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第786章擊中痛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很多事情,非李世民而不可做。
聽完李世民的那些話後,唐舟並沒有氣餒,他站在一旁,沉思片刻,而後説道:“聖上説的不錯,當初的確因為這些政策,我大唐才得以發展到今天,但是聖上想過沒有,如果再繼續這樣的政策,大唐的明天會是怎樣?”明天自然不是特指的明天。
李世民心下一沉,多少明白了唐舟話裏的意思。
如今這些情況嚴重影響了大唐的收入,這對於大唐的國力來説是很不好的一件事情,也許現在看來不是特別的明顯,可是幾年以後呢,這種情況就跟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越滾越大,最後任誰也阻擋不了了。
那個時候,大唐危矣。
李世民抬頭看了一眼唐舟,這個當年做飯的小侯爺,如今竟然也開始考慮其國家大事了,只是他還是太年輕了一些,這事可以考慮,但要動手除去他,現在可不是時機。
至少在他看來,還不是時機,太難了。
微微沉眉,李世民道:“這事朕知道了,我會考慮一下的。”唐舟聽到李世民這話,並無任何欣喜,李世民想拖延自己,這怎麼能行,自己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聖上,此事已經刻不容緩了,地方掌管錢糧,就有能力發展自己的軍隊,就能夠招兵買馬,他們想造反,在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夠把所有需要的東西準備好,這對大唐來説太危險了,齊王李佑就是明證啊,還請聖上痛下決心,在展我大唐之風。”唐舟這話出口,李世民心中猛然一痛,這話可謂是真真的刺到了他。
齊王李佑為什麼能夠謀反,還不是他在自己的封地有很多糧食,而只要有糧食,想招兵買馬還不容易?
造反雖然不天可能成功,但造反卻太容易實現了,造反的成本太低,自然也就有人想要造反。
大唐藩鎮很多,很多王爺四散而居,如果其中有人居心叵測,想要謀反還不容易?
可如果收了他們的糧,他們要造反可就不容易了吧?
李世民再次抬頭看了一眼唐舟,這個小子看事情還真是獨到啊,竟然連這個都能看到,不簡單,不簡單。
李世民這樣想的時候,唐舟卻並無任何覺,其實大唐後期之所以那麼亂,還不是因為大唐藩鎮的勢力太強,各個都能稱王,天下自然也就亂了,他只不過把大唐以後的情況提前跟李世民提了個醒而已。
“唐愛卿考慮問題很周到啊,只是朕若提及此事,肯定會遭到大家的反對,那個時候,只怕不好收場。”
“聖上多慮了,您還沒有試,怎麼就知道不好收場?”説到這裏,唐舟略一沉,又道:“就算會發生暫時的混亂,但若能為大唐的未來掃清障礙,這也是值得的,不然到了以後,付出的代價可就大了。”有可能是亡國。
不過這句話唐舟並沒有説出來,在李世民的心目中,他的大唐是不可能亡的,而且他對這點十分堅持,所以自己沒有必要去刺他。
唐舟説完這些之後,李世民沉思了許久,許久之後,李世民問道:“唐愛卿覺得這事該怎麼做?”
“當循序漸進。”
“怎麼個循序漸進?”
“先從那些利用朝廷規則的百姓下手,接着是朝中的各種權貴,最後就是各位藩王,如此先易後難,必能解決此事。”聽完這個,李世民道:“若這些人聯手的話,可不好解決?”唐舟搖搖頭:“聖上放心,只要方法得當,我們在對付那些百姓的時候,權貴和藩王都不會出手,因為他們不是普通百姓,而當我們對付權貴的時候,那些百姓和藩王也不會出手,因為他們不是權貴,但我們對付藩王的時候,那些權貴和百姓也不會出手,因為他們不是藩王。”人皆自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聰明的人畢竟是不多的,誰能看到當他們對付那些百姓的時候,朝廷已經把手伸進了權貴的身上?
那些藩王就更不用説了,他們自以為是皇室的人,想着就算李世民對權貴動手了,可朝廷會對他們這些皇室動手?
所以他們多半是不會去幫權貴的,等輪到他們的時候,權貴自然也不會幫這些藩王。
唐舟把自己的想法跟李世民説了一遍,李世民聽完之後已是明白了唐舟話裏的意思,因此點點頭後,出一絲狡黠的笑容:“其實,朕倒有一個好辦法,可以讓那些權貴和藩王也幫我們。”
“哦,聖上的意思是?”李世民笑了笑,並沒有回答唐舟的話,而是命人把長孫無忌給宣了進了宮。
不多時,長孫無忌進了宮,他看到唐舟後,心下有些奇怪,怎麼唐舟在這裏?
“聖上,不知宣微臣來所為何事?”李世民很隨意,道:“輔機啊,剛才唐愛卿來跟朕説了一件事情,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哦,唐大人説了什麼事?”唐舟站出來,道:“長孫大人,下官不是負責户部一事嘛,可是最近卻發現一種情況,很多商户、百姓利用我大唐優待軍功將士和進士的規則,把名下的土地都掛在了這些人的名下,以此來逃賦税,下官覺得這種行為有損我大唐利益,是不是應該遏制一下?”這種情況,長孫無忌也清楚,他見唐舟提了出來,倒並沒有覺得那裏可疑,畢竟唐舟現在是户部尚書嘛,當然,這個時候他也沒有想過李世民會對他們權貴動手,畢竟在他看來權貴的勢力太大,不好動手。
“的確應該遏制一下,不知道唐小侯爺想怎麼做?”
“是這樣的,對於有軍功和考上進士的人,廢除免一年賦税的規定,有軍功者可獎賞土地,每年給予一定額外俸祿,考上進士的人,可每年給以一定的俸祿,如此錢財來的長久,自然會有更多的人來表現,我大唐自然也就能夠選拔出更多的人才了,長孫大人覺得呢?”有軍功的人賞賜土地是早有的,但給予一定的額外俸祿卻是沒有,這麼做少不得會為朝廷增加一定的負擔,但這點負擔跟朝廷的損失來説應該不算什麼,而且將士打仗就有傷亡,傷亡之後這俸祿也就沒有了。
再者,能有軍功的人又有多少?