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199李儒解惑關張服袁紹缺糧勢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儒解惑關張服,袁紹缺糧勢變衰。

回説到徐州刺史陶謙準備將自己的徐州刺史印記按照自己的諾言贈與劉備,但是劉備卻強壓自己內心的**,搖了搖頭道:“這個徐州刺史之印我劉玄德不能接下。”

“什麼!”

“大哥!”

“劉使君!”

“主公!”不管旁邊的人是多麼的驚訝,甚至是劉備自己的軍師李儒那失望的表情,但是劉備仍然堅定的説道:“我劉備之所以前來徐州,並非是看重陶刺史許諾的徐州之地,而是本着自己乃是漢室宗親,理所應當助陶刺史抵抗臣賊子的一臂之力。

如今袁術大軍已經退回淮南,正是我劉備該功成身退的時候了,又怎麼能貪圖陶刺史的徐州?”

“這劉使君難道就不再考慮一下?”陶謙臉一陣變換,但是卻偏偏沒有絲毫因為劉備拒絕了自己給予他刺史印記而高興的樣子,反而是有着一股不甘和怨恨的情緒在裏面,當真令人疑惑。

劉備‘温和’的微笑道:“陶刺史不必多説了,劉備説什麼也不會接受‘陶刺史手中的印記’!”劉備在‘陶刺史手中的印記’這幾個字加重了語氣。卻讓陶謙面一白,而劉備身後的李儒和徐州文臣之陳圭面一凝,然後李儒面出一絲微笑,陳圭卻是眉頭緊鎖。

“陶刺史身體虛弱,還是多加休息為好,劉備就不繼續打擾了,告辭。”劉備輕輕向陶謙施了一禮,就帶着一臉疑惑的關羽、張合以及面輕鬆的李儒轉身離去。

“劉使君?劉使君!”任憑陶謙如何呼喚,劉備就好似沒有聽見一般,邁着堅定的腳步大步離去。陶謙見喚不回劉備,只到眼前一黑,昏倒在卧榻。

待劉備等人出了陶謙的刺史府,已經憋不住的關羽才低聲問道:“不知道大哥在剛剛為何要拒絕掉陶刺史的好意?陶刺史想要遵守諾言,將那徐州刺史之位贈送給大哥,大哥儘管拿着便是。我軍到徐州之後為他陶謙捨生忘死的拼搏數陣,方才保得徐州一方百姓和他陶謙一家的命,這徐州刺史之位合該大哥接手!”劉備看了一眼有些動的關羽和一旁同樣是憤憤不平的張合,卻又看向一旁面淡定的軍師李儒,這才笑道:“這徐州刺史之位早已經是我劉備的囊中之物,又何必需要他陶謙來給予?你們若是還是不懂的話,就去問問軍師,我想軍師應該是懂我心中所想?哈哈哈哈哈”劉備仰天大笑快步離去,只留下關羽和張合莫名其妙的留在那兒看着李儒。

李儒搖了搖頭有些無奈的笑道:“兩位將軍難道還不知道這徐州的兵權已經盡數落入我軍之手了嗎?有了徐州的兵權,而主公又打着拯救徐州百姓的名號進駐徐州,這徐州還需要什麼刺史印記來肯定主公的地位麼?

我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但是在看到主公拒絕了陶謙的又一次贈印時説的不要‘陶刺史陶刺史手中的印記’時,方才醒悟了主公的真正目的,和陶謙的用心。”

“軍師此話何意?”經歷過與袁術之戰中,李儒數次出謀劃策並助劉備最終以少勝多,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淮南袁公路,就算是以關羽這般傲慢的人,也對李儒十分敬服。

“你們想想,若是主公接過陶謙手中的刺史印記,豈不就是相當於陶謙將徐州讓給了主公?那後對於陶謙的兩個兒子,主公該如何看待?”李儒微笑着問道。

關羽皺了皺眉頭:“陶謙自己將徐州刺史之位讓出來,關那陶謙的兩個兒子有何關係?”

“雲長不妨想一想,若是主公接過了陶謙遞給他的徐州刺史之位,徐州的軍士和百姓會怎麼想?無非就是主公是受了陶謙的大恩,得到了徐州刺史之位,至於主公和我們在與袁術戰中付出的一切,都會被別人淡忘。

而陶謙若是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自然不會善罷甘休。若是他們站出來向主公討要一部分軍權或是一些重要官職,主公是答應還是不答應?若是不給,那在徐州百姓和軍隊的眼裏自然就成了忘恩負義。可若是給了他們軍權和職位,那主公和兩位將軍又怎會願意?

相反,只要主公不接受陶謙的贈印,等陶謙一死,主公有百姓和軍隊的支持,登這個徐州之主的位置,豈不是易如反掌?到時候主公卻是眾望所歸而持長徐州刺史之職,和陶謙本沒有什麼關係,就算陶謙的兩個兒子出來討要官職,主公也能理直氣壯的拒絕。”李儒笑呵呵的為關羽和張合解釋道。

這下關羽和張合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其中的關係這麼大。關羽和張合敬服的拱手道:“大哥和軍師真乃高人也,我等萬般不如。”李儒撫須笑道:“其實主公雖然戰略方面稍顯不足,但是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卻是勝過我良多。你等後需要多多向主公學習,絕對會讓你們受益匪淺。”分割線“主公,前面就是壺關了,看關喊殺震天,擂鼓大作,一定是幷州軍正在攻城!我們應該讓全軍加快進軍度,説不定能給幷州軍狠狠一擊!”郭圖指着前方‘喊殺震天’的壺關,對袁紹進諫道。

袁紹抬遙遙而望,之間遠處壺關處正狼煙滾滾、喊殺震天,正是如郭圖所言一樣,壺關之正在經歷一場惡戰。

“傳令,進兵,救援壺關守軍!”袁紹看到壺關未失,心中欣喜若狂。

“且慢!”正當傳令軍士準備去傳達袁紹軍令之時,一聲斷喝將他攔了下來。

袁紹回一看,阻止傳令兵離去的人正是自己的席智囊…審配。

“你有何事?”袁紹皺了皺眉頭,顯然十分不滿意。

“主公,壺關守軍次向我們求援之時,説過有數十萬幷州軍在關外,而壺關守軍才多少人,怎麼可能堅持到今尚還在與關外幷州軍苦戰?再加自前以後,我軍就與壺關守軍斷了聯繫,但是以我對壺關守將淳于瓊、眭元進的瞭解,到了這般危機關頭,他們只會每用快馬求援,怎會默默守城數之久?所以我料此間只怕是有詐啊!”審配苦口婆心的勸諫道。

袁紹雖然不如曹那般多疑,但是卻不是什麼有氣魄的人。本來他在被太史慈的幷州狼騎拖延了數路程時,就已經做好了壺關被攻陷的準備,但是如今壺關意料外的沒有失陷,再加審配的這麼一説,袁紹頓時猶豫起來。

“傳令,讓趙睿將軍令五千人先行入關,且去為我家查探一下關中虛實。”最終袁紹還是不甘心就這麼眼睜睜的看着壺關陷落,他還是決定讓人入關看一看。

審配見袁紹暫時沒有讓全軍進入壺關的打算,也就不再繼續勸諫,反正趙睿也不是自己派系中的將領,就算出了什麼事情了也不足為惜,總好過讓全軍顯然危險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