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章危機四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子儀在佳人額頭淺淺一吻,隨即從地上拾起一張鐵弓,搭箭上弦,對準十多丈外正襟危坐於馬背的楊國忠,摧動真氣,勁拉滿弓。

“嗖…”的一聲,猶如一道長虹飛出,接連穿透護在楊國忠馬前數塊鐵盾,牢牢地戳進他的膛。

楊國忠不敢相信地望着李子儀,世間竟會有如此臂力,隨即口傳來撕心裂肺的劇痛,慘叫一聲,墜落馬下,身旁隨從無不震驚,一陣騷亂不知所措。

李子儀見一招得手,藉機飛上馬背,策騎奔到兩軍拼殺最為烈之處,長嘯道:“爾等主帥已死,還不逃命?”言罷衝向幾位虎體狼、豹頭猿臂的突厥裨將前,手起劍落,一招之間全部斬於馬下。

敵軍將士懾於他的威勢,膽戰心驚又聞主帥已死,更無心戀戰,不知哪一個先策馬飛退,軍陣自亂,紛紛棄甲而逃,敗兵如山倒,前方誓死殺敵者在刀鋒劍戟中倒下,突厥兵已不成氣候。

李子儀大振聲威,喝住眾將士的追擊,重新列陣,然後下馬來到唐玄宗的面前,跪拜道:“臣朔方節度使李子儀救駕來遲,令皇上受驚,罪該萬死!”李隆基老態龍鍾,上前扶起李子儀,緊緊握住他的手,動道:“李愛卿來的正是時候,救駕有功,何罪之有?”接着又補了一句:“朕無時不盼得少將軍早歸來啊!”李子儀微微一笑,環顧周邊的大臣無不面容失,顯然受驚過度,倘若自己晚來一步,後果當真不堪設想。

李子儀擔心再有伏兵,便道:“此處不宜久留,皇上,我軍要立即趕路,免得夜長夢多!”李隆基亦不願在此刻多呆一刻,點頭贊同道:“少將軍所言極是,立即起駕趕往蜀地!”李子儀尚未回答,驀然御林軍與衞軍的將士全部圍了過來,從士卒之中走出十幾位將領,跪拜道:“啓稟皇上,楊國忠與胡人勾結,意圖謀反,罪該當誅,而此賊子之妹楊…貴妃娘娘卻仍留在皇上身邊,末將等放心不下,請皇上以江山社稷為重,忍痛割愛,免留後患!”唐玄宗聞聲龍顏大怒,喝道:“大膽臣子,竟敢威脅朕,來人,快將這幾位大逆不道臣子統統正法服威!”軍喧譁,無人領命,眾機要大臣心中早就對楊國忠不滿,只因礙着貴妃得寵,敢怒不敢言,此時見狀紛紛跪拜道:“諸將言之有理,為穩軍心,請皇上以江山社稷為重,忍痛割愛,免留後患!”上千的軍跪拜在地齊聲道:“請皇上以江山社稷為重,免留後患!”李隆基手足無措,望向李子儀徵詢意見,後者堅定點了點頭,為穩住軍心,也別無他法,何況楊國忠謀反叛國,罪及九族,原也逃不了干係。

唐玄宗想到自己貴為一國之君,卻救不了心愛的貴妃,到底這天下是不是自己一人做主,為何倒頭來又受制於天下呢?無奈望着身後不遠處國天香、傾國傾城的愛妃,涕零道:“朕虧欠玉環啊!”轉過龍軀向着眾臣冰冷道:“眾愛卿看着拿主意吧,朕累了!”眾大臣將領商議半晌後,取來三尺白綾,由內宮宦官懸于山坡荒廟的殿宇中,四周圍以上千的軍,防其瞞天過海、以假亂真。

楊玉環已知在劫難逃,卻並不驚慌,盈盈來到唐玄宗龍軀前,泣道:“奴家先去一步,望皇上保重龍體,鴻福齊天!”言罷婀娜起身,向府中走去。

從李子儀面前經過之時,雙眸閃過異彩,望着他神秘一笑,香風襲過輕盈而去。

李子儀只覺眼前一位中年美婦,嬌豔無匹,肩若削成,如約素,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外朗,皓齒內鮮;披羅衣以璀璨,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美得不可方物,尤其她的眼神似曾相識,正當他暇思之間,伊人背影已沒,邁入廟宇殿內。

過不多久,由廟宇中傳來宮女的哭聲,幾位與領將親自入廟內看過後方疑心盡去,由於事起倉促,將其葬於馬嵬坡上立冢刻碑。

李子儀提劍在冢旁石巖題道:‘自古紅顏多薄命,獨留青冢向黃昏。’片刻後隊伍繼續向劍南而行。

秦惋如與李子儀共乘一騎而行。此刻依偎在他的懷內,秀眸濕紅,嬌微微。

李子儀只道她受到傷痛,忙關心道:“惋兒哪裏受傷了?為何不跟子儀説呢?”秦惋如搖頭道:“不是,人家心情不好嘛!想不到皇上九五至尊,卻仍無奈要與最心愛的貴妃娘娘生死惜別,江山社稷真的那麼重要麼?以前惋兒不懂,常以為打打殺殺便是真正的男兒了,沒想到男人做的事需要這麼大的勇氣!你將來不會也…也為了榮華富貴、江山社稷就捨棄你的幾位夫人…還有…還有人家吧?”李子儀聽到她天真的話語,不微笑道:“你何時成為子儀的夫人了?怎麼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呢!”秦惋如被問得羞紅雙頰,對方的確沒有説過要娶自己,更沒有婚媒之約,可是之前彼此暗許,而且自己又被他親過,此時分明是他在抵賴,不由急得又哭道:“你騙人家…惋兒…”尚未説完,又被李子儀貪婪深情的問封住了她的香

當她還在陶醉之時,李子儀在耳畔低聲道:“只要惋兒乖乖聽話,就是給為夫金山銀山,也決計不換。回去後子儀立即向爺爺提親如何?”秦惋如心下甚喜,聽到他要向爺爺去提親,羞不自勝,嬌憨道:“人家現在還不乖麼?要是換作以前,你這樣輕薄人家,哼,惋兒早就揮劍斬下你的手臂,而如今…如今卻歡喜得很,但願被…被儀郎永遠這樣抱着人家!”李子儀沒有想到這麼蠻橫的丫頭動起情來,卻與平常女子一般,臉怕羞,嫵媚動人;低頭凝視懷內的玉人,月光下一臉矯情,又喜又怕,那多情少女的嫣俏模樣動人至極點。

正在他欣賞秀之時,忽然遠處高崗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驀然由西面數里外現出一簇人馬,約萬人之間,火光沖天,宛如火龍盤旋,大旗上繡着外族文字。

伏兵天降,眾人皆慌。李子儀策馬衝到隊伍前,保持頭腦冷靜,喝道:“眾將聽令:御林軍駕在在後,衞軍分成四隊,袁融、張信、陶子謙、王瑁各率領一隊,按品字陣形列陣在前,如有騷亂異動、不戰而逃者立斬無赦!”此聲由丹田之氣傳將出來,三軍將士聽得清晰明朗,立即按軍令集合成隊,將御林軍護在陣列之後,抵擋突如其來的伏兵。

李子儀怕佳人受傷,將一片護甲套在她的前,同時左手箍住她的蠻,右手仗起蓮逸劍,勒馬遠望,只見前方火把通明,軍馬列成陣勢,由人馬正中策騎而出五名將領,左右各兩位虎軀魁梧、滿面虯鬚的將領,眾星託月般跟在中間一騎之後,顯然那位便是此軍主帥無疑。

李子儀仔細瞧去,火光下嫣然一位少女身裹一襲玲瓏緊身勁裝,面似桃李含,體如白雪團成,眼橫秋水,蛾眉斂黛,長髮披肩,上束翠羽,臉頰掛着面紗,遮住絕代芳容。

那少女轉頭向身邊一位將領低言幾句,那位將領身披銀鎧,上裹赤縉,橫仗一條鐵脊蛇矛,坐騎花鬃馬,領命上前釁戰道:“我家公主在此恭候多時,特來相請大唐皇帝到回紇做客,識相的痛快應承,否則立即兵戎相見!”李子儀聽到前方乃回紇軍隊,想到三年前大唐曾與之修好,結盟締之約,如此卻背地裏與安祿山等合作,分割中原唐室,心中作氣,策馬前道:“回紇與我大唐修好盟約,永不互相侵犯,為何如今出爾反爾、背信棄義,此舉為盟友所恥,還有何顏面在此耀武揚威、自取其辱!”那名將領聞言火冒三丈,長喝一聲,飛馬矛,直取李子儀二人的心口,勢如雷霆。

李子儀揮劍相,手起劍落,一合之間便將對方斬於馬下,轉身向回紇軍馬望去,恰與那位公主的目光相觸。

回紇公主瞧清李子儀的面容,愕然一呆,隨即雙頰泛紅,掩不住興奮歡喜之情,心下動道:“天啊,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