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不噤感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常樂公主又加緊試驗了十來,終於找到了普通的替代藥材,需要把數種草藥按比例混在一起,放在鍋裏熬,連續服用三
,就能藥到病除了。
朱傳宗一面派人四處採集草藥,一面在空地上支起很多大鍋,讓士兵們熬藥,然後分給染上瘟疫的人們,不過熬藥的火候很難掌握,如果熬的時辰不對,藥效就不靈了。
因此常樂公主必須親自在場,指點士兵熬藥。連續忙碌了十來,才算漸漸把瘟疫壓下了,災民們知道是常樂公主救了他們的命,均
無比,都稱她為活菩薩,有的還刻了長生牌位,放在家裏供奉起來。
瘟疫在民間一向被視為上天降下的劫難,不是人力所能抗拒的。往年遇到瘟疫這樣的天災,人們除了去外地逃生,也就只有等死一條路,從沒想過居然還能活下來。這下老百姓更加相信朱傳宗起兵是順應天意,受天神護佑,必然能成功。
這種説法傳開來,在民間越傳越玄,朱傳宗的威望也更高了,軍中的士兵們也是更加鬥志高昂,士氣大振。
又過了一個多月,眼看着軍隊已經休整得差不多了,朱傳宗一聲令下,大軍繼續向南進發,前往百里外的下一座大城,廣安府。
這個時候王景隆統領着龐來孝調來的數十萬軍隊,還有自己剩下的幾萬敗軍,合起來號稱雄兵百萬,正駐紮在廣安府,那真是兵多將廣,聲勢浩大。
朱傳宗的軍隊雖然氣勢如虹,但是寡眾相差太懸殊,在常人看來,前途也是堪憂的。朱傳宗並不敢掉以輕心,在離廣安府不遠的地方,就安下大營,嚴陣以待。
哪知道廣安府中,死氣沉沉的,並不見王景隆派人出來戰。反倒是百姓和手無寸鐵的士兵被從城裏趕出來,城外還埋葬了很多屍體,有士兵也有百姓的。朱傳宗向那些被趕出來的人一問,這才知道原來廣安府也鬧了瘟疫。
而且因為這裏聚集了各地來的人馬,瘟疫更是蔓延得厲害。王景隆手下也沒有常樂公主那樣通醫術的人,對瘟疫是束手無策。幾個月下來,已經損失了一萬人馬,而且城中的百姓生病的也有不少。
王景隆沒辦法醫治瘟疫,只好來個釜底薪,把凡身染疾病的,無論士兵百姓,全都趕出城來,任其自生自滅,當然最好是跑到敵軍之處,但是這也只是權宜之計。
瘟疫潛藏在空氣、飲水和食物當中,無孔不入,本是沒辦法隔絕,只有等到
天過去,病毒少了。
這才能過去。朱傳宗等人聽説此事,都是喜出望外。便想等瘟疫鬧得最厲害的時候,等王景隆軍隊兵力最弱的時候,一舉進攻。因此他們安心駐紮下來,等着城中的大軍被瘟疫搞得死傷無數,到時候再一舉破敵。
不過眼看着城中每天運出屍體焚燒,到了第四天,常樂公主找到朱傳宗,原來她看見城裏的士兵百姓被瘟疫肆,心中不忍,打算要到廣安府去為他們醫治。常樂公主把來意一説,把朱傳宗嚇了一跳。先不説替敵人醫治,就是對己方不利,殊為不智。就單是常樂公主要到城中去犯險,那也是萬萬不行的。
一方面,她是朱傳宗最重要親近的人,對方可以拿她來要脅朱傳宗。另一方面,常樂公主本身也是龐來孝得之而後快之人,要是孤身到了敵人的地盤上,豈不是凶多吉少?
但是常樂公主想到城中瘟疫橫行,生靈塗炭,一刻都不能安心。她雖然看起來柔弱,可是認定的事情,堅持起來,卻也是十分執拗,誰也勸不聽。
朱傳宗無奈,只好徵求王定昆和吳先生的意見。吳思遠道:“公主説的也有道理。城中的百姓和普通士兵,説起來都是無辜的。大人素來有仁義的名聲,要是見死不救。
對於你的名聲也是有礙的。不如就讓公主去救治他們吧,料想王景隆也不敢冒大不韙,傷害前去救治他們的人吧。”朱傳宗又猶豫良久,在常樂公主不斷的堅持下,也只好同意了,他派了百名士兵帶着熬藥的材料和工具,隨公主進城。
臨走之時,朱傳宗拉着常樂公主的手道:“無論發生什麼事,你一定要珍重,要是你有什麼意外,我是絕不會獨活的。”常樂公主微笑道:“放心吧。”深深地看了朱傳宗半晌,轉身去了。
王景隆正為瘟疫的事焦頭爛額,聽説常樂公主前來幫忙,真是喜從天降。他也早得到消息,説是夏州在公主的幫助下,消除了瘟疫。因此也不疑有他,趕緊派人把公主了進來。常樂公主進了廣安府,按照以前的方法,熬藥為士兵百姓們治病。
廣安府有幾十萬人馬,加上百姓,病人比夏州多得多,因此公主夜奔忙,幾乎連吃飯睡覺的時間也沒有,整天忙碌在病人間。
她身子本來就柔弱,現在更是見憔悴。百姓士兵們看在眼裏,心中的
無以言表,尤其是那些士兵。他們奉命來剿滅朱傳宗,可是當瘟疫降臨時,他們的主帥王景隆只會冷酷地犧牲士兵們的
命。
而朱傳宗反倒主動來幫助自己的敵人,看着聖潔俗的常樂公主,士兵們也不由
茫了,他們要攻打這樣的人,到底是不是應該呢?過了一個多月,廣安的疫情漸漸控制住了。
常樂公主還是不停歇,一路向南,沿着瘟疫傳來的方向,一直向着病源地而去。沿途不斷救治染的百姓。因為病人太多,她所帶的一百多名士兵,
本忙不過來。
因此想要讓朱傳宗再派人過來,王景隆卻不肯放行,正在為難時,一直想找機會立功的水封良聽到消息,急忙發動民間的老君教徒,幫公主採藥熬藥,救治災民。
老君教人多勢重,大大緩解了人員的壓力,而且也趁此機會,在民間擴大了勢力,等到數月之後,公主終於將病源地的瘟疫也基本消除了,這一次原本可能伏屍千里的浩劫,終於被她消弭於無形。常樂公主救死扶傷的形象深入人心,百姓們恩戴德,也是不用説的了。
常樂公主完成了救治,從原路返回,哪知道路過廣安府的時候,被王景隆扣下,軟了起來,朱傳宗的擔憂成了現實。王景隆現在沒了瘟疫的威脅,哪裏還肯放棄到手的功勞,他一心想要把常樂公主送去京城向龐來孝邀功。
更何況她也是威脅朱傳宗的一個重要籌碼呢?士兵百姓們聽説救了他們命的常樂公主被王景隆抓了起來。
頓時羣情憤,不少人聚集到帥府前,要王景隆把公主放了,王景隆派人馬把人羣驅散,又強壓了下層士兵的騷動,暫時把局面鎮壓住了,不過他手下有個幕僚,給他出了個蠢主意,王景隆居然採納了,終於釀成了鉅變。
這天廣安府城門大開,王景隆率大軍列隊出城,與朱傳宗在陣前相對,可是卻不派兵將廝殺,而是兩邊一閃,推出一輛車來。常樂公主就被綁在車上面。
王景隆得意洋洋地笑道:“朱傳宗,現在公主殿下在我手上,要想保公主的安全,你就乖乖的下馬投降吧!”朱傳宗罵道:“王景隆,你這個卑鄙的小人,你要是敢碰公主一汗
,我把你碎屍萬段!”可是他顧及公主的安危,卻也不敢貿然進攻。王景隆這一招本來是
毒辣的。朱傳宗要是真的投降,自然萬事皆休。要是不肯投降,那麼就背上了個置公主於不顧的罪名,軍心威信都要大受影響。王景隆百密一疏,就忘了常樂公主曾廢寢忘食為士兵們治病,早已得到了眾人的真心愛戴。
士兵們看見公主被綁在車上,本來絕美的容顏此刻憔悴無比,讓人看了心如刀絞,壓抑很久的不滿終於爆發了出來。
不知從何時起,大軍的隊伍裏開始漸漸的騷動起來,而且愈演愈烈。王景隆看了大怒,道:“把鬧事的士兵都抓起來!”軍法官奉命帶人去了。
哪知道不抓還好,一抓反倒是火上燒油。有士兵喊道:“王景隆要殺公主殿下。兄弟們快救公主啊。”一擁而上,都對着綁着公主的馬車衝了過來。王景隆下令殺違令的士兵,哪知道越殺越多。
漸漸的大軍都不受控制起來,數十萬大軍彼此廝殺,亂成一團。朱傳宗一看時不待我,一聲令下,全軍向着王景隆這邊衝殺過來。朱傳宗一馬當先,一氣衝到常樂公主車前,把公主救下抱在懷裏。
看着佳人無恙,這才鬆了口氣。王景隆大軍的情形,簡直就是當被朱傳宗火燒連營的翻版,人仰馬翻,混亂一片,軍心盡失。
大部分士兵本無心作戰,早早就放下武器投降了,剩下的也是鬥志全無,只顧逃跑。王景隆見大勢已去,也自顧逃命去了,氣勢洶洶的百萬大軍,轉眼做了鳥獸散。
投降的幾十萬士兵中,受過公主恩惠的念常樂公主的仁德,表示願意效忠公主,自不必説。
其餘的一看這個形勢,就算回到京城恐怕也逃不戰敗的罪名,紛紛也倒戈相向,歸順到朱傳宗旗下朱傳宗擁着公主站在城頭上。
看着下面浩浩蕩蕩的敵人,轉眼都成了自己的人馬,好像做夢一樣,不嘆,實在想不到常樂公主憑着一帖藥,居然降服了帶甲百萬,真是不可思議。常樂公主微微一笑,道:“這才是世間真正的道理啊。他們不是降服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