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270章能看懂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就是又得名又得利的節奏。

參與基因組學的建立,那是何等的傲嬌!這門學説是我參與創立的啊,就全世界範圍來説,能夠創立的新學説數量太有限了,單獨的生物學就更少了。

人體基因組更不用説,20世紀末的生物學盛宴,有份參與的,履歷上都閃着金光。

這樣的機會,即使重生了,也就是這麼一次,可以説,直到30年後,人體基因組計劃仍然如明珠一般閃耀。

楊鋭前世在實驗室工作,既接觸也參與過同類型的研究,不過,他當年能手的,都是別人玩爛的題材,和現在的白紙一片,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一本接一本的掃着期刊,楊鋭的注意力也越來越集中,表情卻是越來越開心。

鍾志文看的那叫一個別扭:你説你要是看雜誌看的合不攏嘴了,那是樂的,你看期刊高興個什麼勁啊,難道看着核苷酸序列,能看出笑話來嗎?

鍾志文無奈的看着有漂亮女生給做搬運工的楊鋭,強迫自己低頭看文獻。

文獻無比的枯燥,艱澀難讀,偏偏他被富教授抓去做助手,不看又不行。

因為現在的學校人很少,沒有研究生和博士生當頂樑柱,教授們做研究,就只能抓差講師和助教,講師和助教都不夠用的時候,就只能抓差大四生了。

這對某些學生是極好的事,對某些學生來説,壓力就太大了。

鍾志文雖然非常難得的考上了北京大學,但他的基礎並不好,讀期刊很困難,尤其是遇到外文參考文獻的時候,往往需要回頭去查原文,進度極慢。

“紅袖添香真是好呀,不管文獻讀懂了沒讀懂,裝作很懂的樣子就可以了,哎,也怨不得人家高興。”鍾志文默默的想着,卻是看着楊鋭發起愣來。

“這個人好奇怪。”劉珊又報來一疊期刊,低聲對楊鋭説。

楊鋭瞅了一眼,笑了兩聲,説:“上課聽不懂的學生,都是這個樣子的。”鍾志文沒有注意到劉珊,眼睛卻是看着楊鋭的,見到他目光注視了過來,一下子反應過來,面尷尬,説:“我看你們換書換的有意思。”又是“有意思”這個形容。

楊鋭撇撇嘴,順口問道:“你説你跟着富教授學基因功能分析,到哪一步了?”

“什麼哪一步?”

“就你們現在做什麼課題吧?有論文嗎?”鍾志文見他問的煞有介事,猶豫了一下,隔着過道,小聲道:“我們在做基因分離,富教授還有一篇關於前體的論文。”

“論文發表了嗎?在哪裏。”鍾志文猶豫了一下,去從身後的書包裏出一本期刊,遞給楊鋭。

這是一本外文期刊,名字有點陌生,已經被翻的邊角翹起來了,鍾志文顯然經常去看。

富教授的論文在較前的位置,旁邊劃線做了筆記,大部分都是單詞的翻譯。

楊鋭微微笑了一下,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

si入門級的論文,楊鋭迅速得出結論,同時問道:“富教授多大年紀?”

“30多。”

“富教授是個副教授?”

“是。”雖然有點繞口,鍾志文還是聽懂了。

楊鋭點點頭,將期刊遞迴給鍾志文,説:“好的。”他沒多做評價。放在楊鋭讀研究生的時候,所有重點專業的研究生,畢業都要發表si級的論文,雖然80年代的si文章相對中國學者雖然金貴,但在北大這片地,也不好説是優秀了。

當然,富教授的最強實力肯定不是這麼一篇論文,否則他本就憑不上副教授。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富教授在基因分析領域的水平,也就僅止於此了。

哪怕是現在的楊鋭,都不會輕易發表si入門級的論文了,免得降低了格調,只能説,富教授對於這片領域,也是處於學習狀態。

這篇有關rna前體的文章,與其説是富教授的研究,不如説是富教授的學習報告。

楊鋭就此了結到學校普通科研人員的水平,心裏稍稍有點不以為然。

在尖端領域,中國學界的反應,還是相當遲鈍的。

鍾志文對楊鋭的回應有點不,問:“好的是怎麼個意思?”

“僅就這篇論文看,還是有水平的。”楊鋭説的實在。一篇學習報告發表si入門級期刊,這與研究生用兩年時間發表一片si入門文章還是有極大的區別的。當然,離牛的層次還是有點距離的。

鍾志文卻覺得導師很牛,面對楊鋭的態度,皺眉道:“你看得懂嗎?看不懂,有沒有水平你怎麼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