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兵不血刃下汴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五千騎兵,這已經是極為強大的一支戰略力量。
幸虧這還是五代十國時期,若是放在丟失了燕雲十六州後積弱的宋朝,想要匯聚起五千騎兵當真是千難萬難!
事實上週文博目前手中已經有了七千多匹戰馬,其中得自趙州李慎處一千餘匹,成德軍兩千五百匹,魏州天雄軍近千匹,再加上親衞、侍衞、奉聖等軍殘餘的戰馬。
不過周文博手中還有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重裝騎兵,這些騎兵身上不再是輕騎的皮甲,而是真正的重甲!
這些騎兵,想要長途奔襲,至少也要一騎雙馬!不然本不能保證馬力。
騎兵的重要是不容置喙的。
從作戰心理來講,騎兵高大的形象、良的鎧甲、奔騰的駿馬、衝鋒時馬蹄帶來的震撼聲、騎槍衝刺對士兵的心理壓力都是很大的。
在古代戰場上,一支軍隊的紀律和心理素質往往是步兵陣線穩定、各種戰術行動的本保障,而騎兵的衝鋒往往給步兵的心理造成極大的震撼。
輕騎重騎有不同的作用,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用法。
從裝備來看,戰馬讓騎兵擁有同期兵種不可比擬的機動以及衝擊力,在突破戰中戰馬給騎兵提供的殺傷力和震撼力遠遠超過了手中兵器的效能,重騎兵的鎧甲有效降低弓箭的殺傷即使是下馬步戰近戰中也有很大優勢。騎槍和弓箭是突破敵人陣線的最佳兵器,尤其是騎槍對敵人的心理震懾更強。
從戰略戰役戰術意圖的實現來講,騎兵運動距離長耐久力強。可以實現多種不可思議的意圖。對敵襲擾、包抄、偷襲、突擊。這點步兵很難做到。同時。騎兵的機動能力減輕了補給壓力。
同光四年九月初六,幾乎是和滑州城中的李嗣源在同一時間,周文博率領着五千騎兵,奔出了貝州城,一路向着西南方向快速行進。
這一路上,周文博完全無視了零散的叛軍部隊和一些城鎮,除了偶爾花費一些微不足道的時間去攻佔一些在必經之路上的小城鎮,不過也在補充並休整一番後就很快的繼續上路了。
在周文博簡直如同孤注一擲的帶領下。虎軍這五千騎每
竟然能行進兩百餘里,僅僅花了一週時間,就飲馬黃河,經邢州、磁州,到了黃河岸邊的衞州!
————————九月初六,皇帝陛下李存勖親率以朝聖軍、皇城侍衞等為主力,包括了效忠於陛下的各個洛京城中權貴的私兵,組成了一支近萬人的大軍,假稱三萬大軍,東出汜水關。前往汴州擊李嗣源。
為了能夠招募出來這麼一支軍隊,李存勖賞賜了每個士兵十貫錢。而這筆前足以頂上一個普通士兵五年的俸祿,足夠他們為李存勖賣命了!
看着這一大片不成陣列、軍容不整的臨時拼湊起來的將士眼冒金光,山呼萬歲的樣子,李存勖也有些無奈。
這些人也只能是用來湊數了。
不過當看到了軍容齊整,威風凜凜的朝聖軍時,李存勖心情也好了起來。
這個郭威,當真是一員大將!
李存勖也對跟李嗣源這一戰有了充足的信心!
儘管朕手中現在僅有一萬人,然而保義軍節度使符彥卿、河陽軍節度使李紹奇都已經發兵勤王,親率大軍前來救駕了!
再加上汴州城中五千的宣武軍,朕手中也有三萬大軍,當能與李嗣源決一死戰!
朕乃正朔,身居大義。
若是朕這個義兄李嗣源一時間不能打開局面,跟朕僵持起來,那麼局面早晚必將向朕的方向傾斜!
李嗣源,你不要高興的太早!
儘管李存勖心中滿是鬥志和豪情,然而其餘人心情卻遠沒有這麼好了。
懷胎近五個月的貴妃符鳳凰的肚皮已經漸漸的隆了起來,然而她此時卻是憂心忡忡。
原本魏州天雄軍叛亂,席捲八州之地時,她就為這亂局而擔憂;到後來魏王李繼岌魏州險死還生、一敗塗地,更是讓整個大唐朝廷都風雨飄搖起來;等到承載着洛京城中幾多人最後希望的太尉李嗣源在滑州稱帝以後,這天下更是要變天了!
李嗣源其人,豈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