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90章跨一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做生物的就不一樣了,克隆是多偉大的成就,結果天天被人口誅筆伐,一些高中生物都考不到50分的阿豆也可以大談人體胚胎和細胞核…要是沒有媒體的推波助瀾,哪裏有這些破事。

78年開始的人體試管嬰兒也飽受爭議,無數人揮起倫理道德的標杆,在媒體的配合下肆意攻擊,,研究者直到2010年方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而在此之前,全球已有500萬對夫婦得到了圓滿家庭。

楊鋭很懷疑丁亞琴有粉轉黑的趨勢。

轉載一篇《河東教育報》的通訊,用得着盯着自己做6個小時的實驗嗎?現在已經做了3個小時,加起來就是9個小時,在狹小難通風的普通實驗室裏,這可絕對不舒服,而且沒有必要。

該拍的照片都拍了,幾百字的轉載通訊,也不需要修改什麼。

莫非是長途而來,心有不甘?

寫一篇黑文,肯定是比寫紅文,更有針對,也更容易轟動了。

要是換一個四五十歲的穩重記者,楊鋭大約會往好處想,可看看丁亞琴20出頭,一副優越十足的模樣,她還真不敢肯定。

或許,全國的大報不會輕易刊登黑文,可這種事兒誰説的清楚。

什麼“論文造假”

“槍手寫論文”之類的報導,説不定就能毀掉自己的高考資格——中國記者斷章取義之實力,實在不容小覷。後再想洗污名,難度更大。

“蔣科長,麻煩測一下中間體的q10含量,還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楊鋭吩咐了一聲,繼續自己的工作,像是真的把蔣德當實驗助手用了。

不管丁亞琴怎麼想的,先用石油醚燻吧。

煤油燻覺上還是很符合中國人的食譜的。

丁亞琴用手捂着鼻子,卻是沒有退出的意思。

不斷的提取測試,提取測試,終於到了真正的中期步驟。

楊鋭考慮了一番,説了句稍等,走出實驗室,先找到何成和曹寶明,又找到劉珊,然後各自吩咐了一番,才不太放心的回來。

曹寶明身材高大,適合做擋視線的工作,何成悉實驗,知道哪些步驟是較為關鍵的,劉珊作為女生,和丁亞琴説話,想來不是特別困難。

其實,最好的選擇是讓蔣德和丁亞琴聊天。奈何風氣使然,蔣德的膽頗有不足。

在整個實驗室只有自己清楚關鍵點的情況下,楊鋭偷偷的將實驗步驟拆開。

配比乙烷、甲基異丁酮、丁醇、醋酸乙脂等化合物溶劑的時候,楊鋭就先配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然後再在儀器,手和同學的遮擋下,完成最後的調配。

楊鋭的皂化法提取輔酶q10的主要理論依據,是因為水中的輔酶q是耐鹼的,同時,含有輔酶q的不能皂化的磷脂,可以用溶劑萃取而高產量的獲得。

因此,問題的關鍵,其實就是找出不溶於水的適合溶劑。

這是簡單又繁瑣的實驗。

若是不知道答案的話,差不多就只能用試錯法了。也就是一個個的試驗。50%的氫氧化鈉如何?50%的氫氧化鈉加熱到100度好呢,還是加熱到80度好呢?水浴3個小時好呢?還是30分鐘好呢?

當參數多到一定數量的時候,試錯法絕對是要學生老命的東西,做幾百上千次實驗的都有——負責項目的導師才不會幹這種活計,所以只會給學生。老實説,國內的研究成果,很多都來自於月薪800元的研究生和月薪1200元的博士生。廉價的科技勞動力,也是許多國際科研機構轉移的充足理由,一如當年的製造業轉移一樣。

楊鋭的優勢是有成型的論文,所以,他用不着廉價的實驗助手,直接用人家試出來的答案就行了,比如48%的氫氧化鈉,ph12的鹼處理,分階段的ph2和ph1的酸處理等等…

這次的重複實驗也用不着特意做錯的實驗,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而且,最終的答案應當與他發表的論文結果相差不多才行。蔣德既然會測輔酶q10的含量,結果就無法編造了。

楊鋭希望儘快完成溶配比,避過了兩項之後,蔣德和丁亞琴也都發現了其中奧妙。

蔣德不動聲,卻是笑着擠了過來,道:“楊同學,配溶劑的工作,還是給實驗助手來完成吧,其他幾位同學也不要幫忙了,實驗室小,太亂。”他怎麼説也是省教育局來的領導,雖然只畢業了兩年,還是連哄帶推的把人給送了出去。

這時候,倒是有幾名逛的無聊的幹部回來了,重新滿了實驗室。

楊鋭瞄了瞄蔣德和丁亞琴,抿了抿嘴,心想:你這麼搞,就不能怪我不給你面子了。

“好吧,正好這個配起來麻煩,就給蔣科長吧。”楊鋭主動讓出了位置,心裏卻是狠狠的跨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