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南方武林盟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蘇南商報和浙商報,非常有默契的,在同一天,都用了整整一個版面,對兩家地產公司‘合’進行了詳盡報道。
不錯,兩份報紙,用得都是‘合’二字。
其實這個詞並不準確,不過看上去更抓眼球。澤業和綠國的關係,不但不是合,甚至連合作都不太恰當,更類似互補。
但互補,在某種程度上,比合作關係更加親密。
就像把兩隻齒輪,嚴絲合縫合在一起。
蘇南商報着重介紹了綠國集團的組成、發家史、背景實力,而浙商報,也把趙澤君和所謂的澤字系的老底翻了個一乾二淨。
澤業擅長商業地產,綠國則是住宅地產大户,兩家彼此換地,意味着雙方依舊會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狂飆猛進;而雙方在各自的省市,都有很強大的影響力,換地這一舉動,即是經濟利益的換,也是向所有人宣告兩家聯手,將浙省和蘇南省,視為兩家的
臠。
浙商報發表了一片專家評論。
綠國是老牌大集團,擁有雄厚的底藴和實力,澤業則是發展速度驚人的新鋭,擁有蓬的朝氣、最優秀的理念,甚至年輕一代中,可謂最優秀的企業家領導人,同時一手地產實業、一手互聯網。
趙澤君和喬衞軍的聯手,意味着新老兩代優秀企業家在觀念、意識上找到了共通之處,一旦能夠取長補短,所爆發出的效果是驚人的,絕不僅僅是兩個公司的資源的聯合。
同樣,這兩個各自省知名的企業家合作,會不會帶動兩個省的逐漸融合,大規模全方位的合作?
浙省、蘇南省,地理位置毗鄰,都處在南方的核心地帶,對周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而省況卻有很大差異。
在南方諸省,浙省的經濟、科技發展速度一,像一艘高速前進的現代化快艇,而蘇南省則是老牌的內地省份,雖然發展速度慢,但底藴雄厚,潛力巨大,像一艘碩大的遊輪;如果也能像澤業、綠國一樣,互通有無,取長補短,那這兩個省,也能在經濟上爆發出巨大的合力。
澤業和綠國,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從兩家地產企業起步,摸索着兩個省未來合作的道路。
説到這裏,文章的風格陡然一變,提出了比較驚人的觀點。
站得更高一些,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在未來,綠國和澤業有沒有可能,以二省為中心,輻周邊南方各省,在整個南方地帶,形成巨大的影響力?
文章的結束,用了一段目前看來很聳人聽聞的話語:“綠澤合,或許是一場‘武林盛宴’的開端。如果一切像我們想象中那麼順利的話,依託兩個省的強大資源,未來十年之內,中國南方的商業界,很可能出現一位真正‘武林盟主’,就我個人的觀點看來,這位武林盟主也許就是澤字系的掌門人趙澤君,因為這個年輕的企業家,在創業的早期,就
準的預見了未來中國最熱門的兩個行業,房地產和互聯網,並且將二者牢牢的抓在手中。”這篇評論員文章發表在浙商報,隨後立刻被蘇商報轉載,刊登在頭版。
澤字系,那可是蘇南省的驕傲,誇獎貼金的話,自然照單全收。
但是大多數業內人士,對於評論員的最後一段帶着濃厚渲染彩的話,倒是沒太放在心上。
預測嘛,怎麼預測都行,十年後,十年後什麼情況誰知道,天才年年有,也年年死,走到最後的才算贏。
再專業的媒體,也免不了寫點聳人聽聞的東西,引眼球。
但評論的絕大多數內容,還是值得深思的。…建武市。
白市長每天都有讀報的習慣,由於上任後重視商業發展,商報更是每天必看。
讀報的這個習慣,還是從老領導那學來的,報紙裏那些看似公式化的措辭文字裏,卻可以看出真相,包含着民心和民意。
讀完連續幾天的報道之後,白市長專門去了一趟省委。
“你也看了這幾天的商報?”老領導笑了:“就猜到你要來找我,有什麼想法?”
“啓發很深。”白市長頓了頓“我第一反應,就是我們兩個省的人力資源可以進行優化整合,但緊跟着,又想了很多,能合作的,絕不止一方面。”
“這就對了,格局和眼光,要放開放大。”老領導點頭微笑:“比如説,你想要治理一條小河溝,僅僅從這小河溝下手,僱人清理淤泥,修建護欄,灌入新水,哪怕累死了,充其量也就是將這條小河溝治理的不好不壞。但如果你把周邊大河、大江的水引進來呢?那麼本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輕鬆的沖刷這條小河溝,讓它水源不斷,灌溉兩岸,不光治理了小河溝,還富饒了周邊。”
“我明白了,越是做小事,治理小地方,就越要把眼光放高,從大局着眼,用大勢來推動小處,事半功倍。”白市長點點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老領導站起身,揹着手望着牆上的一副字,語重心長的説:“白河啊,我們執政,有時候完全可以向企業家學習一些思路和辦法。尤其是本省的企業家,我相信,沒有人比他們更希望蘇南省發展壯大起來,也沒有人比他們更瞭解蘇南省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