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醇王拿肅順,搞得這樣子劍拔弩張,如臨大敵,是恭王所不曾想到的,按實際情形來説,他也沒有工夫去注意對肅順的報復,擺在他眼前的唯一大事,是把政局安定下來,而經緯萬端之中首當着手的,是接收政權。

顧命大臣的制度,一下子被砸得粉碎了!這樣,軍機處的權威,便自然而然恢復,照道理來説,文祥是唯一被留下來的軍機大臣。因此,在過渡期間,他應是承先啓後,唯一掌握政權的人物。但文祥的格,自然不肯自居於這樣重要的地位為了恭王復出,能顯示出朝局全盤變更的意義,先帝——文宗顯皇帝所親簡的軍機大臣,全部罷免,樞廷徹底改組,文祥等於以新進資格,重新入直。

當肅順在密雲咆哮大罵時,京裏大翔鳳衚衕的鑑園,臨湖的畫閣中,重帷低垂,燈火悄悄,恭王正和文祥、寶鋆,還有曹毓瑛、朱學勤,在密商軍機大臣的名單。

先定原則,恭王問道:“咱們是五個還是六個?”

“原來是五個,還是五個吧!”

“好,就暫定五個好了。”恭王接納了文祥的意見,親自提筆,一面在紙尾寫上“曹毓瑛”三字,一面又説:“一個蘿蔔一個坑,琢如抵焦祐瀛的缺。”曹毓瑛急忙離席遜謝,但未容他發言,寶鋆拉着他坐了下來“你甭客氣了!”他説“焦大麻子那個缺原就是你的。”

“對了。”恭王點點頭,提筆又説:“博川自然還是留任。”他把“文祥”的名字寫在曹毓瑛之前,但兩者之間,隔得很寬,寶鋆心裏有數,這空着的位置是留給他的。於是放心了。

自己有了着落,便得為別人打算,寶鋆與恭王的私極厚,彼此到了可以互相狎侮的程度,所以用一種微帶輕佻的聲音喊道:“慢着!咱們得先給六爺想個什麼花樣?”

“你説是什麼花樣?”恭王愕然相問。

文祥深知寶鋆説話的習慣,便為他解釋:“佩蘅的意思是指名號。”他這一説,曹毓瑛立刻想到了現成的三個字:“攝政王”但是這個名號決不能用,用了會使人連想到多爾袞。

“我倒想到了一個,看行不行?”朱學勤很清楚地念了出來:“議政王。”大家一致贊好,恭王也深深點頭,表示很滿意的樣子。

於是朱學勤從恭王面前移過那張名單來,取筆在前面寫上“議政王”三字,接着看一看寶鋆,又看一看恭王,意思是有所求證。

“把佩蘅的名字添上吧!”寶鋆聽得這話,笑嘻嘻地站起來,給恭王請了個安,口中説道:“謝謝六爺的栽培。”預定的五個軍機大臣缺額,到此刻只剩下一個了,寶鋆是知道的,恭王有意把他的老丈人桂良也拉了進來,但以他與恭王及桂良的關係來説,不便開口,如果要作此提議,必須有個極好的説法,而此説法一下子還真不容易想。

文祥自然也知道恭王的意向,但他就在自己和寶鋆被提名的剎那,忽然另有所見,要保留建言的立場,不肯開口。這樣,就只剩下曹毓瑛和朱學勤了。他們都是極有分寸的人,知道以桂良的地位,入軍機出於不夠分量的人所舉薦,則被薦者必引以為恥,那豈不是馬拍在馬腳上?因此也都不肯開口。

這短暫的沉默,在這樣彈冠相慶的場合出現,自然是不適宜的,所以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不知如何説起之苦。最後,由於恭王的眼,曹毓瑛開口了。

“不知燕公的意思如何?”他徐徐説道:“照我看,燕公是萬不可少的一位!”聽得這話,寶鋆趕緊搭腔:“我有同。琢如,先聽聽你的。”

“目前洋務至重。六王爺既領樞務,自然不能專意於此,燕公見識閎偉,而且素為洋人所敬仰,如果參與機務,今後對洋人的涉,一定可以格外順手。此是一。”

“不錯,不錯。請道其二。”

“大學士直軍機,始為真宰相。六王爺以近支尊親,執掌國柄,輔以老成謀國的燕公,益增樞庭之重,更足以號召人心。”

“嗯,嗯。”恭王點點頭説“琢如倒真不為無見。就這麼辦吧!”於是寶鋆欣然提筆,把桂良的名字寫在恭王之後,接着把這張名單遞了給恭王。

恭王略看了看,把名單推向桌子中間,以一種大公無私的神態説道:“擬是這麼擬了,不能説是定案。各位還有什麼意見?凡於大局有益,我無不樂於奏達兩宮。”只有文祥有話,但顯然地,他不願意在此時公開,只説:“先吃點兒什麼再説吧!”旁邊一張花梨木的方桌上,早已陳設好了杯筷冷葷,等大家離座一起,聽差立即燙了酒來,隨後便是潔異常的餚饌點心,接連不斷捧上桌。雖是深夜小飲,質有如慶功宴,一個個快談暢飲,興致極高。

文祥最先吃完,拿一枝銀剔牙杖,閒閒走到一邊,恭王早就在注意他了,一抬眼看見他的視線投了過來,便也放下筷子,卻又坐了一會,道聲:“失陪”再慢慢走了過來。

閣中有面極大的鏡子,正臨後湖,麗風和的天氣,後湖景,倒映入鏡,湖光人影,如在几席之間,此是題名鑑園的由來。這時兩人就站在大鏡子後面,屏人密談。

“我説實話吧!”文祥很率直地説“我要出爾反爾,軍機五個不夠,至少還要添一個。”

“莫非你心目中還有什麼人要位置?”

“不敢!”文祥答道“我但勸六爺示天下以無私。”

“這,”恭王一楞,不由得要問:“難道是因為我老丈的緣故?”

“不是!燕公入直,不會有人説閒話。”文祥放低了聲音説“我請六爺綜觀全局,原來是兩滿三漢。”

“啊!”恭王原是極英的人,一點就透,本來的軍機大臣中,穆蔭和文祥是旗人,匡源、杜翰、焦祐瀛是漢人,現在則除了曹毓瑛以外,樞廷成了旗人的天下,這將引起京內外極深的猜嫌,於是他而欣地拍一拍他的肩,一疊連聲地説:“吾知之矣,吾知之矣!’兩個人重新走了回去,那三個本不知他們説了些什麼。宵夜既畢,神復振,喝着茶,着煙,繼續商量人事的安排。

“肅六被革職拿問了,户部這個缺是要緊的。”寶鋆問道:“該派什麼人,六爺可曾想到?”恭王由於文祥的提醒,這時重新就重用漢、蒙,以期和衷共濟,穩定大局的宗旨,細細考慮了一會,提議以瑞常調補肅順的遺缺,他的本缺工部尚書,調左都御史愛仁來補。這樣一調動,肅順革職的結果,空下來一個左都御史的缺,這是個滿缺,要由旗人來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