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章風起雲湧第六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弘看到了閻柔。火紅的戰馬,火紅的大氅,威風凜凜的火燒雲。

他驚呼一聲,快步走上去,大聲叫道:“子玉兄…”閻柔飛身下馬,緊跑幾步,用力抓住李弘的大手,連連搖晃道:“子民,你要是再不來,我們就要東渡聖水了。”李弘笑起來:“涿城還在我們手上,涿郡也還沒有丟失,子玉兄還有再戰之力,何來東渡聖水之説?”

“張牛角厲害,黃巾軍的確不可小覷。他們有十萬人馬已經陸續渡過巨馬水,後續五萬人馬正在趕來。和他們相比,我們的實力太薄弱了,本無力反擊。”閻柔有些氣餒地説道。

李弘拍拍他的肩膀,安道:“總會有辦法的。去年,廣陽黃巾起事,攻佔薊城,殺刺史,殺太守,聲勢駭人。你們在劉大人的指揮下,不也是戰勝了他們,消滅了黃巾軍嗎?”閻柔搖搖頭,苦笑道:“去年廣陽的黃巾沒有這麼多人,平民百姓居多,打起來容易多了。現在這支大軍,實力和人數都不可與去年同而語。”兩人正説着話,鮮于輔匆匆走過來。和上次兩人在廣寧見面相比,他消瘦多了。

“你要注意身體。”李弘關心地説道“一兩個月不見,你瘦多了。”鮮于輔憂心忡忡,有氣無力地揮揮手。

“戰局發展太快,我們連戰連敗,哪有心思睡覺。聽説你來了,我和子玉連夜趕來,就是想問問你可有什麼退敵之策?”李弘拉住鮮于輔的手,笑着説道:“你先好好休息一下吧,養足了神,我們再商議。”

“走,走,進帳,進帳。你的傷完全好了嗎?”閻柔問道。

“好了,多了幾塊疤而已。”三人親熱地走在一起,年長一點的鮮于輔被二人夾在中間。看到李弘,鮮于輔的心情突然好了起來,極度的疲勞好象也減輕了不少。

“要是一直跟着你就好了。”閻柔遺憾地説道“你到了上谷,打了許多戰,場場彩,酣暢淋漓。我留在漁陽,只撈了幾場小戰打,一點意思都沒有。”李弘不好意思地笑笑。當時漁陽太守何宜堅持要求閻柔留下守漁陽城,閻柔礙於情面,不好推辭,結果錯過了和李弘一起北上殺敵的機會。他一直耿耿於懷,至今都頗有怨言。

李弘看到跟在後面的顏良,立即想起來沒有給他介紹。

“來來,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時我的新侍衞督曹,他叫顏良顏子善,是中山國郡府的門下賊曹,今天才到我這裏。”鮮于輔和閻柔停下來朝顏良望去,臉上都顯出詫異之

顏良沒有想到李弘會突然停下來,專門給他介紹兩位大人,心裏一暖。被自己的上司人看重總是一件很令人動的事。

“下官拜見兩位大人。”閻柔在郡府裏是兵曹掾史,比負責侍衞工作的門下賊曹要大,但差距不大。

他趕忙還禮道:“不敢當,不敢當。現在我們都在校尉大人帳下效力,都是同僚,不必太過客氣。”鮮于輔上下仔細打量了顏良一眼,還了個禮,笑着對李弘説道:“國相大人在嗎?”李弘點點頭“在大帳內。剛才我們還在河邊閒聊。”

“他好大方,這等好手都放到你的帳下。你知道顏子善外號叫什麼嗎?”李弘搖搖頭,望着顏良奇怪地問道:“子善很有名嗎?”閻柔大笑起來。

“顏子善外號叫虎頭,善使一把虎頭大刀。十八歲的時候,他想混碗飯吃,就馱着這把大刀殺遍河北。結果因為太猖狂,手下沒有十合之人,反而得罪了河北許多高手,最後無人要他,落得個狼狽而回。”顏良面微紅,站在一邊神情尷尬。

李弘好奇起來,趕忙問道:“後來呢?”鮮于輔接着説道:“後來他回到常山國老家,幫助當地縣裏剿匪,曾經一個人,一把刀,斬殺一百多名山賊。縣令嫌棄他殺氣太重,拒絕把他留在縣衙,派他做了個小小的亭長。但顏虎頭卻從此名聲大噪。”

“虎頭老弟什麼時候跟了國相大人?”鮮于輔轉而問顏良道。

顏良恭敬地回了一禮道:“去年老家鬧黃巾,待不下去,我帶着父母親逃到涿郡。今年天看看情況尚可,就準備返回老家。路過奴盧城時,看到中山國募兵,隨即就去應徵。後來我被國相大人看中,調到府中做了個門下賊曹。”

“原來你這麼有名。”李弘讚歎道。

顏良神更加尷尬,十分不好意思。

鮮于輔和閻柔見過張純,幾個人坐在大帳內,商議軍情。

李弘的意見很明確,目前和黃巾軍的實力差距太遠,正面對陣,毫無勝算。參照去年皇甫嵩,朱儁,盧植幾位大帥剿滅黃巾的辦法,無非就是先相持,然後以奇計勝之,待部隊達到一定數量之後,再伺機與其決戰。但是現在連相持都做不到,部隊只能一味退卻,這個戰就很難打了。

鮮于輔頓時灰心喪氣。他沮喪地問道:“一點轉機都沒有?”李弘緊皺眉頭,苦笑道:“的確沒有。即使有轉機,這個轉機也要我們自己去創造。要創造這個轉機,就要部隊。沒有部隊,説什麼都是枉然。”張純嘆了一口氣,緩緩説道:“我們現在沒有部隊了。就是臨時招都招不到?”

“為什麼?”

“黃巾軍每佔領一個地方,都向當地百姓開倉放糧,他們很得民心。現在各地百姓都在盼着黃巾軍打到自己的家門口,這樣就可以燒官府,殺惡霸,搶有錢人,有糧食吃有衣服穿。如今老百姓都站在黃巾軍一邊,幫助他們,給他們傳送消息。現在還有幾個人願意當兵去打他們?除了那些門閥富豪們自己的私人部隊。”李弘一聽頭都大了。

“大人的意思,是説涿郡的地面上已經沒有百姓願意幫助我們了,是嗎?”張純面無表情。李弘轉目去看鮮于輔和閻柔。兩個人神凝重,同時點頭。

“不管怎麼説,我們必須遲滯敵人的進攻速度。如果能在涿郡把他們拖到下雪,也許情況就會出現轉機。”張純沉良久,慢慢説道。

大帳內幾個人沉默無聲。

“如果上谷郡的鮮于銀部三千人及時趕到,聖水河以西我們尚有兩萬五千人的部隊,這其中有一半都是騎兵。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有效打擊敵人的補給線,實施小範圍的突襲活動,以達到我們遲滯敵人進攻的目的。步兵據守涿城,一萬多人守一座城池,即使黃巾軍投入十萬人強攻,估計也要打上一段時間吧?”張純望着案几上的地圖,對三人説道:“冀州戰場上我們的部隊只能勉強支撐,朝廷的主力部隊現在西涼戰場上,前途為卜。援軍我們指望不上,只能自己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