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章立馬橫槍第十三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孫堅認為陶謙的主張太過保守,而且招撫叛軍的事也有悖於朝廷和陛下的旨意。

孫堅神情嚴肅地説道:“大人,追擊之事勢在必行,不能有半點猶豫。無論叛軍是誘敵也好,缺少糧草逃跑也好,或者是西涼發生了什麼大事也好,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敵人只有七萬人,即使六月驚雷隨後出現,他們也不過只有十萬人。在雙方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叛軍想吃掉我們本不可能。現在誰都沒有一口吃掉對方的實力。”

“我們願意和敵人決戰,但現在叛軍不想和我們打,所以我們只好追着他們打了。我們可以一直追下去,直到敵人停下來和我們戰為止。”

“追擊過程中,危險肯定是有,不排除叛軍伏擊我們,擊敗我們的可能,但是,這有什麼可怕。我們的士兵現在士氣如虹,戰意高漲,只要太尉大人決心一下,我們可以堅決地一追到底,絕不給敵人以任何息的機會,追得叛軍想停都停不下來,想佈置陷阱都沒有時間。我們只要把握好各部隊之間的行軍節奏,協調好各部隊之間的配合,絕對可以確萬無一失。”

“如果不追擊叛軍,這件事肯定會傳到洛陽,會成為佞小人攻擊和誣衊太尉大人的把柄。假如陛下知道了,他會怎麼想呢?”張温頗為贊同地點點頭,目關轉向皇甫酈。

皇甫酈説了一句讓張温很難受的話。

“如果部隊進入涼州之後,叛軍分兵誘敵,我們怎麼辦?”張温看看陶謙。

陶謙説道:“我的計策就是合兵一處,先奪漢陽。管他叛軍玩什麼花招,我們都不要理睬。只要我們在漢陽站住腳,剩下的事情就好辦。”陶謙的辦法張温當然不會接受。西涼平叛大軍的開支只能維持到七月初,這個事情只有張温,袁滂,蓋勳和傅燮四個人知道。按陶謙這種四平八穩的辦法,今年西涼平叛的事肯定完成不了。

張温看看孫堅。

孫堅大聲説道:“邊章若想誘敵深入,抓住機會打我們一下,這分兵之策自然是要用的。在雙方實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分兵之計的運用,對雙方來説,都是實力上的一種損失。叛軍部隊能夠起到牽制作用的,只有六月驚雷的羌胡騎兵和漢陽郡北面的北宮伯玉部五萬人馬。”

“董將軍和六月驚雷多次戰,應對經驗豐富,兵力相差無幾。假如六月驚雷來誘敵,太尉大人就派董將軍去對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董將軍可以趁機收復武都郡。如果北宮伯玉從杜陽撤回安定郡之後,立即率部殺進漢陽,太尉大人就派李中郎率領五萬冀州軍去敵,同時可以命令李中郎在適當的時候拿下安定郡。”

“如此一來,漢陽就剩下邊章的七萬人馬,人數和我們旗鼓相當。邊章肯定想守住漢陽,這一點勿庸置疑,那麼,他準備怎麼對付我們呢?”孫堅非常自信地説道:“我們一直緊緊地追着他,他能有什麼辦法。”張温欣然聽從。

陶謙大為焦急,趕忙阻止道:“太尉大人,孫大人這個辦法看上去比較穩妥,其實極為冒險。太尉大人最好三思而行,切切不可草率。”張温心想,孫堅這計好得很,有什麼不穩妥的。最大的變數不過是西涼的部隊都集中在漢陽,對戰不利。但他心中已經有了應對之策。他上次已經暗暗警告過了那些西涼將士,假若再有膽大公開庇護叛軍的,當場格殺,絕不留情。他就不相信,在人情和砍腦袋之間,西涼部隊的軍官會都會選擇砍腦袋。至於北宮伯玉,恐怕他的部隊很難出現在漢陽郡了。他對豹子還是充滿信心的。

“恭祖,你説説,孫大人這個辦法冒險在什麼地方?”張温笑着問道。

“如果邊章一口氣退到黃河怎麼辦?我們的糧草運輸跟得上嗎?”陶謙大聲叫道。

張温吃了一驚。

孫堅臉上稍稍變。他想了一會兒,説道:“邊章放棄漢陽郡的可能並不大,他好象沒有什麼理由一定要退到黃河邊上。如果邊章真的退到黃河邊上,我們追過去之後,確實有點麻煩。一旦糧草不濟,我們就要撤軍。但我總覺得可能不大,他有什麼理由一定要放棄漢陽把我們誘到他的家門口呢?”張温自己也覺得邊章不會這麼做。一旦叛軍在黃河邊上被擊敗了,那對叛軍來説就是滅頂之災了,不但丟掉了漢陽郡這個緩衝地帶,還直接把戰火帶到了金城。是不是有點太瘋狂了。

張温隨即否決了陶謙的意見,執意命令全軍開始追擊。

為了安全起見,他讓孫堅帶着自己的命令趕到追在最前面的周慎大軍裏,讓孫堅輔佐周慎,小心防範叛軍的反擊。

陶謙十分着急,一氣之下説了幾句難聽的話,隨即被張温打發到後營負責糧草運輸去了。

李文侯又黑又瘦,個子不高,長着一張扁平的臉,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他過去是個盜匪,經常劫富濟貧,專門和貪官污吏對着幹,在金城,隴西一帶非常出名。他做得最大的一件案子就是為了開倉放糧,殺了隴西郡枹罕縣府幾十口人命,從此名震西疆。後來他遭到緝捕,官府抓了他十幾年都沒有抓到。他俠名傳遍涼州南部,誰會抓他。

李文侯望着遠處的靈台山,對身邊的北宮伯玉説道:“伯玉,我們回到涼州了。”北宮伯玉笑道:“怎麼,你幾天沒看到夫人,想家了?”李文侯笑道:“到了涼州地界,覺心裏踏實多了。看樣子,張温傾盡全力追殺老邊去了。”

“不知道老邊他們怎麼樣了?”北宮伯玉擔心地説道:“什麼時候才能接到他們的消息?”

“快了。再有十幾天,我們就能回到烏枝城。到了烏枝城,肯定就有他們的消息。你不要擔心,老邊和文約先生是什麼人?董胖子能佔多大便宜?”李文侯毫不在意地説道“説不定,他們已經回到漢陽了。”北宮伯玉搖搖頭,説道:“從美陽北上到鶉觚城有四百多里,西進漢陽卻有六百里,我們還沒到鶉觚(讀gu)城,他們怎麼可能會到?他們一路上還是步行。但願他們沒事,否則我們麻煩了。”李文侯冷冷一笑,説道:“什麼麻煩?”北宮伯玉看了他一眼,説道:“按行程,我們應該先趕到美陽和老邊會合的,但是我們到了杜陽之後,遲遲不進,以至於…”李文侯面一沉,不高興地説道:“伯玉,你這意思就是怪我了。”北宮伯玉嘆口氣,沒有做聲。

“伯玉,要不是我命令大家遲幾天到美陽,現在我們有這麼輕鬆回家嗎?你看看,我們股後面連個追兵都沒有,大家不急不慢,高高興興地回家,這麼好的事,我做錯了?”北宮伯玉瞥了他一眼,臉上的不滿之誰都看得出來。

“唉,伯玉,你是不是昏頭了。我們是兄弟,你知道嗎?”李文侯看着北宮伯玉叫道“這西涼的事情本來是我們兄弟説了算,可你非要和馬玩他們着老邊和韓文約入夥,你還把主帥的位子讓給了老邊。可老邊和韓文約是怎麼對付我們的?你説説,他們兩個把我們當兄弟嗎?”北宮伯玉瞪了他一眼。

李文侯的話觸動了北宮伯玉一直鬱積在心中的不滿,強烈的不滿。

李文侯還在絮絮叨叨地説着:“老邊和文約先生説,現在我們是西涼之主,要為西涼的百姓做事,不能老想着燒殺搶,更不能把那些世族富豪都殺了,把他們都殺了,我們將來在西疆怎麼立足?我就想不通,哪些有財有勢的人誰不和官府的貪官污吏勾結?誰不欺壓殘害我們這些窮人?我都殺他們殺幾十年了,臨到現在還是我殺錯了,我殺了幾十年的人都是不該殺的。那該殺的人是誰?是我們兄弟嗎?”

“去年冬天餓死那麼多人,老邊和韓文約都在幹什麼?都在城裏,塢堡裏拜訪那些有權有勢的豪門大家,吃喝就不説吧,還商量什麼今年怎麼搞錢,怎麼買通朝廷閹官,是不是要投降,這就是你説的兄弟?”

“投降?怎麼投降?憑什麼投降?除了出賣我們兄弟,拿我們的人頭去獻媚,他們還怎麼投降?事情都到了這個份上,你還惦記他們的生死?”李文侯動地説道“想想我們自己還能活幾天吧。”北宮伯玉咧咧嘴,沒有理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