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卷之一上辯才學分科教藝定人質驅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卷之一上辯才學分科教藝定人質驅鼠傳書話説河南省在京都西南千五百四十里,開封郡為省會。東西距千二百二十里,南北距千二百九十里。東界江南場山,西界陝西潼關,南界湖北黃安,北界直隸成安,東南界江南穎州,西南湖北襄陽,東北山東曹縣,西北山西遼州。九府十州九十九縣,士民輻輳,商賈繹絡,太平景象,舉一可知其他。

且説河南府地面,東有汜水,西連陝州,南並南陽,北通孟縣,背河沂左伊右瀍,居天下之中。離省城三百八十里,領管十縣,其地所出,有數種佳品,曰:點錫,綿綢,牡丹,瓷器,酸棗,羌桃,大戟,麝臍,花綾,旋覆花。

郡城東南隅即嵩山之麓。縣屬登封,在古七國時,乃周之陽城,有一處地面名曰鬼谷。以其山深樹密,幽不可測,似非人之所居,故云鬼谷。內中有一隱者,自號道鬼谷子。相傳姓王名栩,乃是晉平公時人,初時在雲夢山與宋人墨翟一同採藥修道。那墨翟不喜娶子成家立業,發誓立願雲遊天下專一濟人。利物拔其苦厄,救其危難。此乃修身養的大題目,不比那凡人在着名利中鑽轉。

那王栩與墨翟分別之後,也不居雲夢山中,就隨意遊玩,尋山問水。一來到這鬼谷山上,見有此天造地設的去處,便潛住其中,人但稱他為鬼谷先生。不想那鬼谷子才學淵深,通天徹地,兼及幾家學問,人不能較量。你道他那幾家學問?

,數學,星象緯,在其掌中,古往察來,言無不驗;二,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在陣行兵,鬼神莫測;三,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出世學,修真養,服食引導,祛病延年,衝舉可俟。

這先生既知仙家衝舉之術,為何屈身世間,不去獨自料理自家?只為要度幾個聰明弟子,同歸仙境。所以,他借這個鬼谷棲身。初時偶然入市,為人占卜,所言吉凶,休咎應驅如神。漸漸有人慕學其術。先生只看來學者資,近着那一家學問,便以其事授之,一來成就些人才,為七國之用。二來就訪求仙骨,共理出世之事。他住在這谷中,也不計年數。弟子來就學者,不知多少。先生來者不拒,去者不迫。就中單説同時四個有名的弟子,你道是誰人?卻就是那:孫臏,龐涓,蘇秦,張儀。

那孫臏,乃齊國人,孫武之孫。張儀、龐涓俱魏國人。惟蘇秦近居洛陽。臏與涓結為兄弟,同學兵法;秦與儀,結為兄弟,同學遊説。各為一家之學。

那龐涓學兵法,三年有餘,自以為能。忽一,為汲水故,偶然行至山下,聽見路人傳説,魏國厚幣招賢,訪求將相。龐涓心動,汲了水來放下,辭先生下山,往魏國應聘,又恐先生不肯放去,心下躊躇,言不言。先生見貌等情,早知其意,笑謂龐涓道:“你時運已至,何不下山,求取富貴。”龐涓聞了先生之言,正中其懷。向前跪而請道:“弟子正有此意,未審此去可得意否?”先生道:“你去摘取山花一枝,我為你佔之。”龐涓領命下山,尋取山花。此時正是六月炎天,百花開過,沒有山花。龐涓左盤右轉,尋毅多時,止覓得草花一莖,連拔起,待呈與先生。忽又想道,此花質弱身微,不為大器,便棄擲於地。又往他處,尋覓了一回,可怪絕無他花。只得轉身將先前所取草花,藏於袖內,回覆先生道:“山中沒有花枝。”先生道:“既沒有花,你袖中所藏何物?”涓不能隱諱,只得取出呈上。其花離土方久,又經已半萎矣。先生道:“你知此花之名乎?乃馬兒鈴也。一開十二朵,為汝榮盛之年數,採於鬼谷,見而萎,鬼傍加委,汝之出身必於魏國。”龐涓暗暗稱奇。先生又道:“但你不合見欺,他必以欺人之事還被人欺,不可不戒。我有八字,你牢記在心:遇羊而榮,遇馬而瘁。”龐涓再拜道:“吾師大教,敢不書紳。”臨行之,孫臏送他下山。龐涓道:“某與兄有八拜之,誓同富貴。此行若有進身之階,必當舉薦吾兄,同立功業。”孫臏道:“吾弟此言,果真實否?”龐涓立誓道:“弟若謬言,當死於萬箭之下!”孫臏道:“多謝厚情,何須如此重誓!”兩下淚而別。

孫臏還山,先生見他淚容,問道:“你惜龐涓之去麼?”孫臏道:“同學之情,何能不惜?”先生道:“你道龐生之才堪為大將否?”臏答道:“承師教學已久,何為不可?”先生搖首道:“全未,全未!”臏大驚,請問其故,先生不言。到了次,向眾弟子道:“我夜間惡聞鼠聲,汝等輪值宿,為吾驅鼠。”眾弟子如命。其夜輪着孫臏值宿,先生向枕下取出一卷文書,告臏道:“此書乃汝祖《孫武子兵法》十三篇,向因汝祖獻於吳王闔閭。闔閭用其族,大破楚師。後闔閭惜此書,不廣傳於人,乃置以鐵櫃,藏於姑蘇台屋楹之內。自越王勾踐用范蠡、文種計,選進西施、鄭旦二美女,以吳王之心;又饋大木以成其策台娛樂,勞苦百姓以逸待疲,遂滅吳倡霸。又將姑蘇台焚燬,故此書不傳。因吾向與汝祖有,求得其書,親為註解,行兵秘密盡在其中。未嘗輕授一人,今見子心術忠厚,特以付子。”孫臏歡然道:“弟子少失父母,遭國家多故,宗族離散,雖知祖父有此書,實未傳領。吾師既有註解,何不併傳之龐涓而獨授於臏也?”先生笑道:“得此書者,善用之為天下利,不善用之為天下害。涓非佳士,豈可輕付哉?”於是孫臏接書,攜歸自己卧室,受先生命,不敢私與眾弟子觀看。閉户獨自拂幾焚香,將書卷攤置案上,逐篇依次細讀。那十三篇:一,始計篇。二,作戰篇。

,謀攻篇。四,軍形篇。

,兵勢篇。六,虛實篇。

,軍爭篇。八,九變篇。

,行軍篇。十,地形篇。

十一,就地篇。十二,火攻篇。

十三,用間篇。

這兵書篇法,真通天徹地之才,神出鬼沒之機,加之註釋詳,心無阻滯留難,孫臏得之,如獲珍寶,晝夜研誦。三之後,先生遽向孫臏索取原書。臏出諸袖中,雙手繳還先生。先生逐篇盤問,臏對答如,一字不遺。先生喜悦道:“子用心如此,汝祖為不死矣。”再説龐涓別了孫臏,一逕來至魏國,以兵法幹相國王錯。錯薦於惠王,龐涓入朝之時,正值庖人進蒸羊於惠王之前。惠王方舉筋,涓私喜道:“吾師言遇羊而榮,斯不廖矣。”惠王見龐涓一表人物,放箸而起,而禮之。龐涓再拜,惠王扶住。問其所學,涓對道:“臣學於鬼谷先生之門,用兵之道,頗得其。因指畫敷陳,傾到中,惟恐不盡。”惠王又問道:“吾國東有齊,西有秦,南有楚,北有韓、趙、燕,皆勢均力敵。而趙人奪吾中山,此仇未報,先生何以策之?”龐涓道:“大王不用微臣則已,如用微臣為將,管教戰必勝,攻必取。可以兼併天下,何憂六國哉!”惠王道:“先生大言,得無難踐乎?”涓答道:“臣自揣所長,實可六國於掌中,若委任不效,甘當伏罪。”惠王大悦,遂拜龐涓為元帥,兼軍師之職。涓子龐英,侄龐葱、龐茅,俱為列將。涓隨練兵訓武。先侵衞、宋諸小國,屢屢得勝。宋、魯、衞、鄭諸君相約聯翩來朝,適齊兵侵境,涓復御卻之,遂自以為不世之功,不勝誇詡。

時墨翟遨遊名山,偶過鬼谷採友,一見孫臏,與之談論,深相契合。遂謂臏道:“子學業已成,何不出就功名,而久淹山澤耶?”孫臏答道:“吾有同學龐涓,出仕於魏國,相約得志之必為援引。吾是以待之!”墨翟道:“今龐涓見為魏將,吾為子入魏以察涓意。”墨翟辭去,逞至魏國。聞龐涓自恃其能,大言不慚,知其無援引孫臏之意。乃以野服求見魏惠王。惠王素聞墨翟之名,降階入,叩以兵法。墨翟指説大略,惠王大喜,留任官職。墨翟固辭道:“臣山野之,不習衣冠。所知有孫武子之孫名臏者,真大將之才,臣萬分不及,見今隱於鬼谷,大王何不召之?”惠王道:“孫臏學於鬼谷,乃是龐涓同門,卿謂二人所學孰勝?”墨翟道:“臏與涓雖則同學,然臏獨得乃祖秘傳。雖天下無其對手,況龐涓乎!”墨翟辭往他方。惠王即召龐涓問道:“聞卿之同學有孫臏者,獨得孫武子秘傳。其才天下無比,將軍何不為寡人召之?”龐涓答道:“臣非不知孫臏之才,但臏是齊人,宗族皆在於齊。今若仕魏,必先齊而後魏,臣是以不敢進言。”惠王道:“士為知己者死,豈必待本國之人而後可用乎?”龐涓答道:“夫王既召孫臏,臣即當作書去致。”龐涓口雖應語,心下躊躇,魏國兵權,只在吾一人之手。若孫臏到來,必然奪寵。既魏王有命,不敢不依,且待來時,生計害他,阻其進用之路,卻不是好?遂面修書一封,呈上惠王。惠王用駟馬高車、黃金、白璧,遣人帶了龐涓之書,一逕望鬼谷來聘取孫臏。臏拆書來看,略曰:涓託兄之庇,一見魏王即蒙重用。臨岐援引之言,銘心不忘。今特薦於魏王,來即驅馳赴召,共圖功業。

孫臏將書呈與鬼谷先生。先生知龐涓已得時大用,今番有書取用孫臏,竟無一字問候其師,此乃刻薄忘本之人,不足計較。但龐涓生驕妒,孫臏若去,豈能兩立?待不容他去,又見魏王使命鄭重,孫臏已自行匆匆不好阻當。亦使臏取山花一枝,卜其休咎。此時九月天氣,臏見先生几案之上,瓶中供有黃菊一枝,遂拔以呈現上,即時復歸瓶中。先生乃斷道:“此花現被殘折,不為完好,但耐歲寒,經霜不落。雖有殘害,不為大凶,且喜供養瓶中,為人愛重。瓶乃範金而成,鐘鼎之屬,終當威行霜雪,名勤鼎鍾矣。但此花再經提拔,恐一時未能得意,仍舊歸瓶,汝之功名,終在故土。吾為汝增改其名,可圖進取。”遂將孫臏賓字左邊加了一月為臏,臏即書臏,乃別刑之名。今鬼谷子改孫賓為孫臏,明明知後有別足之事。但天機不肯漏耳!豈非異人哉?髯翁有詩云:山花入手知休咎,試比蓍龜倍有靈。

卻笑當今賣卜者,空將鬼谷書佔形。

這鬼谷子見孫臏臨行,又授以錦囊一枚。分付必遇至急之地,方可開看。孫臏受領拜辭先生,隨魏王使者下山,登車而去。蘇秦、張儀時在傍,俱有欣羨之。相與計議來稟,亦辭歸,求取功名。先生道:“天下最難得者,聰明之士。以汝二人之質,若肯灰心學道,可致神仙。何苦要碌碌塵埃,甘為浮名虛利所驅逐也?”秦儀同聲回答道:“夫良材不終朽於巖下,良劍不終秘於匣中。月如,光陰不再。某等受先生之教,亦乘時建功,圖個昭揚後世耳。”不知這先生肯放二人下山否?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