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一章遇刺遼國有動作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隊進城不是目的,領頭的那個黃袍金國人的目的卻是人的大王,是故,一隊金國人越走越慢,最後索下了大道到道路一旁等待林靖文等人。

近了,近了。

後面的那隊錦衣黑甲騎兵越來越近,眾金國人卻是仔細觀察起領頭的那個年輕人起來。

金國來使中領頭的那個黃袍人卻是金國皇帝的胞弟吳乞買,現任諳班極烈一職,相當於金國的丞相,此次卻是奉命出使遼東。

要説這次出使還是這個吳乞買一力主張的。按照完顏阿骨打原本的意思,金國費了諾大的代價損失慘重才削弱了遼陽的實力,卻被可惡的唐人趁機佔了大便宜,這口氣完顏阿骨打無論如何忍不下,而且,一打聽到那七萬邊軍是該死的唐人從安東趕到北方遼陽的,以致金國攻打遼陽的行動功虧一簣,完顏阿骨打就氣不打一處來,咬牙切齒地要報復唐人。這樣的情況下金國如何肯派使節來遼東,若不是吳乞買一力堅持,只怕已經籌集到足夠糧草的金國現在已經出兵遼東了。

吳乞買仔細觀察起那個年輕人來,咦,也太年輕了吧,看其年歲還不到三十歲,這樣的年紀就能提兵十萬下遼東?而且,遼東的這些唐軍神抖擻士氣高昂,可不是遼國那些士氣低兵無戰心的遼兵可以比的——其它方面吳乞買沒有看出什麼來,他怎麼看都覺得這個唐人的大王倒象是個將軍,而不是個大王。不過沒關係,亂世草頭王,他的胞兄完顏阿骨打看起來也不象大王。可還不是坐了皇帝之位。

實在看不出什麼來,吳乞買不由問身邊的那個文士:“楊大人,你看出什麼來沒有?”那文士卻搖搖頭,頗為奇怪地道:“下官觀其滿臉正氣,當為正直之人。只是,觀其步伐舉止卻又是殺伐決斷之輩,而且據我等一路行來探得的消息,這個唐王卻是心狠手辣地很,安東、渤海、遼陽三府所坑契丹貴族官吏不下十萬,老弱者同。其殘暴行經實在令人心寒。是以,下官覺得很奇怪,如此滿臉正氣之人卻又少有的殘暴,實在另人費解。”

“這有什麼奇怪的。”旁邊的那個壯漢嚷嚷道:“我們殺的契丹人比這個唐王殺的只多不少,至少遼東還剩下了不少契丹平民,而我大金國卻幾乎是一個契丹人都沒有,都被殺絕了。這個唐王做的比我們做的差遠了,算不得殘暴。不過楊大人,想不到你們漢人中還有這樣心狠殺戮的人,可比你這個整天酸不拉幾的漢人強得多了。”這個壯漢不過是一個護衞而已。卻對着這個楊大人一個官吏百無忌,哪裏將他放在眼裏。不過,這個壯漢是女直國人,可比一個漢官牛氣多了,這個楊大人被指着鼻子罵也只是苦笑兩聲,卻不敢反駁。

“過來了,我們先去打個招呼。”林靖文老遠就看到那一羣衣着怪異地金國人停止前行立於道旁,知道人家是在等他,也就漸漸靠了過去。

差不多兩方人馬離得很近,不過幾十步,雙方正準備問禮。此時異變突生。

大道上的百姓車馬一見到林靖文他們這隊騎兵紛紛讓路,雖然道路擁擠,但擠一下還是能讓出些道路的,林靖文也就這麼一路走了過來。不過。等到離那羣金國人不遠的時候,原本附近的人羣也讓開了道路,林靖文他們也就繼續前行。不過這個時候,旁邊的車輛中突然竄出十幾個大漢來張弓對着林靖文他們就

護衞們促不及防,當下就被翻了幾個,待反應過來時眾護衞也拿出弓弩來使用,只因為那些偷襲的大漢居然就夾雜在人羣中間,用弓弩難免會誤傷到不少百姓,一時間護衞們的擊範圍和角度有所阻礙,不敢放開手腳。不過,箭來矢往的,護衞們湛的箭術倒也翻了幾個偷襲地大漢,那些大漢不得不尋找掩體隱藏起來,不時回兩箭。

要是在宋、遼或者別的國家,大路上突然出現這樣地事肯定會造成混亂,而現在大道上的人羣也是混亂了一會兒,不過也不是特別亂,只是附近的百姓們紛紛尋找掩體把自己隱藏起來而已,而且這段道路的停頓也造成了整個道路的混亂,後面的人繼續往前,前面的人卻不走了,一時間擁擠混亂不堪。不過還好,百姓們還算有秩序,沒有瘋狂踐踏的情況生。

李大郎他們連忙拉着林靖文下馬,卻是帶着護衞將林靖文團團保護起來。

見人羣越來越亂,林靖文正準備出來指揮疏散人羣。這時候,人羣中一個大漢呼喝道:“按照律法,突事件時預備役軍官有責任指揮疏導人羣,我是預備役百夫長,有沒有人軍銜比我更高的?”

“我是百户。”

“我是千夫長。”一個大漢持刀從稍遠的地方撥開人羣跑了過來,大喊:“有沒有人比千夫長更高地?沒有我就下令了。”等了片刻,見無人答話,這個千夫長慨然下令:“前面的人繼續前進,去幾個人到後面道路傳信,讓後面的車馬停下來。大家借車馬的掩護到弓箭程之外去,另外,出來二十個弓兵三十個刀兵將現場圍起來,百夫長以上職位地人維持秩序。”得了命令,人羣中的百夫長和百户紛紛出面指揮人羣藉着車馬的掩護躲到弓箭程之外,而五十個大漢手持刀弓遠遠地將正在互相箭地雙方包圍起來。

李大郎見局面已經控制住,命令護衞們收起弩用弓回擊那些襲擊者,並衝着那四十個大漢大喊道:“主公在此,前來護架,先將那些匪徒圍起來。”事的突然,剛才眾人只見弓來箭往,一時間忙於躲藏無麼人在爭鬥。現在局面控制下來了,那個千夫長卻是已經看到了戰雙方,一方是平民服飾,一方卻是錦衣黑甲,他哪裏還不明白該怎麼做,大喝:“主公在此,我等護架,兄弟們,先將那些匪人圍起來,弓兵狙擊掩護。”

“喏!”林靖文帶回遼陽的不過是一百人的護衞而已。不過弓和弩加起來卻只有三十張,弩不敢用,弓不過是十張而已,跟偷襲的那些人對在數量上並不佔優勢,不過護衞們湛,這才讓匪人有了估計不敢直接站起身攢,現在有了二十張弓加入,更是將那些偷襲地匪人壓得躲在車馬後面抬不起頭來。

—不過,雙方箭來矢往,到車輛貨物倒是小事。卻是不時地誤傷到拉車的馬匹,馬匹受疼之下了兇開始四處亂跑。現場車馬本來就多,這些馬這麼一跑就更亂了,倒是給了那些匪人更好的掩護。

見狀,林靖文下令:“弓兵上馬,後退三十步。弩兵壓制匪人,注意別傷到百姓。”十名弓兵上馬,策動馬匹後退了三十步的距離,退到道路之外。

“遊擊,馬。”弓騎四散,往左右分為兩隊不斷遊走。走的沒有什麼規律,只是繞着狂的馬匹而行,不時出箭矢將現場中的馬匹全部死,先取那些已經狂的馬。再取那些還未被誤傷到的,以免匪人專門取馬來攪亂現場。

場上頓時安靜下來,沒有四處亂跑的狂馬。匪人無法利用混亂偷襲,一時間被護衞中地弩和那些民兵的弓壓制住,李大郎揮揮手,護衞們手持鋼刀藉着馬車的掩護衝了上去,那邊的民兵也不甘落後,派出三十名刀兵繞了過來。…廝殺慘叫聲乍起便歇,不一會兒,李大郎壓着幾個滿身鮮血的漢子來到林靖文面前,“主公,匪人一共三十七人,已斬三十一,此六人被俘虜,請主公示下。”

“爾等何人?為何行刺於我?還有,爾等如何知道我今回城?”林靖文看了看這六人的服飾,只是穿着尋常的百姓衣服而已,不過看他們剛才的表現卻明顯是受過訓的,難道是遼東的契丹餘孽?林靖文入主遼東四府之後可沒少殺契丹人,有契丹餘孽要行刺也説得過去。

大漢吐出一口帶血地唾沫,恨恨地道:“爾等漢人賤民佔我大遼國東京,我大遼國是不會放過你們的。哈哈,大遼國皇帝即將提兵三十萬攻打遼陽,到時候我看你們這些賤民如何抵擋我大遼國王師。”

“可惜沒有到弩,真是可惜了這次這麼好地機會。”又一大漢怨毒地死盯着林靖文,恨恨地道:“該死的賤民,你們高興不了幾天了。唐人?我呸,賤民就是賤民,還稱什麼唐人,你們漢人生來就是我們契丹人的奴隸,生來就是賤民。”眾護衞還有那些民兵怒不可揭,死死地盯着這幾個匪徒,恨不得衝上去把他們生撕了。

林靖文制止了他們:“將他們帶去提點刑獄司嚴刑拷問,一定要問出同黨還有他們的計劃。”

“喏!”林靖文回過頭來看着那些民兵,這些民兵見到自家主公無不惶恐不安,哪裏還有剛才廝殺時的勇猛,一個個都是手足無措的樣子。林靖文啞然失笑,勉道:“此次你們護架有功,我會重重賞賜你們。”又問那個千夫長:“你叫什麼名字?”那千夫長十分地拘謹,惶恐地答道:“回主公,小人…屬下王青伊,原琉求縣人,四個月前遷入遼陽府,現為預備役千夫長一職。”林靖文細細打量了他一番,其人年紀比較大,應該快到四十了,於是道:“此次你做的不錯,疏散百姓及時有度,又有護架之功,這樣吧,你的年歲已經過服役限度…你可願入軍中效力?”

“屬下…願意。”王青伊頓時一陣狂喜,忙不迭地點頭。

“嗯,賜你土地五十畝,奴隸兩名,你去顯州的那萬夫長那裏報道吧,仍為千夫長。”

“謝主公。”王青伊都不知道説什麼好了,真是太興奮了。他本來就是軍中千夫長,林家軍全民尚武,因此可以從龐大的兵源中選拔鋭為兵,規定士兵地年紀必須在二十以上三十五以下,年紀沒到二十不收,年紀過了三十五就得退役,他前年到了三十五歲,沒辦法,只能退役了,成為了預備役軍官,可當慣了兵的人是很難捨得離開軍中的,王青伊也捨不得,可是有什麼辦法呢?這幾年他可沒少鬱悶,沒想到現在卻是因功得以重新回到軍中。

林靖文現在將過了服役期限的王青伊重新招入軍中卻也不僅僅是為了獎賞他地功勞。林家軍原本不過幾萬人的規模,在攻打高麗前還只有四萬餘人,幾經征戰擴建之後達到了將近八萬人的規模,現在更是達到了十三萬人,擴大了兩倍還多,一時軍官嚴重不足,提拔了許多士官上來還有不少空缺,林靖文地打算是重新徵召一些退役軍官讓他們再幹個幾年,等新的軍官培養出來了再代替他們,這個王青伊不過是頭一個被重新徵召的而已。

那些安撫民眾有功的百夫長、百户也在被重新徵召之列,其它的民兵也各有賞賜,倒是皆大歡喜。

百姓們馬匹被死不少,車輛貨物也多有損傷,不過官府會給他們一些補償的,這個不需要林靖文親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