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絕代佳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子儀、張曉月等三人走上長橋,便像走入了一幅美麗的圖畫裏,風拂碧水,林樹爭豔,州上的亭台樓閣與湖光山相輝映,小橋
水掩映於枝青葉秀之中,粼波瀲灩,絢麗多姿。
小州屈曲若半月,假山瀑布,飛濺而下,猶如山水畫卷。房舍間奇花異草,花輕翻,州沿處長廊環繞,質樸古雅,蜿蜒曲折,與通幽的小徑接連,使人想到能漫步其上,必是
連難捨、逸興湍飛。觀其居知其人,由此推之,可見這美麗的女主人如何超凡
俗。
林木掩映中,穿過了一條修竹曲徑和經過了兩個避雨小亭後,來到一座庭院前的空地,此處擺放着數以千記的盆菊,分有平瓣、匙瓣、管瓣、桂瓣和畸瓣五大類四十四種花型;花分為黃、白、綠、紫、紅、粉紅、雙
、間
八大
系,葉的形態尚有正葉、深刻正葉、長葉、圓葉、葵葉、蓬葉和船葉等八類;清雅高潔,花形優美、
彩絢麗,宛若花菊仙府。
花海中穿着文人墨客、江湖豪傑、以及來訪的遊人絡繹不絕,欣賞着佳人獨巨匠心的鐘愛。李子儀等亦被眼前美景所引,陶醉般地靜望各種各
的盆花。過了良久,兩名俏丫鬟由院內走出,向着眾人道:“我家小姐有請諸位訪客進內院客廳一聚。”言罷盈盈轉身,前面領路。
眾人聞聲雀動不已,談笑聲聲,爭先恐後跟隨着兩名丫環向院內走去,迫不及待想一睹佳人絕代風姿和才藝。這座樓房以白石建成,掩映在花叢草樹之間,形式古雅,彷佛仙境中的蓬萊樓閣,裏面住的是永生不死的美麗仙子。
步上登樓的石階,門內有個供客人擺放衣物和兵器的緻玄關,兩名美婢早恭候於此,殷勤服侍。顯然這才女不歡喜有人帶劍進入她的秀闥。
諸事停當後,眾人進入大廳。李子儀環目一看,這座大廳甚是寬廣,裝飾得高雅優美,最具特處是不設平居般偌大的桌椅,代以一排排一尺高的長几,幾桌上放有茶具,旁邊是丈長的地席,供眾客人坐具而用。廳內放滿奇秀的盤栽,皆為菊中的獨特,黃白
蕊若蓮房曰萬齡菊,粉紅
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
而圓者曰金鈴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可謂花中罕見之菊。花朵宛如一團團火焰,又若天邊那絢麗多彩的晚霞難怪晉代陶淵明特別溺愛花菊;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其中一邊大牆處掛著一幅巨型仕女人物畫,輕敷薄彩,雅淡清逸,恰如其份地襯起女主人的才情氣質。畫中隱隱繡着幾個字跡:一曲肝腸寒,煙花為歌冰做琴。畫卷外篇左面亦有半副書聯:“摯飛龍,初覓俠路,笑看前塵如煙。”字體錦繡,淡雅飄逸,應出於女子的手筆;卻不知何以缺了下聯?
此時廳內左右八組几榻上有六組坐了人,每組由十人至二十人不等,十多人都是低聲談,似怕驚擾了女主人的清幽,引起絲毫不悦。
李子儀站在張曉月的身旁,望着畫卷怔怔出神,似在尋思書聯意境,耳畔驀地響起悉喚聲:“思羽兄,原來你早來哩!”李子儀驀然回首,面前閃出仙子的容顏,同樣女伴男裝,卻有股獨特的仙韻,她的身後站着一位英俊的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小
王蕭玉川。後者面帶笑容,但瀟灑的嘴猶邊掛着一股
氣,別有魅力。接着似有意道:“李兄,我們又見面了。”李子儀見到仙子本來很是開心,但見到她和蕭玉川同來,昨
更又推卻了自己的相陪,心中隱隱作氣。心忖:她原來拒絕我的陪同,説有要事去做不宜有伴,卻與此人同來,何必隱瞞於人多找藉口,仙子不過如此。當下不以為然道:“蕭兄,難得有此雅興,當真返璞歸真了。”蕭玉川還待説話,兩名美俾打斷談話,忙過來請幾位入席做好,她家小姐馬上便要到來。這時只有位於那幅仕女巨畫下的一張掛着薄紗繡簾的榻子空著,想來應是才女李紫嫣的位子了。
李子儀與張曉月,林平南坐在左邊第二排偏下,蕭玉川則坐往右面第二排中位,與君相對而視,充滿棋逢敵手的淋漓覺。二人之間不但有着三月之後的生死之約,更是“情敵”見面,份外眼紅。好在仙子沒有坐在二人任何一旁,而是居上席正與幾位文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傾談,使二人的“火藥味”稍減些,不至於面子上太難堪。
身旁的張曉月忽地湊過來道:“思羽哥,師姑娘張得可真美啊,就像天上仙女一般,和紫嫣姐姐當真花秋月分不出誰更勝半籌!”李子儀正要答話,環佩聲響,一名絕
美女的倩影,在四婢擁持下,由內步進入廳內,眾人連忙看去,腦際轟然一震,泛起驚豔的震撼
覺。
只見一位體態婀娜多姿,線條玲瓏優美的佳人,垂着燕尾形的髮髻,臉戴面紗,身穿粉紅羅衣長褂在燈光灑
下熠熠生輝,她步履輕盈地走過來,一雙眼睛清澈澄明,眸球烏靈亮閃,柔情似水,滿懷芳香,一絲薄薄的面紗掛在天仙般的臉頰上,似有還無並不着用,遮住的鼻樑和香
隱隱在現,透過面紗模糊地看到她古典美姿的輪廓。
才女身穿的是白地青花的長褂,隨著她輕盈優美、飄忽若仙的步姿,寬闊的廣袖開合遮掩,配合著她修長曼妙的身段,纖幼的蠻,修美的玉項,潔白的肌膚,輝映間更覺嫵媚多姿,明豔照人。
直到李紫嫣以其優美的姿態,坐在正座長几上,羅衣下隱隱約約出了一截白皙無瑕、充滿彈
的纖足,其
人魅力更不得了,令到男人只想把她壓在身下,好探索她
采絕倫的體玉,嗅
她幽蘭般的體香。
朦朧的薄沙將俗世的目光遮擋,卻抹不去眾人心中的貪念,顯然佳人不願沾染塵俗之氣,自身清幽典雅,其趣在於天然心靜,而不在於情之表達,以菊為伴,以琴為友,不求知音,平緩無味以至渾然超之
,此乃淡者。
李紫嫣悠然而坐,以其清甜純美的聲音道:“真是不好意思,累得諸位久等了,紫嫣在此作歉;噢,元稹公子,陳拙老師、趙耶利前輩亦曾到來啊,令紫嫣受寵若驚哩!”在師馨悦身側一位三十許間書生打扮的公子客氣道:“承蒙紫嫣姑娘厚愛,在下是來聆琴聽詩的!”後兩者紛紛微笑各自打過招呼。李子儀心中駭然,這兩位陳拙、趙耶利均為當代著名琴家,在音律方面影響甚大,一位以“琴驟”聞名,一位以“音急”著世,雖不知元稹公子是何許人也,但聽聞才女如此敬重此人,想必亦大有來頭。
李紫嫣欣然點了點頭,轉向着廳內眾人道:“小女子不才,鍾愛秋菊,特舉辦此次菊會,邀請諸位天南海北前來共賞;一者以詩會友,二者是在等一位故人。近
紫嫣新作一首曲子名作《幽蘭》,然而知音難覓,倘若在座各位在半柱香的時間內能連續對上小女子三副書聯,便可隨紫嫣入內廳,親自奏與君相聞,以
其孤寂之
”眾人“轟”地喧譁不止,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想到可與才藝美貌並稱於世,稱冠天下的女子共室,聆聽佳人獻技,都爭先恐後躍躍
試。
元稹站起身來阻斷眾人的喧譁,道:“諸位切莫心急,先請紫嫣姑娘為大家奏上一曲梵音好讓我等尋些靈如何?”眾人聽後,齊相叫好。
李紫嫣抿嘴嬌笑輕道:“元公子很貪心哩!呵呵,既然如此,紫嫣就恭敬不如從命,為諸位奏上一曲五之一的[秋思],以此助興,盡上待客之禮。”一名俏丫環抱來一隻
美絕倫的古琴“蜀琴木
實,楚絲音韻清。”單看良琴佳弦,便知曉樂器自身的音質之清和絕妙聲韻。漢代蔡悒在其所著[琴
]中講道:“昔代羲氏作琴,所以御
僻,防心
,以修身理
,其天真也。”自古以來就把琴視為表徽道德的樂器,因以陶冶
情,移風易俗,進而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琴曲在美學方面概括為十三象:雄、驟、急、亮、桀、奇、廣、切、清、淡、和、恬、慢。音律思想中歸納為:欣然、深情、清高、曠逸、藝術、聖賢、仙家七類。[秋思]已成為當代琴人所尚的高雅之曲,與[遊][綠水][幽居][坐愁]合稱五
,正是:“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的境界。
李紫嫣接過古琴防於塌前,纖指輕撥絲絃調試音,發出清幽的幾聲脆響,緊緊扣住眾人的心絃。猶如詩句:“江上調玉琴,一弦一清心。”才女幽幽道:“此琴乃蜀木楚弦而琢成,名喚‘玉泉’諸位請留心聽了。”隱見佳人玉手,飄忽舞動,登時音韻嘹亮,琅琅鏘鏘,聲若鼓鍾擊罄,而得金石之音;其揮弦有時琴音
動,節拍快速,如風如雨,如飛泉
;有時指快音促,而急切
越,如行雲
水,舒捲收放,緩急相接,運思微妙,氣韻生動。
琴之氣、琴之情、情之勢,可在人、可在物,可在神。過了片刻琴音轉為婉約飄逸,傾訴秋思。彈者心靜,琴止音稀,音隨人心而發,應妙指而響,其聲柔美,清而復和而復暢。
李子儀聽得彷彿騰雲駕霧九宵雲外,如入仙境,靈心中閃過一首詩云:“信意閒彈秋思時,調清聲直韻疏遲;近來漸喜無人聽,琴格高低心自知。”龍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