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藏經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比賽結束,本次三年會武,擁有進入藏經閣參閲劍典的兩位人選是天字輩的天賢和道字輩的李凌。”頓時場下一聲歡呼。在李凌和天賢上台和其他觀眾致謝後,便被一位冷板的老道引領着,向着一個神秘的沒有去過的後山而去。
一路上,山路崎嶇,而且,霧頗多,一不小心便會
失方向。
“這位老前輩,你是要帶我們去看劍典麼?”李凌問道。
“恩。三年一度的會武,獲勝者都可以去後山的藏經閣參閲歷代祖師留下的自創劍招。”老道道“李凌師叔,你那柄劍真是威力無窮,到底是柄什麼劍?”天賢一路走,便一路好奇的問道。
就連那個冷板的老道,都來了一絲的興趣。
“這柄劍,叫做龍淵,是歷史上有名的寶劍。”李凌對天賢影響不錯,所以,就不向他隱瞞了,而老道更是冷板,是藏經閣的守護者,更沒必要隱瞞。
“龍淵,龍淵真的存在?”天賢頗為不信。
那老道也是驚愕了一下。
“不信也沒辦法,因為,龍淵就真實的在我的手裏。”李凌嘿嘿一笑道。
“龍淵。”老道虛眯雙眸,若有所思起來。
“老前輩,你知道這柄龍淵的來歷?”李凌看向老道臉上的一絲詭道。
老道搖搖頭道:“我不太清楚,但是,我曾經在記得,藏經閣中有一本寫的是關於歷史的書,我們太虛觀在戰國時期出過一個絕世高手,曾經用過龍淵,不過,因為,這個絕世高手,後來入了魔道,所以,被逐出師門,至今下落不明。”李凌緩緩點頭,心中卻想起了那個棺材之中的劍魔真尊,他不會就是當年太虛觀遺棄的那個劍魔前輩吧。
“我們太虛觀的歷史,竟然這麼悠遠。”李凌驚歎一聲道。
“我們太虛觀的歷史,要追溯到炎黃兩帝之前一千年。”老道道。
“開玩笑的吧。”李凌驚訝的道。
“信不信由你。”老道沒好氣的道。
李凌尷尬一笑,跟在老道身後,不再説話,很快,便行到了一處僻靜處,是一個半山之上,建了一個閣樓,一共三層,在進入到了院子裏,李凌被閣樓的花香所
惑。
在冬季裏,竟然還有花開,李凌好奇的看向那花,原來是梅花。
在院子裏,有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女,穿着古代人才穿的紗衣,竟然在打掃着庭院。
李凌不驚歎,這都二十一世紀了,怎麼還有人穿這種衣服,難道這裏真的是世外桃源。
“鹿爺爺,你回來拉,今年的會武人選選定了?”少女的聲音很脆很好聽,就像是黃鶯一樣。
天賢反正是看呆了,覺得少女很嬌俏美麗,三魂丟了七魄。
李凌倒是覺得沒什麼,畢竟,在燕京時,蕭家兩大小姐,都不比眼前的少女姿差,只不過,唯一令李凌驚豔的還是清漪那個聖女。
“爺爺,他們就是今年會武的勝利者嗎?”少女很愛笑。
“是的,小琴。”老道見到了這個少女,才難免的出了絲微笑。
“你們好,我叫謝琴,你們叫我小琴就行了。”謝琴眉開眼笑的道。
天賢臉紅,不好意思的道:“小琴姑娘好。我叫天賢。”
“小琴好。我叫李凌。”然後,李凌便轉頭觀察這個藏經閣。
“李凌,為什麼不是按照道觀的天、道輩分來的名字呢?”
“哦,我是俗家弟子。”李凌怎麼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師傅不給自己起個道號。
“俗家弟子?”謝琴覺到好笑,但是為了禮貌,但還是沒笑。
“這裏就是藏經閣了,你們有七天的時間,在這裏參閲劍典,七天後,便必須離開這裏,知道了嗎?”老道又板起了老臉。
“好的。”
“沒問題。”兩人便在謝琴的帶領下進入了藏經閣。
一進入藏經閣謝琴便止不住的説話,似乎是在這裏很久沒有人陪她聊天似的。
“這裏是一樓,一樓一共藏書一千五百本,每本書都是記載的人物誌和道觀史,算是資料庫,所以,第一層,你們有興趣瞭解咱們太虛觀的歷史和人物的話,可以翻閲看看。”謝琴開朗的介紹着。
“小琴姑娘,這裏的人物誌都是誰撰寫的。”天賢似乎對謝琴特別的喜歡,老是喜歡問些問題,去和她説話。
“一般都是由藏經閣的人來寫。”謝琴微微一笑。
“藏經閣的人,都是一脈相承的嗎?”
“是的,一直都是我們謝家守護着藏經閣。爺爺便是藏經閣的守護者,下一代的話,那就是我了。”
“奇怪了,為什麼不是你的父親呢?”
“我的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了,再也沒有回來過。”謝琴本來還算開朗,此刻,便有點傷心起來。
“對不起,讓你想起傷心事了。”天賢忙道歉道。
“沒事,都是舊事了。”謝琴很快便恢復了笑容。
“從這個樓梯上去,便是二樓。”謝琴帶領着李凌和天賢繼續向上走。
樓梯是木梯,木梯之上十分乾淨,顯然是謝琴經常打掃的關係。
“二樓收藏的都是內功心法,是歷代觀主,自創的內功心法,都很具有參考價值,你也可以看看。”謝琴嘻嘻一笑。
“看來這裏真的是我們太虛觀最寶貝的地方。”天賢笑道。
“恩,歷代觀主的心血,都在這裏。”李凌看了一眼這些書架之上的內功心法,其中有些內功心法,確實還算妙,但是也一般,畢竟,李凌所修習的乃是玉虛歸氣這種鼻祖創世之學,比之這些觀主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
“最最重要的是三樓拉。”謝琴帶着兩人穿過了二樓的書架,向着三樓而去。
“三樓才是所有的劍法秘籍,其中劍典也在其中,不過,劍典乃是我們太虛觀最高深的劍術,所以,一般只有會武勝的人才有資格參閲,而且,只有七天的時間,能領悟多少,全看參閲者的悟。”謝琴帶着兩人來到一個放在正zhōngyāng的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個黑
的匣子,謝琴來到匣子前,打開了那黑匣子,匣子中,赫然放着一本金絲邊的書籍,上書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