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風雲突變第十四節-第十七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四節趙雲站起來,躬身應命。
李瑋舉手喊道:“大人且慢,下官有話要説。”李弘和趙雲詫異地看着神情動的李瑋。
他敢阻擾我發號軍令?李弘臉一沉,心裏頓時有點不高興。剛才李瑋詳細闡述大儒王符的《潛伏論》,侃侃而談,充分展示了其過人的才華,讓李弘刮目相看,心中非常拜服。此人是不是有辦法讓我暫時度過難關呢?李弘想到這裏,臉
漸緩,心情隨即平靜下來。
李瑋站起來,慷慨昂地大聲説道:“大人公然違抗天子聖旨,擅自下令斬殺數百污吏,犯了欺君之罪,而蓋大人卻是我大漢之忠良,他依據大漢律法,統軍包圍槐裏大營,追究大人枉法之罪,理當所然,無可指責。大人命令自己的部下飛馳去援,還説什麼格殺勿論,這是罪上加罪的事,大大的不妥。”趙雲劍眉緊縮,語調森嚴,冷冷説道:“李大人此話差異。我家大人忠心為國,貪官污吏罪在不赦,何來欺君之説?蓋大人黑白不分,是非顛倒,我不明白他怎麼可以稱之為大漢忠良。難道忠良就是這樣的人嗎?袒護貪官污吏的人絕對不是忠良。”
“哼…”李瑋直高大的身軀,用力甩手説道:“你們知道什麼?”趙雲大怒,右手突然握緊了
間刀柄。李弘急忙衝他搖搖手,笑道:“子龍,稍安毋躁,我們聽聽李大人怎麼説。”
“蓋大人正義耿直,錚錚鐵骨,他的忠烈剛猛與傅大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李瑋大手一揮,傲然説道“李大人和趙大人孤陋寡聞而已。”李弘笑了起來。他想起在冀州的時候,審配到大營議事,和鮮于銀一言不合打起來的事。李弘搖搖頭,暗暗嘆道,大漢國的士子們不要命的瘋癲之人太多了。眼前這位恐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初次見面
談,面對自己這個殺人如麻的上官,竟然出言不遜,鄙視譏諷,毫無畏懼之意。李弘突然覺得這個人的
格和自己很相象,心中不由得十分欣賞。有機會,一定要和這個膽
過人,才華橫溢的人做個朋友。
“蓋大人是敦煌人,曾在漢陽郡任職長史。當年,武威郡太守恣行貪婪,涼州從事蘇正和奉旨調查。涼州刺史梁鵠找到蓋大人,説武威太守貪污的事如果要查出來,他作為刺史不但不了干係還要丟官罷職。他授意蓋大人找個藉口把蘇正和殺了。蘇正和和蓋大人一直都很仇怨。梁鵠説,你可以藉此機會公報私仇。蓋大人拒絕了,他説‘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堅決不答應。這事給蘇正和知道後,蘇正和親自登門
謝蓋大人,蓋大人不見,讓人傳了句話,説我這麼做都是為了梁大人的聲譽,而不是為了救你蘇正和的命,他依舊和過去一樣仇視蘇正和。這件事説明什麼?説明蓋大人是非分明,
情耿直,而不是象趙大人所説的,是個黑白不分之人。”李瑋瞪了手握刀把的趙雲一眼,繼續説道:“前年十一月,就是邊章和北宮伯玉起兵造反的時候,新上任的刺史左昌盜竊軍糧。這事現在已經給李大人在肅貪的時候挖出來了,左昌也該李大人的手下殺了。左昌盜竊軍糧,當時在西涼軍中和百姓中掀起了軒然大波。蓋大人極力勸諫諫左昌還糧入庫,但左昌
本不聽,心中反而怨恨,他讓蓋大人與從事辛曾、孔常率兵外屯阿陽抵擋叛軍,意圖借刀殺人。不久,叛軍圍攻隴縣城,攻打刺史府,左昌求救。蓋大人要去救他,辛曾和孔常都不願意。蓋大人説,無論左昌怎樣貪贓枉法,但他現在還是涼州刺史,於理於法都要去救。叛軍將領邊章一聽是老朋友蓋勳來了,不願意正面
鋒,撤兵而去。”
“十二月,蓋大人率部阻擊叛軍,在狐般被六月驚雷包圍,羌人伏兵大起,漢軍大敗。蓋大人身先士卒,酣呼鏖戰,最後身中三箭,和近百士卒被圍於大纛之下。他指着陣前大纛對部下説,蓋某今必死,我死後,你們就把我的屍體放在這裏,我要死在大漢的戰旗下。羌人四下殺來,斬盡漢軍。句種羌渠帥滇吾看到蓋大人,大驚失
,説蓋長史是大賢之人,不能殺,殺了就是冒犯了上蒼。蓋長史不領情,大聲吼道:‘反虜,快來殺我!’。羌人被他的豪氣所
,紛紛退下。滇吾把自己的戰馬送給蓋大人,請他騎馬回翼城。蓋大人堅決不走,狂呼求死。滇吾沒有辦法,只好命令手下把蓋大人捆在馬上,派了幾名
幹騎兵把他送到了翼城。”李瑋輕蔑地看看李弘,鄭信,趙雲三人,大聲説道:“這就是蓋大人。蓋大人忠烈勇猛,一心為國,怎麼可能會和姦佞小人同
合污,坑瀣一氣?”他指着李弘説道“此事錯在大人,但大人是非曲直不分,恃強出兵,斬殺忠良,行為暴戾,怎麼配稱當世之雄傑?”李弘大笑,舉手讚道:“好,好,李大人罵得好。”鄭信和趙雲狠狠地看着李瑋,無言以對。他們雖然非常生氣,卻也給他的一番話所打動。蓋勳是這種頂天立地的漢子,和他發生衝突,甚至出手殺了他,一定會觸犯眾怒,不但失了西涼民心,也會把事情
得更加不可收拾。兩人面面相覷,一時間彷徨無計,轉頭象李弘看去。
“李大人既然説蓋大人殺不得,那我在槐裏大營的部下怎麼辦?”李弘問道“如果蓋大人出手…”
“蓋大人絕不會出手傷害你的部下。”李瑋很自信地説道“蓋大人痛心西涼吏治的**,仇恨西涼貪官污吏,李大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違舉刀殺貪,蓋大人歡呼還來不及怎麼會和你對着幹?他這麼做,一定是迫於朝廷權勢的壓力,出面做做樣子,免得將來給人抓到痛腳,被人上奏彈劾招惹無妄之災而已,大人無須大驚小怪。”
“大人只需寫一封書信給蓋大人,十萬火急催討糧草,同時命令左司馬率部押運即可化解這個難題。”李瑋輕鬆説道“也許蓋大人正在槐裏等你的信使,好早點把你們這些瘟神送出三輔,討個清靜。”
“你這麼有把握?”鄭信疑惑地問道。
李瑋揮揮手,本不屑回答,坐回席上。
李弘想了一下,説道:“這的確是個好辦法。子龍,你先代我寫封書信向蓋大人催討糧草,寫好後命令快馬立即送到槐裏城。黃昏時分,你讓令明,弧鼎帶上黑豹義從前去接應,以防不測。”
“是。”趙雲匆匆退出。
“這位蓋大人,如今正得聖寵,大人還是多多結為好。他在關中,關西,西涼一代非常有聲望,門閥世族富豪都很給他面子,影響力很大的。”李瑋看到李弘望向他,慎重地説道。
“這次肅貪,我把人得罪光了,估計也把他得罪了。”李弘為難地笑笑,説道“不過,這次大軍再次西進涼州,糧草軍備倒是多虧了他。蓋大人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不遺餘力的籌措糧草,保證了大軍的需要。這次翼城大戰能夠擊敗叛軍,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啊。”李瑋笑道:“此一時彼一時。西涼叛軍再起,大人翼城大捷,事情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你知道如今蓋大人怎麼想嗎?”李弘若有所思。
“蓋大人雖然於朝政,和門閥世族關係密切,但他為人正直,一身浩然正氣,忠心為國,這一點和那些竊鈎竊國,貪圖權勢者還是有很大區別。傅大人和蓋大人關係密切,這一點大人應該非常清楚。大人看看傅大人,應當能推測出蓋大人的人品和道德。”李弘連連點頭。
=“李大人,我能求教你一個問題嗎?”李弘笑着問道。
“大人莫非是想問如何擺眼前危局?”李瑋説道。
李弘苦笑,説道:“李大人可有什麼建議?”
“大人,我們殺了羌胡首領六月驚雷,全殲羌人三萬人馬,重創叛軍,立了這麼大功勞,難道還不能抵消此罪?”鄭信氣憤地問道“這些貪官難道不該殺?難道還要讓他們繼續做官,繼續禍國殃民?這都是什麼世道,天子難道…”李弘指着他,示意他不要説了。鄭信也覺察到自己失言,趕忙閉上了嘴。
“嗤…”李瑋冷笑,不屑地説道“真是一羣蠻夫,無知透頂。”
“你…”鄭信氣道“你敢罵我?我説錯了嗎?這幾十年來,大漢國有幾個統軍將領在西疆立下過這等大功?”李瑋手指鄭信,狂傲地説道“無知蠻夫,今天我就給你説説,比你家大人功勞大的將軍有多少。”
“你們知道涼州的名將有三明,就是皇甫規皇甫威明,張奐張然明和段熲段紀明,三人在西疆均立下赫赫戰功,但你們知道他們立下戰功後都是什麼遭遇嗎?”
“皇甫將軍當年在西疆的做法和李大人現在所為及其相似,先打後撫,以撫為主。皇甫將軍是個儒將,他知道西涼戰亂的源不是羌人入侵,而是大漢國本身的策略問題。他在西疆利用各種辦法極力豎立大漢國的威嚴和仁義,以次來贏得羌人的歸降,他還大力懲治貪婪殘暴的地方官吏,以平息羌人乃至當地漢族民眾的憤怒。因此,當他雷厲風行地查辦了涼州刺史郭閎、漢陽太守趙熹、安定太守孫俊、屬國都尉李翕、督軍御史張稟等人之後,沈氐羌的大首領闐昌便率領十餘萬口前來歸降。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皇甫將軍忘了最重要一條,這些官吏的貪暴,只不過是大漢國中央和各地州郡的現狀在邊郡的延伸和繼續而已。大漢國已經病入膏肓,即使用邊
軍民的鮮血,也挽救不了我們的大漢國了。”李弘端坐細聽,凝神沉思。
“這些被懲處的官吏們派人潛入京師,尋找故主四處活動,以求罪,其中有些人還是中官們的親朋黨羽。皇甫規隨即遭人彈劾,誣陷他曾用財貨賄賂羌人讓他們假裝投降,以求得到朝廷的封賞。天子大怒,下詔責問皇甫規。皇甫規上疏自訟,説明事實,證明這一切都是遭人誹謗陷害。天子為了平息朝中的爭吵,於是詔拜皇甫規為議郎,還朝聽封。回到朝中之後,皇甫將軍終於認識到自己所沒有認識到的問題,他觸犯了太多人的私利。這時中常侍徐璜,左悺向他索賄,並且暗示如果不向他們行賄,皇甫規的封賞就要泡湯了。皇甫規犯了倔,就是不答應。於是那些誹謗罪忽然又成立了。皇甫規被抓到廷尉府,廷尉們竟然也向他索賄。皇甫規把他們臭罵了一頓,結果被判
放。太學生張鳳糾集三百餘名學士跑到北宮門外請願,紛紛上書為皇甫規鳴冤,皇甫規才得以赦免,否則他也逃不出段紀明的下場。”
“段大人有什麼下場?他後來不是太尉嗎?”鄭信奇怪地問道。
“段大人正是因為吃了苦頭,所以才取教訓,和閹人搞好了關係,此後他在朝中青雲直上,最後還花錢買了一個太尉。”
“段熲率部到西疆作戰是在孝桓皇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當時羌人大叛亂,臣服已久的南匈奴,遺留故地的北匈奴殘部,幾百年前被匈奴擊垮,後來再次崛起的東胡烏桓與鮮卑,紛紛乘機寇掠邊境,大漢國整個的北部邊境,從東到西狼煙突起。護羌校尉第五訪恰恰病卒,天子將剛剛擊退犯鮮卑的遼東屬國都尉段熲段紀明將軍調到了西疆戰場。這和李大人的經歷一模一樣,劉大人也是從北疆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