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戰爭中的難民逃亡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信王趙榛與羅月兒渡過長江,一人三馬披星戴月的奔馳前進,進入了鼎州地界,夜幕中即將黎明的時刻,突然出現了好多的難民。
難民無窮無盡,人山人海。無數的難民一下子衝開了二人,而後面不知道有哪一方的人馬,緊緊追擊着另一方的軍隊。
喊殺聲,叫喊聲,慘叫聲想成一片,人們密密麻麻的如無頭的蒼蠅一般到處亂竄。呼喊聲、叫嚷聲嘈雜無比,周圍一片的混亂。
這時,前前後後兩波箭雨,周圍噼裏啪啦的聲音終於稀疏了下來。羅月兒哆嗦着看着前面成片的百姓被不知道是哪股軍隊殺掉了,密密麻麻的都是屍體。還有沒死的人,到處都是哀嚎慘叫之聲,羅月兒看到眼底,心有餘悸。
“匪軍和官兵…正在打,官兵放…箭了…大家快點逃…逃命啊,快啊!”一名好心的大漢一邊大喊着,有些呼不順地抱着個小孩跑着。
羅月兒微微一怔,隨即心中一涼,明白是遇到匪軍與宋軍大軍作戰的戰場了。她從沒懷疑信王趙榛會騙她説這些剿匪的宋軍,好多都與匪軍一般的殘忍,絲毫不顧百姓的安全。只是沒想到竟然會這麼殘忍,現在她才明白過來為什麼信王趙榛會執意的殺掉那三個狗官,原來他們就是這些殺人官兵們的指揮者。
羅月兒的戰馬一下子被衝散了,也不知道被誰給牽走了。她只能策馬勉強着人羣逃命的方向前行。
這時,她發現一名十一二歲的女孩在地上,抱着一箇中箭而亡地中年男人的屍體,哇哇的哭。而羅月兒看道人羣跑來跑去的,將她踢倒,眼看就要被無數的人踩踏而死了。
羅月兒立刻下馬,一下連人帶馬的將女孩護住。由於她提着一杆巨大的鐵錘,百姓們看到這個龐大的武器,還有駿馬,顯然不是善茬。於是就是紛紛繞開她而行,所以女孩沒被踩踏到。
女孩爬起來,羅月兒抓住女孩的手將對方拉起來:“你叫什麼名字,這裏危險,我們快走!”
“嗚嗚!我叫吉倩倩,媽媽早就不在了,爸爸也死了,倩倩沒有親人了?姐姐,跟你去哪裏?”吉倩倩有些不知所措地問。
“跑!離開這裏!我們一起離開這個地方!”羅月兒心中一片亂麻,她這個時候,見到了真實的情況,才真正明白信王趙榛告訴自己宋軍、匪軍與百姓混戰在一起的時候地真相有多殘忍,她想了又想,也只能想到走一步算一步,想辦法找到失散的信王趙榛再説。
在河岸北側,貼近於一條長河,這裏的地勢相對險要。但等到羅月兒和吉倩倩趕到那裏時,因為南面方向熊熊燃燒的大火,以及烈戰鬥的戰場,讓眾多被官兵搶了被匪軍搶劫濫殺而逃跑的百姓已經聚滿了河邊。
暫時沒有了危險,人們早已在頭接耳,互相詢問發生了什麼。這時,牽着棗紅馬的羅月兒帶着吉倩倩茫然的在人羣中前進着。
這時,在人羣中,有一隊數量不少的騎士,一個個穿着青布衣衫的服飾,但是出的破
卻顯現出裏面是金屬的
甲。而且這隊騎士們看起來一個個殺氣騰騰的,別的百姓們看出這隊人不簡單,紛紛都不敢靠近。這隊人馬大約一百餘人,與數千逃難的百姓被一條真空地帶隔離,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兩個陣營。
這時,那隊人馬的首領,突然眼神一沉,他先看向羅月兒的戰馬,隨後立刻奔向羅月兒。那些人都停下來看着他,甚至還有人出言調侃道:“怎麼啦,王侍衞,莫非你看上了這個美麗的金髮胡女,咱們信王軍只准自由戀愛,強迫可不成啊!”大夥兒轟然笑了。但那名名叫王侍衞的首領卻答道:“放你孃的,這個金髮小胡女牽着的是主公的馬。”他説第一遍“主公的馬”地時候,這些人還沒聽明白,過了好幾秒才反應過來。然後這個王侍衞又重新補充了一遍,才讓現場的百多個人一下全靜了下來。
這百多人剛安靜下來,立刻呼啦超的就紛紛策馬衝了過來,將羅月兒與吉倩倩倆人紛紛包圍,嚇得羅月兒周圍的百姓紛紛後退。
羅月兒微微皺了一下眉,雖然這些人看起來凶神惡煞的,但是憑藉知覺,她看這些人不像是壞人。是壞人的話,放着這麼多百姓,為什麼搶?這些百姓們有的帶着糧食,有的帶着金銀,是壞人肯定會動手的。
“小姑娘,你能告訴我這匹馬是誰的麼?那個人在哪裏?”大約是花了點時間來消化這個消息,然後才有人有些艱難地問道。
羅月兒仔細看着這些人的反應,又看到從一個戰士的破中
出了與信王趙榛那個砸變形的
甲一樣制式的
甲,她突然醒悟了過來,恐怕這些人就是與信王趙榛分道而走,企圖
引追兵的那一百多信王軍。
“你們誰是王之義,你們的主公姓趙,家裏排行十八是吧。他和我走散了,這匹棗紅馬是他給我騎得。他是在南面與我走散的。”羅月兒説道。
大家一看,這個羅月兒顯然與信王趙榛有比較密切的關係,不然的話,她不會知道那麼多。王侍衞策馬走到了羅月兒的面前,説道:“我就是王之義,主公的侍衞。姑娘,你是在哪裏與他走散的,能簡單説説麼?”聽到羅月兒的告知,一羣人中的幾個侍衞和都頭立刻走到一起商量了起來。
“大家一起殺過去。”有人提議。
“可怎麼殺過去?那裏太混亂了,兩軍戰很難找到人。”又有説問。
一時間眾説紛紜,但卻沒有一個人能拿出一個可以服眾的方法來。羅月兒焦急地等了一會,握錘子的手舉了又舉,最終還是冒冒失失地了一句進去道:“我、我想我知道一個方法,可以找到他…”她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信王軍軍官侍衞們一靜,將目光投向了她。
信王趙榛一路走來,沿途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從四面八萬的逃了過來,遠處的喊殺聲響徹天際。
逃亡的人越來越多,最後竟匯聚成一條浩浩蕩蕩的人。龐大的人羣在信王趙榛眼中似乎構成了一副灰濛濛的如同清明上河圖一般的大宋逃難圖。這幅逃難圖中有老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有騾有馬,還有馬車。無數的百姓為了活命,為了不再被官兵或匪軍搶劫、殺害一個個全都拖家帶口,踟躕前行。
小孩握着大人的手,臉上兀自帶着好奇。女人依靠着自己的男人,蒼白的臉上充滿了緊張與害怕。浩浩蕩蕩的人卻沒有幾個人説話,只剩下龐大的隊伍緩慢朝着西面前進的腳步聲與車軲轆聲以及少量的馬蹄聲。
因為沒有維持秩序的人,人和人
很快撞在一起。而有些人混在人羣中就想要乘機渾水摸魚,緩緩前行的人羣中偶爾有爭執,後面的人大聲怒罵,一種莫名的恐慌開始在人羣之間傳遞開來。
這時信王趙榛提起了大中神龍槍,皺了皺眉,一隻手警覺地提着大中神龍槍隨時準備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