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弄玉吹簫雙跨鳳趙盾背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話説秦穆公並國二十,遂伯西戎。周襄王命尹武公賜金鼓以賀之。秦伯自稱年老,不便入朝,使公孫枝如周謝恩。是年,繇餘病卒,穆公心加痛惜,遂以孟明為右庶長。公孫枝自周還,知穆公意向孟明,亦告老致政,不在話下。
卻説秦穆公有幼女,生時適有人獻璞,琢之,得碧美玉。女週歲,宮中陳晬盤,女獨取此玉,
之不捨,因名
玉。稍長,姿容絕世,且又聰明無比,善於吹笙,不由樂師,自成音調。穆公命巧匠,剖此美玉為笙,女吹之,聲如鳳鳴。穆公鍾愛其女,築重樓以居之,名曰鳳樓。樓前有高台,亦名鳳台。
玉年十五,穆公
為之求佳婿。
玉自誓曰:“必是善笙人,能與我唱和者,方是我夫,他非所願也!”穆公使人遍訪,不得其人。
忽一,
玉於樓上捲簾閒看,見天淨雲空,月明如鏡,呼侍兒焚香一炷,取碧玉笙,臨窗吹之,聲音清越,響入天際,微風拂拂,忽若有和之者。其聲若遠若近,
玉心異之,乃停吹而聽,其聲亦止,餘音猶嫋嫋不斷。
玉臨風惘然,如有所失,徙倚夜半,月昃香消,乃將玉笙置於牀頭,勉強就寢。
夢見西南方,天門開,五
霞光,照耀如晝,一美丈夫羽冠鶴氅,騎綵鳳自天而下,立於鳳台之上,謂
玉曰:“我乃太華山之主也。上帝命我與爾結為婚姻,當以中秋
相見,宿緣應爾。"乃於
間解赤玉簫,倚欄吹之。其綵鳳亦舒翼鳴舞,鳳聲與簫聲,唱和如一,宮商協調,喤喤盈耳。
玉神思俱
,不覺問曰:”此何曲也?
“美丈夫對曰:”此‘華山’第一
也!
“玉又問曰:”曲可學乎?
“美丈夫對曰:”既成姻契,何難相授?"言畢,直前執玉之手。
玉猛然驚覺,夢中景象,宛然在目。
及旦,自言於穆公,乃使孟明以夢中形象,於太華山訪之。有野夫指之曰:“山上明星巖,有一異人,自七月十五至此,結廬獨居,每
下山沽酒自酌。至晚,必吹簫一曲,簫聲四徹,聞者忘卧,不知何處人也!”孟明登太華山,至明星巖下,果見一人羽冠鶴氅,玉貌丹
,飄飄然有超塵出俗之姿。孟明知是異人,上前揖之,問其姓名。對曰:“某蕭姓,史名。足下何人?來此何事?"孟明曰:”某乃本國右庶長,百里視是也。吾主為愛女擇婿,女善吹笙,必求其匹。聞足下
於音樂,吾主渴
一見,命某奉
。"蕭史曰:“某
解宮商,別無他長,不敢辱命。"孟明曰:”同見吾主,自有分曉。"乃與共載而回。
孟明先見穆公,奏知其事,然後引蕭史入謁。穆公坐於鳳台之上,蕭史拜見曰:“臣山野匹夫,不知禮法,伏祈矜宥!"穆公視蕭史形容瀟灑,有離塵絕俗之韻,心中先有三分歡喜,乃賜坐於旁,問曰:”聞子善簫,亦善笙乎?
“蕭史曰:“臣止能簫,不能笙也!”穆公曰:“本覓吹笙之侶,今簫與笙不同器,非吾女匹也!”顧孟明使引退。
玉遣侍者傳語穆公曰:“簫與笙一類也。客既善簫,何不一試其長?奈何令懷技而去乎?”穆公以為然,乃命簫史奏之。
蕭史取出赤玉簫一枝,玉温潤,赤光照耀人目,誠希世之珍也。才品一曲,清風習習而來;奏第二曲,彩雲四合。奏至第三曲,見白鶴成對,翔舞於空中;孔雀數雙,棲集於林際;百鳥和鳴,經時方散。穆公大悦。時
玉於簾內,窺見其異,亦喜曰:“此真吾夫矣!”穆公復問蕭史曰:“子知笙、簫何為而作?始於何時?"蕭史對曰:”笙者,生也,女媧氏所作,義取發生,律應太簇。簫者,肅也,伏羲氏所作,義取肅清,律應仲呂。"穆公曰:“試詳言之!”蕭史對曰:“臣執藝在簫,請但言簫。昔伏羲氏,編竹為簫,其形參差,以象鳳翼;其聲和美,以象鳳鳴。大者謂之‘雅簫’,編二十三管,長尺有四寸;小者謂之‘頌簫’,編十六管,長尺有二寸,總謂之簫管。其無底者,謂之‘
簫’。其後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溪,製為笛,橫七孔,吹之亦象鳳鳴,其形甚簡。後人厭簫管之繁,專用一管而豎吹之。又以長者名簫,短者名管。今之簫,非古之簫矣。"穆公曰:”卿吹簫,何以能致珍禽也?
“史又對曰:“簫制雖減,其聲不變,作者以象鳳鳴。鳳乃百鳥之王,故皆聞鳳聲而翔集也。昔舜作‘簫韶’之樂,鳳凰應聲而來儀,鳳且可致,況他鳥乎?”蕭史應對如,音聲洪亮,穆公愈悦,謂史曰:“寡人有愛女
玉,頗通音律,不
歸之盲婿,願以室吾子。"蕭史斂容再拜辭曰:”史本山僻野人,安敢當王侯之貴乎?
“穆公曰:“小女有誓願在前,擇善笙者為偶,今吾子之簫,能通天地,格萬物,更勝於笙多矣。況吾女復有夢徵,今
正是八月十五中秋之
,此天緣也,卿不能辭!"蕭史乃拜謝。
穆公命太史擇婚配,太史奏今夕中秋上吉,月圓於上,人圓於下。
乃使左右具湯沐,引蕭史潔體,賜新衣冠更換,送至鳳樓,與玉成親。夫
和順,自不必説。
次早,穆公拜蕭史為中大夫。蕭史雖列朝班,不與國政,居鳳樓之中,不食火食,時或飲酒數杯耳。
玉學其導氣之方,亦漸能絕粒,蕭史教
玉吹簫,為《來鳳》之曲。
約居半載,忽然一夜,夫婦於月下吹簫,遂有紫鳳集於台之左,赤龍盤於台之右。蕭史曰:“吾本上界仙人,上帝以人間史籍散亂,命吾整理,乃以周宣王十七年五月五,降生於周之蕭氏,為蕭三郎。至宣王末年,史官失職,吾乃連綴本末,備典籍之遺漏。周人以吾有功於史,遂稱吾為蕭史,今歷一百十餘年矣。上帝命我為華山之主,與子有夙緣,故以簫聲作合,然不應久住人間。今龍鳳來
,可以去矣!”
玉
辭其父,蕭史不可,曰:“既為神仙,當
然無慮,豈容於眷屬生繫戀耶?”於是蕭史乘赤龍,
玉乘紫鳳,自鳳台翔雲而去。今人稱佳婿為“乘龍”正謂此也。
是夜,有人於太華山聞鳳鳴焉。次早,宮侍報知穆公。穆公惘然,徐嘆曰:“神仙之事,果有之也。倘此時有龍鳳寡人,寡人視棄山河,如棄敝屣耳!”命人於太華蹤跡之,杳然無所見聞。遂立祠於明星巖,歲時以酒果祀之,至今稱為簫女祠,祠中時聞鳳鳴也。六朝鮑照有《蕭史曲》雲:蕭史愛少年,嬴女童顏。
火粒願排棄,霞霧好登攀。
龍飛逸天路,鳳起出秦關。
身去長不返,蕭聲時往還。
又江總亦有詩云:玉秦家女,蕭史仙處童。
來時兔月滿,去後鳳樓空。
密笑開還斂,浮聲咽更通。
相期紅粉,飛向紫煙中。
穆公自是厭言兵革,遂超然有世外之想。以國政專任孟明,修清淨無為之業。未幾,公孫枝亦卒。孟明薦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針虎,並有賢德,國中稱為‘三良’,穆公皆拜為大夫,恩禮甚厚。
又三年,為周襄王三十一年二月望
,穆公坐於鳳台觀月,想念其女
玉,不知何往,更無會期,驀然睡去。夢見蕭史與
玉控一鳳來
,同遊廣寒之宮,清冷徹骨。既醒,遂得寒疾,不數
薨,人以為仙去矣。
在位三十九年,年六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