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翻鹹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另一個小孩説:“哥哥不能這樣,當時鬼差説陰司念我們兄弟情深,讓我們自己誰做人誰做狗,哥哥我願意為狗。”那個當哥哥的小男孩,一把把當弟弟的小男孩推到一邊,自己一下子鑽到狗肚子裏,另一個小男孩看了看,擦了擦眼睛,往我住的屋子裏走去。
那個婦女一邊哭着一邊講:“我當時清楚的看到那個小孩走到屋裏,這是我忽然覺得一陣劇痛,睜開眼睛一看,接生婆正抱着一個小孩渾身顫抖,一邊顫抖一邊説,謝謝老天爺,謝謝老天爺,差點就一屍兩命,可嚇死我了。”孩子的爹擁開門進來説:“大人孩子怎麼樣了”接生婆擦了擦汗説:“今天真是太險了,差一點就一屍兩命,幸虧老天爺保佑。放心吧,母子平安,是個帶把的。你這大老爺們進來幹啥,趕快出去,這個產房大老爺們不能隨便進的。”接生婆把我小孩爹擁出去時,我清楚的聽到我的兒子説:“我現在是人了嗎怎麼手和腳都小了。”這是接生婆沒有説話,直接把小孩倒過來,照着股上打了三下,我兒子哇哇大哭。我問接生婆聽沒有聽到小孩子説話接生婆説:“沒有什麼,你聽錯了。”從那以後我的兒子再也沒有説過話,一直到四歲才開口,那條狗也長成了一條大黑狗,我一直把黑虎也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我兒子四歲時掉到水裏,就是黑虎救上來。
那個婦女説完這話,大家才恍然大悟,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大家不竟對這條大黑狗產生了敬畏之心。後來這家人果然用棺材把這條大黑狗葬了,就葬在後山,那個墳子現在還有,大家都叫它黑狗墳。
這事後來就是葬黑狗的事,我就不説了,由於跑了屍妖,我心裏非常着急,但那個屍妖可不是我想追就能追的上的,我們垂頭喪氣的往學校裏走,到了墓室裏,想把棺材收拾一下,忽然發現墓室裏睡着一個人,渾身搐,嘴裏淌着白沫,我們一看有人躺在地上,就趕緊過去,一看原來是剛才講故事的那個中年漢子,我一看這像羊羔瘋的症狀,於是就連忙跑過去一邊掐人中
,一邊用玉蜀黍秸把嘴撐起來,好不讓他咬到舌頭。好一會兒那個人才醒,那個人一醒就大喊:“鬼、鬼、有鬼。”一邊説一邊躲着我們這羣人,我知道這個人是驚嚇過度,就連忙安
他,説了老半天,那個中年漢子終於不那麼害怕了,就開始講自己遇到的事,原來這個人的腿腳不太好,大家都去追屍妖去了,他沒有跟上去。
這個人在等大夥的時候百般無聊,就到了墓室裏去看個究竟,墓室是用青磚砌成,和我們蓋房子的磚不一樣,那個棺材好像是好木頭,雖然表面的紅漆和壁畫,但裏面的木頭放着黑黝黝的油光,這個棺材肯定是陰沉木的,棺材裏的水好像和別的水不一樣,上面的一層是清可見底的水,但在下面的一層銀光閃閃的,可不像是水,好像很沉重的樣子。
而在棺材頭頂的方向開着三朵血紅的蓮花,這三朵蓮花沒有一開始那樣嬌豔了,好像有點謝了,我正看着,忽然覺得不對勁,到後面有點陰風陣陣的,好像有個人朝着我跑過來,頭髮一下子立了起來。
我心裏奇怪這個覺,就趕緊回過頭看看,這一看直接把我嚇了個半死,只見一個披頭散髮的女鬼的站在我身後看,瞪着血紅的眼珠子,臉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黑疤,張着滿是鮮血的大嘴,我當時就嚇暈了,後來你們就來了。
這個人正説着,忽然有人大叫:“看,棺材蓋蓋上了,我明明記得棺材蓋放在地上的。”我只顧着救人了,沒有注意棺材蓋,這時我才注意到,我一看棺材蓋半掩着,頭部的一點沒有蓋住,我透過縫隙一看,只見那個屍妖像睡着了一樣躺在裏面,我這次清楚的看到屍妖的臉,已經沒有了先前的那種美豔絕倫的覺了,臉上的黑疤猙獰而可怕,頭頂的那三朵蓮花敗了,變成裏面炭黑
。
我一看這種情況知道這個屍妖肯定是受了內傷,需要趕緊的處理了,不然以後肯定遺禍無窮,於是讓大家幫忙把棺材板把棺材蓋蓋上,貼上我的殭屍符,讓人找來木匠用的墨斗,用墨斗打上一道道的漁網線。
我問張大爺説:“大爺為什麼要用墨斗為什麼要打上漁網線”張大爺説:“殭屍我也講過,有兩本清代的小説就是説這些的,據子不語及閲微草堂筆記所記載,殭屍還有三個別名:移屍、走影,及走屍。閲微草堂筆記把屍體成為殭屍或稱屍變的原因分成兩項:新屍突變及葬久不腐。”坊間傳道家和當時的
教有太陰煉形之法,屍體葬數百年,期滿便會復生。另幾種大體如下,新死的屍體被
物
氣附身。屍體
收了陽氣,借人生氣而屍變。人死之際,魂一散而魄滯。
據袁枚子不語:“人之魂善而魄惡,人之魂靈而魄愚”三魂七魄主宰人身,當魂離開人體,便會淪為惡鬼殭屍。
墨斗木工用它來劃線用的,代替尺子。只要墨斗一拿,黑線一彈上,不是斧子砍就是鋸割。和陰間的刑罰差不多,所以就成為各路鬼怪最為懼怕的物品。只要在棺材上打上橫豎線,沒有人在外面開棺的話,這些鬼怪屍妖之類的絕對出不來。
我們把棺材用墨斗打上漁網文之後,就找了很多人把棺材抬到後山的一個避陰之處埋上了。我本來以為這件事完了,可沒想到二十年後,又是一場大禍。
我説:“大爺按説這個屍妖已經被你們住了,那你怎麼説事情沒有完”張大爺説:“該到如此,該到如此,今年
天來了兩個彈棉花的外鄉人,到了這莊上就到處打聽,有沒有關於古墓這一類的故事,有多嘴的人就給他們講了誥命夫人的事,其實咱們這一片的都知道,那個誥命夫人的棺材碰不得。”第二天一大早就聽見有人在大街上狼嚎一般的叫,大家一聽很奇怪,這個人的嗓子都轉腔了,聲音嘶啞而難聽,大夥都起來了,一看大街上蓬頭垢面的,臉上滿是驚慌,大夥一到跟前,那個傢伙連説:“夫人饒命,夫人饒命。”大家都
到很奇怪,這都九十年代了,大家的稱呼無非就是大娘、嬸子、三姑姥姥,二舅媽啥的,那還有人叫夫人一類的。那天正好我去賣炭經過那裏,一看這傢伙目光慌亂,眼中無神,已經被嚇掉了魂,我趕緊把那個人的魂叫回來,這個人嚇得太重了,叫回來魂,還是驚魂未定,就斷斷續續的講起了昨天晚上的經歷。
一問讓人大吃一驚,原來這兩個人可不是真正彈棉花的,是兩個翻鹹魚粽子的。
我問張大爺:“大爺什麼是翻鹹魚粽子的”張大爺説:“在圈內,不只盜墓行為本身説黑話,其他相關的也都有相應的隱語,譬如對屍體的稱呼就形形
,其中有一種鹹魚的説法,在古代盜墓圈內很免費。”盜墓者嘴裏的“鹹魚”是指盜墓時遇到的未腐屍身。自古到今,人們為了魚能長時間地食用,常會將魚用鹽醃漬一下,以保證不腐壞。盜墓者為何會將屍體説成“鹹魚”可能與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屍體防腐風俗有關。
在歷史上,還真有運用“醃鹹魚原理”處理屍體的現象。在公元十世紀,遼國人死後不論多遠都要運回家鄉安葬。遼國在東北地區,主要是契丹人,以放牧、打獵、捕魚為生,喜歡醃製鹹魚鹹。為讓屍體不腐壞,他們從醃漬中得到啓發,在處理屍體時也如此這般:先剖開肚皮,去除內臟,瀝去水分,然後使用加了香料的大鹽醃透,製成“鹹屍”此即宋人文惟簡虜廷事實一書中所記載的:“其富貴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腸胃滌之,實以香藥鹽礬,五采縫之,又以尖葦筒刺於皮膚,瀝其膏血且盡”與“鹹魚”一樣有名的黑話,是“
粽子”粽子包紮裹緊的做法,與人們處理屍體十分相似。人死了,最差也要穿上送老衣,包裹好,有時還用麻繩捆紮,與包粽子相仿。這麼一説,將屍體説成
粽子,盜墓説成翻
粽,這些都是我當年跑江湖時候學的黑話,等哪天有時間我教教你,這盜墓可是有很多規矩。
我點了點頭,張大爺繼續説:“那兩個傢伙一聽有一個誥命夫人的棺材,裏面人身不腐,裏面的陪葬品都沒有動,就起了盜墓的賊心,這兩個傢伙是專門吃這行飯的,帶着黑驢蹄子,黑狗血,糯米,桃木劍,道符一些道家法器,覺着自己可以對付一般的殭屍,於是就把村民們説的屍妖沒有當回事,兩個人白天來到埋屍妖的地方一看,那個地方寸草不生,一看就知道里面有殭屍,白天踩好了點,到了晚上兩個人就開始翻鹹魚,開始他們並不知道一場塌天大禍就在頭頂上。”老狐狸這些天對小説失望了,咬着牙寫的,有不好地方大家多原諒,老狐狸不想太監,唉,三千個字我從十點寫到四點。對不起大家了。
張大爺一邊着煙,一邊講着那個故事:“這兩個人一個叫一個叫狗熊,一個叫狗拉。”我説:“大爺他們叫名字的真難聽。”張大爺説:“是呀,幹翻鹹魚這一行的,是辱沒祖宗遺禍下一輩子,斷子絕孫的勾當,他們一般都是用外號,在墳墓裏更不能叫出自己的真名,這樣是為了不讓墳主人知道人的名字,墳墓裏的主人知道了名字會報復的,盜墓的最主要動機是獲取隨葬寶物,向死人借錢花對這些被盜出的東西,圈內同樣有説法。由於盜墓者與文物販子接觸較多,許多隱語和古玩行的行話相通。如將金子説成地鼠、銀子説成地龍、銅錢説成地蛇,這裏面的規矩太多,一時半會也給你講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