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上電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河東省的醫藥技術開發區裏,少數幾間能用的大房間都被徵用了起來,和食堂一樣,都放上大小不一的電視,頻道放在中央一套上。
幾百上千名幹部和羣眾,搬着馬紮子,整整齊齊的坐在房間裏,等着看節目。
紀錄片準時播放。
當“楊鋭”兩個字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的時候,田世昌忍不住握緊了拳。
紀錄片是從大半年前開始拍的,內容卻很多,既有楊鋭做了pr以後的項目,也有對之前鉀離子通道的回顧。
電視台當年決定做這個紀錄片,就是因為達爾貝科可能為諾貝爾獎提名楊鋭,所以,整個片子做的是頗為弘大,目的也很強,其中穿
一些諾貝爾獎的介紹和片段,還有不錯的配音,給人熱血沸騰的觀
。
此刻,田世昌的心情大約是介於“大丈夫當如是”和“這他娘是真的”之間。
無論是哪個年代,名字能上央視,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專門上了央視的紀錄片的,自然更是一個時期的宣傳重點和旗幟。
田世昌看電視的時候,也不知看過多少新聞人物了,但他認識的,還真的就是楊鋭一個人。
特別是紀錄片這種東西,長達30分鐘的時間裏連篇累牘的描述一個人的工作和重要,令人印象不深刻都不行。
“老田,你這個老同學,了不得了。”坐在旁邊馬紮子上的同事,用羨慕的語氣對田世昌説。
田世昌笑着點點頭。
“除了你,你們同學都做什麼了?”同事好奇的低聲問。
田世昌有些懷念的道:“有讀大學的,有像我一樣工作的,也有學車的,還有復讀的。”
“哇,你們高中這麼厲害。”
“就是西堡鎮的鎮中,沒什麼厲害的。”田世昌嘴上這麼説,還是有點驕傲的。
西堡鎮中學的條件不能和省城的高級中學相提並論,但硬件條件漸漸的拔起來了,有了這樣的基礎,起碼有了留下老師的資格。
80年代的鄉鎮還是很繁榮的,這時候的北上廣深的城市圈還沒有一口氣納1億多人,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產業羣也沒有遍佈工廠和工人宿舍,因此,哪怕是內陸省份,離城上百里的荒郊野外,也有的是人口上千乃至上千的村子聚居,公社或者鄉鎮的所在地更是人口繁茂,條件夠好的話,
引一些中專畢業的年輕老師,或者實踐派的中老年教師,還是能做到的。
田世昌剛剛離校不久,眼看着西堡鎮中學在自己眼裏闊起來,也是與有榮焉。
當然,這裏的確有他的一份功勞。
鋭學組向來有集資捐款的傳統,尤其是面向往屆生的活動,幾個月就會組織一次。掏錢最多的固然是楊鋭和華鋭,但田世昌這樣已經工作的鋭學組成員,一塊兩塊,三塊五塊的也總是有的。這些錢,大部分留在了鋭學組的賬目裏,少部分捐給了西堡中學。
望着電視機屏幕裏,帥的慘絕人寰的楊鋭,忙碌又認真的樣子,田世昌既羨慕又佩服:“厲害的是楊鋭呀!”同一時間,看電視的中國人心裏都泛起這樣的念頭。
鉀離子通道!
輔酶q10!
《ell》!
《自然》!
pr!
諾貝爾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