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穿越宋朝之突出重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剛出得方府,但見黑壓壓的全是士兵,排成縱隊,手持長矛,還沒行多遠,突然,一隊士兵兵器一橫,為首的舉着燈籠,厲聲喝道:"什麼人,全城戒嚴了,所有人一律止進出!"袁達四下一望,果不其然,街上除了士兵,還是士兵。冷冷清清,只聞士兵陣陣雜亂的腳步聲,不見一個攤販的叫喊聲。
他冷哼一聲,"國公大人在此,爾等休要放肆!速速閃開!"士兵頭領顯然不買帳,提着燈籠圍着馬車轉了一圈,冷笑道:"當真是國公大人麼?何時如此着急,需要國公大人深夜冒險外出?"袁達不由怒道:"大膽!若不閃開,小心你的狗命!""皇上早已下旨,國公大人可以走,但他的夫人和兩個孩子不得踏出方府半步!"頭領手一揮,士兵"呼啦"一下,迅速的將馬車團團圍住。
"上車搜人!"看來皇上是有備而來的。而他的目的很明顯,不僅要強佔語嫣,連兩個孩子都不放過。
"誰敢?"袁達怒目圓睜,"咣"的一聲出了
間佩刀。
語嫣冷哼一聲,看看丈夫,是要衝出去殺出一條血路呢還是怎麼辦?
"我去應付,你們不要出聲。"只見方羽掀開簾子,跳下馬車,二話不説,上去就是給了他一巴掌。
"皇上多喝了一杯,睡得正香,爾等是想找死不成?"頭領摸着火辣辣的臉龐,心中有氣,卻不敢發作,又不敢上車搜查,只好盤問道:"國公深夜至此,意何為?"方羽怒火中燒,上去狠狠的又給了他一巴掌:"好大膽的狗奴才!竟然盤問起國公,吵醒了皇上,爾等死路一條!"頭領哭喪着臉,眼前是國公,又深得皇上器重,哪裏敢做半點反抗。可要是私自把人放跑了,這個罪責也是擔待不起。
他低着頭,彎着,唯唯諾諾:"國公息怒,小的也是奉旨行事,不敢不從,望國公體諒。""遼軍捲土重來,對我大宋虎視眈眈,我有權利保衞百姓,保衞洛陽,保衞皇上。爾等竟敢在此延誤布軍時辰,此等大事,你如何擔當得起!"火氣騰的冒上來,他上前一腳就踹翻了這個頭領。
袁達怒罵一聲,將剛剛爬起來的頭領像捉小雞似的拎了起來,喝道:"延誤了軍機大事,遼軍趁機攻破洛陽,此等罪責,你就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這時候,忽聽一聲長嘶,正是那匹白的汗血寶馬,掙
了繮繩,朝這邊跑了過來。
都説牲畜有靈,想必它察覺出了主人的意圖,這才不顧一切的從馬廄中跑出來的吧。看到它,方羽便想起了它有個很搞笑的名字:寶寶。
只見"寶寶"跑到方羽的身邊,不停的着他的臉,顯得甚是親密。
走的匆忙,怎麼把它忘記了,方羽暗暗的嘆了口氣。隨機正道:"好!不愧是我的馬!我們一起征戰沙場!擊潰遼軍!""二弟,上馬車,誰敢擋路,以延誤軍機,通敵叛國,處以斬立決!""是,國公!"既然偷偷摸摸不成,那就乾脆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出城。於是,方羽騎着汗血寶馬在前,袁達駕駛着馬車在後,一羣人大搖大擺的走街過市。遇上士兵巡邏,一見前面的國公滿臉怒火,殺氣騰騰,不便盤問,也不敢問,倒也省去了不少的麻煩。
前面就是洛陽的城門,這也是最後一道關卡,出了城門,便暢通無阻了。
然而,讓兩人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洛陽戒嚴,不知何時,守城門的士兵全部撤換成了生面孔。不用想也能知道,這定是皇上的軍隊派兵駐紮在此。
"大哥,怎麼辦?"袁達握了握鋼刀,如果不行,只有殺出一條血路。
"見機行事。"方羽低沉一聲,"如果不行,就殺出去!"只聽守城頭領大喝一聲:"站住!"袁達正要停下馬車,準備一番槍舌戰,卻見方羽並未停下步伐,反而高聲喝道:"皇上口諭在此,誰敢放肆!"守城頭領一見是護國公,又帶着皇上的口諭,自然不敢怠慢,紛紛下跪,高呼萬歲。只聽方羽大聲念道:"皇上口諭!此次遼軍來勢洶洶,命護國公為大宋使節,出城談判。各路關卡不得阻攔,違令者以通敵叛國罪論處!""開城門!"方羽大喝一聲。
守城士兵被這股氣勢嚇住了,信以為真,趕緊打開城門。
方羽的嘴角揚起了一抹不易被人察覺的微笑。特麼的,沒腦子的糊塗蛋,這麼好騙。
"慢着!"守城頭領突然攔住了去路。
"速速讓開,延誤了大事,你擔當得起麼?"方羽厲聲喝道。
守城頭領冷冷的道:"國公有事可自行前去,但須把馬車留下。"方羽然大怒:"馬車上裝載的全是金銀財寶,是和遼軍講和的資本,豈容你這等人竊取?"守城頭領冷笑道:"怕不是金銀財寶,而是藏着什麼人吧?""放肆!再敢擋路,殺無赦!"説着,方羽手一揮,袁達"咣"一聲
出鋼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我有皇上令牌在此,你敢動我試試!"守城頭領怒喝一聲,亮出了他的底牌。
原來,他之所以敢這麼放肆囂張,後面全靠着皇帝撐,想來這個守城頭領也不是一個小角
,要不然,他是不可能有御賜金牌的。
方羽拿在手裏仔細一看,突然大怒:"你一個小小的守城士兵,何來的御賜金牌?分明造假,又延誤軍機,數罪併罰,本官現作出判罰:斬立決!"説着他手中的金牌有意無意的甩進了馬車裏。
"國公,你敢犯上,可知我是誰麼…"守城頭領冷冷一笑,他不相信國公膽大包天,真敢對自己不利。
袁達哪裏肯讓他説出名字,也是他過於自信而疏於防範,袁達突然一個手起刀落,一道血光,一顆人頭便滾落在了地上。
遼軍談判,茲事體大,事關大宋存亡,皇上口諭:任何人等不得阻攔,違令者一律處斬!
方羽的這番話,加上斬殺了皇上的一員武將,所有人頓時驚呆了。眼睜睜的看着方羽騎着馬,袁達駕駛着馬車出了城門,再也不敢阻攔。
行了好久,袁達見並無追兵,提議休整一下再走,一行人便進入了一片樹林。語嫣帶着兩個孩子下得馬車,卻見眼前的兩個大男人衣衫濕透,坐在地上氣吁吁。
“怎麼了,好像打了一仗似的?”語嫣笑了笑,替袁達捏起肩膀來。
袁達長長的嘆了口氣,豎起了大拇指道:“三妹,你家相公真是了不得。一個彌天大謊説的跟真的一樣,我雖然事先知曉,卻不知不覺間,也被騙進去了。”
“我一直以為是真的呢。”語嫣笑了。
“三妹,大哥也很累,給他也按摩按摩。”
“他呀,晚上我給他單獨按摩。”放鬆下來以後,袁達開起了玩笑:“三妹,大哥就是這麼把你騙到手的吧?”語嫣笑着瞅了一眼丈夫,卻見他撅着嘴,偷偷的朝她“啵”了一下,語嫣衝他做了個鬼臉,也隔空“啵”了他一下,道:“二哥有所不知。我倆相好已有數年。殊不知父母不同意這門親事,一氣之下這才跑了出來。”
“三妹乃情中人也!二哥着實佩服!”
“你怎麼不説話呢?”語嫣看着丈夫。
方羽着氣,似乎還未從剛才的驚魂中清醒過來。良久,這才緩緩説道:“我對大宋忠心耿耿。趙光義竟然如此對我!仔細想來,着實不值得!”
“那夜襲遼軍一事--”
“讓那個狗皇帝自己收攤!”方羽搖搖頭,如果不發生這件事,他還能全心全意對付遼軍,儘管今後的歷史又可能會改寫。但是如今,去他爺爺的,讓他自己擦股吧。
袁達説道:“大哥,事到如今,不如我們落草為寇,投奔李仙。”李仙?方羽一愣,這個名字在頭腦中立刻盤旋開來。宋朝李仙,何許人也…
“大哥休要猶豫,前年西川大旱,官府賦斂急迫,得農民失業,以李仙為首的百餘農民在渠州起義,如今聲勢浩大,不如我們投奔於他,以大哥和三妹的身手,必然有一席之地。”不論是正史或者野史,對於李仙這個人,都未曾提及。唯一説過的,就是宋朝的起義軍頗多…等等!好像記得這麼一句話,説是這個李仙領着農民起義,攻入蓬州,之後便沒有下文,想必定是讓宋軍鎮壓了。
“二弟,這個李仙目光短淺,成不了氣候,攻入蓬州後洋洋得意,將於不久後被殺。”袁達疑惑的問道:“大哥如何知曉?”
“歷史上這麼説的。”袁達更為驚奇:“這還未發生之事,如何成了歷史?”方羽笑了笑,看了看樹林外面,袁達立刻會意,跑出去看個究竟。
方羽苦笑道:“哎喲尼瑪,我説是穿越過來的行嗎?老子不但知道趙光義死於997年,而且知道宋朝最後一位皇帝叫趙昺,179年月19,左丞相陸秀夫遂背時年8歲的趙昺在崖山跳海而死,南宋在崖山的十萬軍民也相繼投海殉國,宋王朝覆亡。”語嫣莞爾一笑:“老公,你要是這麼説,他信麼?”突然,樹林外傳來了袁達的喊叫聲。這聲音,迫切而又匆忙,緊張而又慌亂:“大哥,追兵來了!”方羽“噌”的從地上跳了起來:“來了多少?”袁達一邊跑,一邊説:“夜太黑,看不清楚,聽聲音,少説也有千餘人。”這是要圍剿的姿態啊。縱然幾人都是高手,但畢竟也是人啊,千餘人,不被殺死,還不得累死?
就在方羽躊躇間,只聽袁達道:“大哥休要猶豫,這回聽我的。”
“二弟有何良策?”只見袁達將馬車上大哥和三妹的包袱於三妹,然後跳上馬車,道:“大哥,你往北走,我往東走,我們在長安醉仙樓會合,再商大事。”
“二弟…”方羽正想説什麼,卻見袁達將兩匹馬從馬車上解了下來,將其中一匹馬牽到方羽的面前。
“大哥,今生能遇見大哥三妹,是我袁達的榮幸。倘若能躲過此劫,定然再與大哥把酒言歡!”説着,他一躍上馬,道聲“珍重”揚鞭而起,絕塵而去。身後,傳來了宋軍的狂叫聲。
只聽有人大喝一聲:“好像只有一人,其他人定然還在樹林,一半人馬去追,另外一半人馬給我搜!”特麼的,這幫糊塗蛋如何變得這麼聰明瞭?趁着夜幕的掩護,語嫣悄無聲息的斬殺了落單的宋軍士兵後,快速的向北逃去。
“他們逃了!”
“放箭!”頭領一聲令下,夜空,突然下起了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