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章風起雲湧第三十二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晴朗的天空,驕的太陽,潔白的浮雲,黑白相間的山林,銀的河。冬的一切,都顯得那樣的寧靜安逸。

衞政站在城樓上,望着冰封的涴水河,面無表情。

伏擊豹子軍失敗之後,褚飛燕一言不發,帶着主力部隊趕到常山去了。現在整個奴盧城只有五千人馬,安熹城兩千人馬。雖然部隊不多,但守城不同於攻城,這些人馬已經足夠了。

豹子軍在蠡吾大營裏整練軍馬,沒有任何準備攻擊的跡象。據斥候們的回報説,敵人天天都在演練步騎聯合攻擊的戰術,好象沒有攻城的打算,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他們從後方運來一具攻城的器械。難道豹子軍放棄了攻打奴盧城?

從常山傳來的消息非常不好。黃巾軍首領白繞因為補給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他的部隊至今還待在太行山下遲遲沒有開到戰場。

牽制邯鄲黃巾軍的鉅鹿郡太守馮翊聞知郭典的部隊步步敗退,趕忙退守高邑城,分兵援救。郭典得到援軍之後,立即發動反攻,又把黃巾軍打得步步後退。張牛角的部隊現在已經退到真定城了。

由於張牛角的威信和褚飛燕的實力,黃巾軍各部首領雖然暫時俯首聽命於張牛角,但他們內部之間的矛盾本沒有得到解決,各支部隊之間缺乏真誠的信任和默契的配合。如今黃巾軍的形勢越來越嚴峻,長此下去,恐怕要出變故。

由於黃巾軍和官軍再度開戰,真定城附近的民無處安身,只好冒着嚴寒北上趕到暫無戰火的中山國。現在奴盧城內外,民已經達到了幾萬人。餓死、凍死和病死的民屍體隨處可見。

衞政命令手下在城裏和城外各設了十個爐灶,上午和下午各煮一次稀粥救濟災民,儘量減少百姓的死亡。這也是黃巾軍唯一可以幫助他們的。

“大人,早上的稀粥已經沒有了,但至少還有一半人沒有吃到,難民們在城裏城外吵嚷不止,怎麼辦?”負責救災的放糧官急步跑上城牆,跪在衞政面前説道。

衞政收回遠眺浣水河的目光,苦笑一下道:“你説怎麼辦?我能有什麼辦法?”

“大人,再放一點糧出來吧。最近這幾天民蜂擁而至,越來越多,那點糧食摻再多的水也不夠吃啊。”放糧官低聲哀求道。

衞政慢慢蹲下來,望着放糧官痛苦的面孔,無奈地説道:“一旦官軍攻城,就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而是幾十天,幾個月的問題。到了那個時候士兵們吃什麼?喝水度嗎?”

“大人,這樣下去,城裏城外要死上幾萬人的。大人,你忍心嗎?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窮人,都是一樣的。”放糧官大聲叫道。

“不行。”衞政**地丟下一句話,頭也不會地走下了城牆。

城門下,街道上,到處都是逃難的民,一個個衣裳襤摟,飢腸漉漉,老人的哀叫和孩子的哭聲令人慘不忍睹。衞政心裏一陣陣搐,幾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要開倉放糧。但他的確沒有這個權利,也沒有那麼多糧食。

“把他們都趕出城,都趕走。”衞政突然回過頭來,對身後的侍從們叫道。

侍從們驚呆了。

“大人,把他們趕出去,夜裏會有更多的人被凍死。大人…”一個大膽的侍從大聲叫道。

“命令士兵們立即散到城中各處,把民全部趕走。”衞政冷冷地看了那名侍衞一眼,不帶任何情的又説了一遍。

“大人,你這是要他們死啊。”一個年紀較大的侍從跟着叫道。

“如果現在官軍來攻城,這麼多人擠在城裏,連搬運武器的路都找不到,怎麼守城?”衞政沉默了一下,繼續説道“也許,我們活不了幾天了。”侍從們默然無語。

奴盧城突然之間陷入了瘋狂之中。

城中的士兵無奈地驅趕難民,城中的難民自然不想出城。在寒冷的城外,沒有禦寒衣物,沒有食物,不死才是怪事。城裏頓時沸沸揚揚地鬧了起來。城外的難民一聽説黃巾軍士兵要驅趕他們,擔心黃巾軍士兵隨時關閉城門,大家急急忙忙往城裏擠去。白天到城外,主要還是想碗稀粥喝喝,都擠在城裏,更喝不上嘴了。

一時間,城裏城外,城門下,街道上,無處不是密密麻麻的人羣,吵鬧聲,嘶叫聲,震耳聾。守在城門處的士兵恐怕被憤怒的民打死,都退到了城牆的樓道上。

時間不長,城門就被完全堵死了。城外的人要進來,城裏的人被驅趕着要出去。隨之通往城門的幾條街道都被人羣堵了個水不通。

難民被擠的無處容身,開始順着樓道往城牆上爬。守城的黃巾軍士兵開始還拿着刀槍準備阻擋,但隨即就被洶湧的人羣推的連連倒退無法立足。人突然找到渲瀉口,立即從城門的兩邊迅速往城牆上爬去。再不離開城門,估計要被擠死了。

城樓上漸漸地站滿了難民,而且還在不停地往兩邊城牆上延伸。黃巾軍士兵面對手無寸鐵的難民,徒呼奈何。吃不飽已經沒有辦法了,現在連晚上待在城裏睡覺都不允許,還怎麼活啊。

突然,城外的難民象發了瘋了一樣,從幾百步之外的樹林裏,山崗上,平地上,沒命地呼號着,奔跑着,四散而逃。他們看到城門的入口處被死死堵住,掉頭又沿着護城河狂奔而去。城門附近的難民有的因為恐懼,雖然莫名其妙,但也緊隨其後狂奔而去;有的茫然失措,痴呆呆地望着,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地面開始在顫慄,枯草上的殘雪開始在抖動,樹枝上的積雪開始飄落,遠處,隱隱約約傳來越來越大的轟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