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章開創賭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章我的遊學第二節開創賭業第二天,我們動身的時候,于在家人的攙扶下來為我們送行。
看着他腫脹的臉,我心有不忍:“昨無禮,動手不知輕重,望文則大人大量予以海涵。看見文則這般模樣,我心中實在不忍。”于
回答:“玄德大才,吾不如矣,恨不能多聚幾
與弟暢談,盼弟早
遊學歸來,我們再相聚。”頓了頓,他拉過一匹馬,説:“我看兄弟要遠行,只是騎的馬駑劣,特送弟駿馬一匹,望弟笑納。”我騎的都是拉車的馬和搶來了的盜賊馬,這年代馬都是軍用物資,有錢都買不到,有這樣武學世家訓練出的好馬,當然卻之不恭了。
我再三稱謝,于又示意僕從遞給我一個布包:“昨
見吾弟觀此戟不止,我今
就將此物送與吾弟”僕從打開布包,原來是那枝鄭渾打造的戟。
“此戟乃名家所制,價值千金,鋒利異常,弟持此戟,以弟之武藝十來個盜賊當不能近身。望弟持它行萬里,無恙歸來。”名家、萬金,看來於真把我當成了雖有大才但家世平淡,孤窮無依的劉備了。
也難怪,我們與盜賊相處,穿的都是下人穿的衣物,説的都是盜賊用的語言,行的都是最低下人才行的禮節,當然不會有人高看你一眼了。
望着于那憐憫的眼光,我突然明白了。這年頭隨着土地兼併愈演愈烈,高門大閥的門第意識也越來越嚴重。不是世家教育出的人,連説話、走路、行禮的方式都標着等級的烙印。我雖然有着漢室宗親的名頭,但一看就是沒落子弟,這讓于
到了憐憫。
好吧,我們既來到這世界,想在這下亂世中對世人有所裨益,想能夠有機會重鑄我大漢,延續我漢民族的輝煌,就徹徹底底的融入這個社會吧。
看來,我們下一步必須找到一個儒人來教導我們這個世界的禮儀,讓我們能用這個社會的規則説話。不過,現在我先要教育于。
我出刀來,一刀劈在戟的橫枝上,刀起枝斷。老子不出刀,你真以為老子拿的是枴杖。將刀緩緩的
入硬木鞘中,鋥亮的刀身上淺淺的菊形磨花一個一個在於
眼前滑入鞘內,我相信,那一刻他終身難忘。低頭撿起砍下的戟枝,我説:“
君美意,無以回報,君持此戟枝,他
相會,我必憑此滿足你一個要求”于
瞪大眼睛看着刀滑入鞘中:“弟之兵器竟鋒利如此,我今
方知弟昨
手下留情”走出鉅平縣(泰安)不遠,周毅
慨道:“我們本想改變這世界,看來改變一個于
都這麼難,我真為我們的將來擔心。”我也深有
觸,這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等級鴻溝是如此之大,難怪歷史上劉備奔波一生,卻只能偏安一域。因為這時代掌握知識的都是高門大閥的子弟,他們只會與同樣身世的人來往,而劉備只是個在名儒盧植身邊學習了兩年的貧家子弟。兩年,按我們那個時代的標準,他只是個小學二年級生。這就決定了劉備身邊人才的缺乏,雖空有諸葛之智,奈何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
一想到這個以仁義著稱的人,現在卻壯志未酬靜靜的躺在山谷中,或許已進入虎狼之腹,我不悲從心來。緩一緩,我對周毅説:“其實,要改變這一切也很簡單,你剛才看到了吧,即使是名匠鄭渾作制的兵器也經不起這一刀。如果你的鋼廠早點建成,只要練出的鋼有這把刀一半好,我們就能在這個時代無敵,我們就可在這時代用鐵與火宣佈我們的主張。
要知道歷史總是勝利者寫的,勝利者總是喜歡把勝利的原因僅歸結為代表着人民羣眾的利益,卻把勝利中的科技和鋼鐵的力量抹煞。
據我所知,戰國時秦國之所以滅了六國,是因為鐵戰勝了青銅,軍隊標準化戰身了六**隊的無序。在當時,六國大多數人都認為鐵是‘惡金’,會帶了厄運。只有秦軍大面積使用標準化的鐵製兵器,所以秦朝統一天下,是因為“惡”金大量使用,給六國帶來了厄運,與秦始皇是否代表最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無關。
漢初衞青跨大漠追擊遊牧民,並大勝之,主要是由於漢初發明瞭單邊馬蹬,這使漢朝訓練一個騎兵的時間大大縮短,並使漢騎兵解放出兩手便於戰鬥。所以衞青、霍去病才能輕騎追逐匈奴上千裏。
而我們此後的唐朝,之所以縱橫西域,所向無敵,這是因為刀戰勝了劍,唐以前騎兵都是用雙面開刃的劍作為主要兵器,騎兵馬上衝刺時,只能用砍削的手法對敵,而直鋒的劍在馬上衝刺時,不便砍殺,即使用刺的手法,也是容易短折,只有略微彎曲,有一定弧度的刀,才便於騎兵在馬上一掠而過,殺敵制勝。
所以,以我們兩千年先進的知識,我們完全可以在裝備上戰勝敵人,再配以先進的作戰方式,我們也能在這時代所向無敵。
還有,打仗打的就是錢,我們可以生產出先進的產品,把敵人的錢都賺光,看他怎麼備戰。
想想抗戰爭時期,中國只有2萬噸鋼的年產量,我就一肚子氣,4萬萬人用2萬噸鋼,就是兩萬人用一噸鋼,平攤到一人才有50克鋼,不要説刀,連每人新添一把小攮子都不夠。小
本當然會侵略中。
再想想看,即使是我們來的時代,平常人家中連擁有一把上好菜刀都是奢侈,這怎不更讓我火大。
如果我們能練出好鋼鐵,我們就能推動漢民族的發展。
如果我們成功,就有能力讓中華民族的更強大。”説完這些話,我轉身叮囑:“周毅啊,你任重道遠。完成了這一切,你將是漢族的功臣,萬古將傳你的名字。”
“放心,我一定會讓你滿意”周毅説。
周毅頓了頓又説:“不過我還需要你辦到一件事,我需要這個時代的工匠數名,以便了解現在的工藝水平,當然工匠越多越好。你剛才好像提到了一個名字叫鄭渾,我需要他的幫助。我想,只有用這時代最頂尖的人才,才能創造出超越這時代的技術。你只要把他找來,剩下的工作由我完成。”
“不過,你做好思想準備”周毅口氣一轉,説:“這個鄭渾可不簡單,我模模糊糊的記得這個人,他好像是歷史上惟一一個以工匠身份被記入史冊的人,這樣的人往來皆權貴,你可要籌劃好。”
“好吧,我們前去濟南府,那裏是大縣,我們在那招聘工匠,順便打聽鄭渾”我揮揮手,我們向濟南進發。
一路上,我們繼續招聘童子,招聘上來的15歲的小童不多,只有90名。而12歲以及9歲童,在到達濟南時已增加到了320名。我們把泰安招聘來的6名15歲童子任命為他們的首領。
這六名童子我本想用“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順序,給他們命名,考慮到“天”與“地”實在值得我們敬畏,我就從玄黃開始把他們分別叫做劉玄、劉黃、劉宇、劉宙、劉洪、劉荒,其中劉玄、劉黃、劉宇、分別帶10名15歲的童子跟了周毅、高山、尹東,幫他們管理100名12歲、9歲小孩,其餘的60名15歲小孩與20名12歲小孩跟了我。
在路上,我們想出種種辦法訓練及教育這些童子。于曾談過這時代的治兵之法,十人人為一什,十什為一部、十部為一曲、十曲為一旅、十旅為一軍。但我卻不十分贊同于
的話,按現代管理學理論,一個人最多管理七個人,一個人要把他的命令傳達到十個人,這十個人在傳達到他們下面的100人,令多則亂。
我給小孩們分了組,但我並沒完全按照于的説法,我按照五五制給他們編隊,每五人人為一伍,五伍為一部、五部為一曲、五曲為一旅、五旅為一師、五師為一軍。
于是把後勤兵與作戰部隊混編在一起,而我要把後勤兵單獨分開按五比一的比例配置後勤部隊,同時在後勤部隊中劃分責任區,各組專門負責各作戰部隊的後勤。同時我也規定,萬一出現某個後勤組太忙,而其餘組太閒的情況,由後勤管理部門統一調配。這樣統一中有專責,專責中有統一,就可以做到忙而不亂。
在分派各組時,我專門要管亥,陳永、王志也參與其中,分派組後讓他們分別統領其中一部,其中管亥統領我所領導的部曲,這一部我都挑的是壯
的人才,我要教給他們軍事知識,讓他們成為我們的護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