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01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邸報既已送到姑蘇,想來李赫一家隨後便到,故林如海方有上文等語。

屆時李赫一干人等抵達姑蘇,自有衙門居所可住,倒不必林如海和賈如何費心,然而初來乍到,他們得有所表示。

取消去上香的決定,利落地打點好李家到姑蘇後需要的東西,有了這些,李家到時候便少費些心思,免得人生地不,成了無頭的蒼蠅,沒兩,三月初二這李赫一家果然到了姑蘇,第二天一早便打發人來林家送禮請安。

管事媳婦進來通報給賈,送上禮單。

道:“用上等封兒賞來送禮的人。”説畢,方將禮單接在手內,展開一看,卻是妝蟒六匹,綢六匹,緞六匹,錦六匹,青布六匹,絹綾紗羅十二匹,皆是上用的,多為素,另外還有新書六部,寶墨六匣,湖筆六套,端硯六方,並宣紙、點心若干。

看罷,賈命人收了,一面吩咐人把預備給李家的東西送去,一面叫人預備尺頭,過了不久,李赫之鍾氏打發兩個女人過來請安。

早有預料,忙命請進。

兩個女人都是四十來歲年紀,銀簪青衣,打扮得樸素無華,倒也乾淨利。

請過安問了好,又謝過賈所助,笑道:“説,還請林太太一會子借兩個管事並媳婦子給我們使幾,我們初來乍到的,該在何處採買東西,哪裏的東西好,一概不知呢。”賈早已預備好人選了,一個管家、兩個管事媳婦,便是恐李家到這裏人生地不的不好行動,只是自己是外人,不好直接送人過去,故此聽了這話,方抿嘴一笑,道:“我已想到了,正想打發人過去,可巧你們就來了,稍後一起回去罷。”兩個女人聽了,忙起身拜謝,不盡。

道:“我離京有幾年了,原説還得兩年方能進京相見,再沒想到你們今年來了姑蘇。”二人笑回道:“正是,也是天緣湊巧,老爺想着讓大爺外放出京,可巧蘇州知府大人的任滿了,大爺便被聖人欽點為蘇州知府,正月十六就啓程了。”賈聰明,卻知事情絕非兩個女人説的這樣簡單,江南富庶甲於天下,但凡是江南的職缺不知道多少人覬覦,李恂必然費了不小的心思,才讓李赫謀到這個職缺,也想着讓李赫到了蘇州之後能照應到自己家,算是投桃報李罷。

又問道:“你們和哥兒姐兒都來了?”二人道:“只帶着小哥兒、大姐兒來了,大哥兒留在京城裏跟老爺太太呢。”賈點了點頭,想起李赫長子年已十歲,李恂少不得留在跟前親自教養,遂又問起在京城時,賈璉在他們家可好,淘氣不淘氣等語。

二人心中瞭然,忙笑道:“璉哥兒伶俐得很,生得齊整不説,嘴也甜,經常哄得老爺太太大爺哥兒姐兒們眉開眼笑,心肝兒地叫着,老爺太太三天兩頭接到身邊來,老爺已經親自給璉哥兒啓蒙了,説璉哥兒天資過人,這才幾個月,都認得好些字了。”賈暗暗歡喜,她就怕沒有大嫂,賈璉被大哥哥等人耽誤了,有家風嚴謹的李家教養,縱使教不出什麼天縱之才,也不會讓他學得跟賈赦一般放形骸。

對於自家長兄的本事,沒有誰比賈更清楚明白了。

誰能知道,他們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子孫竟是一代不如一代,賈遙望京城,幾乎可以想象得到府中是何等景象。

晚間賈説與林如海聽,林如海微微頷首,道:“有李大人教導璉兒,你該放心了。”上輩子李家壞了事,賈璉沒有外家親近,長成那樣的品行,如今李家平安,雖説李家不能名正言順地撫養賈璉,但是李家是書香門第,給賈璉啓蒙並請先生等事卻可以手,不用擔心賈璉像上輩子一樣學不到正經該學的東西。

嘆道:“甚是,總不能讓璉兒學了大哥哥一身習氣。”過了半個月,李赫同離任知府接完事務,各項安置妥當,方攜來拜,林如海和賈送禮如舊,人卻不好登門,故他們便過來了。

彼此相見,難免悲喜集。

鍾氏送還下人,又道了謝,方同賈在後院説些家長裏短,並京城各家女眷兒女之事,賈頗有興致,不僅問了榮國府的事情,還問了平素好那些姐妹們如今在京城的境況,當她聽到大半姐妹們都已生兒育女時,臉上不由得出幾分失落。

鍾氏心中一動,方想起賈進門也有五年了,卻一無所出,忙安道:“你急什麼?還年輕呢,誰不知道你們單是守孝就是好幾年,還得守一年,這樣的事兒哪能怨得了你?”賈長嘆一聲,道:“話雖如此,到底不自在。”鍾氏笑道:“你且放寬心,這兒女都是緣分,該來的時候自然就來了。等明年出了孝,我陪你一道去廟裏上香,説不得上過香後一年你就得了。”賈聽了,臉上出幾分笑容。

鍾氏又悄悄道:“我來了半個月,倒多聽你們府上的事兒,怎麼,府上打發了好些人?”來到蘇州後,幾次應酬,林家的事兒她聽了好些,不管是林如海打發了姬妾丫頭,還是打發了那些下人,沒少聽人説,今一進門她也發現了,賈跟前伺候的都是未開臉兒的丫頭,並不見從前林如海跟前的幾個通房丫頭,也沒見有姬妾打簾子。

如此看來,林如海果然極看重賈,便是自己丈夫身邊還有兩個通房丫頭呢,鍾氏不由得對賈生出幾分羨慕來。別瞧着大家閨秀個個都想要賢惠的名兒,説什麼三從四德、三四妾是天經地義的話兒,可大多數的女人家都盼着自己的丈夫對自己一心一意。

若是自己的丈夫對自己一心一意,便是冠以妒婦之名又何妨?

同是女人家,賈怎能不知鍾氏心思,臉微微一紅,笑道:“我們老爺説,府上主子少,用不着許多下人,我們又守着孝,不喜那些排場,很該儉省些,遂仔細查探一番,打發了一多半兒,都是不得用的。”鍾氏抿嘴道:“可不是該儉省些,靠大爺那一點子俸祿,還不夠上下一個月的月錢呢。”與此同時,林如海和李赫在書房也説到了儉省的話題。

林如海飄蕩多年,懂得俗務,李赫對此也不是不瞭解,笑道:“聽你這麼一説,倒有些道理。如今看來,不管是京城,還是各處,倒有大半人家都是安享富貴,不思籌劃,個個講究排場,出的多,進的少,自然就有了歪門道的心思,搜刮民脂民膏。”林如海道:“咱們這樣人家,更該開源節,萬萬不能因為好面子,便毀了基。”李赫深以為然,笑道:“府上真真是開源節了。”説畢,取出一早得的邸報給林如海,道:“今兒才到的,你瞧瞧。”林如海拿在手裏,並未翻看,道:“那顧明的事兒你們可解決了?”提到顧明,李赫臉微微一沉,冷笑道:“顧明投靠的人實在是神通廣大,本已尋到了顧明的罪名,偏生還是被壓下去,幸而你提醒得早,不然我便是他的替罪羔羊了。”林如海嘆息一聲,安道:“兄不必如此氣憤,説實話,禍害遺千年,古往今來,哪裏就真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呢?若是兄能除掉顧明,顧明也就不是顧明瞭,他能從一無所有爬到如今的地位,心機手段都賽過常人。”言語之間,林如海臉上浮現一抹嘲諷之

好人不一定能長命百歲,壞人卻經常過得比好人更逍遙自在。

林如海如今壓就不信什麼天理循環,報應不

就像他林家何曾做過傷天害理之事,黛玉閨閣弱女更不曾害過一人,最終還不是落得一個林家風雲散,黛玉命喪他鄉的下場。

上輩子就算賈家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林如海也難掩心中恨意,因為賈家只是自作自受,而不是有人替他林家之女主持公道,最終賈家的罪名裏也沒有賈家侵孤女家產一事,誰讓賈家獲罪的時候,黛玉已經沒了呢。

李赫聽了林如海的話,亦是一嘆,臉上頗有幾分抑鬱不樂。

林如海展開邸報,臉上出一分驚,輕聲道:“原來九皇子已經出生了啊。”李赫笑道:“正是,生在二月裏,那時我們已經出京了。”雖説有了九皇子,可當今膝下也只活了太子和四皇子、七皇子三位殿下,這一位皇子的生母出身不高,僅是小家碧玉,並不得當今重視。

林如海淡淡一笑,並沒有説自己知曉未來之事,奪嫡之爭,慘烈非常,太子被廢,鬱鬱而終,追封為義忠親王,而這位九皇子最終卻登上了皇位,年僅二十一歲,這時候誰能想到他會是未來的九五之尊呢?

作者有話要説: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