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二百六十三章男人的煩惱;龍門縣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織到達龍門縣的第二天,縣城百姓們注意到本城最繁道邊的樹上不約而同的掛起了大大的燈盞,親自辦此事的居然是近來忙的腳不沾地的縣衙錢總捕,有好奇的街坊百姓打問燈盞來由時,素來心直口快的總捕大人瞬間的神變得極其古怪,隨後才義正詞嚴的分説這是因為縣令大人顧念百姓行走不便而有此舉,這番解説並無人懷疑,自然又引來贊聲一片。

當晚,當更夫們點亮燈盞時,自龍門建縣以來就一直黑着的街道上終於有了光明,這事兒雖小,若不辦時誰也想不到要去辦它,然則一旦真正辦了之後,城中的百姓們才實實在在體會到此中的便利來,行走時方便且又安全,哎!歸結底還是縣尊大人心中有百姓,想的周到啊!

第一天掛燈盞,第二天一早剛剛上衙,縣尊大人具名簽章的另一份文告便在極短的時間內貼滿龍門縣城的大街小巷,尤其是牲口店、客棧、大車行更是由公差親自送達。

文告的內容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配合着百姓們自己家裏的掃揚塵待年關,龍門縣城也要搞一次轟轟烈烈的全城大掃除。具體方法是各家負責自己門前的街道,其清掃範圍以各家户房牆為界,其它無主路段則劃給左近商鋪負責。全城聯動時間以下午的上衙鐘聲為號,散衙鐘聲敲響時由衙門會同城內各家裏正一起負責檢查,凡未能執行衙門文告者,除張貼文告宣示姓名之外,一併由衙門課以半貫至一貫之罰金。

全城清掃之後,凡進出龍門縣城之大牲口必須自備糞兜兒,再有亂栓之事必當倍罰之。

此文告一出頓時在龍門縣城內起千層,眾百姓口口相傳文告內容之餘不免瞠目結舌,衙門管天管地,怎麼連牲口的拉屎放都管上了!自打盤古老祖開天闢地到如今,任是再有學問的人誰見過這樣的文告?

咱們這位縣尊大人盡喜歡幹出奇的事情,這等內容的文告不敢説絕後,但空前是穩穩的佔住了。

對於百姓們的議論甚或各樣怪話,張貼文告地公差們不聽不説不解釋,有被相街坊憋着問急了的就只有一句“縣尊大人的脾你們還不知道?讓怎麼幹就怎麼幹,別給自己找不自在!”眼瞅着就要過年,現在正是閒的時候,受這道文告撥,百姓們一邊準備好各式清掃的器具,一邊等待着下午上衙鐘聲敲響的時刻,説來説去大家的眼光就只盯着一處,看看縣衙門前那塊兒到底怎麼個搞法,大姐做鞋二姐有樣,沒得在這大冷天裏白費了力氣。

下午時龍門縣衙的上衙鐘聲準時響起,許多跑來看熱鬧地無聊閒漢驚訝的發現,幾乎就在鐘聲敲響的同時,衙門口走出了一支拿着各式工具的二三十人隊伍——現如今的龍門縣衙比此前衙門裏地人數都多,卻也比此前的衙門都忙,這二三十人已經是所有衙內留守人員傾巢出動的結果。而帶領這支隊伍走在最前面地竟然…竟然是手拿長把兒的縣尊大人。

長把兒鍁沒問題。官衣也沒問題。但在看熱鬧地閒漢們眼中當這兩樣東西湊到一起時卻是如此地古怪!誰見過穿官衣地人拿這玩意兒?既然官衣都穿上了還用拿這個?

對於這些百姓們地議論唐成只若未見。甚至連瞅都沒往過瞅一眼。自顧自拎着長把兒鍁走到衙門最遠處地圍牆邊開始幹起活來。

一鍁下去。幾十年累積下來凍地硬邦邦地渣子土開始鬆動。當唐成剷起第一鍁渣子土時。看熱鬧地人羣裏隱隱有“呀”地一聲驚呼傳來。

縣尊大人這是動真格地了!

到唐成親自動手之後。無聊來看熱鬧地人反而越來越少了。慢慢地竟至於散了個乾淨。連縣尊大人都動手了。趕緊回去幹活吧!名字被縣衙張榜公佈就夠醜地了。真要課罰起來。即便是半貫錢也心疼人哪!

在這個下午。在唐成率先垂範地身教下。龍門縣城內幾乎所有地頭。鐵。掃苕都同時舞動起來。街邊路角。旮旯邊縫裏一個個多年堆積起地渣子堆被刨開。一片片灰塵騰起。若在遠處看來。這龍門縣城渾似兩軍戰陣地沙場。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百姓們才意識到他們打小居住的這個縣城到底有多髒,認識到這一點後再轉過頭來回顧縣尊大人上午的那份文告時,説怪話的少了,肯定的卻越來越多。

縣尊大人説得對呀,任誰也不願意自己家裏跟個糞堆一樣,這個城就是更大範圍的家,總得把家裏打掃乾淨了才好過個舒心年,這樣的話灶王爺上天稟報的時候也好給這一百姓表表功!

百姓們熱火朝天的幹到半中兒的時候,數百輛奚人的牛車排成串兒進了龍門縣城,隨後就被分派到各個街道將百姓們剷起的渣子土及揚塵裝車運往東谷,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城裏清理出的這些東西可就是最好的肥料。

文告顯然低估了縣城裏渣子的份量,眼瞅着到了敲散衙鐘的時候還沒幹完一半兒,唐成當即下令將檢查的時間推後到次下午。

第二天整個龍門縣都是一片忙碌,城內忙着繼續昨天的“大掃除”東谷中領到家人賑糧的莊户們也將在今天返鄉回家過年。

一袋袋的麥子,一豆子裝上同樣返鄉的奚人牛車,莊户們手摸着鼓囊囊回頭去望那一片片山坡時,臉上出的是由衷的笑容。

一道道石壩,一片片平展展的梯子田,雖然整個工作還沒有全部完成,但昔雜亂荒涼的山坡此時已經顯示出別樣的風姿,山坡上的這景物若再與坡下河道邊那一架架立起,沒立起的水車結合來看,簡直就是美不勝收。

這可都是平田哪!還是不缺水的平田!那大水車吱呀吱呀一轉就把水攪到山坡上去了,這樣的平田裏一畝地得產多少麥子?樸實的莊户們也有詩情,當他們想到那一堆堆黃澄澄麥子地時候,眼前親手幹出的這一切就愈發的好看了,好看到現在要走的時候都捨不得了!

這地不僅給了他們希望,更使得他們的心在這大災之年裏也能踏踏實實的,這一走大半個月見不着了,想想總覺得有些虛的慌。

手下鼓囊囊的糧袋子給了他們適時地安,他們能想到家裏老小看到這些糧袋子時的歡喜,想到這個的時候,莊户們自己的臉上也綻開了笑容,出門這麼些子雖然受了苦遭了罪,但這苦這罪沒白受,誰能想到這樣的大旱天裏一家人過年地時候還能吃上純白麪的蒸饃?

遠處的坡地,手下地糧袋子,莊户們看着這些摸着這些的時候最終總會想起那位縣尊老爺,給了他們這一切的縣尊老爺。

老天開眼,灶王爺上天好好稟稟民間疾苦,一定要保佑唐老爺身子骨結實,不害災不鬧病的踏踏實實坐堂,也好讓一方百姓跟着過些好子。

歷時一天半,龍門縣全城大掃除正式結束,看着這個一夜之間幾乎是煥然一新地縣城,百姓們自己都覺得驚異,以至於大冷的天兒裏還忍不住全家老少一起出動逛逛這個悉又陌生的縣城。

説來也真是到了極點,就在大掃除後的第二天,也就是小年兒裏灶王爺上天的那個傍晚,已持續乾旱了數月之久的龍門縣下起了今冬地第一場雪。

這雪下的真猛啊,潑潑莽莽地鋪天蓋地而來,很短的時間裏便將整個天地籠罩在一片銀裝素裹之中,當百姓們從驚喜中漸漸平靜下來時,這場雪地因由自然而然的也被掛在了縣尊大人地名下。

“這話你也信?”龍門縣衙後宅中,穿着皮裘的唐成一邊偎着紅彤彤的火籠温酒,邊命丫頭捲簾開窗欣賞雪景,瞅着丫頭好之後扭過頭來對鄭凌意笑道:“為夫真要有這本事,還來當什麼縣令?自古以來民心就是如此,要是覺得一個官兒還不錯的時候,只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事都安在他身上,反之就是頭頂長瘡腳下膿,全身上下再沒一點兒好的”

“正吃酒了,説的恁噁心”鄭凌意笑着將手中的酒盞放下了“不過夫君這話雖然難聽,倒也實在。如此説來龍門百姓對夫君還是滿意的”

“那當然!”唐成聞言毫無愧的受了,仰着鼻子哼哼聲道:“也不看看你夫君是什麼人?幾個月花費這麼多心思要還是落不着個好兒,豈不冤死”見到唐成這難得一見的“耍寶”樣子,鄭凌意臉上的笑容更盛了,外間衙門裏都説縣尊大人少年老成,子與年紀不符,只有她這屋裏人才知道夫君若要放鬆起來真比孩子還孩子。

“辛苦了這麼些時候,難得東谷裏忙完,衙門也放了假,又正好趕上這一場好雪”端起酒甌為唐成的酒樽裏添滿,鄭凌意邊添酒邊帶着笑意道:“莫如夫君便將七織妹妹也請來,三人賞雪豈不是更熱鬧些?”聞言,唐成的目光從窗外收了回來,但他去看鄭凌意的臉時,鄭凌意卻刻意微微偏低了頭。

七織來龍門的第二天,唐成便將此事跟鄭凌意説過,其實早在當從金州到這龍門赴任的時候她就知道七織的事情,畢竟當時是從山南道城走的。

那天説的時候唐成很注意鄭凌意的表情,看她當時也沒什麼異常,甚至聽過之後還主動説要將七織一併接到衙門裏來住,此後就到東谷忙活,跟平常也沒什麼區別。

那她今天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女人的心思不能猜,也本猜不透,腦子裏轉了一會兒後唐成莫名的生出許多煩躁來,煩躁的原因並不在於猜不透鄭凌意的心思,而是他實在不喜歡這樣家人相處的方式,後世裏家庭情的失敗讓他愈發珍視現在自己擁有的家庭,一個和睦甜美的家。

在這樣的家庭裏生活,家人之間就應該是沒心沒肺的,若是連夜夜同榻而眠的兩人也要互相猜度心思地時候,這樣的家至少不是唐成想要的。

搖了搖頭,唐成不再去想鄭凌意的心思,將其手中酒甌取下後伸出手去托起了她的下頜。

“七織,再加上家裏的英紈、蘭草,説來為夫就有四個屋裏人,凌意,在這件事上的確是為夫對不起你”雙眼直視着鄭凌意的眼睛,唐成用目光示意要説話地不要打斷自己“你要説什麼我知道,但為夫也知道這世上本就沒有一個女人願意與別的女子分享自己的男人,否則國朝初年的房夫人就不會寧願死也不讓房相接收天子所賜的宮女。相信為夫,你心裏地委屈我真的知道”唐成這番話出口,急説什麼的鄭凌意無聲地收了言語,但眼周處卻微紅。

“哎!”唐成吐出了一聲長長的嘆息“多情更比無情惱!使你四人共事一夫終究都是我的不是,為夫彌補尚且不夠,又怎能再讓你們更受委屈?攆走別人固然不行,但凌意你若因此心中有什麼難受地時候萬不用忍着,該説説,想衝為夫發脾氣也成,這樣至少你心裏好受些,千萬別窩着堵着,更不要強顏歡笑”鄭凌意的眼圈越來越紅,最終雙眼之中已起了一片朦朧“妾身雖不敢稱知書,但《女兒經》總還是讀過的,為女之惡莫過於妒,故七出之狀標其首焉!便是鄉野間中人之家也有納妾以昌香火之念,夫君這説的是什麼話?”雖然嘴上這樣説着,但鄭凌意眼睛裏的水霧朦朧已凝結成淚珠滴了下來“七織千里萬里的來了,妾身身為大婦若是不問…妾身實在是怕,怕夫君你也覺得我是個妒婦;但要妾身真像《女兒經》中所説那般將你親送到七織房中時,妾身又實在…實在是不願,左也是難,右又是難,不是我要跟夫君動心思,妾身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啊…”不容鄭凌意再説什麼,唐成一把將之擁入了懷中“罷了罷了,不要再説了,都是我地錯,這事上我註定是要對不起你們了!既然不知道該怎麼做,那就什麼都不要做,你不願見她,她也不願見你,既然都不願見又何必要見?就為了一個好名聲這般委屈自己,不值,真的不值啊!”

“那…七織會不會…”

“會不會説你閒話?”唐成搖了搖頭“她是個沒多少心思地,即便她真説也只是向我抱怨”

“她向夫君抱怨,妾身也向你抱怨,那夫君豈不是兩頭受氣”

“真要如此的話,這氣我就只能受着了”説到這句話時唐成一臉地苦笑“又想三四妾又想不受氣,天下間到哪兒找這樣的好事?”

不用強着自己做違心之事,鄭凌意心情好了許多,自此她再無一句提及七織地話,而在龍門縣教坊司中指導那些官伎們歌舞的七織則是忙活的不亦樂乎。

唐時從朝廷到各道州縣衙門皆設有教坊,坊中伎家的身籍是在官府,平裏應承衙門宴飲歌舞之餘也對外經營以為經費補充,是以每每越到年節教坊就越忙碌,她們這一忙碌起來,在唐成的授意下被聘為“西席”的七織也就跟着忙碌,指導伎家,編排歌舞,好幾番唐成過去都見不着她人,歸結底這小妮子也是個閒不住的人,只不過她所有的興趣都跟歌舞有關罷了。

子便這麼一天天過去,臘月二十三小年兒過後年關就一天趕着一天的到了,因是在衙門放假之前唐成就提前打了招呼,所以這個年關裏他是格外的輕鬆,再沒一個人敢違反令來走禮的,如此他便實實在在的清閒了些子,跟鄭凌意一起備備年貨,間或把酒閒話;或者踱步到教坊中看看東奔西走個不停的七織,聽聽她唱詩演舞,這子實在是過的愜意。

要説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在這年節裏家人不能都團聚到一起,山長水遠的便是一封書信往還也需要很長時候,受着越來越濃重的年味兒,唐成心裏實在是很想念遠在山南的那些親人,想李英紈蘭草,想唐張氏兩口子,更想胖嘟嘟的女兒貓蛋兒。

上次一走大半年沒見了,算算時間貓蛋兒也該能説話了,只是自己不在身邊,也不知道這小丫頭會不會叫爹?人閒心思多,想着女兒那粉雕玉琢般的可愛樣子,唐成真是心疼肝兒顫,只恨不得一天裏就把半年的時間過完,這樣的話也就是家人從金州趕到龍門的時候了。

除夕過後時間越發過的快,轉眼就到了初八開衙的時候,唐成到衙之後往東西兩院兒各曹團拜了一回之後,便揮手讓各部曹自己安排當值人選,此後從初八到正月十五上元節過完的近十天裏,各部曹除了當值的人外其他人繼續放假。

這個命令一出,眾公差吏員們驚喜之餘也不免心下納悶兒,好歹跟着唐成幹了幾個月,他的風格素來是喜緊不喜松,最見不得的就是不專心公事之人,這回怎麼轉了兒一次又給出這麼多假?

過完上元節後這些公差文吏們就算真正明白了,縣尊大人對待手下的態度就是該放鬆的時候玩死,該幹活的時候忙死。

從正月十七開始,年前返家的幾千莊户陸續到達東谷,這一大攤子事立時運轉起來,與此同時百姓們赫然發現就在縣城北城門的外邊兒開始有大量的胡人商隊聚集,據傳言這裏將要興建一個比道城晉陽的兩市也小不了什麼的大市場。

經過去年的鋪墊,今年剛一開年就有大量的人口,大量的商隊,大量的物資開始往龍門縣城方圓三十里範圍內聚集,龍門縣就此進入了建立縣治以來前所未有的爆炸式發展時期,就連城中最懵懂的百姓看到這些喧譁躁動的景象時也能清清楚楚的覺到:龍門縣就要大變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