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十一章張良下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衞們將張良重重地推倒在張啓的御榻前時,張啓悶哼一聲,冷冷地道:“説吧,你究竟是想幹什麼呢?”張良這時已經深刻領教了張啓的厲害,大覺張啓比傳言中還厲害三分,自己的話對方竟絲毫不為所動,當真是盛氣凌人!如今想要保住命而又達到自己的目的,看來只好委屈自己了。

想到這裏,重重地跪在地上,顫聲道:“張良往年少無知,闖下滔天巨禍,深知罪無可恕,今只是希望陛下能給張良一個贖清罪過的機會。”張啓冷笑一聲,示意成泰不必退出殿外,這才毫不客氣直呼其名道:“張良,朕文有蕭何、馮去疾,武有蒙恬、王賁,大秦經過一年的減低税賦,終止徭役,收納亂民,朝政已經開始蒸蒸上,庶民開始安居樂業,你們若還想大興兵災,便是違逆天意!”説到最後目光冰冷地瞪了一眼面無人的張良,不再多發一言,大殿內登時沉寂了下來。

張啓面對這著名漢初三傑的人物,多少有些心虛,只好用沉默來加重對對方心理上的重壓,這一點是他們這種特種兵接受心理訓練的必修課。

沉默良久,大殿中死寂無聲,殿內們的內侍也被這沉重的氣氛壓得大氣都不敢出,大殿中的氣氛愈加凝重起來,宛若一塊無形的巨石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別人都還好些,本就心虛的張良這時愈發到一陣陣地心虛。

想了想,好不容易才艱難地開口道:“陛下少年天子而能有如此威儀,實在是上天所賜!”説過一句奉的好話,張良這才漸漸整理清楚自己的思緒,鄭重地向張啓拱手道:“張良之所以冒死來見陛下,只是希望把漢王的仰慕陛下的心意傳達給天子聖聽。僅此而已。”張啓冷笑道;“劉邦派你前來不會就僅僅只是向朕表達善意吧?”張良聞言臉一變,勉強笑道:“我家主上並無他意,只是希望能有幸與陛下結成臣子之義,如此一來‘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家主上的東西,便為陛下所有,如此君臣共享天下。主上還可以協助陛下剷除趙王,蕩逐匈奴!”他這話説地慷慨昂,抑揚頓挫,極盡情。聽得殿內的衞和內侍們都悚然動容。

張啓卻淡淡一笑道:“既然劉邦願意稱臣,那麼朕便要你拿出點誠意來。”看着張良那探尋的目光。張啓輕輕頷首道:“替朕把趙王的人頭拿來,朕便封劉邦為漢中侯,否則…”説到這裏故意停了下來,微笑着向張良望去,心中暗自思忖:假若劉邦答應了自己的條件,自己便可兵不血刃的除掉趙王。而這時劉邦經過一系列的大戰實力也會損耗不小,自己便可輕而易舉地兩劉邦滅掉,省去不少力氣。

最失策的是張良不肯答應,自己雖然可以立刻將張良拿入獄中,劉邦必定將與秦軍正面為敵,同時還要提防趙王和匈奴的滋擾,多少都有些無暇顧及,勢必給自己造成不小的麻煩。

若是劉邦陽奉陰違,暗裏與匈奴和趙王連成一氣,自己必定又將有一場惡戰了!秦國剛剛經歷臣的禍害。再加上沉重的徭役和税賦,百姓的生活早已苦不堪言,國家經濟面臨崩潰。好在自己及時除掉了趙高這隻毒瘤,免除了各地三成的税賦,將幾處動搖國本的浩大工程全部停止。百姓才得到了一定的息機會。自己之所以極力控制戰火的蔓延也是不想再讓剛擺了戰火地百姓再次陷入到這種災難中去,得到休養生息,為大秦的壯大積蓄力量。

想到這裏,暗自嘆了一口氣,舉目向張良望去,張良被張啓那大有深意的目光盯得暗自一驚。表面卻故作從容地道:“若是陛下下旨冊封我家主公。臣子自然是要為陛下分憂的。”他這話説的模稜兩可,絕口不提剷除趙王一事。更加不提北抗匈奴,張啓登時便明白了三分,只是若當真殺了張良,自己便要多費些手腳才能蕩平漢、趙。

這時,只聽韓煥低低地稟奏道:“陛下,丞相在殿外求見。”張啓聞言,知道馮去疾一定是為了張良而來,不覺皺眉道:“命丞相在偏殿侯旨,朕等下再召見他。”韓煥緊張地看了一眼張啓,瞟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張良,和他身後氣勢洶洶的衞,低聲道:“丞相要陛下先穩住劉邦,待商議之後再行決斷!”張啓看到自己的丞相都要跑來為張良求情,大與其面對一個小小劉邦都要委屈退讓,倒不如趁現在新勝項羽的強大氣勢,先將劉邦滅掉,免得將來養虎為患!況且失掉張良的劉邦便等於已斷一臂,便是有韓信這樣的名將,實力上也大打折扣,這絕對是一個滅掉劉邦的大好機會!

想到這裏,暗暗警覺自己方才示弱的想法,差點將張良拱手送還給敵人,還好自己及時醒悟。

決心一定,眼前豁然開朗,不覺冷笑道:“張良,你果然沒有誠服之心!”説畢,向成泰厲聲道:“來人,把張良拿下,入咸陽獄,待朕滅掉劉邦之後再做處置!”張良臉一變,知道張啓已經決心藉着大捷歸來,大秦上下氣勢如虹的機會,一舉蕩平北方領土,不再容忍任何的叛逆!心中不覺一陣絕望,沒了自己,劉邦手下的謀士並無可堪重用之輩,韓信雖是難得一見的將才,卻不知道在沒了自己的情況下,劉邦能不能將其留下。

思忖之間,竟忘了掙扎反抗,任由殿內的衞七手八腳地將其五花大綁起來。

此時,隨着張啓一聲令下,早已等候多時的成泰帶着眾衞一擁而上,將張良捆了一個結結實實拖出殿外而去。

丞相馮去疾已經趕來殿中,剛好看到了張良被衞拖出去的那一幕,不覺動容道:“陛下莫非已經決心再開一戰了?”張啓神冷厲地點頭道:“朕已經決定,這次以蒙恬為大將軍,王賁、彭越為副將軍,統領在關內修整結束的三十萬大軍,東渡黃河,剿滅亂匪!”説到這裏,又點頭嘆道:“這次蒙將軍征程未洗,又將再上沙場,朕有些愧疚啊!”馮去疾點頭道:“既然陛下已經決定,微臣便去準備大軍開拔的糧草等物。這一年多庶民因沒有徭役,加上税賦減去三成,大多已經安心耕種極少肯附和亂賊的。而且,軍中的軍田益增多,使得士兵不用自備口糧,士氣和軍心都得到極大的提高。那些這次沒有能夠追隨陛下親征的士兵,都在盼着上陣殺敵立功呢!”張啓意外地訝然道:“難得軍心士氣如此高漲,只是戰爭難免殃及無辜,可惜!”馮去疾以為他是惋惜張良這樣的人才不能收為己用,不覺安道:“陛下不用為張良氣惱,我大秦人才濟濟,少一個張良絕不會怎麼樣。只是那劉邦若是沒了張良這種人才必定方寸大亂,聽説他剛任命了一位大將軍,名叫韓信的,此人據説不過是個市井無賴,整遊手好閒,遊蕩於市井,雖然身佩長劍,卻不敢與氓嘻鬥而甘願忍受下之辱!這種人,哼!如何是我大秦的敵手!”張啓被他這番話説的一時沒回過神來,馮去疾説的不就是大名鼎鼎的名將韓信嗎?想到蕭何費盡苦心連夜趕到函谷關向自己舉薦的一片苦心,不覺有些暗責自己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這時聽馮去疾如此輕視韓信,不覺立刻警覺起來:“丞相,朕看這韓信絕對不是普通人,能夠忍受下之如,不為殺死區區幾個無賴擔上罪名,而自毀前途,這樣的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不但不能小看,還應欽佩才對!”馮去疾聞言,不覺驚訝地望了一眼張啓,想了想道:“陛下既然這麼想,我們的確不能不妨,即便對方果然只是一個無賴,些許小心還是必要的。”説到這裏,起身向張啓躬身道:“既然陛下決定攻打劉邦,微臣便立刻前往調集大軍需要的糧草等物,以待大軍隨時調用。”張啓點頭嘆道:“一切有勞丞相了,朕不勝念。”馮去疾聽張啓説的真摯,不覺亦動地道:“陛下,奔波征戰,還如此掛念老臣,老臣實在…”張啓微微一笑,不容他把話説完,便打斷道:“丞相不必如此,只要丞相替朕打理好朝政,令朕安心對付強敵便可!”馮去疾卻憂心忡忡地點頭道:“張子房是個不錯的人材,雖然當曾犯下重罪,為先皇追緝,但是請陛下看在人材難得的情分上開恩,饒他不死!”張啓臉一沉,悶哼道:“誰説朕要處死他了?”説到這裏,着馮去疾驚訝的目光,傲然道:“這種自以為是的人材不加以磨礪便是廢材,不堪一用!朕要將他留在身邊,讓他看看朕是不是他想象中的昏君,看看一統天下之後,黎民不再受戰爭之苦,國家安穩富足,看他還反不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