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96章爭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划算也要建。”海處長趁着酒氣,一拍桌子。

楊鋭笑笑,道:“不划算的意思,是製茄尼醇工廠,會影響到新合資工廠的整體利潤,也就是説,每個股東的收益都會變少,如果這樣,您還要建的話,我的意見,是國醫外貿**出來建廠。”海處長還伸着手,滿桌子舞動呢,這下子呆住了。

“**建廠”這個詞,楊鋭前面還是用給原料企業呢。

楊鋭卻不給他反應的機會,換成英語,説:“我認為,製茄尼醇的提取和製造,是最考驗本土化實力的。如果國醫外貿能夠組織地方企業,建設製茄尼醇工廠,新建的合資工廠,就可以減少很多的麻煩。另外,製茄尼醇工廠,也不是必須國醫外貿的加入。”弗蘭奇這下子聽明白了,楊鋭是想將國醫外貿都踢出局。

儘管有點可憐海處長,弗蘭奇還是在心裏暗暗點頭,不過,他沒有明確的表示。

踢國醫外貿出局,固然能提高捷利康的股份,但捷利康和國醫外貿是長期合作伙伴,這樣的先例卻是不好的。

楊鋭翻着手解釋,説:“國醫外貿最主要的作用,在於他們佔據了國內的醫藥銷售渠道,以及能夠影響到原料收購的渠道。不得不承認,無論是採購煙葉,運輸煙葉,還是向國內銷售茄尼醇,都少不了國醫外貿的參與。但是,如果將製茄尼醇工廠和製茄尼醇工廠分開,將後者建廠到香港,製茄尼醇工廠就不需要國醫外貿的參與了,甚至,也不需要生產企業的參與。”

“只需要技術和資本的合作。”弗蘭奇不由自主的補全了,這個提案太有誘惑力了,因為香港現在仍然處於英國的管轄,在香港建廠,對捷利康公司來説,也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

另一方面,建廠香港,不僅能利用到中國大陸的資源,還能減少中國特的問題,這也是無數外企建廠香港的主要原因。

海處長卻是嚇壞了,用看猛虎的表情看楊鋭。

他想削減楊鋭的股份的話都沒説出來,只是提了一下製茄尼醇的問題,竟而就要被踢出局了。

這個恐嚇卻是實實在在的,因為海處長知道,楊鋭的華鋭製藥公司,就是註冊在香港的。

由華鋭製藥公司和捷利康合作,並將國醫外貿和地方企業,以及原料企業組成的製茄尼醇工廠當作供應商。

這樣的組合,就是好都給自己吃,骨頭才丟出去。

而且,骨頭上留的還極少。

至於楊鋭有沒有膽量將此事付諸實踐,海處長也毫不懷疑。

這種有15萬美元的中國人,早就想去香港定居了吧,楊鋭有本事又有錢,乾脆去香港開公司,他一個央企的處長,其實也難阻止。

“咱們再談談,再談談…”海處長都不知道該説什麼了。

“弗蘭奇先生怎麼説?”楊鋭看向弗蘭奇。

“建廠香港的確是一個選擇。”弗蘭奇看了看海處長,又道:“捷利康還是希望能夠延續與國醫外貿的合作,所以,我們可以繼續探討這個問題。”要説看重國醫外貿,捷利康公司自然是很看重的,畢竟是中國醫藥市場的出口品壟斷公司,可從另一個方面來説,楊鋭的價值也慢慢顯現了,一個19歲的少年,先後開發出兩項領先世界的技術,發表了十幾篇高質量論文,儘管製茄尼醇的技術尚未進行驗證,但有首席技術官對論文的驗證,一名冉冉升起的科技新星已經展現在了弗蘭奇面前。

捷利康的總體戰略是與國醫外貿的合作,但國醫外貿並不是捷利康在中國唯一能夠選擇的合作伙伴。

如果與楊鋭合作更有價值,捷利康改換門庭,另找一家中國的央企合作,也不算什麼稀奇的事。

所以,弗蘭奇現在完全處於觀戰模式了。

海處長沒有太多的思考時間,稍作猶豫,即掙扎道:“我們可以按照西捷工廠的標準,來討論股份構成。”西捷工廠可沒有製茄尼醇這麼複雜的問題,規模也相對較小,如果按照西捷工廠的標準來,國醫外貿必然是吃虧了。

楊鋭説建廠香港,也是威脅的意味居多,畢竟,他以個人的身份參與談判,分量實在是太小了。

如果沒有一點拿得出手的威脅,楊鋭肯定要被的骨頭都不剩下,5%的股份都可能拿不到。

國醫外貿上一次能同意給楊鋭25%的股份,既是楊鋭的非暴力不合作起了作用,也是因為他們沒有準確的估值。

要是知道25%的股份一個季度就能產生十幾萬美元的利潤,打死他們也不會給楊鋭。

甚至,要不是代持股份的是香港華鋭製藥公司,國醫外貿已經都反悔了。

製茄尼醇的工廠更值錢,利潤也可能更高,以西捷工廠的標準討論,原本是國醫外貿怎麼都不會同意的條件。

海處長一來是着急,二來是因為少了原料企業分潤股份,這才急忙説了一句。

接下來,餐廳裏就沉默的能聽到相互間的呼聲了。

良久,楊鋭才説:“以西捷工廠的股份分配為準線做討論,可以考慮。”

“太好了…”海處長長出了一口氣,突然醒悟過來:我這是在做什麼,以25%為基礎討論股份,有什麼好的,總部那邊怎麼解釋…

“國醫外貿內部,對股份也有一定的要求吧。”楊鋭再次出言,擾亂了海處長的思緒。

“是。”海處長變的沉悶起來。

“是多少?”海處長無奈的瞥了楊鋭一眼,説:“底線是機密,我沒法告訴你的。”

“我猜一下,20%吧?”這個消息,是楊鋭從韓大姐那裏得來的,既然天津製藥二廠的合資廠裏,捷利康的股份是20%,而他們又尋求提高股份,那他們的底線就在20%左右了。當然,這是按照五個股東分配的底線。

弗蘭奇笑笑,説:“捷利康是主要出資人,我們要50%的股份。”

“國醫外貿希望能拿到30%的股份。”海處長説的是“希望”等了一下,接着道:“生產企業,最少還要分配10%。”他絕對是往少裏説了,天津製藥二廠分得的股份都是30%,韓大姐代表的天津製藥三廠是家小廠,所能承受的最低股份都是15%。

而就總股份來説,捷利康公司是投資人,80%以上的資金都是他們出的,分得50%已經是國內政策的妥協之舉了,剩下來,可供分配的股份總共就是50%。

海處長説國醫外貿拿30%,剩餘的僅僅20%,再給藥廠10%,留給楊鋭的只有10%,而且是含了藥廠這個不確定的因素。

楊鋭就當沒聽懂生產企業的分配要求,首先要求海處長減少國醫外貿的股份。

海處長此時方才有點拿回主動權的覺,他照着自己想法,慢慢的談了下去,快到下午會議開始的時候,才做出讓步,説:“國醫外貿最低要22%的股份,剩下的28%的股份,由你和生產企業自己談好了,談下來多少,就是多少。”

“國醫外貿21%。”

“好,21%就21%。”只要比20%高,海處長就好寫報告了,哪怕楊鋭和生產企業談不下來,他也有更多的空間動作。

楊鋭不想再來一次非暴力不合作了,強迫國醫外貿修改底線,那就不是一兩個月能談下來的生意,所以,楊鋭不出意外的出笑容,説:“就這麼説定了。”海處長和他握手,又道:“你可別再想着搞什麼銷售企業和生產企業分離,製茄尼醇是個大產業,國醫外貿和捷利康公司都要求掌握生產企業的股份。”西捷工廠可以用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分離的方式,是因為捷利康和國醫外貿都不在乎西捷工廠本身,他們一個要的是技術,一個要的是創收,而且有儘快促成合作的意思,而西堡聯廠白得一個工廠,也很高興。

製茄尼醇就不同了,它的投資額更高,產業鏈的價值也更大,即使再一個銷售公司,大家依然要爭奪生產企業的股份,因為製茄尼醇工廠的價值,不止體現在利潤上,還體現在工廠本身。

楊鋭笑着説:“我當然知道,這次就一家工廠,不做銷售公司。”

“那你準備怎麼説服生產企業降低股份。”海處長滿臉的好奇,還有一絲得意。

楊鋭同樣掛着一絲得意,説:“我不準備給生產企業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