何的想法了,原來這麼瘋狂的想法還是別人想出來的,還有比大公子還要瘋狂的人,他們都有點想不通了。

王威略為思量一番,遲疑着説道:“大公子的意思,是進攻這三郡以掩護左將軍大人安然撤回江夏?”劉封點頭答道:“正是此意,而且此三郡在長江以南,曹軍初至荊州人心未附,必不敢大意,北方士卒倉促之間並不悉南方環境,荊州之兵新降必是人人自危,戰力大減,如此一來,必能打亂曹軍部屬,讓其疲於奔命。”大山聞言説道:“先不論此策是否有利,大公子此時身份已不同於樊城之時,如今身為副軍校尉奉劉琦公子之命駐守夏口,如若有所行動,當先徵得劉琦公子同意方可,再則,如今我軍僅餘江夏一郡之地,能否固守已成重中之重,夏口緊要,乃江夏之咽喉,一旦防守過於薄弱而讓敵軍有機可乘,後果不堪設想,末將認為,此時當固守夏口,以待左將軍安然返回之後再考慮是否出擊,切不可亂了分寸。”魏延一聽,頓火起,驀然直起身來,碩大的身軀猶如一座小山一般充斥於大廳之中,魏延曠的聲音吼道:“大公子已做説明,此時攻擊長沙等地,乃為掩護圍困之中的左將軍撤退,如今左將軍所部生死不知,更當火速行事,報來報去,何時才能出發,倘若劉琦公子不同意此策又如何,依某之見,只起本部二百兵馬便可,數萬曹軍之中,我等皆能來去如風,如今與那些只知賣主求榮之輩爭鋒,又有何懼。虧爾還是左將軍護衞,盡置左將軍安危於不顧,只知固守,到底是何居心。”王威一聽頓時暗道不好,不等大山出聲,立即起聲喝道:“文長,軍議之中,豈可放肆,山叔此策亦頗有道理,大公子智計過人,自有分寸,豈容你在此胡言亂語。”別看魏延高大魁梧,似乎天不怕地不怕,但一聽王威語中帶火,便沒了脾氣,只冷哼幾句,便被王威拉着坐向一側,不再言語。

軍帳之中,被魏延這火爆的脾氣一攪,氣氛似乎有些凝重起來,尤其是夏口眾將第一次看到軍議之上還有人敢大聲咆哮都覺得不可思議,不由暗暗注視着座於正中之劉封,看看這個近期威名甚重的大公子如何處置。

不想劉封似乎毫不介意,似乎對這種情形已經習慣,只斥責了魏延幾聲,便不了了之,如此寬大襟倒讓眾人驚奇。

此時,原本統領夏口的討虜校尉,此刻暫代副職的霍峻起身説道:“大公子,長沙縣尉,中郎將黃忠與某有舊,末將願親入長沙城中説其來降,如有可能,則裏應外合一舉奪下長沙。”平靜的大廳被霍峻的一句話語所點爆,沉悶的氣氛頓時一掃而空。

劉封料不到霍峻盡與長沙尉有舊,一時極為驚喜,立即起身來緊盯着霍峻,興奮的説道:“仲邈可有把握?”霍峻認真的點了點,肯定的説道:“漢升雖老卻極尚忠義,此刻荊州為蔡瑁、張允之所把持倉促降曹,心中必極為不滿,況且末將與其有過命之,説其來降當無大礙。”劉封聞言定下心來,真是天助我也,剛才計議只是四處襲擊如同在新野、棗陽一帶那般攻擊牽制曹兵,假如真像霍峻所説能説服長沙守將來降,那就存在奪下整個長沙郡的可能。

長沙郡在荊州八郡當中地理位置偏南,與南郡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是南郡,長江以南為長沙郡。此地遠離諸侯紛爭的中原主戰場,原本並非軍事重鎮,更兼長沙地廣人稠,河湖港汊縱橫錯,水土肥沃物產豐富,直是一個爭霸天下的大糧倉,此刻如能一舉奪下長沙,將成為江夏西面之屏障,與劉琦公子所領之江夏郡齒相依,效果不言而喻,更何況騷擾作戰之效果又豈能與奪下城池相比,而且還是肥沃的長沙郡,必能將曹兵的眼光完全引過來。

突然而來的驚喜讓劉封驀的冷靜了下來,能夠一舉奪下長沙,那不擔能給義父的突圍創造條件,更是多了一處存身之地,士元先生曾言,戰爭之機在於對利益的追逐,此刻長沙這個誘餌便是敵我兩方之間的利益焦點。

劉封不再遲疑立即下定決心“仲威(伍俊字)立即持書信前往江夏稟報劉琦公子,務必快去快回。”伍俊躬身答道:“末將得令。”劉封眼轉看遍廳中眾人,沉聲説道:“眾將立即歸營,於午時在渡口集結。”眾人立即起立高聲應答而退。

看着緩緩退去的眾人,劉封立即起筆於簡牘之上書寫請戰令,言辭之間頗為誠懇,只略過霍峻與黃忠相之言,言明四散攻擊以牽扯曹兵主力。

半晌,伍俊手持簡牘飛奔而去,劉封隨後帶着雷虎與黑子往夏口縣令龐統住所而去,夏口之地,一片肅殺之氣。

而此時的長沙北門城頭,一員鬚髮皆白的老將正凝神注視着遠方。

這員老將不是別人,正是夏口守軍軍議之上討虜校尉霍峻所提之長沙縣尉黃忠。

黃忠字漢升,是南陽郡朝陽縣人,自幼家貧,便從了軍。那時候荊州地方豪賊頗多,黃忠隨軍四處征討,冒矢石無數,積功升至都伯,因為沒有孝廉出身家世又貧寒賤庶,之後便再也升不上去了,直到建安初年他將多年的積蓄傾囊而出賄賂了掌管鎮南將軍府武官拔擢大權的司馬蔡瑁,這才得了箇中郎將的軍職。劉表督楚,用人以親貴,像黃忠這種兩面不靠的寒庶出身之人自然排不上號,因此蹉跎至今,十三年間再無晉升機會。便是此番領兵,也是因為黃祖之死讓荊州諸將談虎變,紛紛推諉不肯與孫權對陣,因此才輪到了他這個六十一歲的無號中郎將前來長沙做守將。

仕途如此,作為一個從軍四十多年的老兵,黃忠心中的苦悶自然可想而知。他本來想在軍中再立幾場功勳,撈到個裨將軍的銜級便回鄉務農,再不理會這些俗事,不料自入夏以來北方警訊頻傳,曹軍即將南下的消息如雪片般飛來,而江東孫權於柴桑建營,於潘陽湖中大練水軍,新建戰船,更讓荊州南部紛繁雜亂的形勢變得撲朔離。

及至月前形勢急轉直下,鎮南將軍、領荊州牧劉表大人新喪,鎮南將軍府司馬蔡瑁夥同劉表外甥張允等人毅然舉立鎮南將軍幼子劉琮掌控荊州大權,黃忠雖然對廢長立幼之事頗多微辭,但那只是鎮南將軍家事,他一個無號中郎將又能如何?不想,隨即襄陽傳來的通報,曹兵疾速南下,左將軍劉備撤過漢水,於長坂大敗,子失散,新領荊州之劉琮不戰而降,荊州八郡之地一之間更換旗幟,隸屬曹軍帳下。

雖然左將軍義子劉封曾在樊城血戰而退的英雄事蹟振奮人心,但那逃出的百餘人在這幾十萬大軍的對陣之中,又能起到何用?想着辛苦熬來的中郎將如今朝夕不保,手下二百餘生死相隨的兄弟不知何去何去,這讓他憂懼加的心境惶惶不安,因此不過半月光景,他原本灰白相間的頭髮鬚眉已然是皓白如雪。

如今長沙內外皆被韓玄所把持,韓玄任長沙相多年,為人陰狠,手段毒辣,黃忠一個老卒新至此地又豈能掌控軍事大權,除了手下二百親兵之外,黃忠這個長沙尉則被完全架空,變得有名無實,堂堂長沙縣尉甚至還不如一個城門校尉來的自在。

一想至此,這員老將不由喟然長嘆。

這時,城門下爭吵之聲突起,黃忠不由收回沉長的思緒,匆忙朝城樓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