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287章造個大新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曹達大使的就職宴,辦的極其迅速,或者説是倉促。

場地是早就有的,但是,只用兩天時間就佈置和食物準備,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

另一方面,這一次的就職宴也是使館建立以來,邀請人數最多的幾次。請的人多了,靡費自然增加,使館以前的經費有限,向來都是往小裏做,而非往大里做。

這一次,卻是不僅限於使館界和瑞典政府,還將範圍擴展到了學術界和經濟界。

不過,大使更替對於大使館來説,確實是件大事,中方邀請的人雖多,也多不過那些發達國家搞的就職宴,所以並不很引人矚目。

察覺到不同的,主要還是使館的員工們。

國內給的經費是多少,部委的指示是什麼,周英耀等人都是一清二楚的。以往的就職宴,能不能上蛋糕,蛋糕能上多大的,都是需要請示的,至於邀請的客人的範圍,那更是一張詳細的單子,並不是使館方面想擴大就能擴大的。

然而,所有這些錮,隨着曹達大使的到來,似乎都不是問題了。

使館的工作人員也因此而顯的興高采烈,有錢做事和沒錢做事是兩個概念,誰都願意跟一名更有前途的領導。

來自馬賽的曹達大使,只用一個就職宴,就收攏了人心,令瑞典大使館內安寧下來。

之後自然會有人調來,有人調走,但那是外官們的正常生活,此時的安寧,卻是大家所追求的。

曹達就職的第二天晚上,就職宴就在燈火通明中開始了。

楊鋭與景語蘭提前過來,幫了些忙,打了打下手,時間就差不多到了。

此時,楊鋭才真正見到傳説中的曹達大使。

四十餘歲,身板又寬又厚,一副力充沛的樣子。

楊鋭聽着他用英文講話,低聲對景語蘭道:“以前還説吃海鮮減肥呢,你看咱們的曹大使,吃了幾年的馬賽魚湯,結果也沒有瘦下來的樣子。”景語蘭聽的很是無奈,道:“你怎麼知道人家就有減肥的要求呢。”

“在國內還不免費減肥,到了國外,人人都在聊減肥啊,他肯定也是想過辦法的。”楊鋭一副肯定的表情。他現在身材保持的極好,也是犧牲很大的,不説每天要時間跑步鍛鍊,頻繁卧推,就是吃的方面,也都是有所收斂的,牛排之類的美食,最多吃到一千克就會停下來,想起來總是免不了惆悵。

景語蘭聽到耳中,突然有些緊張的問道:“我是不是也應該要減肥了?”

“不用。”楊鋭連忙搖頭,道:“衣服店裏那麼小尺碼的衣服你都套的下,再減就要把不該減的地方沒了。”景語蘭臉一紅:“你胡説八道,我就不和你聊了。”

“我以為我們探討的是學術問題。”楊鋭一臉懵懂的樣子,裝的很是純潔。

景語蘭更加臉紅了,卻又莫名其妙的有些喜歡楊鋭這樣説,比起國內談變的環境,斯德哥爾摩反而更令人放鬆。

台上,曹達的致辭很快結束,老外們沒有聽出什麼新意來,只當是中國換了個人過來,並不當一回事,只是自然而然的上來接觸一番。

86年的中國不比以後,雖然地緣影響很龐大,但在經濟和國際事務上是沒有什麼話語權的,落到實際,就是嚴重的問題只有中方高層才能決定,而普通的問題則沒有人在乎,像是曹達這樣的大使,能夠發揮的政治影響力就比較弱小了。

不過,政治影響力歸政治影響力,曹達身為中國大使,在瑞典受到的關注程度必然是不低的,他走下講台,就與在場的賓客打成了一片,端着杯子先將主要人物給認了一遍。

宴會過半,曹達才出空來,找到楊鋭,笑道:“楊主任,早就想見您了,結果被人給攔的死死的。”

“今天是個大場面,我本來準備隔天拜訪您的。”楊鋭陪着謙虛。

曹達擺擺手,坦然道:“不用説大場面,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嗎,這個場面就是給你做的。”

“深表謝。”

“我只是執行任務。”曹達淡定的説了一句,道:“怎麼樣,有沒有想要認識的人,我幫你引薦一二?”

“您認識瑞典方面的人?”楊鋭有些驚訝。

曹達氣的笑道:“不用認識,我是駐瑞典大使,帶你見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引薦。”

“霸氣。”楊鋭樂了。他最想要的,就是這種風格的大使,要是都像凌大使那樣瞻前顧後的,他別説今年參選了,圍觀都不一定有份。

曹達呵呵的笑兩聲,道:“我們做外官的,説起來好聽,實際上,都是在國外單打獨鬥,所以更加能夠體會你們研究員的心情。在科學世界裏單打獨鬥,一樣不輕鬆吧。”曹達温言温語的,頓時令楊鋭有所觸動。

深夜裏,背對窗欞,面朝實驗桌的生活,又何止是單打獨鬥呢,簡直像是在與世界做鬥爭。

好的外官,大約也是如此吧。

楊鋭抬頭笑笑,嘆口氣道:“做什麼都不輕鬆啊。”

“確實如此。”曹達端起酒杯,和楊鋭的輕輕一碰,道:“我這次來,就是希望能讓一些工作變的輕鬆些。”他很會説話的轉入正題,道:“有什麼需要我做的,你儘管提出來就好了。”楊鋭遲疑了一下,道:“要是有機會的話,我想做個大新聞。”

“大新聞?”

“是,越多人知道的越好。”

“不是隻要學者們範圍內嗎?”曹達壓低聲音詢問,轉瞬搖搖頭,道:“你也不用給我解釋,你若是需要,我們就來試試好了,我還不知道使館在宣傳方面的能力怎麼樣,得回去詢問一番…”

“大使館目前的宣傳能力,估計是不夠的。”楊鋭笑笑。

得諾獎,聽起來像是一種學術行為,但實際上,它只有一部分是屬於學術的。

楊鋭並不擔心學術部分的考察,但是,如果只看着學術的部分,以他的條件、背景、年齡、種族、學歷等等來説,都是不穩當的。

而且,若是錯過接下來的兩三年,中西方的關係驟然轉冷,再想得諾獎,就更費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