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氣勢如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時候龐來孝又派人來,軟硬兼施,刻意拉攏,還許以高官厚祿。周義猶豫再三,終於決定投靠龐來孝,但是王定昆統兵多年,在軍中威信極高。讓他帶領這七萬人馬去攻打王定昆,那是萬萬沒有這個膽量。於是他就假託朝廷調令,帶着這些人馬往東海省去,説是去換防。
手下士兵們雖然覺得奇怪,但是他有王定昆親授的帥令在手,兵將們也只得聽從。薛金線、媚妃母子、常樂公主三女因為留在周義處,因此周義決定將三女生擒送到京城。
他派人將三女都軟了起來,準備擇
就送去向龐來孝請功。幸好媚妃得到消息,通知了二女,常樂公主用
藥
昏守衞,帶着薛金線慌不擇路逃了出來。
而媚妃和手下一些忠心的士兵,趁其不備,逃出了靖山關。周義唯恐被王定昆知曉,也不敢追趕,再説他念及多年的情,也不想趕盡殺絕,便帶着七萬人馬早早出發往東海省去了。***朱傳宗和吳思遠兩人仔細盤問了半晌,雖然那幾名士兵也不知道內情,但是兩人都是絕頂聰明,透過種種跡象,也就把內情猜了八九不離十了,很顯然,周義已經暗地投靠龐來孝,那七萬人馬不會來了。
現在要以手下這三萬人守着登州一座孤城,與王景隆的二十萬大軍對陣,其結果不言而喻。朱傳宗聽説常樂公主等人失散,更是心急如焚,有心想親自帶人出去尋找。
但是現在王定昆氣得吐血昏,登州被王景隆大軍包圍,正是危急時候,實在不能
身,也是無可奈何。
幸好他在晚上焦急擔憂之際,應到了公主給他報平安的訊息,曉得公主有些神通,而且她們已經逃離了險境,也就不擔心了。
過了半,王定昆在軍醫照料下醒了過來,請兩人去帥帳議事。王定昆靠在榻上,臉
蒼白,神情十分虛弱。朱傳宗把詢問得來的消息説了。
王定昆臉更差,嘆道:“沒想到我王定昆縱橫沙場,卻有眼無珠,認識這樣的兄弟!”吳思遠道:“俗話説知人知面不知心。
事已至此,將軍也不用太自責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面。我猜龐來孝一定會把咱們孤立無援的消息告訴王景隆,王景隆不就要圍城,把咱們困死在登州。登州三面環山,要突圍只有向南。如果王景隆集中大軍擋在南方,我軍無路可逃,只會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唯今之計,只有派一路人馬假裝逃往別處引王景隆的注意力,掩護大軍撤退。”王定昆道:“那這路人馬豈不就是誘餌,十分危險,九死一生了?”吳思遠點頭道:“沒錯。
不過為了保存大軍實力,有所犧牲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説完又皺眉嘆氣,有些言又止的樣子。
朱傳宗見狀問道:“先生是不是還有什麼疑慮,説出來大家商量就是。”吳思遠嘆了口氣道:“王景隆這人是名將之後,讀兵法,要引他上當也是不易。因此這充做誘餌之人,也要有足夠分量才行。”朱傳宗和王定昆兩人對視了一眼,都明白了吳思遠的意思。
要引王景隆的軍力,讓他窮追不捨的,也只有王定昆和朱傳宗兩人了,王定昆是三軍主帥,又是戰無不勝的名將,如果將他擒住,那造反的人馬都會不戰自潰。朱傳宗是龐來孝的死對頭,在民間朝廷威望極高,也是王景隆得之後快的人物。
只有這兩人之一出現,才有把握能引得王景隆上當。王定昆笑道:“這帶隊之人,本將是當仁不讓了,王景隆是個臭未乾的小兒,將他擋在登州城外乃是輕而易舉的事。”朱傳宗搖頭道:“大哥,你身上帶傷,如何能上陣?況且軍中不可一
無帥,是萬萬少不了你的,還是我去好了。”兩人明知此去險惡萬分。
但是都搶着要去,彼此爭執不下,最後吳思遠道:“大軍現在確實離不開王將軍。”王定昆知道實情如此,只好無奈地答應了,朱傳宗當下出帳去召集人馬。吳思遠送出帳來,低聲道:“朱大人,現在形勢如此,我方才也是無奈之舉,還請大人見諒。”朱傳宗道:“吳先生這是什麼話!
您對我有數次救命之恩,我怎麼會對您有所懷疑呢。就算真有什麼不測,先生與王大哥殺到京城,為我報仇就是,只是媚妃和公主她們下落不明,還請先生費心找尋,四季她們也要請先生代為照顧了。”他這話隱隱有託付之意,吳思遠聽了也不免心中悲涼,嘆道:“大人你身系大事成敗,若是有所閃失,萬事皆休,也談不上什麼報仇了。”朱傳宗道:“先生這話是什麼意思?”吳思遠道:“如果眼光放在眼前的戰場上,大軍最離不開的是王將軍。
如果眼光放在剷除龐來孝,安定江山的大事上,真正離不開的是大人您啊!王將軍雖然是名將,但是光憑武勇,那是無論如何也鬥不過龐來孝的。
所以此次大人涉險,是為了保存成事的實力,大人一定要保重千金之軀,以圖後效啊!”朱傳宗本來也報了赴死之念。
此時如夢方醒,豪氣凜然地笑道:“多謝先生指教。王景隆想要我的命,也沒那麼容易。咱們必能再見!”説完便翻身上馬去了,朱傳宗到了校場,點了三千人馬。水靈兒騎馬到他身邊,問道:“你要出去
戰嗎?我跟你一起去。”朱傳宗知道説出內情,水靈兒一定會同自己一起赴險,於是心中一轉,笑道:“是周義的援軍到了,我去接應一下,不用打仗,明
就回來,你替我去告訴四季她們一聲,免得擔心。”水靈兒果然沒有懷疑,道:“那你路上小心。”朱傳宗點好人馬來到城門,王定昆和吳思遠也親自前來送行。他們稍後也要把大軍召集起來,趁朱傳宗
引王景隆注意力的時候,向南突圍,然後繞路退回北疆省。王定昆道:“兄弟,你此去多加小心啊,咱們北疆省見。”吳思遠也道:“大人的安危是第一位,如果抵擋不住,就往山裏逃,從咱們原本計劃讓周義走的那條山路逃進山去。”兩人雖然如此説,也知道此行兇險,朱傳宗生還的希望不大。王定昆説着説着眼圈都紅了。
朱傳宗大笑道:“王大哥,吳先生,你們儘管放心突圍,王景隆給我了,保重!”説完與眾人拱手而別,命人大開城門衝了出去。
王景隆二十萬大軍,將登州城四門圍了個嚴嚴實實。他前果然得到了龐來孝的消息,説是王定昆手下背叛,只剩三萬孤軍,不由大喜。
正打算命令手下開始攻城,突然從北門裏衝出一票人馬來,微微吃了一驚,連忙列陣觀看,只見城中出來的人馬約有數千,軍旗上繡着個大大的“朱”字。
為首的將軍年紀不大,手拿一大
,威風凜凜。王景隆在京城時候也認識,他正是名揚天下的朱傳宗。王景隆喜出望外,大笑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看來反賊朱傳宗也知道大軍壓境無可抵禦,想要突圍逃跑了,此人乃是反賊首領,丞相的死對頭,抓住他可是天大的功勞。你們可都看仔細了。
若是不小心放跑了此人,軍法處置。”手下眾人齊聲遵令,這時朱傳宗揚叫陣,王景隆笑道:“我聽説朱傳宗從小是個傻子。
後來不知怎麼開竅變聰明瞭,就仗着朱家的勢力和先皇的寵幸,到處查同僚們的過錯,藉此升官。他到翰林院讀過書倒是真的,什麼時候也敢上陣打仗了?他以為沙場也跟官場一樣容易嗎?真是好笑。”旁邊那些將軍也是哈哈大笑。他們這些軍人最看不起文官,覺得文官都是弱不風,只會耍陰謀手段而已,此時見有名的翰林學士朱傳宗居然穿着盔甲叫戰,都覺得滑稽可笑。王景隆便問手下誰願出戰。
眾人看來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功勞,誰不想撿?紛紛請戰,甚至彼此爭吵起來,王景隆眼珠轉了轉,派了一名叫徐可欽的將軍上陣。
徐可欽武藝高強,是有名的猛將。眾人都知道他是王景隆的表弟,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共同學文習武,情極為深厚。
王景隆這是擺明要把功勞送給自己的表弟,別人誰還敢爭呢?徐可欽也知道這是表哥的關照,又是又是驚喜,應了一聲,就打馬來到陣前,大喝道:“
軍大將徐可欽在此,朱傳宗,你還不下馬投降。”這一聲大吼震得場上嗡嗡作響。眾人看着徐可欽威猛的身形,一丈多長的大矛,都是暗暗吃驚。知道徐可欽武藝的人,更是不看好朱傳宗,覺得朱傳宗肯定不是對手。朱傳宗毫不在意,微微一笑道:“龐來孝
權誤國,倒行逆施,我奉皇上旨意剷除佞臣,何來反賊之説?
倒是你們為虎作倀,被人利用還不自知,我勸你們還是棄暗投明吧。”徐可欽氣得大罵道:“胡説八道,看矛!”起長矛,拍馬直衝過來,那長矛舞得跟一條巨大銀蛇似的,朝朱傳宗面門就刺。
王景隆看錶弟威風,也覺得臉上有光,得意道:“給徐將軍擂鼓助威!”手下士兵忙擂起戰鼓,觀戰的將士也是大聲叫好,氣勢如虹,而朱傳宗手下的三千人馬則都是擔心不已,臉上出焦急的神
。有人拉住繮繩,隨時準備衝上去救朱傳宗回來。
朱傳宗跟水靈兒練了多法,單是在馬上爭鬥,水靈兒都已經不是他的對手,如何會懼怕區區一個徐可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