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卷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八月壬辰,賜故金補闕李大節諡貞肅。丁酉,命開平守臣釋奠於宣聖廟。戊戌,以燕京等路宣撫使賽典赤為平章政事,敕以賀天爵為金齒等國安撫使,忽林伯副之,仍招諭使安其民。己亥,諭武衞軍都指揮使李伯祐汰本軍疲老者,選鋭代之,給海青銀符一,有奏,馳驛以聞。辛丑,以宣撫使粘合南合為中書右丞,闊闊為中書左丞,賈文備為開元女直水達達等處宣撫使,賜虎符。以宋降將王青為總管,教武衞軍習。乙巳,以俘掠婦女為娼。丙午,太白犯歲星。以許衡為國子祭酒。丁未,以姚樞為大司農,竇默仍翰林侍講學士。先是,以樞為太子太師,衡為太子太傅,默為太子太保,樞等以不敢當師傅禮,皆辭不拜,故復有是命。初立勸農司,以陳邃、崔斌、成仲寬、粘合從中為濱棣、平陽、濟南、河間勸農使,李士勉、陳天錫、陳膺武、忙古帶為邢洺、河南、東平、涿州勸農使。己酉,命大名等路宣撫使歲給翰林侍講學士竇默、太醫副使王安仁衣糧,賜田以為永業。甲寅,賞董文炳所將渡江及北征有功者二十二人,銀各五十兩。封順天等路萬户張柔為安肅公,濟南路萬户張榮為濟南公。陝西四川行省乞就決邊方重刑,不允。詔陝西四川行省存恤歸附軍民。詔:“自今使臣有矯稱上命者,有司不得聽受。諸王、后妃、公主、駙馬非聞奏,不許擅取官物。”賜慶壽寺、海雲寺陸地五百頃。敕西京運糧於沙井,北京運糧於魚兒泊。立檀州驛。頒鬥斛權衡。賑桓州饑民。賜諸王塔察兒金千兩、銀五千兩、幣三百匹。給阿石寒甲價銀千二百兩。核實新增户口,措置諸路轉輸法。命劉整招懷夔府、嘉定等處民户。宋私商七十五人入宿州,議置於法,詔宥之,還其貨,聽榷場貿易。仍檄宋邊將還北人之留南者。

九月庚申朔,詔以忽突花宅為中書省署。奉遷祖宗神主於聖安寺。癸亥,邢州安撫使張耕告老,詔以其子鵬翼代之。武衞親軍都指揮使李伯祐、董文炳言:“武衞軍疲老者,乞補換,仍存恤其家。”從之。丙寅,詔以粘合南合行中興府中書省。戊辰,大司農姚樞請以儒人楊庸教孔、顏、孟三氏子孫,東平府詳議官王鏞兼充禮樂提舉。詔以庸為教授,以鏞特兼太常少卿。辛未,以清、滄鹽課銀償往歲所貸民錢給公費者。置和糴所於開平,以户部郎中宋紹祖為提舉和糴官。丙子,諭諸王、駙馬,凡民間詞訟無得私自斷決,皆聽朝廷處置。河南民王四靳氏一產三男,命有司量給贍養。敕今歲田租輸沿河近倉,官為轉漕,不可勞民。癸未,以甘肅等處新罹兵革,民務農安業者為戍兵所擾,遣阿沙、焦端義往撫治之。以海青銀符二、金符十給中書省,量軍國事情緩急,付乘驛者佩之。以開元路隸北京宣撫司。真定路官民所貸官錢,貧不能償,詔免之。王鶚請於各路選委博學老儒一人,提舉本路學校,特詔立諸路提舉學校官,以王萬慶、敬鉉等三十人充之。敕燕京、順天等路續制人甲五千、馬甲及鐵裝具各二千。

冬十月庚寅朔,詔鳳翔府種田户隸平陽兵籍,毋令出征,務耕屯以給軍餉。辛卯,陝西四川行省上言:“軍務急速,若待奏報,恐失事機。”詔與都元帥紐璘會議行之。遣道士訾代祀東海廣德王廟。壬辰,敕火兒赤、奴懷率所部略地淮西。丁酉,敕愛亦伯等及陝西宣撫司校核不魯歡、阿藍塔兒所貸官銀。庚子,以右丞張啓元行中書省於平陽、太原等路。括西京兩路官民,有壯馬皆從軍,令宣德州楊庭訓統之,有力者自備甲仗,無力者官與供給。兩路奧魯官並在家軍人,凡有馬者並付新軍劉總管統領。昂吉所管西夏軍,並豐州、蕁麻林、夏水阿剌渾皆備鞍馬甲仗,及孛魯歡所管兵,凡徒行者市馬給之,並令從軍,違者以失誤軍期論。修燕京舊城。命平章政事趙璧、左三部尚書怯烈門率蒙古、漢軍駐燕京近郊、太行一帶,東至平灤,西控關陝,應有險阻,於附近民內選諳武事者,修立堡寨守禦。以河南屯田萬户史權為江漢大都督,依舊戍守。又選鋭卒三千付史樞管領,於燕京近郊屯駐。壬寅,命亳州張柔、歸德邸浹、睢州王文幹、水軍解成、張榮實、東平嚴忠嗣、濟南張宏七萬户,以所部兵來會。罷東平會計前任官侵用財賦。甲辰,宋兵攻瀘州,劉整擊敗之。詔賞整銀五千兩,幣二千匹。失裏答、劉元振守禦有功,各賞銀五百兩,將士銀萬兩、幣千匹。乙巳,詔指揮副使鄭江將千人赴開平,指揮使董文炳率善者千人由魚兒泊赴行在所,指揮使李伯祐率餘兵屯河川。壬子,詔霍木海、乞帶等自得勝口至中都預備糧餉芻粟。丙辰,詔平章政事塔察兒率軍士萬人,由古北口西便道赴行在所。

十一月壬戌,大兵與阿里不哥遇於昔木土腦兒之地,諸王合丹等斬其將合丹火兒赤及其兵三千人,塔察兒與合必赤等復分兵奮擊,大破之,追北五十餘里。帝親率諸軍以躡其後,其部將阿等降,阿里不哥北遁。庚午,太陰犯昴。壬申,詔免今年賦税。癸酉,駐蹕帖買和來之地。以尚書怯烈門、平章趙璧兼大都督,率諸軍從塔察兒北上。分蒙古軍為二,怯烈門從麥肖出居庸口,駐宣德德興府;訥懷從阿忽帶出古北口,駐興州。帝親將諸萬户漢軍及武衞軍,由檀、順州駐河川。敕官給芻糧,毋擾居民。罷十路宣撫司,止存開元路。命諸路市馬二萬五千餘匹,授蒙古軍之無馬者。丁丑,徵諸路宣撫司官赴中都。移蹕於速木合打之地。詔漢軍屯懷來、縉山。鷹坊阿里沙及阿散兄弟二人以擅離扈從伏誅。

十二月庚寅,詔封皇子真金為燕王,領中書省事。辛卯,熒惑犯房。壬辰,熒惑犯鈎鈐。癸巳,以昌、撫、蓋利泊等處薦罹兵革,免今歲租賦。甲午,師還,詔撤所在戍兵,放民間新籤軍。命太常少卿王鏞教習大樂。壬寅,以隆寒命諸王合必赤所部軍士無行帳者,聽舍民居。命陝蜀行中書省給綏德州等處屯田牛、種、農具。初立宮殿府,秩正四品,專職營繕。立尚食局、尚藥局。初設控鶴五百四人,以劉德為軍使領之。立異樣局達魯花赤,掌御用織造,秩正三品,給銀印。賜諸王金銀幣如歲例。是歲,天下户一百四十一萬八千四百九十有九,斷死罪四十六人。

譯文(一)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名忽必烈,是睿宗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母親為莊聖太后,姓怯烈氏。世祖生於乙亥年(1215)八月二十八。長大以後,仁厚、聰慧、英明、鋭,對太后十分孝順,尤其善於安撫下屬。娶弘吉剌氏為王妃。

甲辰年(1244),世祖還是藩王時,就考慮到對國家要有大的作為,邀請藩王府內的舊臣以及各地通儒學的人,向他們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

辛亥年(1251)六月,憲宗即皇帝位,他同母的弟弟中,只有世祖最年長也最有才幹,因此憲宗就把大漠以南漢族地區的各種軍國事務全部給他處理。於是,世祖南下駐於爪忽都地方。

壬子年(1252)夏,六月,世祖在曲先惱兒地方覲見憲宗,奉命率軍征伐雲南。

癸丑年(1253),十二月十二,軍隊近大理城。當初大理國君段氏權勢微弱,國事都由高祥、高和兄弟決定。十九,俘獲高祥,在姚州將他斬首。留下大將兀良合帶戍守大理城,任命劉時中為宣撫使,和段氏共同安撫大理,隨後世祖就帶兵回去了。

丁巳年(1257)冬,十二月,世祖在也可迭烈孫地方覲見憲宗,商議分路進攻宋朝的事,進軍的時間定於次年。

戊午年(1258)冬,十一月初三,在開平東北面祭牙旗,即於當天出發。

己未年(1259)八月十五,渡過淮河。二十,進入大勝關,宋朝的守軍都逃跑了。

九月初一,親王穆哥從合州釣魚山派使者來報告憲宗歸天的凶信,並且請求世祖迴歸北方以維繫天下百姓的希望。世祖説:“我奉聖命到南方來,怎麼能夠不建立功勞就突然回去呢?”初三,晚上,世祖派木魯花赤、張文謙等人準備舟船。初四,這天天快亮的時候,世祖來到長江邊,下達敕命,叫將帥們揚旗擊鼓,三路同時出發,和宋朝軍隊戰三次,殺死、俘獲了很多敵人,直達長江南岸。初九,包圍了鄂城。閏十一月初一,世祖回駐青山磯。初二,宋朝的賈似道派宋京前來求和,世祖派趙璧等人對宋京説:“你們為了生靈的緣故前來求和,意圖很好,但我是奉命征伐南方,又怎麼能停止呢?如果你們真有事奉大國的心意,就應當向朝廷請求。”這一天,大軍返回北方。

世祖中統元年(1260),三月初一,世祖的車駕到達開平。親王合丹、阿只吉率領西路的諸侯王,塔察兒、也先哥、忽剌忽兒、爪都率領東路的諸侯王,都來相會,與大臣們一起奉勸世祖登帝位。世祖再三遜讓,而諸侯王和大臣們堅持請求。二十四,世祖即皇帝位,任命…。、趙璧、董文炳為燕京路宣使。陝西宣使廉希憲説“:高麗國王曾經派遣他的世子王亻典入朝覲見,把他拘留了三年沒讓他回去。現在聽説他的父親已經死去,如果立王亻典為國王,送他回國,他一定會懷念我們的恩德,這就等於不費兵卒而得了一個國家。”皇上認為他的話很對,讓王亻典改住在客館中,派兵侍衞,送他回去,並赦免了他國內的人。

夏,四月初一,建立中書省。任命八、廉希憲、商為陝西、四川等路的宣撫使,趙良弼為參議司事,粘合南合、張啓元為西京等地方的宣撫使。初二,皇上下詔,曉諭高麗國王王亻典,仍然把所擄掠的百姓以及逃亡在外的人户歸還給他,止邊將隨意搶掠。初四,向全國下詔,宣佈即皇帝位。詔書説:“我憑着祖宗開創的疆域,據有四方,武功屢獲建樹,文治卻頗見欠缺,到現在已經五十多年了,大凡時間有先有後,事情有緩有急,天下的大事業,不是一個聖王一朝天子所能夠各方面全都顧到的。先皇帝剛即位的時候辦事雷厲風行,準備大幹一番。從自己方面説,憂國憂民之心雖然十分迫切,但在尊重賢能、使用人才方面卻未能找到合適的人選。正當我督率師旅進軍夔門的時候,卻突然傳來先皇帝昇天的噩耗。哪能預料到出師未捷的遺恨,竟然不能夠終止呢!

“年紀尚輕的我,渡過長江之後正準備深入敵境,卻聽到京師發生了嚴重的徵民為軍的擾害。百姓們驚慌恐懼,好像一天都無法度過似的。我為此而到惶懼,乘着驛車趕回來。眼前的急難雖然緩解了,而境外的戰事還沒有結束。於是召集大家商議,以徵集好的辦法。沒想到宗親們竟會盟,先行推戴我為國君。東西雖然相隔萬里之遙,名公巨卿們有的卻不蒙召而來到,人們不謀而合,都説國家的大統不能夠長久空缺,神人的厚託一刻也不能落空。謀求於當今,在太祖嫡親的孫兒中,已故憲宗皇帝的同母弟弟,無論從德才還是從長幼看,只有我一個人最為合適。我雖然處於征戰之中,卻總是保留着仁愛的心腸,廣泛地施予、救濟着人們,確實可以做天下的主宰。皇天扶助順應天命的人,人為的謀略是不能與天命相比的。按祖訓繼承國祚的大法現在依然存在,誰又敢不依從。我鄭重而又堅決地推讓,以至於一而再,再而三。而諸侯王和百官的祈求懇請更加堅決,發誓要以死來請願。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只好俯順輿情,勉強登上帝位。我自思寡德闇昧,所生的時代艱難很多,就像涉足於深淵上的薄冰一樣,不知道如何補救。正當開始臨朝執政的時候,應該重新制定弘大長遠的規劃。既效法前代,又靈活運用,這正是當前要做的。務必施行實在的恩德,不提倡虛應的文字。雖然太平時代不容易立即實現,而吃喝卻是必須先行解決的。唉,繼承大統的運數既然輪到了我,只得恭敬地順應上天賦予的使命,既是勳舊宗親所託付,我又怎敢忘記祖宗的規矩呢?建立皇極,開創元始,使百姓們有一個新的開始。我所做不到的,更將依靠我遠近的宗族,朝裏朝外的文武官員,同心協力,呈獻無可更替和否定的助益。特此廣泛地告知各方的百姓,體察我懇切的用心。”初十,任命翰林侍讀學士郝經為國信使,以翰林待制何源、禮部郎中劉人傑做他的副手,出使宋朝。十九,收集朝廷內外官吏的公文牌牒。派遣帖木兒、李舜欽等巡行各部,考察各地各類工匠。設置緊急驛站。二十八,徵召各道兵員六千五百人前往京師擔任宿衞的任務。在漣水軍設立貿易市場,下令,私商不許偷越國境,違犯令者處以死刑。當月,阿里不哥在和林城西面的按坦河私立偽號。徵召賈居貞、張儆、王煥、完顏愈乘驛車前來宮闕。

五月初一,詔令燕帖木兒、忙古帶統率黃河以西的各部人馬。十九,建年號為中統,詔書説:“祖宗憑藉神授的武勇平定了天下,以淳厚的德行統御着黎民。皇朝建立不久,來不及以文治來增添潤飾;政事經過改造變通逐漸有了規章條理。我得以繼承祖業,擴充疆土,並考察祖宗的大法,研究前代的制度。建立年號是為了表示歲時,顯示帝王要萬代相承襲,紀錄時間,記載王業,以看出天下統一的要義。效法《秋》做萬世的軌範,體現《易經》為萬物的開端。顯耀恢宏有謀略,開啓安定太平的王道。可從庚申年(1260)五月十九開始,建立年號為中統元年。從我即帝位建立年號開始,就必須把建立法度、秩序擺在優先的地位。因此朝廷內設立都省(中書省),以總攝宏觀的綱紀法制,朝廷外則設立總司,以處理具體政務。繼續把發展利益剔除危害的措施,補救偏頗救助弊病的辦法,隨詔書而頒行天下。唉,我手執政柄,把握樞要,必得順應時勢而建立年號;施行仁義,頒發政令,以期盼與萬物共同發展、更新。發佈懇切的文告,表明憂慮的情懷。所有的臣僚百姓,都應當體察我極深的用心!”發佈詔令安撫壽府的軍民。二十七,因為阿里木哥反叛而下詔大赦天下。二十八,設立十個路的宣撫司官署:任命賽典赤、李德輝為燕京路宣撫使,徐世隆擔任副職;任命宋子貞為益都、濟南等路宣撫使,王磐擔任副職;任命河南路經略使史天澤為湖南宣撫使;任命楊果為北京等路宣撫使,趙炳擔任副職;任命張德輝為平陽、太原路宣撫使,謝王宣擔任副職;任命孛魯海牙、劉肅共同擔任真定路宣撫使;任命姚樞為東平路宣撫使,張肅擔任副職;任命中書左丞張文謙為大名、彰德等路宣撫使,遊顯擔任副職;任命粘合南合為西京路宣撫使,崔巨濟擔任副職;任命廉希憲為京兆等路宣撫使。任命汪惟正擔任鞏昌等處便宜行事都總帥,任命虎闌箕擔任鞏昌元帥。頒發詔令,任命成都路侍郎張威擔任元州、忠州、綿州、資州、邛州、彭州等地的安撫使。西川、潼川、隆慶、順慶等府以及各處山寨投降的官吏,都給予正式的任命,授予不同等級的欽命符節。詔令平陽、京兆兩路宣撫司籤徵的士兵七千人,到延安等地防守關隘,並任命萬夫長鄭鼎、昔剌忙古帶統率他們。生活貧困而不能應召服役的,由官府給予補助。徵召各地兵員三萬人駐紮在燕京附近地區。命令各地官府購置一萬匹馬送往開平府。任命總帥汪良臣統領陝西的漢族軍隊,沿黃河一線防守險要之處。建立望雲驛,與軍旅之事無關不得隨意進入。熒惑星(火星)進入鬥宿南面的天宇,一共停留了五十多天。

六月初二,詔令燕京、西京、北京三路的宣撫司運米十萬石到開平府以及撫州、沙井、淨州、魚兒泊,以作為軍糧儲備。任命李王。。為江淮大都督。劉太平等策劃叛變,事情暴以後被處死,同時在東川處死乞帶不花,在西川處死明裏火者。渾都海叛變。初九,李王。。説:“捕獲的宋朝間諜説賈似道正在調動軍隊,揚言要進攻漣州。派人去察看,見許浦江口和陽湖的兵船有二千艘之多,應當修繕城壕進行防備。”遣散阿藍帶兒所簽押的解州鹽户兵一百名。十六,詔令陝西、四川宣撫司八統轄各路軍隊。十九,詔令東平路萬户嚴忠濟等調遣兵一萬五千人前往開平。二十九,任命石長不擔任大理國總管,身佩虎符。詔令十個路的宣撫司製造戰襖、皮裘和帽子,各類的數目都要求上萬件,運往開平。當月,徵召真定的劉鬱,邢州的郝子明,彰德的胡祗。。,燕京的瑪渭、王光益、楊恕、李彥通、趙和之,東平的韓文獻、張方等人乘驛車前來朝廷。高麗國王王亻典派他的兒子永安公王僖、判司宰事韓即前來恭賀世祖即皇帝位,世祖把國王受封的冊命詔書、國王的印信以及虎符頒賜給高麗國王。

秋,七月初二,敕令燕京、北京、西京、真定、平陽、大名、東平、益都等路的宣撫司製造羊皮襖、皮帽、皮褲、皮靴,要求都數以萬計,運至開平。初三,因萬户史天澤隨行護衞已故皇帝有功,賞賜白銀一萬五千兩。遣散靈州種田的百姓返回京兆府。初四,賜給山東行省大都督李王。。金符牌二十面,銀符牌五面,讓他獎給部下有功的將士。初七,任命燕京路宣使…。主持中書政務,任命燕京路宣使為平章政事,張啓元為參知政事,任命王鶚為翰林學士承旨兼修撰國史,任命河南路宣撫使史天澤兼任江淮各路軍馬經略使。初十,詔令中書省把益都、平州封邑的賦税、錢賜給諸侯王塔察兒,並把諸侯王白虎、襲剌門所屬的民户、工匠和賦税賜給他。詔令製造中統元寶和鈔紙幣。在潁州、漣水、光化軍設立貿易市場。北京路都元帥阿海請求免除部下士兵應徵的徭役,世祖同意。宋軍攻打邊境城市,世祖下詔派遣太醜、怯列、忙古帶率領各自的部隊,合兵對宋軍進行攻擊。世祖下詔褒獎行省大都督李王…皇上親自統兵征討阿里不哥。敕令劉天麟規劃籌措中都析津驛站傳郵的馬匹。

八月十一,授予中書省左丞、代理大名等路宣撫使張文謙虎符。十二,詔令都元帥紐王。。所到之處不得隨意拷打官吏。十四,設置秦蜀行中書省,任命京兆等路宣撫使廉希憲為中書省右丞相,暫代行省事務。宋軍兵臨漣州境,李王。。請求各路派遣援軍。十八,賜予中書省掾吏塔剌渾二千五百兩白銀。李王。。請求派戰將,增加士卒,渡過淮河去進攻宋朝,以利於派遣使臣前去議和修好,皇上未予同意。二十八,澤州、潞州發生旱災,百姓飢餓,皇上敕命賑濟他們。

九月初二,皇上在轉都兒哥之地把阿里不哥違抗聖命的事情下詔令讓國內外知曉。初十,李王。。再次請求進攻宋朝,皇上再次下令制止他。十七,開始建立拱衞聖駕的儀仗隊伍。當月,阿藍答兒領兵到達西涼府,與渾都海的部隊會合,皇上詔令諸侯王合丹、合必赤和總帥汪良臣等率軍討伐他們。二十七,在姑臧大敗叛軍,殺死阿藍答兒及渾都海,西邊的國土便平定了。

冬,十月十三,李王。。説宋軍又在漣州駐軍。十九,開始通中統的錢鈔。二十四,皇上的車駕駐蹕在昔光地方,敕命付給官錢僱用京師的駱駝,運米糧一萬石來皇上的駐地。

十一月二十五,打開常平倉救濟益都、濟南、濱棣的饑民。

十二月初三,任命禮部郎中孟甲、禮部員外郎李文俊出使雲南、大理。十二,李王。。上報所部戰士的功勞,皇上從和林來到,駐蹕在燕京的近郊。開始製造祭祀太廟的祭器、禮服。任命佛教僧人八合思巴為帝師,授予他玉印,統管佛教事務,設立仙音院,又改為玉宸院,羅致樂工。設立儀鳳司,又設立符寶局及御酒庫、羣牧所。升格衞輝縣為總管府。賜給親王穆哥二千五百兩白銀,賜給諸侯王按只帶、忽剌忽兒、合丹、忽剌出、勝納合兒各五千兩白銀,帶花紋的綢緞各三百匹,金、素的各一半;賜給諸侯王塔察、阿米魯錢鈔各五十九錠多,綿五千零九十八斤,絹五千零九十八匹,帶花紋的綢緞各三百匹,金的、素的各一半;賜給海都八百三十三兩白銀,帶花紋的綢緞各五十匹,金的、素的各一半;賜給睹兒赤、也不幹八百五十兩白銀;賜給兀魯忽帶五千兩白銀,帶花紋的綢緞三百匹,金的、素的各半;賜給只必帖木兒八百三十三兩白銀;賜給爪都、伯木兒五千兩白銀,帶花紋的綢緞三百匹,金的、素的各半;賜給都魯、牙忽八百三十三兩白銀,特地賜綿五十斤;賜給阿只吉五千兩白銀,帶花紋的綢緞三百匹,金的、素的各半;賜給先朝皇后忄佔古倫二千五百兩白銀,羅絨等摺合錢鈔二十三錠多;賜給皇后斡者思二千五百兩白銀;賜給妃子兀魯忽五千兩白銀。從此以後每年成為常例。

世祖中統二年(1261),正月初九夜間,東北方有一赤氣團,光亮照人,大如一牀蓆子。二十三,宋軍圍困漣州。二十七,李王。。率領將士戰,擊敗宋軍。皇上下詔給予獎賞,賜給李王。。金銀牌符,用以獎賞將士。二十八,李王。。擅自派兵修建益都城外的壕塹。

二月初五,月亮遮住昴星。初七,宋軍進攻漣水,皇上令阿術等率軍前往漣水。十四,皇上的車駕抵達開平。下詔減少或免除民間的科差徵發。撤除防守隘口的士兵。秦蜀行省借貸百姓的錢財供給軍用,用今年的賦税銀子以補償。免除平陽、太原軍户納租税中沉重的條款。十五,詔令代行中書省事務的平章…。及王文統等人率領各路宣撫使前往朝廷。二十五,李王。。在沙湖堰擊敗宋軍。

三月初一,又發生食。

夏,四月十五,詔令軍中所俘虜的儒士,聽任他們贖身為民。二十,派遣製造弓箭的工匠去教鄯闡人制造弓箭。二十四,詔令十個路的宣撫使酌量減免民間賦税。敕命宣撫司的官員鼓勵農桑,抑制遊懶惰,尊敬老年人,問民生疾苦,舉薦有學問有才能又可以從事政務以及品德高尚的人,列出名單上報,以等待提拔任用;那些貪官污吏以及不孝順長輩的人,應當量其輕重給以處罰。三十,詔令太康二千八百名弓箭手前往戍守蔡州。命令禮部郎中劉芳出使大理等國。

五月初四,止使臣到百姓家中去,命令他們只住在析津驛。派遣崔明道、李全義為詳問官,到宋朝境內淮東制置使司去訪求本朝的信使郝經等人在什麼地方,仍然以扣留信使、侵擾邊境的罪名質問對方。十八,敕令外國使臣及軍兵所經過的城鎮,一概由官府供給飲食,不得侵擾百姓。二十五,嚴格申令邊境左近地區的軍民,不得超過邊界進行個人商貿。唐慶的兒子唐政臣入朝覲見皇上,皇上下令免除他的賦税徭役。放寬對於各處山澤的令。止私自宰殺馬牛。嚴格申令越境的商人,私自販賣馬匹的處以死刑。任命河南經略宣撫使史天澤為中書右丞相,河南路的軍民全部聽從他的節制。詔令成都路設置施惠於百姓的藥局。派遣王。。在西川等路尋訪醫生、儒士、僧侶、道人。

六月初三,登記遺漏於冊籍的老年人和兒童户口,以增加編户百姓的賦税。初六,賜給新歸順的王顯忠、王誼等人數量不等的衣物。李王。。派人獻上漣水之戰中的戰利品。制止各路拘留無人認領的農奴。止諸侯王擅自派人羅致百姓及徵收百姓的私錢。初八,太陰星干犯角宿。詔令十個路的宣撫司和管民官制定鹽酒税收的法規。十三,任命嚴忠範為東平路行軍萬户併兼任管民總管,仍曉諭東平路總管(達魯花赤)等官員全部聽從他節制。下詔規定朝廷內外官員乘馬的數額,各有差別。十五,賑濟缺少食物的火少裏驛户。賞賜欽察部下有功的軍官二千五百兩白銀及數量不同的錢幣和絹。十九,命竇默繼續擔任翰林侍講學士。竇默和王鶚當面提出王文統不適合居於宰相之位,推薦許衡代替他,皇上很不高興,就作罷了。二十一,把一萬石米轉運到懿州賑濟親王塔察兒部的饑民。賜給親王合丹所屬的軍隊絹九百匹,布一千九百匹。二十五,敕令平陽路安邑縣從現在起無需進貢葡萄酒。詔令説“:宣聖公孔子廟及其管轄下的書院,官府應按年月時令祭祀;止官員、使臣的侍衞和馬匹入內,一概不許侵害、擾亂、褻瀆,違犯者從嚴治罪。”二十六,任命汪良臣同署鞏昌路便宜行事都總帥,所有軍隊及地方官員全部聽從汪良臣節制。二十七,敕令各路府製造人馬衣甲及鐵裝器具一萬二千套運至開平。二十八,訓令不得徵收衞輝、懷孟兩地的賦税,以補償從該地所借的糧草。三十,宋將、瀘州安撫使劉整以瀘州城投降,任命劉整掌管夔府路中書省政務併兼任安撫使,授予虎符。仍舊諭令都元帥紐王。。等,使其問、安撫當地百姓。賜給已故金朝翰林修撰魏。。諡號靖肅。秦蜀行中書省上報説,青居山都元帥欽察等部下的軍官有功,詔令頒發虎符一面、金符五面、銀符五十七面,令行省官署核定職務名分授予他們。修築臨洮城。將真定鼓城縣升格為晉州,以鼓城、安平、武強、饒陽隸屬於它。將懷孟、邢州的田地各五十頃賜予僧人子聰。遣散金、銀、銅、鐵、丹粉、錫石等礦坑所役使的民工,以及河南路舞陽縣種姜、種藤花的民户,讓他們返回各自的州縣。授予大理國國王段實虎符,特下優詔撫。命李王。。管理益都路的鹽税。遣回工局的刺繡女工,任憑他們婚嫁。懷孟廣濟渠提舉王允中、大使楊端仁開鑿沁河渠成功,灌溉田畝四百六十多處。高麗國王王亻典改名為王礻直,派遣他的世子王忄甚敬奉表章前來朝見,皇上命宿衞將軍孛裏察、禮部郎中高逸民持詔書前往宣諭,仍依舊例賞賜玉帶給他。任命不花為中書右丞相,耶律鑄為中書左丞相,張啓元為中書右丞。將虎符授予管轄崇慶府、黎州、雅州、威州、茂州、邛州、灌州七處地方軍民的小太尉。

秋,七月初一,設置軍儲都轉運使司,任命馬月合乃為轉運使,周鍇為轉運副使。初三,開始建立翰林國史院。王鶚提請修撰遼、金兩朝的歷史,又説“:唐太宗建立弘文館,宋太宗設置內外學士院。當前應當任命學士院的官員以培養人才。希望任命右丞相史天澤監修國朝歷史,左丞相耶律鑄、平章政事王文統監修《遼史》、《金史》,多多蒐集、訪求軼聞遺事。”皇上完全採納了他們的建議。賑濟和林的饑民,賞賜鞏昌路總帥汪惟正部下斬渾都海有功的軍官二千五百兩白銀、四千九百兩馬價銀。諸侯王昌童招得河南漏載户籍冊的民户五百户,命令把他們給官府。命令總管王青製造神臂弓、柱子弓。諭令河南管領軍隊的官員在靠近城市的地方丈量土地,保存牧場,其餘的田地聽任百姓耕種。巴思答兒請求在高麗鴨綠江西側建立貿易市場。皇上同意這一建議。初五,派使者攜帶香燭費祭祀山川。十七,渡過長江新近來歸附、留住在蔡州的百姓遷居到懷孟,將糧種借貸給他們食用。任命萬家奴為安撫高麗軍民的監印官,賜給他虎符。二十,西京、宣德因降嚴霜而凍死莊稼。二十一,詔令許衡就在他的家中教授學生。命令西京宣撫司製造船隻以備辦西夏的漕運。二十二,派遣納速剌丁、孟甲等人出使安南。二十五,因為天降雨雪,用牛車驛傳道路泥濘難行,改用水路驛傳。二十九,命令道士王道婦在真定修建道觀,賜名為玉華觀。傳諭將士們起兵進攻宋朝,詔令説“:我即位之後,常常考慮要消除兵戎戰事。因而去年派使臣到宋朝去溝通友好關係。然而宋人不做長遠打算,乘我這裏有小小的空子可鑽,反倒挑起邊境事端,東邊搶,西邊掠,竟沒有安寧的子。今年天我回到宮裏,大臣們都請求出兵征討南方,我主要為兩國生靈着想,仍然等待着使臣回來。希望宋人有悔改之心,使雙方能達成和議。然而使臣被扣留在那邊不能返回,到現在又有半年了。彼此往來的禮節於是斷絕,侵犯騷擾的暴行也就不能停止。他們曾經以文明教化的國度自居,難道就應該這樣麼?誰對誰錯的界限,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如今又派了王道貞前去曉諭他們。你們應當整頓你們的士卒,磨快你們的武器,矯正你們的弓箭,會同各位將軍,趁秋高氣、馬草正肥的時候,水陸兩路分道前進,作為問罪的舉措。何況還依靠着宗廟社稷的神靈護佑,一定能建樹功勳。你們應當宣示、傳佈我的意思,明確地告訴將士們,應當各自努力,不要違背了我的命令。鄂州青山磯、滸黃州所招致的、新近歸附遷徙到長江以北的百姓,設置官署管轄他們。敕令懷孟縣,放牧之地聽憑百姓們耕種墾植。”八月初二,賜予已故的金朝補闕李大節諡號貞肅。初七,命令開平的守官在宣聖孔廟祭奠先師孔子。初八,任命燕京等路宣撫使賽典赤為平章政事。敕命賀天爵為金齒等國的安撫使,忽林伯任副使,仍舊令他們招撫、曉諭並安定那裏的百姓。初九,諭令武衞軍都指揮使李伯。。淘汰本軍疲弱年老的士卒,另選鋭的頂替,給予海東青銀符一面,如有上奏之事,令驛傳飛馬報聞。十一,任命宣撫使粘合南合為中書右丞,闊闊為中書左丞,賈文備為開元、女直、水達達等地的宣撫使,賜給虎符。任命宋朝的降將王青為總管,教授武衞軍練習藝。十五止把擄掠來的婦女作為娼。十六,太白星(金星)干犯歲星。任命許衡為國子祭酒。十七,任命姚樞為大司農,竇默仍舊擔任翰林侍講學士。先前曾經任命姚樞為太子太師,許衡為太子太傅,竇默為太子太保,但姚樞等人以不敢承當師傅的禮遇為由,都推辭而不受命,因此才又有這一次的任命。開始設置勸農司,任命陳邃、崔斌、成仲寬、粘合從中為檳棣、平陽、濟南、河間勸農使,李士勉、陳天錫、陳膺武、忙古帶為邢氵名、河南、東平、涿州勸農使。十九,命令大名等路宣撫使每年供給翰林侍講學士竇默、太醫副使王安仁衣服糧食,賜給田地作為永久產業。二十四,獎賞董文炳所率領,渡過長江及北征有功的二十二人各五十兩白銀。封順天等路的萬户張柔為安肅公,濟南路萬户張榮為濟南公。陝西、四川行省請求立即處死邊遠地區的重刑犯人。皇上不準。下詔,令陝西、四川行省問、安撫歸順的軍民。詔書説:“從現在起,朝廷的使臣如假借皇命,當地的官府不得聽從和接受。諸侯王、后妃、公主、駙馬,沒有向朝廷奏報,不許擅自取用官中之物。”賜予慶壽寺、海雲寺旱地五百頃。敕命西京運糧食到沙井,北京運糧食到魚兒泊。建立檀州驛。公佈鬥、斛等權衡器具。賑濟桓州的饑民。賜予諸侯王塔察兒貢黃金一千兩、白銀五千兩、絹三百匹。給予阿石寒宅地價銀一千二百兩。核實新增加的户口。安排各地互相轉運的辦法。命令劉整對夔府、嘉定等處的百姓進行招撫、懷柔。宋朝的七十五名私商進入宿州,州府議定處以刑罰,皇上下詔寬恕了他們,並把貨物發還給他們。允許他們到官辦的榷場貿易。仍然傳檄給宋朝邊將,要他們送還被拘留在南方的北方人。

九月初一,詔令把忽突花的府第作為中書省衙署。敬遷祖宗的神位到聖安寺。初四,邢州安撫使張耕告老退休,詔令以他的兒子張鵬翼頂替他。武衞親軍都指揮使李伯。。、董文炳進言:“請求補充、替換武衞軍年老體弱的士兵,依舊例問、撫卹他們的家庭。”皇上同意這建議。初七,詔令:任用粘合南合主管中興府行中書省事務。初九,大司農姚樞請求任用儒士楊庸教導孔、顏、孟三姓子孫,東平府詳議官王鏞兼任禮樂提舉之職。詔令:任命楊庸為教授,任命王鏞兼任太常寺少卿。十二,用清州、滄州的鹽税銀償還往年為補充官費而向百姓借的錢,在開平建立和糴所,任命户部郎中宋紹祖為提舉和糴官。十七,下諭旨給諸侯王、駙馬,凡是民間的官司不得私自做出裁定,均須聽由朝廷處理。河南府百姓王四的子靳氏一胎生下三子,命令官府酌量給予贍養。敕令:今年的田租運往水路附近的糧倉,再由官府實行轉運,不可使百姓勞乏。二十四,因為甘肅等處新近遭受戰亂,從事農耕,本來安居樂業的百姓被戍守的士兵所滋擾,便派遣阿沙、焦端義前往安撫處置。以海東青銀符兩面、金符十面給予中書省,衡量軍情國情事態的輕重緩急,授予乘坐驛車的官員佩戴。把開元路隸屬於北京宣撫司管轄。真定路百姓所借貸的官錢,因貧窮而無力償還的,詔令免於償還。王鶚請求從各路挑選、委任博學的老儒生一人,掌管本路的學校,皇上特地頒發詔令設置各路提舉學校官,任命王萬慶、敬鉉等三十人充任。敕令燕京、順天等路繼續製造人甲五千副,馬甲及鐵裝器具各二千副。

冬,十月初一,詔令把鳳翔府種田的民户隸屬於平陽的軍户,但不得派他們出征,只讓他們從事耕種屯田以供給軍糧。初二,陝西、四川行省報告説“:軍情緊急,如果等待奏報,恐怕延誤時機。”詔令他們與都元帥紐王。。共同商議處置。皇上派道士訾代為祭祀東海廣德王廟。初三,敕令火兒赤、奴懷率領部屬佔領淮西一帶。初八,敕令愛亦伯等以及陝西宣撫司,查核不魯歡、阿藍塔兒所借貸的官銀。十一,派右丞張啓元巡視直轄於中書省的平陽、太原等路。統計、登記西京兩路的百姓人數,凡有壯馬的全部從軍,命宣德州的楊庭訓統轄,身強力壯的,自己準備衣甲武器,體弱無力的由官府供給。兩路的軍人家屬以及居家的軍人,凡屬有馬的全部付新軍劉總管統轄。昂吉所管轄的西夏軍,包括豐州、蕁麻林、夏水阿剌渾都自備鞍馬、衣甲、武器。孛魯歡所管轄的士兵,凡是無馬步行的都買馬給他,令他們全部參軍,違抗者按照失誤軍期論處。修繕燕京的舊城。命令平章政事趙璧、左三部尚書怯烈門率領蒙古族、漢族的軍隊駐紮在燕京的近郊、太行山一帶,東邊可到達平灤,西邊可控制關陝;所有的險阻之處,就在附近的百姓中挑選悉軍事的人,修建堡壘柵寨守衞。任命河南屯田萬户史權為江漢大都督,按照舊規防守。又挑選三千名鋭的士兵給史樞統領,駐紮在燕京的近郊。十三,命令亳州的張柔、歸德的邸浹、睢州的王文幹、水軍的解成、張榮實、東平的嚴忠嗣、濟南的張宏等七名萬户率領各自的部下前來會集。停止東平府審核前任官員侵錢賦的事。十五,宋軍進攻瀘州。劉整擊敗宋軍。詔令獎賞劉整五千兩白銀、二千匹絹。失裏答、劉元振防守有功,各獎給五百兩白銀,獎給將士們一萬兩白銀、一千匹絹。十六,詔令指揮副使鄭江率領一千人前往開平,指揮使董文炳率領善的弓手一千名從魚兒泊前來皇上駐地,指揮使李伯。。率領其餘的兵卒屯駐在河川。二十三,詔令霍木海、乞帶等從得勝口到中都來預備糧餉草料。二十七,詔令平章政事塔察兒率領士兵一萬名從古北口以西的近路前來皇上駐地。

十一月初四,大軍與阿里不哥部在昔木土腦兒地方遭遇,諸侯王合丹等殺死他的部將合丹火兒赤及其兵卒三千人,塔察兒和合必赤等又分兵奮力攻擊,將他打得大敗,追趕了五十多里。皇上親自統率各軍在他後面追趕,其部將阿等投降,阿里不哥向北逃走。十二,太陰星干犯昴宿。十四,詔令免除今年的賦税。十五,皇上駐蹕於帖買和來地方。任命尚書怯烈門、平章趙璧兼任大都督,率領各軍從塔察兒北上。將蒙古軍分成兩路:一部由怯烈門率領,從麥肖出居庸口,駐紮在宣德德興府;一路由納懷率領,從阿忽帶出古北口,駐紮在興州。皇上親自率領漢軍及武衞軍的萬户們,經由檀州、順州駐紮在河川。敕令“:由官府供給糧草,不得滋擾居民。撤銷十路宣撫司,只保留開元路宣撫司。命令各路購置戰馬二萬五千多匹給蒙古軍中無馬的士兵。十九,徵召各路宣撫司官員前來中都。”皇上移駐於速木合打地方。詔令漢軍屯駐在懷來、縉山。鷹坊的阿里沙及阿散兄弟二人因為擅自離開宿衞的隊伍而被處死。

十二月初二,詔令晉封皇子真金為燕王,管理中書省事務。初三,熒惑星(火星)干犯房宿。初四,熒惑星干犯鈎、鈐二星。初五,因昌州、撫州、蓋利泊等處連遭兵亂,免除今年租税。初六,部隊返回,詔令撤去居所的守軍,放還民間新徵集的簽押士兵。命令太常少卿王鏞教練演習大樂。十四,因天氣嚴寒,命令諸侯王合必赤部下沒有行軍帳幕的士兵,可以聽任其住入民房。命令陝蜀行中書省供給綏德州等處的屯田軍隊耕牛、谷種、農具。開始建立宮殿府,俸祿為正四品,專管營造、修繕的事務。建立尚食局、尚藥局。初設宿衞近侍五百零四人,任命劉德為軍使統轄他們。建立異樣局總管(達魯花赤),掌管宮廷御用紡織品的製造,俸祿為正三品,授予銀印。賞賜給諸侯王的金銀絹同於往年舊例。

這一年,全國有民户一百四十一萬八千四百九十九户,處以死刑的四十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