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十二章自投羅網猶不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梁振在趙州城牆下等了約兩刻鐘的功夫,有人從城頭上擲下來了一個吊籃。

梁振用麻繩將自己牢牢綁在了吊籃上,用力一拽,便有人將他緩緩拉了上去。

等到梁振出現在李慎面前時,早就恢復了從容不迫的樣子。

“梁振?怎麼是你?”李慎一認出來虎軍來使竟然是梁振的瞬間,徹底沉不住氣,拍案而起。

“大帥,別來無恙乎?”梁振對着李慎一拱手,面上洋溢着笑容。

“秦真何在?”李慎早就知道梁振和秦真二人之間的關係,他心中已經有了一個不詳的預

“秦將軍被趙國公生擒以後,如今已經投效了國公麾下!”梁振毫不隱瞞。

“你居然還敢出現在我面前?你就不怕我砍了你的頭餵狗?”李慎突然大喝道:“左右,將這狂生給拉出去斬了!”很快就有兩名壯漢從堂外走進來,架起了梁振,就要將他拉出去。

梁振任憑這兩人拖動他的身體,面上卻仍帶着朗的笑容:“振不過是一介書生,死則死矣!然不大帥恐將見振於九泉之下!”説完這句話之後,梁振乾脆雙眼一閉,再不開口,一副任君發落的樣子。

“慢!”李慎最終還是喊停了,對着梁振惡狠狠的説道:“先寄下你的頭顱,待你説完了再斬不遲!”梁振振了振衣袖,正了正衣冠,這才正道:“天寶十載。安祿山領三鎮節度使。麾下兵馬數以十萬計。天子恩寵無出其右者!一旦起亂兵,三十而入洛京,天下為之震動。方其盛時何其霸哉!然僅僅三載過後,身死小人之手,成天下笑柄。何也?蓋因天地有正氣,應天景命,則長盛久安;逆天無道,則土崩瓦解!今聖天子治世。河海清平,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大帥隨張節度倉促起亂兵,而忘忠義,我家國公私以為不智矣!今魏王以雷霆之勢平魏州之亂,普天下之大,僅剩張節度負隅頑抗!為政者,當知天時!若張節度願歸降朝廷,負荊請罪,我家國公不但願保張節度與李大帥身家命。還將上書保舉張處謹就任成德軍節度使兼鎮州刺史,李大帥則就任趙州指揮使兼趙州刺史!如若大帥與張節度不曉天時。死不悔改,我家國公既身為渤海郡王之後,定當提三尺青鋒,率數萬雄師,踏平趙、鎮二州,為陛下討伐叛逆!”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最關鍵的是,周文博借梁振之口,許出了一個張處謹和李慎二人不可能拒絕的條件。

不但不追究你們二人的責任,還要繼續保證你們的權勢和地位!

這個許諾對於李慎的衝擊更強。

他費盡心機上下鑽營,打生打死了半輩子,不就是為了能夠出人頭地?

若是果真能擔任趙州指揮使兼刺史,自己豈不是還能從成德軍中獨立出來,自領一州之地,再也不必仰他人鼻息?

“此話當真?”李慎此時心中彷彿有小貓爪子在撓癢癢一般,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動!

“國公親筆文書在此,振豈敢有半句虛言?國公此舉,卻是英雄惜英雄啊!國公常對我等下屬説,趙州李慎,以白身而起於微末,於兵法無師自通,當真是一代名將!將來必將建立不遜於令祖衞國公的功業!”梁振這句話自然就是在睜着眼説瞎話了。

李慎向上爬時,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就故意拉上了大唐王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衞國公李靖作為自己的先祖,因此梁振才有這麼一言。

“不意國公堂堂公侯高門,竟知趙州李慎!”聽到梁振這句話,李慎更是心中一喜。

他本是出身微寒的白身,儘管已經身居高位,卻仍對豪門士族有着一種自卑

而周文博乃是後唐王朝的國公,父親周德彥更是後唐的軍神,赫赫威名傳遍了整個華夏,因此當聽説就連趙國公周文博都對自己高看一眼以後,李慎心中的動就難以言表了。

“振來意已經説明了,不知大帥意下如何?”梁振開口催問道。

“茲事重大,慎不敢自作主張。不如慎即刻修書一封,然後護送先生前往鎮州張節度處?”李慎這麼説,自然意味着他已經同意了投降一事。

梁振心中也鬆了一口氣,自己的使命已經成功了一半了!

“去鎮州之前,振須先向我家國公稟報!”梁振提醒道。

“這是題中應有之義!”李慎自然不會拒絕,隨口就跟梁振拉起了關係:“梁先生,今後你我就要同殿為臣了,同為趙州鄉親,倒是要好好親近親近啊!”一番閒話不表,梁振昂首走出了趙州城。

回到虎軍大帳以後,梁振先取過了周文博先前備下的美酒,暢飲一番後這才開口:“振已勸服李慎,幸不辱命!接下來就要前往鎮州張處謹那裏一行了!”

“先生當真是才辯無雙啊,雖蘇秦張儀復生,概莫如是!”周文博毫不吝惜讚譽之詞。

八月初六,梁振代表虎軍前往成德軍駐地鎮州勸降。

十餘後,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成德軍節度使張處謹願先赴趙州同周文博會面商討投降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