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辦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梅勉強壓下心底蹭蹭往上冒的火氣,僵着臉説道:“大伯母,你也知道我們家窮,而且弟弟身子不好,這是我買來給他補補的,下次我買了,一定會給
送去的。”大伯母哼了一聲,“光説有什麼用,做人要有良心,你
出錢給你弟弟看病,你不應該孝敬她嗎,
的,她倒是大言不慚,還講良心,講良心她這做兒媳的怎麼不買塊
孝敬那個偏心
,光説不幹,有
用…李梅低頭翻了個白眼,不再理會這個極品大伯母,轉身就往自家走去。
大伯母見李梅不理會自己,竟然自顧自回家了,火氣一下子冒出來,嘴裏説着不好聽的話:“哼,敗家玩意,家裏窮還吃,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那個福氣,吃死你,怪不得當了新寡,肯定是命太硬,把人給剋死了,有本事就不要出來借錢…”大冷天的,也沒人出來理會她,她只好自個嘟嘟囔囔回家去,路上還想着去她婆婆那裏告上一狀。
李梅回家直接把那塊掛在房檐下凍起來,李香見了就問她:“大姐,這
是哪來的?你今天怎麼給我們
了這麼多好吃的,大姐,你不要亂花錢,要是錢都花光了,就沒法再買別的東西了。”李梅沒想到她被妹妹教訓了,回頭對李香説:“這
是人家送的,沒花錢。香兒,大姐説過,我會賺錢,你就放寬心,我以後會讓你和成文吃好穿好,大姐説話算數。”李香聽大姐這樣説,就沒再説什麼。
能給人們帶來一絲温暖的太陽慢慢沉了下去,天很快就暗了下來,三姐弟還沒吃飯,想等李老爹回來一起吃,三人一起摸黑等人。
老爹這麼晚還沒回家,他們都很擔心他。
李老爹一行人已經到了村裏,牛車就停在李寶家大門口。
“李大哥,明早我們還是早點去,這活幹得值,咱得繼續幹。”昏暗的夜裏,傳出説話
快的男音,這人正是李寶
。
李老爹回話了:“大兄弟,這都多虧了你,我知道了,明天一定早起。”
“客氣啥,咱們之間可不用那一套。那你明早就來家裏找我,咱們早走。不早了,李大哥趕緊回去,要不孩子得着急了。”
“好了,我走了。”李老爹趁着夜急匆匆回家了。
李老爹回到家裏,果然三個孩子都在等他吃飯,他一邊洗手一邊囑咐道:“這兩天我回來晚,你們先吃,別等我了,天太冷,要不飯都涼了。”李梅趕緊在鍋底下加把火,熱了一下鍋裏的飯和湯。
李老爹聞到香味,看到飯桌上的飯菜登時愣住了,“小梅,哪來這麼多好吃的,你去買的?”李梅怕老爹心疼,趕忙説:“爹,我看家裏沒油了,就去鎮上買了塊肥煉油,看到豬下水便宜,才幾文錢,順便買了回來。我在林家學了個做豬下水的法子,做出來沒有怪味,很好吃,香兒和成文都吃了好幾碗。”一旁的李香和李成文連連點頭,以證明大姐説的都是實話。
李梅又説:“爹,你快吃,除了豬油,其他的東西真沒花多少錢,這蘿蔔糕是我用蘿蔔絲和高粱面做的,趁着油鍋煎了煎,很好吃,你吃點。還有這湯,我給爹放了一點辣椒,吃起來更香,對了,今天下午我還給寶
叔家送了一碗去。”李梅夾起蘿蔔糕放到老爹面前。
李老爹擺擺手説:“留着你們吃,爹吃窩頭就行。”李老爹捨不得吃。
李梅勸説:“那怎麼行,爹幹力氣活,得吃好點才行,不然時間長了會傷身子。爹,我做了不少,你多吃點。”李老爹看孩子們都等着,他要是不吃,孩子們都不吃,他只好夾起蘿蔔餅咬了一口,喝了一口豬雜湯,“香,小梅做飯的手藝越來越好了。”李老爹覺得心裏熱乎乎的,知道孩子們長大了,知道疼人了,那他更應該好好幹活,多掙點錢,以後要給閨女置辦嫁妝,給兒子娶媳婦。
李梅看大家吃得滿意,她很高興。
“爹,這蘿蔔糕是我用蘿蔔和高粱面做的,沒花多少錢,我想做點去集市上賣;還有這豬雜湯,也可以去集市上賣,就是天天冷了,沒有爐子不方便,這東西一涼就凍住了,不如熱燙燙的吃。”
“這能行嗎,有人買嗎?”李老爹從沒考慮過做生意,他就是一個老實的莊稼漢子,只會埋頭幹活,不太懂這些歪歪道子。
“爹,我就想集市的時候賣一上午,剛開始賣,少做點,先試試,要是行,就接着賣,要是不行,就自己吃,都是自家糧食做的,花不了多少錢,正好是冬天,也瞎不了東西。”李梅為了自己的賺錢大業,繼續遊説。
“你一個人能行嗎,再説你的身份,會不會讓人説閒話。”李老爹一聽閨女想賣東西,最多的是擔心。
“爹,過兩年香兒和成文都大了,花錢的地方就多了,我成了現在這樣,以後咋的都無所謂,我不想讓香兒和成文也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別人怎麼説我,我不管,我就想多賺點錢,讓弟弟妹妹過上好子,餓了能有飯吃,病了有錢看病。”李梅想,要是
子再這麼過下去,他們家永無出頭之
。
李老爹看閨女都安排好了,才説:“你都想好了,就按你的意思幹,爹也沒什麼本事,只希望你們能平平安安的過子。這兩天我不在家,沒法幫你,等忙完這幾天,爹給你幫忙。”
“爹,我會讓咱家過上好子的。”李梅給老實的李老爹保證。
李老爹沒把女兒的話放在心上,也是,他一個大男人養活三孩子都難,一個小小女子怎麼能支撐起一個家。
李老爹把他今天賺的錢都掏出來,“這是一百文錢,今天干得多,老闆看着能早點完工,就給加了工錢,小梅,你收着,要是用得上就先用着。”李老爹憨厚老實,沒啥大本事,對三個孩子倒是很好。
李梅可不敢再要老爹的血汗錢,“爹,你還是把錢收起來吧,攢着以後給成文娶媳婦用,都給我,也不怕我霍霍沒了。”
“我沒處放這些,怕亂放再忘了,還是你收着。”李老爹還能不知道自家閨女是什麼子,一向節儉得很,事事為家裏盤算,銀錢
給閨女他很放心。
李梅只好把銀錢收下才作罷。
晚上,李梅進了空間,先把玉米和土豆收了,再繼續買種子種上玉米,好早點升級,她還買了兩條鯽魚魚苗養在池塘裏。
李梅把成的玉米全部賣給了系統,土豆留了一些,打算自已用。此時李梅住的縣裏,還沒有吃土豆的,別處她就不知道了。這個她倒好找藉口,只説從山上挖的就行。
李梅看她昨天放養的鯽魚苗已經長成了大魚,尋思是把魚給賣了,還是留着給香兒他們補身子,可要是自己吃,找什麼藉口?冬天河裏塘裏都結冰了,魚可不好撈。這東西都有了,就是沒法往外拿,看來還是等賺了錢再説,到時候就説是自己買來的。
她又想了想,後天就是集市,她該怎麼賺第一桶金呢?李梅總覺得,只賣蘿蔔糕,似乎單調了點,也賺不了多少錢,要不她再做點別的,可是做什麼好呢?
李梅尋思,她還得到鎮上跑一趟,看看還能做點什麼,捎帶着賣賣。
翌,李梅頂着大冷天又跑了一趟鎮上,這次她沒遇到
人,沒坐上過路車,是靠自己的十一路走去的。
李梅把兩條肥胖的鯽魚賣給了另一家酒樓,她怕昨天那家,會讓那掌櫃的説漏嘴,因為他們昨天剛見過,那個掌櫃的肯定還認識她。
這家酒樓的掌櫃還問魚是哪來的。李梅就説是自家人逮的,捨不得吃,拿來換錢。李梅和掌櫃的講價,最後按一斤二十文賣給酒樓,比肥都貴,主要是冬天撈魚的少了,這魚稀罕點。農場養出的魚肥
,一條魚將近四斤,兩隻一共得了一百五十文錢。
李梅顛了顛手裏賣魚的錢,心頭湧上滿足的覺,這比她原來接個單子賺幾千塊都高興,這可是她來古代賺的第一筆錢,她要讓這些錢生錢,利滾利,以後她有了錢選個好地方買地,辦個田園農場,做個快樂的地主婆。
李梅手裏的錢還沒攥熱,就花出去了,她去給賣的大叔送竹筐,又在他那裏買了那些不好賣的豬下水,還買了一些豬皮,順便要了些大骨頭,這些花去她四五十文。豬皮八文錢一斤,因為豬皮煉不出油,還帶
,所以很便宜,她打算用這些豬皮做成豬皮凍來買,因為此時沒有賣這個的。
農家只知道買了燉菜吃,既省油又好吃;酒樓裏做的花樣多,可能是因為冬天做涼菜少,而夏天豬皮凍又沒法儲存,有錢人吃豬
的不多,所以沒人想出來做這個。
豬皮凍吃着又滑又筋道,是下酒的好菜。李梅看成本不貴,才做來賣,這個也好做,收拾好了,放上大料一鍋煮就行。
李梅找到米糧店,買了兩斤花生,是做豬皮凍用的。花生因為可以榨油,比糧食還要貴一點,比便宜,一斤要十二文。
李梅看再也沒有要買的,就揹着竹筐回家。路上,她沒忘了找個沒人的地方把很重的竹筐放到空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