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二章唐盛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天晚上遼軍忙碌了整個晚上,外帶傷亡慘重,等到天自家大營,頓時覺得哭無淚,這還是大軍營地麼?怎麼這麼象以前被他們劫掠過的高麗城鎮?

用一片狼籍都不足以形容大營的慘狀。只見整個大營裏黑煙處處,到處都是大坑,有些火苗還沒被撲滅。營牆被轟塌多處,箭樓瞭望不見了蹤影,過三分之一的帳篷不是直接被炸掉就是被火燒掉,連輜重營的糧草和物資都被燒去了一部分——這些都沒什麼,更嚴重的是,遼軍統帥清點士兵的時候,現足足少了將近一萬人。

對面的漢軍昨晚一通火炮不可能炸死這麼多人,後來進攻其火炮營地的時候也沒損失到這麼多,就是加上被燒死踩死的士兵也不可能達到將近一萬的數字,而且,這一萬人中除可以統計出來的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失蹤的,而且大多不是漢兵就是奚兵。

很明顯,那些人都是逃走的。

逃兵?這個詞並不陌生,契丹人對漢人和奚人百姓極差,漢奚逃兵自遼國建國以來都不少見,尤其是幾個月前確定佔據安東的是南人之後,這種逃跑的更是洶湧澎湃,但以往最多也不過幾個十幾個地逃走啊,可昨天一晚上就跑掉了幾千,遼軍統帥頓時有了撤回遼東城的想法。

卻説對面的林家大營這邊,氣氛截然相反,士兵們好吃好喝,將領們有説有笑,比起遼軍那邊的悽慘景象真是不可同而語。

林靖文正對着一個烤羊腿大塊朵頤。燒烤可是好東西啊,以前是缺少牛羊沒得吃。現在佔了安東牛羊多了才能盡情吃個痛快,加點川中的辣椒、南洋的胡椒和羅望子,那叫一個美味。可惜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孜然,不過也別太貪心不是,現在這樣林大官人已經很滿足了。

吃着吃着,林靖文卻埋怨起調料太貴。辣椒還好説,畢竟在中原,雖然貴點但不是太離譜,可胡椒和羅望子憑什麼也這麼貴呀?現在安東米麥等糧食不多,但牛羊漫山遍野。吃這些東西沒調料可不成,是不是應該計劃經略南洋了?

正想着這些,趙栻大呼小叫地跑了進來,老遠就聽他叫嚷道:“不得了了,老師,你快出去看看,大營外來了大批遼兵要投降,好傢伙,黑壓壓地一大片,怕不有幾千人。”林靖文依然啃他的羊腿。頭也不抬,含混不清地道:“接進來便是。昨晚就有人來投降了,當時你們已經睡下所以不知道。”趙栻見林靖文毫不在意,頓時着急起來,大叫着道:“可是如果是遼兵詐降怎麼辦?幾千人要是在大營裏反叛可不是件小事,若是遼軍趁機來攻,我軍可受不了。”

“沒事。”林靖文下一塊細膩的羊腿,才道:“軍政司早就派人隨軍出征了,大營裏就有軍政司的人,他們專門來負責接受遼軍中的漢兵奚兵投降事宜,此事他們會處理的。你不用擔心。”栻這才明白過來,點點頭,不過隨即更為高興,“好啊。要是真的投降的話,一次就來了幾千人,要是這麼投降幾次的話。只怕對面的七萬遼軍用不了幾次完了。”林靖文搖搖頭,道:“不會地。如果我沒估計錯誤的話,遼軍的大規模投降也就這麼一次了,估計他們很快便會要求決戰或者是撤回遼陽城。”

“決戰更好,我們正好可以殺他們個片甲不留,也讓那些契丹蠻子知道我們宋人的威風。如果他們撤軍的話那我們就趁他們撤退的時候攻擊,嘿嘿,到時候他們還是會完蛋。”趙栻興奮地接過話來。

林靖文無奈地翻個白眼,沒好氣地道:“我們怎麼跟宋人扯上關係了,我林家治下可從來沒人自認為是宋人,遼東的漢人更是以故唐遺民自居,哪兒來的宋人。”

“嘿嘿,在契丹人眼裏我們可不就是宋人麼?”趙栻正待繼續羅嗦幾句,營帳的門簾被掀起,孫澤跑了進來,道:“主公,遼狗派來使者,要求跟我們決戰。”林靖文擺擺説,“帶上來。”一個穿着盔甲的契丹大漢被帶了進來,這個契丹人很奇怪,頭幾乎被光了,只在兩鬢各留一綹頭結成小辮。奇怪,隨着漢化地加深,象那些契丹貴族官吏早就學着漢人那樣留了,就是混雜在漢人之中生活的契丹平民也多是學地漢人,象這種傳統的契丹型也只在上京道的一些偏遠地方的契丹百姓中還在免費,不過,面前的這個遼將應該不是上京道的人吧?

這個遼將的態度很蠻橫,見了林靖文沒有絲毫的禮節,甚至連稍微躬一下身都沒有,只是高昂着頭斜視着林靖文,大大咧咧地道:“你們宋人什麼時候居然有膽子跑到我大遼國來了?還不快快退去,現在我家將軍派遣大軍前來討伐,你們若是不趕快退兵的話,等我們擊們懦弱無能的軍隊,嘿嘿,到時候你們丟了命可怪們。”孫澤和趙栻二人大怒,趙栻還好些,只是怒瞪着這個契丹人,孫澤就乾脆點,直接把刀拔了出來。不過這個契丹人絲毫不為所動,只是斜着眼睛掃了掃孫、趙二人一眼,不屑地撇撇嘴。

林靖文卻是沒有生氣,對他這麼説話地人多了,扶桑人説過,維甘土着説過,高麗人也説過,當時林靖文也沒有生氣,只是派兵過去殺了一些人放了幾把火而已,現在多契丹人一個也不多。他制止了孫澤拔刀的動作,對這個無禮的契丹人道:“兩軍相爭不斬來使,我也不殺你,不過你也別説這些話了,雖然我不殺你,但責你幾十百把仗的想來也不會有人説我不通禮數。”孫澤心不甘情不願地把刀收回去,卻瞪了契丹人一眼。把手一伸,惡聲道:“戰書拿來,然後你可以滾了。”那契丹人一愣,不過隨即卻是大笑不已,掏出戰書遞給孫澤,一邊對林靖文道:“你這人不錯,跟一般地南朝人不一樣。宋人大官,你且聽仔細了,我叫耶律阿喜,我瞧你這人不錯。如果你被我軍抓住的話,我會請求將軍給你一個痛快的,定不讓人羞辱於你。”説罷大笑而去。

趙栻和孫澤面面相覷,臉上地表情都很古怪,趙栻不説道:“這個耶律阿喜是不是腦袋被門給夾過了,怎麼老師對他這麼説話他還説老師不錯?”

“他只是子豪喜歡乾脆梗直的人而已,他這樣的人就喜歡把喜惡擺在臉上,喜歡就誇讚,不喜歡就罵,這是草原民族的特點。”林靖文拿過戰書。卻見上面的言語也很是囂張無禮,叫他兩後帶大軍出營受死。

受死?林靖文啞然失笑。叫來一個隨軍文官吩咐了一番,又去輜重營搗鼓了半天,也不知道都在些什麼,眾將瞧得雲裏霧裏不明所以。

之後的兩天林靖文當然是繼續騷擾遼軍,孫澤、胡寒乃至莫丹吉輪番帶着火炮兵出戰,反正戰書上也沒寫不準戰前騷擾,不幹白不幹。

後,漢、遼大軍會戰。

遼軍出兵六萬,只餘幾千老弱傷殘守衞大營,可謂是傾巢而出。不過遼軍被騷擾了兩天,夜不得休息,士兵們疲憊不堪,不過神卻是不錯。在將領們的鼓舞下,那些契丹士兵還有一些僕從各族軍士嗷嗷叫囂着要給對面的宋人好看,以報幾來被騷擾的怨恨。而那些本來讓將領們擔心不已的漢、奚兵士也是興奮非常。摩肩擦掌地,讓遼軍將領放心不少。

反觀林家軍這邊,因為這幾都是輪番出兵騷擾遼軍,也就能輪休息,士氣反而因為輪“欺負”遼軍而大漲,更是吃好喝好睡好地,神體力十足,參戰熱情比之遼軍只高不低。

而且,為鼓舞士氣,也為舒緩連番徵召民間丁壯征戰給民間帶來的疲憊和不滿,林靖文這次支了個新招:他特意選出一些筆桿子隨軍,以便將戰爭的經過寫下來傳回去。王散他們本以為自家主公此舉是為了讓百姓也知道漢家軍隊北伐的詳細過程,可隨着南路軍那朵那邊的筆桿子將遼國漢、奚百姓翹以盼的情況傳回民間之後,特別是那面“王師北伐”的大旗,給百姓帶來了深深地震撼,原本因為連連徵召以致家中有些困頓的家庭、因工人長期短缺以致開工率嚴重不足的作坊工場、因家人長期在外征戰以致牽腸掛肚的百姓,紛紛消除心中地些許不滿,重新以無比的熱情此次出征,甚至,不少未在徵召之列地丁壯主動要求入伍出征,貌似民間還組織起了一個什麼唐民援助會的,專門募捐援助那些遼國治下的漢人和奚人貧民。

閒話不提,我們來説這次會戰。

雙方間隔有四里左右的距離,林家軍這邊布的是斜線型陣,這種陣型攻守兼備,而且機動不錯,更是沒有鶴翼、方圓、雁行、偃月等陣型那麼複雜,不但將領容易練,而且士兵也容易記住那並不煩瑣的口令和鼓號,而最重要的是,這種陣型更容易出揮火器和弓弩的優勢。斜線型陣已經列入步兵典,作為常規陣型使用。

就象現在,重兵佈置在兩翼的左右兩軍,將近五千騎兵佈置在右軍,配合五千步人一萬弓弩兵,左軍當先的卻是五百架武裝起來地戰車,跟在後面的是兩萬朴刀兵。

中軍相對薄弱一點,只有宿衞軍三千人,另外從輜重營的三萬高麗僕從軍中選了五千比較壯點的,總共也不過八千人。這樣地佈置也讓孫澤等將十分地摸不着頭腦,這中軍也太薄弱一點了吧,這是什麼陣型?不過隨軍參謀都同意,眾將自問不比參謀高明,也沒太過反對。

再看看遼軍那邊。他們佈下的是傳統的陣型,也沒什麼特別地名堂,不過是將兵馬分為左中右三軍而已,但遼軍跟林家軍這邊的斜線型陣有不一樣。

林家的斜線型陣講究地是兵種間的配合並且充分利用團隊作戰優勢。一個大陣由左中右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又分成若干小陣,各陣的兵種配置以及陣於陣之間的距離都有嚴格的規定。一般視參戰總兵力多寡而定。象這次,左陣戰車後面的步兵就以戰車為中樞組建起一個個縱線型小陣,多備朴刀兵,少備弓弩;而右陣卻是布成一個個方型小陣,各小陣前有步人中有長槍兵後有弓弩,小陣再組合成一個矩形大陣,大陣中央專門有全弓弩兵組成的小陣…十分的複雜,需要經過敵我雙方兵力對比、地形分析、作戰位置演練等等煩瑣的步驟,隨軍參謀乾的就是這個。

而遼軍那邊就沒那麼複雜了,兩翼是騎兵。中央由步兵和弓弩兵組成,也就是排列整齊而已,沒林家軍這邊那麼嚴整煩瑣。

雙方佈陣完畢,當然不會象小説裏寫地那樣各派出大將喊個話再單條什麼的,雙方巴不得對方佈陣越慢越好,巴不得趁對方陣勢還沒佈置好就先行攻擊。

這次先攻擊的是遼軍一方,他們左右兩邊的騎兵先行出,不過度並不快,中軍的步兵隨後開始攻擊,左右和中軍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圖各部之間不要節。

步兵開始緩行,對方的林家軍沒有反應。

到了兩裏餘將近三里的距離。遼軍步兵開始慢跑,兩翼的騎兵也漸漸開始加,這時林家軍左右兩翼開始行動起來,右翼騎兵遊走大陣側方,左翼的戰車開始起步。

遼軍中軍離林家軍不過一里了,步兵開始加,而兩翼卻已經開始幹上了。

林家軍這邊地左陣戰車開始進攻,這種全被包裹在鐵甲包括御者馬匹也不例外的龐然大物一衝起來就跟坦克沒什麼兩樣,本來遼軍騎兵是想繞到車陣兩翼再攻擊戰車側後地,但戰車隨後的步兵卻是緊跟着戰車呈縱線型排列。不説繞過去也難以攻擊到戰車側後,問題是遼軍騎兵剛準備繞道的時候卻被對面戰車上和車後步兵的連弩阻止,連弩可五百步,基本上將遼軍騎兵可以繞開的範圍包括在內。遼軍騎兵剛做出繞道的架勢就被飛蝗般的箭雨了回去,隨後,戰車一頭扎進騎兵陣營。開始橫衝直撞。

遼軍左翼慘叫連連,右翼也好過不了多少。右翼遼騎有一萬餘,一萬匹馬四萬只鐵蹄踐踏在大地上,頓時震得大地一陣顫抖,聲勢極其嚇人。不過,這麼嚇人的聲勢卻沒能將林家軍士嚇住,右翼遼騎如同左翼的袍澤那樣先被弓弩所阻,死傷連連,好容易衝到林家軍右翼陣前,卻先就碰上高過人頭的大盾,大盾間隙裏伸出一支支閃着寒光地長槍,遼騎本來也是想繞的,但被遊走側方的林家軍騎兵所阻,而且被弓弩所制,付出巨大的傷亡之後倒是繞到側旁,可是對面地槍盾陣也隨之轉了個方向,他們只能選擇再繞,但騎兵衝起來想轉變方向不是那麼容易的,遼騎倉促改變之下頓時亂了起來,卻被對面的弓弩揪住機會狠

卻説中軍,遼軍中軍總共四萬餘步兵和部分騎兵帶着滾滾煙塵向不過幾千人地林家軍中軍衝了過來。

林靖文見狀,衝鼓號手下達了命令。

一陣悠揚的牛角聲響起,鼓手也擂響了十數面牛皮大鼓,更有十幾面青的大旗被突然豎立起來。

中軍的士兵們頓時大喊起來:“唐!盛唐!”

“唐!盛唐!”殺得起的左右兩軍兵士也隨着大喊,呼聲震天,一時間竟然蓋過了隆隆的馬蹄聲。

“唐!盛唐!”這次是遼軍中軍正在衝鋒的不少步兵跟着喊了起來,隨即更多的遼兵加入呼喊的行列,這些遼軍士兵一面狂熱地大呼,一面調轉刀槍砍向身邊的遼兵。

原來卻是林靖文早就派出了細作司的探子潛入遼營秘密聯絡遼軍中的漢兵和奚兵,以號鼓豎旗為號,相約於戰陣之上反戈一擊叛向漢軍。由於時間緊迫,而且也為了保密起見,探子聯絡到的漢奚士兵和軍官並不多,但是…

“唐!盛唐!”看着那些風招展的青大旗,看着那上面悉而又陌生的“唐”字,遼軍中的漢兵再也忍不住了,紛紛大呼“盛唐”之名反戈一擊,早就對契丹人不滿而且見不少同伴也反戈的奚兵也紛紛高呼“盛唐”之名反了。

反戈一擊!

林靖文大聲下令:“就是現在。士兵們,為了盛唐的榮耀,為了漢家威嚴,進攻!”

“唐!盛唐!”林家軍七萬士兵高聲大呼着衝向遼軍,他們的聲音漸漸和遼軍中反戈的漢奚兵連在一起,最後彙集成一聲巨大的吶喊:“唐!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